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四)

“……参政可是想要让棉布代替绢帛做军袍?”

见韩冈说得言辞凿凿,向太后沉默了片刻,才再一次向他确认。

“正是。”韩冈很肯定地点头,“棉布比丝麻更厚重,比丝麻更细密,比丝麻更加耐用,比起绢帛做成的军袍,棉布军袍更为持久耐用。”

“但朝廷要将下发诸军的成衣和衣料换成棉布,那可要数百万匹之多!”

大宋的马步禁军,无论是冬衣,还是春衣,除了脚上的麻鞋之外,其余从里到外,几乎是绢绸所制【注1】。

三衙中的上位禁军,自都虞候以下至军士,每年得到的制作军袍的衣料,多的有白绢三十匹,少的也有绢或油绸六匹,另外还有丝绵、麻布和裁衣钱。中下位禁军,每年多也有绸绢六匹,丝绵十二两和随衣钱三千。同时厢军也都有衣料下发,春冬两季衣料加起来也有两匹到四匹。

天下禁军、厢军加起来有百万之数,每年耗用在他们身上的绢绸多至五六百万匹,如果都改成棉布,得将天下的棉布产量都搭进去才差不多。

“没有必要将所有的衣料都换成棉布,当下棉布的产量也支撑不了,只要先以棉布代替做披袄和外衫的那部分衣料,就近供给产地附近的禁军,那还是可以支持的。至于其他各处,可以先从棉絮开始,看看军中的反应——用棉絮代替一部分丝绵,棉絮、丝绵各半。”

“棉絮倒是可以。”

丝绵就是没有纺成线的蚕丝,如今下发给军中,是作为冬衣的里料。换成棉絮,依然可以做冬衣里料。

世所共知,棉絮和丝绵同样保暖,而棉布如今是奢侈品,至少是稀少的贵价货,以棉絮代替丝绵,不用担心军中有人反对。而且军中的丝绵通常是烂茧坏茧抽出来的丝絮,也远比不上正常轧花清理过的棉絮。

“棉布就近供给,那就只有西军了,参政,是不是?”

太后的声音中依然带着迟疑。就是太后也知道,韩冈的提议,对棉布商决不是一桩好事。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朝廷从来就不是一个好买家。

看到一个行业有暴利,如果转运贩售没有太多麻烦,又易于控制,朝廷往往就插足进入,手中拿着的武器名叫“专利”。

盐铁的专利就不说了,从汉时起就在朝廷手中,汉昭帝时桑弘羊与贤良文学们争议盐铁专卖的《盐铁论》,是如今儒生们的必修课。

盐铁之外,比如矾业,比如酒业,再比如茶业,如今都是给朝廷包下去了。

若是那些难以控制的行业,比如海外贸易,就是和买。但凡海外商船抵达各地港口,市舶司便会先从其中征收两成的税额,再将其中有利润的海外商品以平价强制收购一部分,剩下的才允许发卖。

而民间生产出来的丝绢,朝廷除了惯常的税收之外,也常常以和买的方式,以低于市价的价格从百姓们手中强制收购。在全国各个丝织品产地,和买已经成了一项税收,压在当地每一户百姓头上。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些需要按时被和买丝绢的百姓,都会设法用最少的生丝,来织出长度宽度都合乎规制的绢帛,然后再敷上厚厚的粉,让重量也能够达到标准。这样一来,只需要给来和买的胥吏递上一点贿赂就能过关。而这种由朝廷买下来的丝绢,由于太过单薄,不能裁剪成衣,又很容易损坏,各地仓库常常会爆出一次性有上万匹丝绢因朽烂被废弃的消息。

可尽管和买制度弊病丛生,新法推行有年,却也没能将之改变。朝廷总有办法来将损失转嫁出去。

既然就算朽烂了的粮食都能当成口粮配发给军中——曾经有过官府拨发军粮皆是黑米而惹起兵变的旧事,所谓的黑米,就是烂掉的大米,至于此事如何解决,则很简单,官府将下拨军粮改成黑米、白米各半就解决了——那么轻薄不堪使用的丝绢照样能发下去当做军饷,只要还没有彻底朽烂。

而新法推行的目的,本也不是为了百姓,而是为了富国强兵。和买制度没有干扰到国库收入,而废除和买丝绢反而会让国库收入锐减,新党当然没有动力去改变。虽说百姓和士兵受到损失,可百姓纵使被盘剥也还能过得下去,而另一边又多是厢军,闹不出什么乱子,谁也都不会去在乎。

和买的弊病尽人皆知,所以韩冈此刻在崇政殿上,推荐棉布代替绢帛成为军服的衣料,而且他家里就是陇右最大的棉布商,棉行行会使得韩家与熙河、秦凤各大世家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另外还有熙河路山中的蕃部,以及甘凉路上开始种植棉花的汉蕃各部,但在殿中所有人看来,韩冈绝不会是在推销自家的商品。

跟朝廷做生意,这是疯了才会有的想法。想也知道,一旦棉布成为朝廷指定的军服材料,朝廷是绝对不会以市价收购,而绝对会选择和买。就算是贵为参知政事的韩冈,也不可能让朝廷放弃和买的方式。

就算一时间可以在和买的价格上做些文章,让当地百姓可以得利,但时间一长,一代代官吏从中上下其手,侵占越来越多,加之物价的改变,会让这和买之制成为百姓脖子上的又一道枷锁。

韩冈这是不想回乡了吗?一旦太后接纳了韩冈的提议,棉行中的成员,都要把他恨到骨头里。

还是说他有别的想法?

上至王安石、韩绛,下至刚刚得授枢密副使一职的曾孝宽,都觉得韩冈不会作茧自缚。

“当然有西军。”韩冈一口应承下来,“关西苦寒,朔风一起,寒意侵骨,丝麻织物一向不能御风,而军中所发衣料更是如此,将外袍衣料换成棉布,也可让戍守在外的将士得以安度寒冬。”

韩冈稍稍停了一下,然后在众人的注视下,继续道,“另外,据臣所知,如今江南也开始种棉织布了。”

原来如此,章惇恍然,这是为了排除竞争对手吗?

不过章惇立刻又疑惑起来,说起周边军旅,关西的禁军数量,可不是江南能够相提并论。关西的军力极盛时接近四十万,占去了全国兵力的三分之一,如今再怎么削减,其中禁军也不会少于十五万,而江南诸路的禁军,加起来也没三万人马。

杀敌一千,自损五千,兑子也没有这般兑的。

不过章惇转念一想,又想到了缘由。

当西军都开始穿戴棉布衣袍,一贯自视极高、看不起外路土包子的京营禁军又如何甘愿穿一身廉价的丝绢让人笑?到时候闹起来,朝廷为了安抚他们,必定要从江南和买——关西的棉布已经提供给了西军,当然不可能再冲他们下手。

当京营禁军这班赤佬都穿戴上了棉布军袍,恐怕朝廷中的官员,也会要求朝廷将下发的丝绢换成棉布……

不……不是恐怕,应该是肯定。

章惇心中对自己说着,官员们的德性,作为西班之首的他最清楚不过。

京城中的大小官员,文武两班和宗室、内侍加起来近万,他们每年需要赐予的衣料,同样是一笔大数目,而且他们对于衣料的要求更高。当他们开始请求朝廷赐予棉布衣料,朝廷将目光转向西北的时候,韩冈就完全可以以关西百姓无力支撑而为之坚拒。

任谁都知道,西北穷而东南富,西北叫穷,人人肯信,而东南叫苦,得到的只会是讥笑。

章惇啧啧暗叹,韩冈这未雨绸缪的心思,可是盘算得够深远的。

韩冈也的确不过是未雨绸缪罢了。

一方面,以棉纺产业日渐扩大的现状,迟早会成为朝廷征税与和买的对象,既然是迟早的事,与其到时候与人喋喋于朝堂之上,还不如现在将整件事控制在自己手中。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东南方向上的竞争者。

对于来自于东南的竞争,雍秦商会中的核心行会——棉行的成员们都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但他们的心理准备,依旧远远比不上即将面临的威胁。

衣被天下四个字,从字面上就可以了解到棉花成为江南主要的经济作物之后,将会对世人的穿戴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而且那还是单指松江一府,也就是如今的秀州【今上海、嘉兴】北部区域的生产能力。

注1:宋代的军装分为春冬两式,马军、步军各自式样不同,每年有时会下发成衣,更多时候就下发布料和丝绵里料,着官兵依照体例自行裁剪制作。

据仁宗天圣七年大理寺裁定的诸军衣装供给标准的规定:

春衣:

马军七事:皂绸衫、白绢汗衫、白绢夹裤、紫罗头巾、绯绢勒帛、白绢衬衣、麻鞋;

步军七事:皂绸衫、白绢汗衫、白绢夹裤、紫罗头巾、蓝黄搭膊、白绢衬衣、麻鞋。

冬衣:

马军七事:皂绸绵披袄、黄绢绵袄子、白绢绵袜头裤、白绢夹袜头裤、紫罗头巾、绯绢勒帛、麻鞋。

步军六事:皂绸绵披袄、黄绢绵袄子、白绢绵袜头裤、紫罗头巾、蓝内搭膊、麻鞋。

以上是“不系军号”军服,并不标示部队番号。

另外还有“系军号”军服,如捧日、天武等军的绯绸衫子,神卫、渤海等军的紫绸衫子,龙卫、吐浑等军的紫施衫子,而御前班直,更有锦袄子、褙子和皂罗珍珠头巾作为“系军号法物”。

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七)第四十章 何掌纶言奉帝尊(中)第二十三章 虚实(三)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四)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箭(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五)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五)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三)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上)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四)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四)第一百五十章 梳理(二十)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七)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二)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二)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十)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连住多时(上)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八)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五)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九)第二百八十一章 微澜(中)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一)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一)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四)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五)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议(十四)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变故(十二)第三十七章 异乡犹牵故园梦(下)第一十六章 晚来谁复鸣鞭梢(下)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兴波(上)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六)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三)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九)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连住多时(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一)第一十六章 夜凉如水无人酌(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五)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师(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九)第三十七章 相叹投残笔(上)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后顾(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四)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三)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五)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穷(下)第一十九章 城门相送辙痕远(上)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七)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四)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四)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长风(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四)第二十六章 当潮立马夜弯弓(下)第四十二章 望断南山雁北飞(下)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二)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十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变故(二十二)第一十章 弹铗鸣鞘破中宸(下)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四)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十二)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二)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六)第三十三章 道远难襄理(下)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议(一)第一十六章 晚来谁复鸣鞭梢(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变故(十九)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四)第四十八章 斯人远去道且长(三)第二章 一物万家欢(下)第一十六章 绮罗传香度良辰(下)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一)第一十六章 夜凉如水无人酌(中)第七章 儒统渊源远(下)第六十二章 宴火(四)第三十七章 相叹投残笔(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九)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八)第四十七章 气接瑶台骖帝御(中)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四)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三)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七)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五)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六)第一十三章 羽檄飞符遥相系(二)第一百零二章 微雨(九)
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七)第四十章 何掌纶言奉帝尊(中)第二十三章 虚实(三)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四)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箭(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五)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五)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三)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上)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四)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四)第一百五十章 梳理(二十)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七)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二)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二)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十)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连住多时(上)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八)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五)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九)第二百八十一章 微澜(中)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一)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一)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四)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五)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议(十四)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变故(十二)第三十七章 异乡犹牵故园梦(下)第一十六章 晚来谁复鸣鞭梢(下)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兴波(上)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六)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三)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九)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连住多时(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一)第一十六章 夜凉如水无人酌(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五)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师(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九)第三十七章 相叹投残笔(上)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后顾(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四)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三)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五)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穷(下)第一十九章 城门相送辙痕远(上)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七)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四)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四)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长风(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四)第二十六章 当潮立马夜弯弓(下)第四十二章 望断南山雁北飞(下)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二)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十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变故(二十二)第一十章 弹铗鸣鞘破中宸(下)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四)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十二)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二)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六)第三十三章 道远难襄理(下)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议(一)第一十六章 晚来谁复鸣鞭梢(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变故(十九)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四)第四十八章 斯人远去道且长(三)第二章 一物万家欢(下)第一十六章 绮罗传香度良辰(下)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一)第一十六章 夜凉如水无人酌(中)第七章 儒统渊源远(下)第六十二章 宴火(四)第三十七章 相叹投残笔(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九)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八)第四十七章 气接瑶台骖帝御(中)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四)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三)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七)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五)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六)第一十三章 羽檄飞符遥相系(二)第一百零二章 微雨(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