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

说来也怪,袁术平时眼高于顶,等闲之辈,休想被他记在心上。然而陶谦这个被人称为“老顽童”的长者,却颇为符合袁术的脾性。

“恭祖兄,这个义兵刘备,与那天平军,又有何瓜葛?”

“刘备与他的两个部下,都是难得的勇士。大破卜己军之时,这三人都多立有功勋。可是,几天之前,刘备带领部下精兵,前去夜袭这只贼军,居然大败而回。他那两个‘千人破’一级的部下,居然也在贼军的反击中,失陷在乱军之中。”

“千人破?”

袁术歪了歪脖子,不是很相信。

他在长水营呆了两年,将麾下的勇武之士细细挑选,也就得到了纪灵、张勋两员达到“千人破”级别的猛将。想那刘备,一介白身的平民,有何德何能,可以轻易就收服两名堪称“千人破”的猛将?

对袁术的怀疑,陶谦也不多加说明。毕竟这件事情,即使是陶谦,也觉得刘备这厮运气着实太好了一些。而运气这种东西,说起来是最遭人嫉妒的。为了保护刘备,陶谦并不打算强调运气这个话题。

“所以说,公路贤弟,你今天带着这区区十多骑,就敢深入到贼军的心腹重地,还真是胆大妄为啊!”

说完这话,陶谦也觉得有些口渴,动手倒了一杯酒水,慢慢的品尝。

汉时的酒水,由于技术的原因,度数极低。虽然原料和口味与后世的啤酒不同,不过在让人醉倒的功能上,倒是很有些相似。就如同袁术和陶谦两人,都是善长饮酒的人物,如果放开来喝,一人喝上一石酒水,也不是做不到的。

“吾欲发兵,击破此贼。恭祖兄觉得如何?”

对于今天所遭遇到的风险和惊吓,袁术嘴上不说,心中已经给天平军记上了一笔。

陶谦不紧不慢的喝着酒,边想边说道:

“这些贼军,可是块硬骨头啊!即使遭遇到意外的夜袭,贼人居然还能够奋勇抵抗,而不轻易溃散。这样的本事,我手下的那帮义兵,没有一个做得到的。

老实说,虽然我手中的义兵,人数比贼人还要多些,我却不敢带着这些训练不足的小子们,去与贼军正面作战啊!”

说着,陶谦看了一眼袁术:

“本来,我亲笔写信给皇甫中郎将,想要让皇甫中郎将支援我一千精兵。有这些精兵作为主力,再加上三千义兵,便有实力一举歼灭天平军。可是……”

陶谦一口干掉了杯中的残酒,继续说道:

“……结果却只等来了你这一百人的轻骑!”

听了这话,袁术哈哈一笑,傲然道:

“你是嫌兵力太少,怕赢不了贼军?”

“不,只是担心,不能够毕其功于一役罢了。”

“不是我袁术夸口,虽然这急切之间,吾找不出一千北军。可是,要召集数千郡国兵,却视如等闲之事。陶恭祖,你说这数千郡国兵,可抵得一千北军?”

袁术这样的口气,倒是让陶谦吃了一惊。他低声询问:

“兖州的郡国兵精锐,尽在鲍都尉【鲍信】的手中。公路,你难道联系上了鲍都尉,而鲍都尉却又恰好率军到了附近?”

“鲍信?”

袁术乜着眼睛问道:

“关他何事?”

“那么?”

又倒了一杯酒,不紧不慢的喝下之后,袁术这才接上话题。

“如今方圆百里之内,有大豪强三家,中等豪强七家。在当前战况紧急的情形之下,吾若是要从这些豪强家中,每一家抽调个数百家兵,料想这些家族,也不会拒绝我袁氏的这点儿小小要求。”

陶谦听了,微微笑道:

“原来,却是用豪强私兵来充数的。”

“谁说是豪强私兵?吾身为长水校尉,本来就有临机决断之权。如今将在外,我说这些人是郡国兵,便是郡国兵。谁敢来多嘴?”

陶谦点点头,表示同意。当今天子,在数月之前,就多次颁下诏书,要求世家豪强勇赴国难,出人出力,剿灭这些数额惊人的蛾贼。以汝南袁氏在朝堂的势力,临时收编一些豪强私兵,充作郡国兵,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且,一旦被收编为郡国兵,这些豪强私兵的甲胄兵器,就可以得到州郡府库典藏的补给。等到这一战打完了,袁术再下一道命令,裁撤这些临时的郡国兵。那么,那些已经被发下去的武器甲胄,就成为了豪强们的私人兵甲。

有了这样的好处,再加上汝南袁氏的多年威名,恐怕袁术振臂一呼,能够召集到的私兵,不在三千之下。

这还是考虑到时间问题,能够在最近的一两天中,及时响应袁术号召的豪族人数。要是让袁术的时间再充裕一些,光是济北国一地,他至少能够召集起两万豪强私兵。当然,这些豪强私兵的精锐程度就不能要求太高了。

汝南袁氏的潜在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陶谦是个对汉室忠诚度颇高的人。当他想到,只是一介臣子的汝南袁氏,居然在不知不觉间,就拥有了如此深厚的可怕潜力之时,心中忍不住也是抽搐了一下。这一刻,更加让陶谦坚定了与袁术交好的决定。

——一个分裂的袁氏,才是让人感到安全的袁氏。就让我支持袁术,来抗衡袁氏之中,那个更加让人感到惊讶的存在吧!

至于那位让陶谦都感到忌惮的人物,当然只能是京师士人称颂为“天下楷模”的袁绍、袁本初!

袁术、陶谦两人都是性急之辈,既然做出了计划,接下来立刻展开了忙碌的执行。当天下午,前后有十多名由长水营精锐士卒充当的信使,骑着快马,在当地人的引导下,向着四面八方狂奔而去。

而身为长水校尉的袁术,也连夜赶往三十里外的临邑县城,督促当地的县令修整兵甲,准备粮秣,以便为即将到来的豪强私兵们提供足够的军资。

按照汉朝的规定,人口万户以上的县,县官称县令,秩六百石至千石;万户以下的称县长,秩三百石至五百石。兖州是大汉十三州中以人口稠密而著称的大州,临邑县又是兖州的大县。袁术虽然来得突然,却依然能让临邑县在一、两天内准备好足够武装八百人的兵器和盔甲。

至于陶谦,在接收了一批由袁术从当地豪强索要来的钱帛粮草之后,也鼓动手下战斗力比较强大的几只义兵,对天平军展开了一系列的骚扰活动,以迟滞天平军的渡河计划。

——半渡而击之,这是兵家正理。

于是,张狂马上就感觉到了烦恼。

昨日一天之中,居然就有三支人数约百人左右,打着不同旗号的豪强私兵,在天平军营地周围出没。这是前几天都没有出现的事情,张狂并不认为此事纯属巧合。

虽然乐进率领手下的骑兵队,出击了一次,斩获四十余首级,将这些讨厌的苍蝇赶走了。但是,在半夜时分,居然还有一支大胆的豪强私兵,趁着夜色,偷袭了天平军用于渡河的船只。

张狂已经尽量派出斥候和哨兵进行警戒,可百密一疏之下,还是被敌人偷袭成功,烧毁了四艘小船,让天平军的水运能力一夜间下降了接近一半!

当然,经过一段时间严格训练的天平军,又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在夜袭中的反击能力,也让来犯的敌人吃了个大亏。如果光是看双方的人员损失,以伤亡十一人的代价,斩首二十四级的天平军,其实还是胜利的一方。

但是,这样的战术胜利,是毫无意义的。张狂宁愿不要这些斩获,让自己的部队能够安安静静的渡过黄河。甚至若是能用买路钱解决眼前的问题,张狂说不定都会同意。

还好,天平军的大部分人员,尤其是老弱妇孺等家属,还有大半的辎重,已经渡河完毕。现在被滞留在黄河南岸的七百多人,都是精壮的汉子。即使里边夹杂了三百多辅兵,这些辅兵,也是属于“身强力壮胆子熊”的那一类,可以随时拿起武器,与敌人战斗的。

如果是在其他正规化程度极差,军中分工并不明显的黄巾军队伍里,哪儿会有什么战兵、辅兵的区别?每人发上一把大镰刀,就可以被黄巾军首领们驱赶着上阵厮杀了。

如今后面的追兵逼得紧,张狂自然不会恪守什么辅兵不上阵的古板说法。他用营中的多余武器装备,将所有辅兵也武装起来,准备发动对追兵的严厉反击!

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43节 徐州变数起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57节 本初终陨落(上)第50节 自当顺人意(四)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64节 公孙破黄巾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66节 大旗力可扶第76节 战歌当好战第12节 冀土奇袭谐(四)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13节 复闻黄巾起第48节 论“大贤良师”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71节 居心藏诡异(上)第13节 颜良何狂勇(上)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第5节 麹义观局势第28节 司隶又交兵(下)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50节 公曹当覆灭(下)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81节 智者细细思第49节 公曹当覆灭(上)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37节 飞骑未可持第5节 公路何足道(上)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12节 张狂屯民户第47节 陷地终有计(三)第32节 入城暗横剑第53节 二袁自暗斗第37节 何为万人敌?第22节 伏兵城中来(一)第36节 关羽破强军第25节 州固易得矣第9节 踌躇黄河岸(上)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49节 杀伐天子殿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64节 无忌思好逑(下)第49节 好盐入味道第29节 程普抢先攻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70节 蛮夷轻节气(下)第40节 巨鹿外无援(下)第60节 奉先喜得国(下)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47节 陷地终有计(三)第37节 有公国名赵第38节 小锤可获“獐”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42节 伐交显谋略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48节 汉宫现连环(六)第83节 欲求国中智(上)第54节 太傅显老谋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60节 枭雄大事成(二)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18节 运筹谋千里(二)第8节 本初满城招(下)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10节 田丰无明主(下)第24节 运筹谋千里(八)第63节 袁绍定决心第44节 且冷眼旁观(二)第12节 北骑若入口(下)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77节 交锋和观察第17节 运筹谋千里(一)第52节 自当顺人意(六)第52节 臧氏两父子第59节 胜负本鲜明第40节 得失未分明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12节 冀土奇袭谐(四)第30节 祖茂现峥嵘第77节 交锋和观察第28节 决胜制万骑(四)第50节 豪杰夜带刀第66节 太行根基盛(三)
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43节 徐州变数起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57节 本初终陨落(上)第50节 自当顺人意(四)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64节 公孙破黄巾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66节 大旗力可扶第76节 战歌当好战第12节 冀土奇袭谐(四)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13节 复闻黄巾起第48节 论“大贤良师”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71节 居心藏诡异(上)第13节 颜良何狂勇(上)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第5节 麹义观局势第28节 司隶又交兵(下)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50节 公曹当覆灭(下)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81节 智者细细思第49节 公曹当覆灭(上)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37节 飞骑未可持第5节 公路何足道(上)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12节 张狂屯民户第47节 陷地终有计(三)第32节 入城暗横剑第53节 二袁自暗斗第37节 何为万人敌?第22节 伏兵城中来(一)第36节 关羽破强军第25节 州固易得矣第9节 踌躇黄河岸(上)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49节 杀伐天子殿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64节 无忌思好逑(下)第49节 好盐入味道第29节 程普抢先攻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70节 蛮夷轻节气(下)第40节 巨鹿外无援(下)第60节 奉先喜得国(下)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47节 陷地终有计(三)第37节 有公国名赵第38节 小锤可获“獐”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42节 伐交显谋略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48节 汉宫现连环(六)第83节 欲求国中智(上)第54节 太傅显老谋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60节 枭雄大事成(二)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18节 运筹谋千里(二)第8节 本初满城招(下)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10节 田丰无明主(下)第24节 运筹谋千里(八)第63节 袁绍定决心第44节 且冷眼旁观(二)第12节 北骑若入口(下)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77节 交锋和观察第17节 运筹谋千里(一)第52节 自当顺人意(六)第52节 臧氏两父子第59节 胜负本鲜明第40节 得失未分明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12节 冀土奇袭谐(四)第30节 祖茂现峥嵘第77节 交锋和观察第28节 决胜制万骑(四)第50节 豪杰夜带刀第66节 太行根基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