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 得失未分明

确定己方最终胜利的消息,张梁的心中,总算是放下了一块沉重的石头。在为终于得到的胜利欣喜异常的同时,他的脑中,也难免有些疑惑。

黄巾军所派出的右翼偏师,实力并不算强大。然而,就是这只堪称羸弱的偏师,居然在最后的包抄作战之中,一路势如破竹,极为轻易的就击穿了汉军派出的抵御军?

此事让张梁极为不解。他当初派出两翼包抄部队的时候,对这两翼黄巾军就没有抱着什么期待。

就算汉军派出的,只是文丑、高览、田丰这些豪强的私兵,战斗力算不得强。可是毕竟有足足五、六千人摆在那里,怎么会如此不堪一击呢?

更别说,文丑、高览,都是冀州闻名的强力猛将!而田丰,也是冀州著名的智者!

张梁正在疑惑间,亲卫来报:

“禀报人将,‘传道使’韦笑,带来了最新战报,前来拜见!”

张梁略一点头,说道:

“可。”

然后,一个长的黑黑瘦瘦,却极为精神的年轻人,进入了张梁的视线。

不过,外号“青翼蝠”的韦笑,并不是一个人前来的。在他身后,还跟着一个身材高挑,披着精良鱼鳞甲,年纪大约二十左右的剑手。张梁虽然觉得此人面熟,却一时想不起来是谁。

待到韦笑来到面前,施礼完毕,张梁正要开口询问,却见跟在韦笑后面的年轻剑手,深深的行了一个大礼,口中说道:

“张狂拜见六叔!”

张梁神情一怔,又仔细的打量了张狂两眼,这才回答道:

“你不是七郎无忌吗?你怎么会在这里出现?二哥不是让你去河南一带督查去了吗?”

张狂恭谨的答道:

“小侄遵循大伯的法旨,与‘坎’部管帅【指管亥】合兵一处,驰援‘艮’部卜帅【指卜己】。不料皇甫嵩用兵狠辣,小侄救援不及,又被汉军截断了与管帅的联系,后退无路,只得北上渡过黄河,前来与三位叔伯汇合。”

张狂的回答,让张梁很是吃惊。

张梁依稀记得,眼前这个字“无忌”的侄儿,应当是在张氏一族的后辈中,被当做剑客来培养的。后来为了起义的需要,他被派往一处小“方”,辅佐那一“方”的渠帅起义。不过,碰巧那个“方”的渠帅急病而死,这才让这位族中排行第七的张狂,得以继任为一“方”渠帅。

没想到大半年不见,原本在巨鹿张氏后辈当中,并不算如何出色的无忌侄儿,居然能率军远征千里,一路杀回冀州,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1了。

想到这里,张梁又细细的打量了张狂一眼,只觉得经过大半年的磨练,这个侄儿身上的气质,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原来的张狂,像是一把摆出一半的匕首;那现在的张狂,就犹如一柄深藏不露的宝剑。

——怪不得,一眼没认出他来。

在一旁察言观色的韦笑,见张梁的脸上,依稀露出微微的笑意,适时地开口了。

“禀报人将,无忌兄弟不但不远千里,一路披荆斩棘,杀到广宗来,还在刚才配合‘白帅’,一举击垮了颜良、文丑、高览等跳梁小儿啊!”

所谓的“白帅”,指的是统帅右翼黄巾军,进行包抄作战的渠帅“白爵”。

听到韦笑的话,张梁简直不敢相信。

颜良、文丑、高览,这些猛将的威名,都是用无数忠勇黄巾军战士的鲜血铸就的!

这个张家七郎张无忌,不但驱兵千里,及时从青州赶到广宗,还一来就连破汉家数员强力猛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这是真的?”

面对张梁锐利如剑锋的目光,韦笑虽然也见多了太平道的高层首脑,在此刻,依然感到头皮有些发炸。还好,刚才他所说的话,都是真的。尤其是击破颜良、文丑、高览诸将的时候,韦笑正好身在天平军中,亲眼目睹了所发生的这一切。

真要说起来,张狂能够恰到好处的赶到广宗城下,参与这一场留名青史的大战,还多亏了韦笑。

韦笑在黄巾军中的职务,叫做“八州传道使”。说白了,就是负责各州黄巾军的相互联系,传达最高领袖“天公将军”张角的各种命令,相当于一个高级的传令兵。

当然,在各地跑动的时候,韦笑自然也免不得将各地的消息,顺路收集一二,然后汇报上去,以辅助太平道高层判断如今的局势。

张狂率领天平军渡过黄河时,正巧就遇上了韦笑。作为“地公将军”张宝的亲传弟子之一,韦笑在冀州这个太平道的大本营里,消息的通达程度,是张狂这个新兴渠帅所望尘莫及的。

正是有了韦笑提供的各种消息,张狂才知道,黄巾军与汉军的大决战就迫在眉睫。而根据张狂对历史的那一点儿零碎记忆,可以肯定董卓与黄巾军的这一战,应该是被打败了。若是能够及时的在这场黄巾军的大胜中捞到一些功绩,对张狂未来的发展,应当是有些用处的。

由此作出决定的张狂,立刻为了这一战行动起来。出于对前进速度的考虑,张狂将后勤辎重车队留在后方,只带上精锐的战兵队,以一日八十里的速度狂奔数日。接下来,天平军这才通过辛苦的紧赶慢赶,在一个极为合适的时间,以一个极为关键的位置,对双方势均力敌的战斗态势,造成了决定性的影响。

听完韦笑的详细解说,张梁总算对战局最后所发生的有利变化,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

——就是说嘛!白爵那小子若是有这么厉害,老子早就让他去带“甲士营”了!

张梁脸上笑眯眯,看了看在一旁安静的等待,对韦笑的叙述不置一词的张狂,心中又夸赞了一句:

——沉得住气,看来是块好料子!

但是,张梁的疑惑,并没有完全消除。张狂这小子走了什么狗屎运,手下居然拥有“万人敌”这种级别的超强猛将?

对于有关“万人敌”的消息,张梁在没有亲眼看见以前,会是一直半信半疑。他自身便是一个“千人破”一级的武者,只是老早就绝了进阶之望,自然知道一个“千人破”强者升为“万人敌”,会有多么的艰难险阻,需要经历多少次生死一瞬间的杀伐体验。

在刚刚结束的大战战场上,需要及时处理的事务极为繁多。张梁的疑虑,也没法子当场就去证实。忙碌之中,随口勉励了张狂和韦笑几句,张梁便让两人退下。

两人也无意在张梁面前待上太久。毕竟,大家各有各的一摊事情,要去处理。所以,韦笑在带着张狂在冀州黄巾军的后勤那里挂了名,安排好太行军的临时驻扎地之后,两人各自道了一声“保重”,便分道扬镳了。

张狂这次急行军赶来,虽然顺利的击败了汉军主力,得以在黄巾军中露上一个大脸,可是剩下的手尾也不少。

一路狂奔的战兵们,需要犒劳修整;被丢在后面一百里外的辎重车队,需要派人接应。战斗中产生的伤亡,需要及时的处理。零零总总的事情,至少要花费张狂好几天才处理的完。

至于韦笑,要做的事情也不少。不过,他目前的首要任务,便是前去向师傅兼首领——“地公将军”张宝回报。以张狂目前的战绩,已经值得太平道高层重点进行关注了。

但是,当韦笑前去寻找张宝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师傅居然神秘的消失不见了!

看着等待在“地公将军”寺衙里的道众吏员,一**的来,又一**的无奈离去,韦笑的心中,闪过一些不好的预感。

——师傅,他,怎么了?

ps: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说这话的吕蒙,大概才四、五岁吧。提前引用一下,应当无妨。

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25节 败犬疲且瘦第52节 内廷见尚书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第72节 董卓终不存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53节 回天因无意(四)第6节 河北鏖战烈(二)第39节 武夫做干城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39节 并州初落定(上)第12节 浴血豪强间(上)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3节 黄巾据太行(下)第8节 战炁耀三军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52节 王刘遭暗劫(下)第6节 公路何足道(下)第25节 伏兵城中来(四)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27节 朝堂拟新帝(上)第36节 侠士亦官迷(上)第12节 北骑若入口(下)第62节 无忌思好逑(上)第63节 暂留基未立第6节 河北鏖战烈(二)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第50节 筹谋幕府间第35节 飞将非无敌(下)第21节 烽火遍地起(三)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89节 巷里敌可踩(上)第68节 赵云逞单骑第23节 黄巾密密铺(上)第4节 刘虞心在帝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99节 关既不得脱第61节 枭雄大事成(三)第34节 郭嘉说局势(下)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30节 祖茂现峥嵘第16节 元城故吏说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第53节 流亡亦强力第43节 谈判无二意第45节 孙袁皆受挫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21节 复仇起草莽(三)第39节 代汉当涂高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30节 强敌徐徐随(下)第30节 久战乱未靖第21节 二帅意自平(上)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39节 代汉当涂高第53节 常侍非束手第63节 袁绍定决心第46节 陷地终有计(二)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60节 飞将不可追第90节 巷里敌可踩(下)第49节 自当顺人意(三)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26节 白马悠悠突(下)第73节 难分胜或负第49节 公曹当覆灭(上)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第71节 袁术累三军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50节 公曹当覆灭(下)第9节 冀土奇袭谐(一)第41节 真气世家子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17节 运筹谋千里(一)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31节 出阵有风险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34节 郭嘉说局势(下)第41节 袁术惊遇袭第16节 乐进破阵弩(下)第59节 骄兵终有悔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18节 掠地需商量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50节 功臣孰为首?第26节 白马悠悠突(下)第16节 文丑亦凶猛(下)
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25节 败犬疲且瘦第52节 内廷见尚书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第72节 董卓终不存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53节 回天因无意(四)第6节 河北鏖战烈(二)第39节 武夫做干城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39节 并州初落定(上)第12节 浴血豪强间(上)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3节 黄巾据太行(下)第8节 战炁耀三军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52节 王刘遭暗劫(下)第6节 公路何足道(下)第25节 伏兵城中来(四)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27节 朝堂拟新帝(上)第36节 侠士亦官迷(上)第12节 北骑若入口(下)第62节 无忌思好逑(上)第63节 暂留基未立第6节 河北鏖战烈(二)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第50节 筹谋幕府间第35节 飞将非无敌(下)第21节 烽火遍地起(三)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89节 巷里敌可踩(上)第68节 赵云逞单骑第23节 黄巾密密铺(上)第4节 刘虞心在帝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99节 关既不得脱第61节 枭雄大事成(三)第34节 郭嘉说局势(下)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30节 祖茂现峥嵘第16节 元城故吏说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第53节 流亡亦强力第43节 谈判无二意第45节 孙袁皆受挫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21节 复仇起草莽(三)第39节 代汉当涂高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30节 强敌徐徐随(下)第30节 久战乱未靖第21节 二帅意自平(上)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39节 代汉当涂高第53节 常侍非束手第63节 袁绍定决心第46节 陷地终有计(二)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60节 飞将不可追第90节 巷里敌可踩(下)第49节 自当顺人意(三)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26节 白马悠悠突(下)第73节 难分胜或负第49节 公曹当覆灭(上)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第71节 袁术累三军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50节 公曹当覆灭(下)第9节 冀土奇袭谐(一)第41节 真气世家子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17节 运筹谋千里(一)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31节 出阵有风险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34节 郭嘉说局势(下)第41节 袁术惊遇袭第16节 乐进破阵弩(下)第59节 骄兵终有悔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18节 掠地需商量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50节 功臣孰为首?第26节 白马悠悠突(下)第16节 文丑亦凶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