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 胜负终落定

面对呼啸而来的黄色人浪,胆气不足的豪强私兵终于全线崩溃!

“杀啊!”

在追击敌军的时候,黄巾军战士个个如同猛虎下山,奋不顾身。一时间,滚滚的黄色,迅速染遍了半个战场。若是任由局面继续发展,只怕数千豪强私兵,便要损失过半。而董卓指挥的中军主力,也会被黄巾军侧翼部队给拦腰截断!

但是,一队汉军骑兵的到来,立刻给了兴奋无比的黄巾军当头一棒!

“去死吧!”

为首的一员汉军猛将,骑在高头大马上,手中马槊连刺。在战马高速的奔驰状态下,此将的动作,偏偏给人一种闲庭信步的感觉。不过一个呼吸,这名汉将驱使着马匹奔驰过五丈开外,马槊抖动了七下,已经杀死了不下五名黄巾军!

为首的锋将如此勇武,后面跟随的骑兵也极为精锐。在一片夹杂着羌人语调的呼喝声中,这区区一百多名骑兵,片刻之间,便刀劈枪挑了一百多名冲在最前面的黄巾军战士。

本来士气高涨的黄巾军,突然间遭到敌人如此凶悍的反扑,一下子就被打槽了。他们暂时止住了前进的脚步,心怀狐疑,不敢向那些凶神恶煞般的凉州骑兵发动攻击。

“止步!止步!”

见到前来援助的凉州铁骑,将黄巾军的追兵打了一个反击,被败兵裹挟着后退的冀州名士田丰,急忙抓住机会大叫起来,开始整理队形。他部下的豪强私兵们,见识了汉军骑兵的威风,心中惊恐略减,也不由自主的停下了溃退的脚步。

这一幕,被位于第二阵的张狂观察到了,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这些骑兵,居然强悍到如此地步,竟然能硬冲大队的步兵?

哪怕,这些步兵阵型松散。

——不合道理啊?

自身便是一名骑术高手,张狂自然知道在马上作战的艰难程度。没有马镫,骑兵在马背上无从借力,稍有不慎,就会从飞驰的奔马上掉下来。可眼前汉军骑兵的表现,完全颠覆了张狂心中原有的认知。

但是战场之上,容不得张狂胡思乱想的追根究底。为了有效的遏制敌军骑兵,张狂扭头对着后阵大叫起来:

“仲荣!射马!”

天平军在与大队的黄巾军汇合之后,不少士卒被友军冲散了。目前依然保持了完整队形的部队,只有于禁和沈富所部。不过,于禁的百人队,在之前击破颜良文丑等人的战斗中多次出战,已经相当疲劳了。所以,这一次,张狂点了沈富、沈仲荣的将。

沈富此人,在如今的天平军众将里,勇武不算出众,兵法也并不如何高明。但是,在如何收摄人心上,他倒是颇有一手。张狂心中多次计较过,此人的长处,只怕不在治军,而在于理民。以后手中若是得了块地盘,倒可以让沈富转为文职试试。

“嗖嗖嗖……”

沈富将高举的右手一挥,他部下的二十名强弩手,立刻把力道超过四石的劲弩,对准五、六十步开外的骑兵,发动了齐射。虽然激射的箭矢误伤了四、五名黄巾军战士,但也有八、九名凉州铁骑被弩箭正面击中。

“可恶!天杀的狗崽子!”

这只凉州骑兵小队的首领,董卓的女婿,大将牛辅,狠狠的咒骂了一句。

这一下不分敌我的齐射虽然狠毒,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凉州铁骑的嚣张气势,的的确确被好好的打击了一把。牛辅虽然口中咒骂,却赶紧收拢了部下骑兵,提起马速,向另外一处战场杀去,以避开敌人不分敌我的疯狂射击。

“沈富!你做什么!”

这声暴喝,来自于张狂的心腹周仓。与沈富出身汉军郡国兵不同,周仓可是根正苗红的太平道弟子。见到沈富毫无顾忌的误伤己方士卒,周仓忍不住便大吼起来。

沈富看了周仓一眼,默不作声。

“仲荣,下次不可这样了!姑且念你是初犯,罚你今天晚餐减半。”

张狂开口说道。

虽然天平军人数不多,内部依然隐隐的分成了两大派系。出身太平道的虔诚信徒是一派,从汉军中投降过来的军将又是一派。还有一个臧霸,以自己的老乡故交为支持者,又是介于两大派系中间的中立派。

面对部下的自动分化,张狂固然一直在想办法弥合,但也有些默认的意思。后世的太祖讳“毛”的那位,都曾经说过“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张狂并不认为以自己的这点儿政治能力,可以阻止手下派系的形成。再说了,只要对张狂本身的地位不会形成威胁,他也没有那么多的闲心去管这些东西。

见凉州铁骑杀到了其他地方,张狂再次督兵前进。等来到刚才被射死的凉州骑兵战马旁,张狂跳下战马,细细的观察了片刻,倒是小小的吃了一惊。

“原来如此……”

自此,凉州铁骑为什么战力如此惊人,拥有如此强悍的近战能力的奥秘,算是被张狂一眼看穿了。

原因很简单。

因为,凉州铁骑,居然装备了先进的马战利器——双边马镫!

自从来到汉末,张狂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一直以为当世的骑兵,是不装备马镫的。确定了这一点,张狂就不准备太早将马镫制造出来。他甚至还故意想要保守马镫的秘密,等到己方拥有了大规模的骑兵,再使用出来,给敌人来一下狠的。

却不料,这一切不过是张狂孤陋寡闻罢了。

原来,古人远比想象的聪明。凉州铁骑之所以闻名于世,就有着装备了双边马镫的小小功劳。只是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一项新技术的传播速度,要远远慢于后世。而若非是有心的人,也很少会注意到在马上的骑士,到底是不是依靠双腿夹紧马腹来保持平衡。

如果没有外力介入,可能要到几十年以后,双边马镫才会成为一项骑兵的普遍装备。那时候,已经是三国的后期,离晋朝司马氏统一天下为时不远了。

按照正常的历史推进,大约在南北朝时期,由于骑兵的冲击力和格斗能力大幅度上升,以至于重装甲骑成为当时战场上的绝对主力。这个中国历史上唯一以重装骑兵为主战力量的年代,比起欧洲的骑士时代,足足早上了几百年。

揭穿了凉州铁骑的小秘密,感觉自己受到了愚弄的张狂,心里暗暗决定,等到了黄巾军大营,立刻给自己部下的所有骑兵,也配备上这种有用的小玩意儿!

——人家都大规模的运用了,还能保什么密啊?

这一仗打到如此份上,已经是胜负分明。接下来的战局,在张狂看来,可谓是波澜不惊。

牛辅带领的董卓亲卫队,虽然战力强悍,毕竟人数太少。再加上被沈富的无差别射击,使得亲卫队军心一沮,对黄巾军大队来说,这些强悍的凉州铁骑,也只是略微阻挡了己方片刻罢了。

当然,在战场上,即使是片刻的阻挡,有时候也是非常有用的。

若非牛辅带兵阻挡,田丰部下的私兵又在略微组织起来之后,抵挡了一下,拖延了半刻钟时间,很难说受了重伤的文丑和轻伤的高览,能不能在黄巾军的猛攻下,顺利的脱离险境。

只是,在一刻钟后,当董卓的亲卫队副将樊稠,被悍不畏死的黄巾军士卒们一拥而上,一顿猛砍,落下个负伤后退的结果,田丰所部的抵抗也就到此为止了。

但是,也正是因为田丰部私兵的拖延,董卓终于及时的将大部分汉军,从战场上撤退下来,缩回汉军大营。否则的话,被汹涌而来的黄巾军人浪淹没的,就不会只有左翼的一千多名来不及撤退的冀州州师了。

虽然过程一波三折,结局也不算完美。但是,对黄巾军一方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他们毕竟胜利了!

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10节 冀土奇袭谐(二)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24节 黄巾密密铺(下)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32节 天师登神坛第36节 关羽破强军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6节 豪杰忿怒顾第53节 科举可立国第25节 白马悠悠突(上)第27节 谈笑定军机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68节 太行根基盛(五)第8节 战炁耀三军第68节 太行根基盛(五)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33节 敌前徐缓动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65节 军威强为主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9节 冀州一人故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61节 枭雄大事成(三)第13节 日暮途已暗第16节 乐进破阵弩(下)第5节 天子何留去?第52节 白波现故人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第4节 天子坐明堂(上)第62节 枭雄大事成(四)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49节 好盐入味道第31节 张杨思太原第21节 二帅意自平(上)第37节 有公国名赵第4节 需胜方由己(下)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50节 豪杰夜带刀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28节 决胜制万骑(四)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37节 有公国名赵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33节 陈登甘称臣第1节 黄巾据太行(上)第20节 三军心未定(下)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8节 智士款款析(二)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3节 兖州名士劫(上)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57节 真定藏麒子第70节 蛮夷轻节气(下)第68节 太行根基盛(五)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第16节 争权论朝堂(二)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65节 苦斗马不歇(中)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70节 陈宫献小计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59节 汉家有好甲第13节 复闻黄巾起第7节 河北鏖战烈(三)第46节 陷地终有计(二)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30节 祖茂现峥嵘第13节 只言断忠佞第5节 河北鏖战烈(一)第8节 战炁耀三军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第13节 日暮途已暗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57节 真定藏麒子第37节 大刀速斩“羊”第13节 浴血豪强间(中)第16节 一城独临危第56节 煌煌威共势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55节 磨刀向东胡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48节 围城攻坚堡第27节 攻城休怨累(上)
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10节 冀土奇袭谐(二)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24节 黄巾密密铺(下)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32节 天师登神坛第36节 关羽破强军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6节 豪杰忿怒顾第53节 科举可立国第25节 白马悠悠突(上)第27节 谈笑定军机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68节 太行根基盛(五)第8节 战炁耀三军第68节 太行根基盛(五)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33节 敌前徐缓动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65节 军威强为主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9节 冀州一人故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61节 枭雄大事成(三)第13节 日暮途已暗第16节 乐进破阵弩(下)第5节 天子何留去?第52节 白波现故人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第4节 天子坐明堂(上)第62节 枭雄大事成(四)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49节 好盐入味道第31节 张杨思太原第21节 二帅意自平(上)第37节 有公国名赵第4节 需胜方由己(下)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50节 豪杰夜带刀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28节 决胜制万骑(四)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37节 有公国名赵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33节 陈登甘称臣第1节 黄巾据太行(上)第20节 三军心未定(下)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8节 智士款款析(二)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3节 兖州名士劫(上)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57节 真定藏麒子第70节 蛮夷轻节气(下)第68节 太行根基盛(五)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第16节 争权论朝堂(二)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65节 苦斗马不歇(中)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70节 陈宫献小计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59节 汉家有好甲第13节 复闻黄巾起第7节 河北鏖战烈(三)第46节 陷地终有计(二)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30节 祖茂现峥嵘第13节 只言断忠佞第5节 河北鏖战烈(一)第8节 战炁耀三军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第13节 日暮途已暗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57节 真定藏麒子第37节 大刀速斩“羊”第13节 浴血豪强间(中)第16节 一城独临危第56节 煌煌威共势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55节 磨刀向东胡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48节 围城攻坚堡第27节 攻城休怨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