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日暮途已暗

看着麹亮那小子狂喜的离去,张合心中百感交集。

作为一个武人,不战而降显然不是什么好听的名声。但是,大厦将倾,他也独木难支。而且袁谭的行为,让张合感受到来自头顶的那把快刀。在这等情形下,从来不属于愚忠之辈的张合,改换起门庭来,倒也没有太大的心里压力。

反正,张合也不是第一次改换门庭了。要知道,他最早可是韩馥的手下呢。

张合愿意降服的消息,让城外正在准备攻城事宜的张狂,很有一种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感觉。作为一个三国迷,张狂对五子良将之一的张合,评价着实不低,自然也做好了充足的攻城准备。哪怕张狂养气的功夫已经极为深厚,依然对这个消息感到极为惊奇。

“不战而降,绝非张儁乂的性格。其中必然有些我们不知道的内情。”

张狂是这样对他的“军师”说道的。

“只可惜,我们精心准备的那些宝贝,看来又要推迟一段时间,才能够在天下人的视线中露面了……”

张狂半开玩笑似的说了一句,这便是他对张合降服的第一反应。

张合的投降,避免了冀州军数千将士的伤亡,也为青州战事的大势,定下了最后的基调。作为回报,在接见前来拜服的张合时,张狂也不小气,直接给了张合一个杂号将军的官位。

别以为张狂的做法小气。要知道,在汉朝末年,将军的名号还没有如后世那样泛滥。如“杂号将军”这等级别,已经是张狂部下最高级的武将级别了。

至于张合的那些部下,张狂自然要先整编一下,才放心将他们派上战场。所以。在接下来的青州攻略当中,张合军是没什么机会露面了。

解决完张合,张狂率着大军继续东进,一直杀到平原城下。与从清河回师抵抗入侵的淳于琼军进行对垒。此时。南下的机动骑兵军团终于将几天前郭汜所部攻克临淄,阵斩郭图。袁谭狼狈逃窜的战报传过来了。

张狂仔仔细细的将战报反复的看了两遍,这才相信自己的确没有看错。而他的这幅古怪表现,也让一直有着“军师”之名的程昱有些奇怪。

程昱是第一位投靠张狂的顶级谋士。这位年近六十的老人,不但谋略过人。而且也擅长治政。由于投靠张狂的时间够早,张狂以师礼事之,给了程昱很高的地位和很大的权限。

结果,程昱在谍报,后勤,理民,治军等方面都干过。几乎算是全能型人才。在张狂攻略并州的时候,他还多次担任州郡要职,独当一面,算得上是横跨军政两方的大佬级人物。论起地位来。在张狂部下的文武系统当中,并无一人可以与之比肩,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当然,由于脾气刚毅,程昱和不少张狂部下的文武官吏关系都不算好。可是这一点,却正好合了张狂的心思。

张狂相信程昱的忠诚,程昱的长子程武,如今也在张狂手下出仕,担任了一个县的县长。双方关系如此紧密,张狂不认为程昱会有别的心思。但是,作为威望资历仅次于张狂的军政两方第二号人物,还是一个与同僚们谈不上关系和睦的程昱,更能令张狂放心。

“无忌,有古怪么?”

“先生看过就明白了。”

张狂双手将战报递过。程昱接过来粗粗一看,也是“咦”了一声。

“这……袁本初还真是虎父犬子啊!”

程昱好歹也曾经是党人中的一员,对于“天下楷模袁本初”,心中自是有着一份特别的感觉。这份感觉并不会让程昱对上袁绍的时候,有任何手下留情的举动,却不妨碍他事后感慨一句,怀念一下这位已故的老朋友。

“田元皓是青州屏障。有田元皓在,我军攻克青州,还要有些反复。既然田元皓死于其主上之手,袁谭小儿不足为虑,青州必然到手了!”

张狂得意的用手指敲击案几,满脸笑容的说道。虽然他的养气功夫已经很不错了,但平白就几乎无损的得到一个大州的地盘,任谁也不能无动于衷吧?

“岂止青州,眼前的淳于琼,如今也是一鼓可下矣!”

程昱虽然年纪大了,可精神依旧旺盛。他直起身体,侃侃而谈:

“淳于琼虽然难缠,毕竟只是部将。如今连他的主公都丢掉了,消息传出去以后,不信淳于琼的部下还能有战心。无忌,此事必须大肆宣扬,让对面所有士卒都明白,他们后援已断,根基不在,已经是瓮中之鳖了!”

程昱的建议,正好也是张狂的想法。淳于琼这些年以来,虽然没有给冀州找什么麻烦,可是由他扼守住清河郡,却让张狂下一步的扩张受到很大的限制。能够拔掉清河这个大障碍,显然是一件相当不错的事情。

“主公,捷报!青州捷报!”

两人正说话间,又有一个小校风风火火的冲进大帐。张狂看过新的军报以后,眉头弯成了一个笑眯眯的形状。

“袁谭被俘了!”

听到张狂的话语,就连程昱都忍不住从草席上站起身来。

“是谁立下的功劳?”

“李稚然【李傕】!”

“好!这下,青州定亦!清河定矣!”

要说李傕也是运气好。他与乐进、太史慈、郭汜等四人,按照之前的战略安排,采用的是轮流充任先锋,交替滚进作战的方法。乐进打第一阵,太史慈为第四阵,李傕与郭汜在中间。攻到临淄城下的时候,是郭汜打头,得了夺城之功。李傕心中羡慕,自然不愿意落后,于是连临淄城都没有进,就直接驱兵向前追击临淄的逃兵。

可怜袁谭虽然也会骑马,毕竟养尊处优的久了,哪里比得过李傕手下那些一天能够突进百里的迅捷骑兵?

在被一支百人队发现以后,袁谭的亲卫很快就被乱箭射杀大半。发现自己无法摆脱追兵,袁谭为了保命,不得不向后面的追击者投降。如此一来,李傕便轻松到手了大功一件。

“既然青州轻松平定,是否要趁机南下,将兖州和徐州一并吞了?”

待到情绪平静下来,程昱开口询问张狂的下一步战略意图。

“这个……”

被问到的张狂沉吟起来。

这次青州攻略,张狂本没有一举平定中原的打算。在他的计划中,趁着曹操西去的空挡,若是能够顺利的在三个月之内,吞并整个青州,便已经心满意足了。

但是,眼下青州攻略的顺利程度,却是出乎张狂意料之外的顺当。袁谭自废武功,将重臣田丰铲除,也让青州一下子变得人心惶惶。有了这位“大功臣”的大力帮助,预计在一月之内,张狂就能够顺利的掌握整个青州。整个过程中,冀州不但没有什么损失,反而可以通过收编青州降兵,将实力壮大一番。

并且,从青州缴获的粮秣辎重,外加张狂之前为这次大战准备的物资,足以让他继续发动一场十万人规模,维持三个月的战事而不感到吃力。无论怎么想,张狂都觉得继续打下去是可行的。

不过,张狂并没有就此草率的做出决定。

“先生意下如何?”

听到张狂的请教,程昱用手抚了抚颌下的三尺长髯。由于年纪大了,原本的青须染上了不少花白。不过,程昱的精气神并不比过去要显得差了。

“曹操精通兵法,手下猛将谋臣也不缺少。其固守兖州,城防坚固,并非轻易可下。而且,此次曹操东进迎接天子,已经与孙坚联系上。孙坚为当世虎将,就算吕布也多有不如之处。两者合兵,纵然胜不得我军,却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吕布武力过人,天下难有敌手。不过,此为匹夫之勇,对大军无能为力。而且徐州豪强林立,各自为政。吕布虽名为州牧,却不过据有一郡之地。但徐州豪强排外,虽然内斗不休,面对外敌却能一致对敌。我军若攻击徐州,显然是帮助吕布统合州中兵权。”

程昱说到这里,停顿下来。张狂见程昱不说了,问道:

“按照先生的说法,岂不是两处都不适合了?”

“仆可有此言?”

见程昱否定了自己的话,张狂安静的等着,等程昱的解释。

“青州一战,胜在一个‘快’字。然而,经历青州战事之后,机动骑兵马力衰竭,若是继续作战,怕是不复当初之神速。而且,见我军攻取青州,无论曹操还是吕布,必然已经反应过来,调兵遣将,做好迎战我军准备。此时进攻,无疑是与对方硬碰硬。”

“以仆之计,兖、徐可攻,但非是当下。一来青州新得,需要稳定地方,安抚百姓。二来机动骑兵马膘尽去,须得将养。”

“但我军可以大张旗鼓,宣扬攻势,却只以偏师虚晃一枪。等曹操吕布全力动员之时,我军便偃旗息鼓,悄然退去。当敌人略有松懈,我军再亮起攻势。如是者再三,当敌人疲敝不堪,我军再出其不意,以轻兵长驱千里,迂回敌人后方,正面则以大军压境。如此正奇相合,敌人必然无法抵挡!”

第19节 敌讯水上败(三)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10节 冀土奇袭谐(二)第73节 难分胜或负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61节 征程鞍未解(上)第31节 张杨思太原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77节 交锋和观察第17节 运筹谋千里(一)第18节 掠地需商量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22节 征战漫天急(一)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35节 青史本无常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36节 瘟疫实难当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72节 居心藏诡异(下)第4节 需胜方由己(下)第28节 大军急急退(下)第17节 坚城可称粮第29节 先登知是谁?(上)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45节 孙袁皆受挫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25节 州固易得矣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81节 智者细细思第21节 单父现重礼(上)第45节 且冷眼旁观(三)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第54节 太傅显老谋第97节 三英现峥嵘(上)第37节 何为万人敌?第63节 无忌思好逑(中)第11节 曹操出师黯第41节 真气世家子第99节 关既不得脱第19节 烽火遍地起(一)第25节 决胜制万骑(一)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59节 胜负本鲜明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38节 天平实难敌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3节 诸侯汹汹势(一)第25节 伏兵城中来(四)第4节 需胜方由己(下)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69节 蛮夷轻节气(上)第54节 回天因无意(五)第33节 敌前徐缓动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5节 天子何留去?第13节 颜良何狂勇(上)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20节 复仇起草莽(二)第29节 颜良意且犹(上)第75节 吕布遭暗算第45节 且冷眼旁观(三)第98节 三英现峥嵘(下)第94节 独品惊共骇(下)第29节 先登知是谁?(上)第12节 浴血豪强间(上)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33节 先登浩浩威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16节 一城独临危第9节 踌躇黄河岸(上)第12节 北骑若入口(下)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45节 且冷眼旁观(三)第54节 回天因无意(五)第10节 田丰无明主(下)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20节 复仇起草莽(二)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32节 两败未俱伤!第65节 苦斗马不歇(中)第31节 张杨思太原第50节 回天因无意(一)第33节 客来意带殇第45节 孙袁皆受挫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70节 蛮夷轻节气(下)
第19节 敌讯水上败(三)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10节 冀土奇袭谐(二)第73节 难分胜或负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61节 征程鞍未解(上)第31节 张杨思太原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77节 交锋和观察第17节 运筹谋千里(一)第18节 掠地需商量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22节 征战漫天急(一)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35节 青史本无常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36节 瘟疫实难当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72节 居心藏诡异(下)第4节 需胜方由己(下)第28节 大军急急退(下)第17节 坚城可称粮第29节 先登知是谁?(上)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45节 孙袁皆受挫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25节 州固易得矣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81节 智者细细思第21节 单父现重礼(上)第45节 且冷眼旁观(三)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第54节 太傅显老谋第97节 三英现峥嵘(上)第37节 何为万人敌?第63节 无忌思好逑(中)第11节 曹操出师黯第41节 真气世家子第99节 关既不得脱第19节 烽火遍地起(一)第25节 决胜制万骑(一)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59节 胜负本鲜明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38节 天平实难敌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3节 诸侯汹汹势(一)第25节 伏兵城中来(四)第4节 需胜方由己(下)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69节 蛮夷轻节气(上)第54节 回天因无意(五)第33节 敌前徐缓动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5节 天子何留去?第13节 颜良何狂勇(上)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20节 复仇起草莽(二)第29节 颜良意且犹(上)第75节 吕布遭暗算第45节 且冷眼旁观(三)第98节 三英现峥嵘(下)第94节 独品惊共骇(下)第29节 先登知是谁?(上)第12节 浴血豪强间(上)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33节 先登浩浩威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16节 一城独临危第9节 踌躇黄河岸(上)第12节 北骑若入口(下)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45节 且冷眼旁观(三)第54节 回天因无意(五)第10节 田丰无明主(下)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20节 复仇起草莽(二)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32节 两败未俱伤!第65节 苦斗马不歇(中)第31节 张杨思太原第50节 回天因无意(一)第33节 客来意带殇第45节 孙袁皆受挫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70节 蛮夷轻节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