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 决胜制万骑(一)

太阳西斜的时候,也是忙碌的牧人们,开始赶着羊群返回羊圈的时候。

不过,这个时候的美稷王庭,最忙碌的,并非那些照料牛羊的牧奴,而是王庭的侍从和侍女们。他们一边宰杀肥壮的牛羊,一边清洗精致的瓷器,一边还要堆放足够的柴草。每当某个侍从|侍女的动作有些放慢,总是会引来主持家务的贵妇大声的训斥。

训斥下人的贵妇,不是别人,正是整个南匈奴目前身份最为尊贵的女人,也就是现任“须卜骨都侯单于”的正妻,用匈奴语唤作“大阏氏”的那位。

身边的侍女们都知道,“大阏氏”为人不坏,平时其实还是很和气的。不过,今天晚上,刚刚被贵族们拥立的“须卜骨都侯单于”,需要宴请南匈奴族中的有力贵族。为此,“大阏氏”也只得放下身段,亲自在一旁监督手下那群侍从和侍女。

如果张狂在酒宴开始后,在一旁观察,他一定会觉得很奇怪,怀疑自己来错了地方。因为,从宴会的形式,到参加宴会的人员,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一群匈奴蛮子。

会让人这样想原因是,南匈奴人布置的整个宴会场景,采用的完全是大汉的标准。而大部分参与宴会的匈奴贵族,穿着打扮上,也多是大汉士子和官员的装束。

如果不是少数几个披头散发、皮袍左衽的顽固蛮子存在,不知道底细的外人,决计不会将眼前这些衣冠楚楚之人,与匈奴蛮族扯上什么关系。

当然,如果仔细倾听,从语言上,还是可以听出一些不同的东西来。虽然这些匈奴人很喜欢通过说汉话的形势,来展示自己的高贵。但是,一口古怪的口音,足以出卖他们的本质。

这并不是说匈奴人里面,没有汉话说的好的。只不过那些汉话说得好的,基本上都跟着“左贤王”于扶罗,跑到雒阳去赚军功了。要知道,在南匈奴贵族的眼睛里,即使当上了整个匈奴部落的“单于”,也抵不过在汉室朝廷混上一个“两千石”。

只不过,对这些匈奴人来说,汉室朝廷的“两千石”,似乎比南匈奴的“单于”,还要难以到手些。所以,作为整个匈奴人的骄傲,被大汉武皇帝封侯托孤的匈奴王子金日磾,就成为最被他们敬重的先辈英杰了。

攻杀了前任单于,刚刚被贵人们拥立的新单于,有着一张和善的面孔,和一副圆滚滚的身材。

论实力,新任单于并非在场匈奴贵人中,部落领民最多的。论能力,他也不是在场贵人中,能力最出色的。按照匈奴人向来以强者为尊的习俗,似乎不应该由他来担任单于的尊位。

但是,在经过多日的推举之后,各怀心机的匈奴贵人们,通过激烈而漫长的不休争吵,最终发现,他们最能够接受的新单于人选,就是这位一向和气,看起来野心不大的“须卜骨都侯单于”。

那些看起来更加强大有力的贵人,反而一个个因为反对者的众多,完全无缘于“单于”的称号。

认真的说起来,“须卜骨都侯单于”这个称呼,并不是一个单于的正式称号。其中,“须卜”二字,是此人的氏族姓氏。“骨都侯”则本来是他在匈奴王庭所任的职位封号。按照匈奴一向的传统来看,“须卜骨都侯单于”这个叫法,根本就是一个不正统的叫法。

对于这件事情,新任单于固然心中有所不满,却也是无可奈何。自从南匈奴南迁归汉以来,每一位新上任的单于,都必须得到汉室天子的加封,才算是正式登位。

新任单于虽然已经悄悄的派出一队使臣,前去帝都雒阳,请求汉室天子加封,却也知道,这件事情,只怕要拖上个好几年。毕竟,汉室天子那里,还有一个名分更正的“左贤王”于罗夫,赖在那儿,吵闹着要求汉室,帮助他夺回“单于”之位。

而且,新任单于身边的那些贵人们,也乐得削弱“单于”的权威。这样,他们才好各行其是,自由自在,不受新任单于的管束。若不是为了防备“左贤王”于罗夫顶着“单于”的名号杀回美稷,鬼才愿意在自己头上,多出一个“单于”来管着自己呢!

宴会热闹的进行着。

一开始,匈奴贵人们还能够按照大汉的礼仪,相互敬酒。不过,酒宴喝到一半,等气氛渐渐上来之后,胡人们在辽阔的草原上,所培养出来的自由散漫的天性,终究还是暴露了出来。

大家伙纷纷离开坐席,端着大口径的青铜爵,相互间敬来敬去。不时还有人,依着匈奴的古礼,席地坐下,共用一个青铜爵轮流着饮酒,开心的说笑。

“蛮夷始终是蛮夷。哼哼……”

看到这一幕,一个在旁边侍候的汉人奴仆,对着身边的同伴,低声的耻笑着。

南匈奴王庭里的汉人奴仆并不多,大部分还是在过去数月的乱事中,刚被匈奴骑手掳掠来的。相比笨手笨脚的匈奴人奴仆,汉人奴仆显得能干得多。就如这次的酒宴,若没有这些汉人奴仆的帮助,是不可能成功的模仿出汉家的风味来的。

所以,体现在价格上,一个普通的汉人奴仆,可以交换两、三个匈奴本族的奴仆。汉人所受到的待遇,通常也好过匈奴人奴仆。正应为如此,那个汉人奴仆,才可以将搬运酒浆的粗活交给一个匈奴人,自己却趁机休息,与同伴说说话。

不过,这人说的话,并没有得到回应。他也不在意,或者说已经习惯了,口中依然继续说道:

“这些蛮子喝的酒,还是从雁门抢过来的呢!你不知道,额看过他们自己酿的酒,闻着就有一股子酸味。要不是抢掠额大汉,他们这辈子,还不知道能够喝上几回美酒呢!”

另一位汉人静静地听着,并不接口,只是用一双极为有神的大眼睛,机敏的关注着酒宴的形式。此人身形瘦长,举手投足之间,透露着干练之气;脸上习惯性的保持着一丝笑容,见之可亲。只要他愿意倾听,说话的人,就愿意滔滔不绝的对着他倾诉。

因为,无论你对他说什么,他都能够守口如瓶,绝不对别人透露一丝风声。

“李四,你又在烂嚼什么耳根?”

一个清脆的女声,将说话的汉人奴仆,吓了一跳。他急忙行了个礼,辩解道:

“啊,额在讨论……还要搬多少酒浆呢……呼衍阏氏,额这就去搬酒浆呢!”

见到说话者,有些狼狈的逃离现场,插话的女子脸上嫣然一笑,露出无限的妩媚。她注视着依然镇定的留在原地的汉人男子,轻声说道:

“阿史,你也偷懒了吗?”

阿史的手中,提着一个沉重的铜壶。他在酒宴中的任务,就是及时的为各位贵人们加满美酒。他对着突然出现的年轻美女略施一礼,温和的笑道:

“呼衍阏氏,你要来一杯吗?”

呼衍阏氏调皮的笑了笑,低声说道:

“今天夜里三更,来我的帐房!”

不等阿史表示意见,她又故意大声的叫道:

“不许偷懒哦!”

说罢,这位浑身洋溢着活力的匈奴美女,心满意足的转身走向另一个奴仆,监督他们的活计。

阿史的脸上依然挂着笑。只是,变成了苦笑。

这位呼衍阏氏,出生匈奴名门,是“须卜骨都侯单于”目前最宠爱的侍妾。在整个南匈奴王庭中,这位年轻美女对大汉文明的痴迷,都是出了名的。她不但打扮的像一个汉人女子,还说的一口流利的汉语。就连平时的吃穿住用,都向汉人看齐。

在她所喜欢的汉文化中,甚至还包括了汉人的男子。

当然,知道最后一条的人,并不多。要明白,出身高贵的呼衍阏氏,可不是什么人都看得上的。但是,阿史可以肯定,这最后一条,终究会断送呼衍阏氏的未来。

因为,就在阿史被呼衍阏氏逆袭推倒的第二天,“须卜骨都侯单于”的正室大阏氏,就将阿史召到面前,详细的询问了这件事情。

然后,本来对呼衍阏氏被单于宠爱,隐隐有些吃味的大阏氏,突然态度大变,简直是将呼衍阏氏当做了亲姐妹来疼爱。这种转变,让奴仆们私下里议论纷纷,也让阿史头痛不已。

——吾可不是来搀和这些蛮夷的宫斗的!

敌讯水上败一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16节 争权论朝堂(二)第59节 子龙搏激流(上)第53节 科举可立国第24节 黄巾密密铺(下)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60节 奉先喜得国(下)第37节 何为万人敌?第7节 智士款款析(一)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43节 徐州变数起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12节 浴血豪强间(上)第45节 大刀斩虏敌(中)第81节 智者细细思第55节 豪强罪当逃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38节 此是平生志第76节 王允揽大权第26节 白马悠悠突(下)第25节 白马悠悠突(上)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35节 青史本无常第56节 踟蹰忧胜负第65节 冀州换方伯第57节 挑战亦快意第29节 宫掖藏杀机(上)第19节 敌讯水上败(三)第60节 子龙搏激流(中)第2节 纵败无降意(下)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第77节 交锋和观察第24节 黄巾密密铺(下)第5节 郡国嚣张卒第88节 城中路何在?(下)第35节 飞将非无敌(下)第31节 张杨思太原第68节 赵云逞单骑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16节 一城独临危第56节 李郭功皆高第30节 先登知是谁?(下)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50节 筹谋幕府间第5节 河北鏖战烈(一)第89节 巷里敌可踩(上)第18节 运筹谋千里(二)第37节 何为万人敌?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12节 冀土奇袭谐(四)第47节 但埋头种田(二)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71节 袁术累三军第58节 华雄谨而骄第33节 先登浩浩威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52节 回天因无意(三)第45节 孙袁皆受挫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41节 何得识天机(一)第49节 杀伐天子殿第38节 此是平生志第20节 苦肉收军心第42节 曹操试应敌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59节 子龙搏激流(上)第41节 袁术惊遇袭第36节 瘟疫实难当第22节 二帅意自平(下)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第21节 烽火遍地起(三)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68节 太行根基盛(五)第36节 相逢是冤家第56节 踟蹰忧胜负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28节 大军急急退(下)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50节 回天因无意(一)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33节 敌前徐缓动第38节 天平实难敌第10节 田丰无明主(下)第37节 何为万人敌?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21节 复仇起草莽(三)第43节 徐州变数起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98节 三英现峥嵘(下)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48节 论“大贤良师”第65节 冀州换方伯
敌讯水上败一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16节 争权论朝堂(二)第59节 子龙搏激流(上)第53节 科举可立国第24节 黄巾密密铺(下)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60节 奉先喜得国(下)第37节 何为万人敌?第7节 智士款款析(一)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43节 徐州变数起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12节 浴血豪强间(上)第45节 大刀斩虏敌(中)第81节 智者细细思第55节 豪强罪当逃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38节 此是平生志第76节 王允揽大权第26节 白马悠悠突(下)第25节 白马悠悠突(上)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35节 青史本无常第56节 踟蹰忧胜负第65节 冀州换方伯第57节 挑战亦快意第29节 宫掖藏杀机(上)第19节 敌讯水上败(三)第60节 子龙搏激流(中)第2节 纵败无降意(下)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第77节 交锋和观察第24节 黄巾密密铺(下)第5节 郡国嚣张卒第88节 城中路何在?(下)第35节 飞将非无敌(下)第31节 张杨思太原第68节 赵云逞单骑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16节 一城独临危第56节 李郭功皆高第30节 先登知是谁?(下)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50节 筹谋幕府间第5节 河北鏖战烈(一)第89节 巷里敌可踩(上)第18节 运筹谋千里(二)第37节 何为万人敌?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12节 冀土奇袭谐(四)第47节 但埋头种田(二)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71节 袁术累三军第58节 华雄谨而骄第33节 先登浩浩威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52节 回天因无意(三)第45节 孙袁皆受挫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41节 何得识天机(一)第49节 杀伐天子殿第38节 此是平生志第20节 苦肉收军心第42节 曹操试应敌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59节 子龙搏激流(上)第41节 袁术惊遇袭第36节 瘟疫实难当第22节 二帅意自平(下)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第21节 烽火遍地起(三)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68节 太行根基盛(五)第36节 相逢是冤家第56节 踟蹰忧胜负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28节 大军急急退(下)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50节 回天因无意(一)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33节 敌前徐缓动第38节 天平实难敌第10节 田丰无明主(下)第37节 何为万人敌?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21节 复仇起草莽(三)第43节 徐州变数起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98节 三英现峥嵘(下)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48节 论“大贤良师”第65节 冀州换方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