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 袁术惊遇袭

就在一片“哔哔啵啵”的爆竹声中,光正三年【200年】如约而至。

经过一年多的休整,在去年秋收中得到丰收的张狂,再次开始了他南下统一全国的步伐。不过,第一个遭到张狂进攻的,并不是据守着黄河防线,堪称首当其冲的兖州曹操。在不少人惊疑的目光中,位置更加偏南些的袁术第一个遭殃了。

好吧,事情其实也不应该让人觉得太奇怪。毕竟,柿子先捡软的捏。相较善于治军的曹操,志大才疏,骄淫奢侈的袁术,可是个典型的软柿子。

在过去数年当中,袁术可没有打过什么像样的仗。他带兵东进扬州,却被兵微将寡的刘备顶住,过不了长江。他向北进攻曹操,却两次被打的大败而还。还有他对南方刘表发动的攻势,也屡屡受挫,反而成就了猛将黄忠和悍将甘宁的威名。

至于袁术势力上一次的明确胜利,是在什么时候呢?

那还要追溯到孙坚没有脱离袁术势力的时候。在吕布和孙坚纷纷脱离袁术自立之后,袁术不会练兵,不懂指挥的弱点,便得到了充分暴露。

拥有如此“辉煌”战绩的家伙,哪怕号称兵多将广,对付起来也让张狂感觉毫无压力。

光正三年三月,正是春耕的农忙季节。但是,对于那些蛰伏在山区中艰难度日的山贼们来说,却是个难熬的季节。

去年河北得到丰收,可是江淮一带却由于连年征战,水渠大都失修,只闹了一场不算大的旱灾,江淮一带便造就了数以十万计的流民。

当青黄不接的春季来临,吃掉最后一点儿存粮的饥民。已经别无选择了。为了填饱饿了一个冬天的肚皮,成千上万隐匿在大别山区的山贼和流民不得不联合起来,向袁术的根基之地——汝南,发起了蝗虫般的扫荡。

汝南在袁术的治理之下。本就变得一片萧条。连年的横征暴敛。让大批的农民破产,挣扎在死亡线上。如此危险的局势。再被成千上万的山贼出头一挑动,立刻如同落入了火星的炸药桶那般,轰的一下,一发而不可收拾起来。

这些山贼的首领。多半是原来的黄巾余孽。为首的两个大首领,正是当年在葛陂兵败却侥幸逃得性命的刘辟、龚都二人。借助遍地的流民,刘辟、龚都二人在短短的一个月之中,便聚拢了不下十万饥民,其声势之浩大,不在当年的张曼成黄巾军之下,让整个天下都为之而震动。

刘辟和龚都既然出身黄巾余孽。肯定与北方的张狂是一丘之貉。要说这两个贼子发起的变民大军,背后没有张狂的支持,那是傻子都不会相信的事情。

由于这份背景,天下诸侯都对汝南之乱极为关注。将其视为张狂将要南下,进攻袁术的先兆。

袁术如今的地盘虽然还算庞大,分布却有些散乱,西起荆州的南阳,冬至扬州的九江,南边还在与刘表和刘备争夺豫章。

只要能够看得懂地图,就可以发现,汝南一郡不但是袁术的起家之基,也是连接荆州重郡南阳的关键地点。若是汝南有失,则西边的南阳郡便成为了一块孤零零的飞地,迟早是要被人夺去的。

南阳郡是光武帝的家乡,名门大豪极多,向来是大汉重臣的重要出产地。若是从富庶程度和人口数量来看,南阳郡仅仅次于百年帝乡河南尹。虽然历经多年战乱,南阳的繁华衰败了不少,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个南阳郡,差不多还是足够抵得上三分之一个冀州。

南阳既然如此重要,因此,袁术不可能容忍汝南的失陷。而且,刘辟龚都之流的饥民军虽然声势浩大,兵力众多,在袁术的眼里却是一群土鸡瓦狗,乌合之众。

袁术相信,自己只要派出两万大军,就可以轻松的击败这些连武器都严重缺乏,只能用削尖的木棒充数的乱民。

只是在平乱中唯一让袁术担心的,就是北方的张狂趁机出兵。因此,袁术在发兵之时,反复叮嘱大军的主将张勋,要他速战速决,不可拖延。一旦平定了汝南乱民,就立刻带兵返回九江郡,以防备北边的张狂军。

不过,张勋的两万大军刚一开动,袁术派往徐州的探子立刻就传回了不好的消息。徐州刺史谢逊亲自带领五千精兵,南下淮陵,看架势是要对九江发动进攻了!

得到这个消息,袁术大惊之下,立刻派出使节,让张勋暂停出发,等待北边进一步消息的传来。

然后,正如袁术担心的那样,两日后,消息传来,整个徐州都开始大规模的动员,准备进行战争。而被袁术趁年前徐州战乱时占据的下邳国东城县,也传来了有大队骑兵出没的消息。

联想到张狂惯用的突袭手段,袁术紧张了。

他生怕张狂趁自己派出大军前往汝南平乱的时候,对九江发动大规模进攻,赶紧召回了张勋大军主力。

不过,汝南之乱也不能不管。要不然不光汝南会完蛋,南阳也将守不住。所以,袁术命令张勋派出他的副将雷薄,带着五千人前去平乱。

按照袁术的想法,虽然雷薄手中的五千人兵力是少了点,可保守住那些还没有沦陷的城池,应当是没有问题的。他并不指望雷薄能够一举平定汝南乱贼。

张勋的回军显然颇为及时。不过十日时间,兵力不足的东城,便被谢逊带兵收复。而大群来自北方的赵国军骑兵,也频繁的在九江郡境内活动起来。

更有消息传言,张狂将亲自统帅十万大军,从徐州南下,先攻克不善治军的袁术,再回头吞并兖州曹操。

袁术虽然自大,可是在对上张狂的时候,却不敢有半分大意。十多年前,他就曾经与张狂交过手。那时候,虽然袁术占据了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却被张狂以精锐部队快速移动,各个击破。自那以后,袁术就记住了张狂这个名字。

后来,张狂在北方的战绩不断传来,在让袁术惊讶之余,也使得袁术心中不知不觉的对张狂产生了巨大的恐惧之意。

原本双方的地盘并不相邻,袁术还不怎么觉察得到。可是自从年前张狂攻占徐州以后,袁术就开始觉得自己很没有安全感。

要不然,袁术也不至于大量抽调汝南郡兵到九江来。原本驻扎在汝南的上万郡兵,都被安置在对北方防线上,弄得汝南变得相当空虚,以至于让刘辟、龚都等黄巾余孽有机可乘。

就在天下诸侯的视线,纷纷关注在袁术与张狂的战斗时,局势又有了新的变化。

四月中,一支规模大约六千人的赵国军从河内渡过黄河,进入了河南地界。就在河南尹朱晧对入侵者大为紧张之时,这支动作奇快的赵**,却并未在河南停留,直接拐了一个弯,杀奔兖州的陈留郡去了。

曹操在兖州建立的防线,大致沿着黄河一带布置。由于来自北方的压力很大,曹操不得不将七成以上的兵力,用于对黄河防线的守备。

陈留并非是对抗张狂的第一线,郡中的兵力也大部分位于酸枣和封丘一带,用以准备第二道防线。如此一来陈留城的防御,便显得相当空虚。

那支从河内渡河的赵**,利用朱晧与曹操双方防线的结合部所存在的一个漏洞,成功的、不受阻挡的溜进陈留郡腹地,对陈留郡治——陈留城,发动了强力的进攻。

虽然守城的曹军将领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无奈事发突然,各种守城措施都没有来得及发动,更兼兵力太弱,这种抵抗也仅仅是形式上的。赵国军只用了半天的时间,便成功的攻克了兖州重镇陈留城。

消息传开之后,天下诸侯再次为之震动。

一些有识之士也看出来了,赵国在徐州方向上对袁术的进攻,其实是佯攻。张狂的真正目标,依然是梗在他南下道路最前方的兖州曹操!

陈留陷落的同时,曹操终于从被控制的极为严密的河北地区,得到了张狂早就悄悄动员兵力,准备南下作战的消息。

只是,得到消息的曹操,却没有足够的准备时间了。就在四月下旬,一支据说规模达到了三、四万人的大军,开始从濮阳、白马一带附近渡过黄河,展开了对东郡的全面进攻。

与此同时,来自泰山一带的急报也出现了。臧霸带着他的本部近三千人,直接从侧翼发动了对兖州的袭扰。而且,就连本来装出样子要进攻袁术的谢逊,居然也调转方向,带着上万大军发动西征。

这还不算全部的麻烦。

几天以后,在茬平和临邑方向上,曹操也收到了赵**侦骑四出的消息。与此同时,来自南方的线报传来,就连汝南境内的刘辟、龚都一伙儿流民大军,居然也在向着北方移动,看样子想要通过沛国地界,从济阴和山阳交界处进入兖州。

一时间,曹操可谓四面受敌,不得不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强大挑战。

第41节 欢宴隐杀机(上)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26节 大汉病天子第38节 天平实难敌第45节 孰能横刀立?第23节 运筹谋千里(七)第53节 常侍非束手第28节 朝堂拟新帝(下)第79节 料敌暂为停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46节 但埋头种田(一)第4节 诸侯汹汹势(二)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98节 三英现峥嵘(下)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61节 料中是良骥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27节 攻城休怨累(上)第14节 颜良何狂勇(下)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41节 何得识天机(一)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6节 天子坐明堂(下)第3节 兖州名士劫(上)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49节 杀伐天子殿第13节 只言断忠佞第29节 强敌徐徐随(上)第98节 三英现峥嵘(下)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3节 游侠探可疑(上)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3节 点化当为禄第97节 三英现峥嵘(上)第57节 短弓对强弩第44节 汉宫现连环(二)第52节 自当顺人意(六)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100章 张亦难躲过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38节 小锤可获“獐”第75节 判敌未如判第88节 城中路何在?(下)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26节 布尤难断兮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48节 汉宫现连环(六)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14节 片语闻敌情第20节 敌讯水上败(四)第61节 子龙搏激流(下)第10节 西园八校出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14节 三英战吕布(三)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7节 青州有变故(上)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50节 功臣孰为首?第9节 冀土奇袭谐(一)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3节 黄巾据太行(下)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54节 回天因无意(五)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48节 自当顺人意(二)第30节 先登知是谁?(下)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48节 自当顺人意(二)第61节 子龙搏激流(下)第57节 本初终陨落(上)第39节 武夫做干城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8节 小人偏遇吉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47节 汉宫现连环(五)第18节 董卓思时局(下)第21节 运筹谋千里(五)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第15节 乱石穿空过第9节 田丰无明主(上)第22节 伏兵城中来(一)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1节 黄巾据太行(上)第16节 一城独临危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44节 且冷眼旁观(二)第34节 金毛现狮王?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53节 遗言藏真卜第43节 徐州变数起
第41节 欢宴隐杀机(上)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26节 大汉病天子第38节 天平实难敌第45节 孰能横刀立?第23节 运筹谋千里(七)第53节 常侍非束手第28节 朝堂拟新帝(下)第79节 料敌暂为停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46节 但埋头种田(一)第4节 诸侯汹汹势(二)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98节 三英现峥嵘(下)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61节 料中是良骥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27节 攻城休怨累(上)第14节 颜良何狂勇(下)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41节 何得识天机(一)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6节 天子坐明堂(下)第3节 兖州名士劫(上)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49节 杀伐天子殿第13节 只言断忠佞第29节 强敌徐徐随(上)第98节 三英现峥嵘(下)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3节 游侠探可疑(上)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3节 点化当为禄第97节 三英现峥嵘(上)第57节 短弓对强弩第44节 汉宫现连环(二)第52节 自当顺人意(六)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100章 张亦难躲过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38节 小锤可获“獐”第75节 判敌未如判第88节 城中路何在?(下)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26节 布尤难断兮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48节 汉宫现连环(六)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14节 片语闻敌情第20节 敌讯水上败(四)第61节 子龙搏激流(下)第10节 西园八校出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14节 三英战吕布(三)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7节 青州有变故(上)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50节 功臣孰为首?第9节 冀土奇袭谐(一)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3节 黄巾据太行(下)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54节 回天因无意(五)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48节 自当顺人意(二)第30节 先登知是谁?(下)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48节 自当顺人意(二)第61节 子龙搏激流(下)第57节 本初终陨落(上)第39节 武夫做干城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8节 小人偏遇吉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47节 汉宫现连环(五)第18节 董卓思时局(下)第21节 运筹谋千里(五)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第15节 乱石穿空过第9节 田丰无明主(上)第22节 伏兵城中来(一)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1节 黄巾据太行(上)第16节 一城独临危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44节 且冷眼旁观(二)第34节 金毛现狮王?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53节 遗言藏真卜第43节 徐州变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