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

琅琊国相萧建出身知名士人,对徐翕这等游侠身份的手下,向来是秉持“可用不可信”的态度。特别是徐翕在兖州曾经参与过反叛故主曹操的兵变,这让萧建更是对徐翕暗中多了一层防范。只是萧建向来对待武人不够重视,手下实在是没有什么拿得出的武将,这才容纳了徐翕继续呆在郡国兵里。

上司的态度如此,徐翕在莒县的日子当然不会太舒服。特别是当萧建的母亲年过六十,在郡中做寿时,萧建遍邀琅琊国中的头面人物,将徐翕的两个同僚司马都请了,却偏偏遗留下徐翕不请。

徐翕是游侠出身,原本一言不合就会拔剑相向,脾性自然不会太好,对面子上的问题看得格外重要。萧建自谓与徐翕交情浅薄,不用邀请此人。他却没想到,这对徐翕来说,却是一个奇耻大辱。

被鄙视的徐翕一怒之下,莒县可就有大事情发生了。有过反叛经历的徐翕,心中立刻叛意大作。从这个角度来说,萧建的判断其实是正确的,徐翕的确可用不可信。只是,既然知道徐翕不可靠,偏偏对此又不做些补救,这让萧建的最后下场变得很不妙。

徐翕虽然临时起了叛意,却不是傻子。光是凭借他手下那点儿兵力,还真是不够撼动在莒县根基深厚的萧建。因此,徐翕就将目光投到了近来驻兵泰山的臧霸身上。

臧霸的为人,徐翕信得过。在徐翕的撺掇下,臧霸顺水推舟的与徐翕制定了奇袭莒县的计划。有了徐翕的内应,臧霸这个擅长奇袭的大师级偷城高手,顺顺利利的完成了对莒县萧建的突袭,成功占领莒县。并顺利的阵斩琅琊相萧建。

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内应徐翕在攻城过程中,被不知从何方飞来的一支冷箭射中眼睛。由于抢救不及时,他几天后便重伤不治身亡。不过。这一点对臧霸来说。却是丝毫没有影响。

攻克莒县之前,臧霸便派人向张狂通报了这次很有把握的突袭行动。此时的张狂。正在新得到的青州巡视。一听到臧霸奇袭莒县的计划,张狂立刻结束了自己的巡视,带领亲卫队连夜赶到临淄城,并派出信使。通知各地的驻军提前行动。

在张狂的计划中,他本就打算当青州略为安定以后,便出动大军攻伐南方。至于是选择徐州还是兖州,张狂心中各准备了一番计划,准备到时候见机行事。

此次臧霸意外进攻莒县,虽然有些打乱了张狂的计划,却也创造出一个相当不错的机会。而且由于早有准备。将进攻提前一段时间,对张狂的整体影响并不大。总的来说,若是能够有效的抓住臧霸攻下莒县的机会,对张狂的南下攻略。显然是大有帮助。

既然决定要动手,张狂毫不迟疑,提前发动了原本的南下计划。于是,从冀州到青州,方圆上千里的土地上,张狂治下的郡县官吏纷纷积极行动起来,按照之前从州牧府那里吩咐下来的要求,开始向平原郡的高唐城和齐国的临淄城两处集中兵力,运送粮秣。

这等大动静,自然瞒不了南方诸侯设在冀州、青州各地的细作。只是,以那个时代的信息传递方式,这些消息要花费数天甚至十数天,才能够到达南方诸侯的眼里。而张狂却不等后方的兵员和粮草调集齐备,在一边动员的同时,一边就派出了于禁为主将,关羽为先锋的两万大军,从临淄发兵南下,直扑东海郡的要害,徐州州治所在的郯城!

当然,指望于禁统帅的两万数千人大军,就攻克有吕布在的郯城,这种天真的想法还是不要的为妙。而为了防备兖州和豫州及时派出大军,前往救援徐州的吕布,张狂在于禁大军出动以后,再次派出屯驻在济南国一带的李傕、郭汜骑兵军团,从兖州的泰山郡和济北国交界处插入,南下袭扰东平国、任城国,最后再进入沛国,用于搅动周边局势,以干扰兖州和豫州等地,可能向徐州提供的援军。

李傕郭汜所部虽然善战,毕竟人数有限。他们牵制住南方诸侯的援军,应当不难。但是,不能指望李傕、郭汜二人这次出征,还如同进攻袁谭那个二世祖那样好运,一下子就攻破了敌方的关键的坚城要塞。所以,在李傕郭汜出战之后,张狂接着委派了义弟谢逊为主将,统帅另一支刚刚集结起来的的大军,沿着泰山郡的边界线南下,意图封锁徐州与东部诸侯之间的联络。

而在于禁、谢逊、李郭等人的大军就位之后,接着等上半个月,张狂将带领集中起来的冀州军主力三万人南下,加入东海郡与彭城国一带的战场。这样一来,算上之前派出的数万人马,张狂将争取利用手头的优势兵力,一战彻底搞定吕布这个硬骨头!

徐州牧吕布作为张狂眼中的硬骨头,自然有硬骨头的觉悟。在接到琅琊国陷落的消息以后,这段时间早就已经枕戈待战的吕布,立刻动员其州郡兵主力,集合了名义上的部下,实质上的盟友曹豹、陈登、糜竺、鲍信等人,出动数量共计二万五千的大军,向北方进发,想要趁臧霸立足未稳之际,一举夺回莒县。

如此一来,作为先锋南下的关羽,就在莒县城外五十里处,迎头遇上了吕布军的先锋高顺所部。

要说高顺,这也是个老资历的武人,从军已经足足有二十个年头了。只可惜他做官的运气向来不佳。当年“黄巾之乱”时的广宗城之战,高顺已经是北军中有名的勇士。可在广宗之战中,官军由于张角的“落雷”道法而战败,高顺在此役中身负重伤,不得不被送回雒阳修养。后来北军西征羌人叛乱,高顺又跟上了一个专打败仗的荡寇将军周慎,结果再次重伤回雒阳。

由于几番受了重伤,高顺的官位自然不可能得到提升。因此,在董卓进京之前,高顺一连五六年,职位都没有发生变动,可谓是生不逢时了。

等到董卓入京掌握大权,由于高顺并非凉州系,结果被董卓随意的派遣到新出头的骑都尉吕布手下担任司马,并在吕布“诛杀”董卓之后,跟着吕布一起,被凉州叛军从长安撵走。

然而,在吕布手下,总算凭借自己的资历熬出头来的高顺,依然不算得意。因为并非并州人,高顺在吕布手下其实也也颇受排挤。别的不说,就连比他年纪小上十多岁的张辽,如今都位居高顺之上了。

而且,作为吕布军中的第三号人物,比起直接担任一郡太守,拥有三千多部曲的张辽来,高顺直接管辖的部曲,居然只有区区七百人的一个营。这可是一个让人很是不平的现象。好在这个专门担任冲锋陷阵任务的营头,被高顺训练的极为强悍,才让高顺勉强得以维持自己在徐州军中的地位。

此次吕布大军北上反攻莒县,高顺被任命担任先锋,也算是吕布对他的能力颇为信任的结果。高顺作为先锋,麾下的人马除了本部七百“陷阵营”之外,还有吕布小舅子魏越手下的一千五百人,并州人曹性率领的八百弓弩手,以及另一个并州人薛兰带领的一千二百人。

这些零零总总加起来,大约为五千左右的兵力,论数量倒也不比关羽带着的四千本部要差。

关羽要南下,高顺要北上。双方实力相当,又都是沙场悍将,一旦遇上,断然没有退缩不战的道理。于是,一场激烈的大战,就变得不可避免了。

“战场之上,未虑胜,先虑败。高顺虽然无甚名声,却果然是一员良将。怪不得主公特别告诫,不可小觑了此人!”

看着吕布一方军势搭建好的营地,带着十多名亲卫出营观敌瞭阵的关羽,对儿子关平说道。

关羽娶妻甚早。在认识刘备之前,他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取名便是关平。

不过,由于关羽杀人亡命在外,其妻早就带着儿子改嫁他人。关羽倾心归附张狂之后,找回当年的妻儿,便成了张狂的一个命令。当张狂在并州势力大涨,关羽就派出心腹,趁机回故乡探寻妻儿的下落。

那娶了关羽妻子的人,不过是个良家平民,哪里敢与关羽相争?听到关羽的威名赫赫,那人急忙将他的妻子和儿子送回来。有着这样一遭变故,一些不明底细的人,多以为关平是关羽的义子。

关平今年十八岁,但在关羽的悉心教导下,武技已经不俗。而且他的主公张狂承诺,等关平到了二十岁,就将他“点化”。

有了这份信任的保证,关羽完全可以安心的在外征战,为自己的家人搏一个封妻荫子。只不过关平年轻气傲,不屑于父荫,闹着要自己上战场,拼一个富贵出来。

关羽对儿子的想法倒是颇为满意。反正他这些年里娶了几房姬妾,生的儿子足足有五、六个,倒也不担心没人袭爵。关平愿意自己出来闯,关羽在略有担心之余,很是“老怀大慰”。

“这个高顺就算是员良将,可惜不得其主,再强也是枉然呢!”

关平的相貌,与关羽有几分相似。他的声音正处于变声期,听起来有些像公鸭的嗓子。由于从小就是听着关于主公张狂的种种传说长大的,关平对张狂的崇拜,可不是一点点呢!

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44节 何得识天机(四)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第32节 董卓起私意第91节 细分狐与豺(上)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72节 居心藏诡异(下)第40节 称王成风潮第44节 单挑拼一骑!第26节 猛虎初露头第13节 三英战吕布(二)第62节 无忌思好逑(上)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81节 智者细细思第4节 天子坐明堂(上)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2节 二将城头议第45节 且冷眼旁观(三)第24节 黄巾密密铺(下)第4节 需胜方由己(下)第20节 运筹谋千里(四)第47节 歌“明月几时”第23节 运筹谋千里(七)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41节 袁术惊遇袭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68节 公孙战袁绍第3节 诸侯汹汹势(一)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25节 州固易得矣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62节 枭雄大事成(四)第44节 单挑拼一骑!第39节 巨鹿外无援(上)第55节 两汉论根本第2节 名族遭毒手第5节 公路何足道(上)第71节 袁术累三军第98节 三英现峥嵘(下)第35节 眭固献大郡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47节 但埋头种田(二)第2节 竖子安敢欺?(下)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19节 烽火遍地起(一)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18节 运筹谋千里(二)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60节 奉先喜得国(下)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六 卷终一时多少豪杰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67节 乐进布铁骑第28节 决胜制万骑(四)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52节 臧氏两父子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39节 胜负终落定第65节 太行根基盛(二)第27节 大军急急退(上)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55节 磨刀向东胡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30节 决胜制万骑(六)第41节 冀土意未宁(上)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9节 长社火起否?(上)第3节 公孙忧何食?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7节 大事多磨砺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54节 太傅显老谋第65节 苦斗马不歇(中)第44节 巨鹿危机至第50节 筹谋幕府间第29节 强敌徐徐随(上)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32节 天师登神坛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12节 北骑若入口(下)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89节 巷里敌可踩(上)第19节 烽火遍地起(一)第28节 朝堂拟新帝(下)第42节 欢宴隐杀机(中)
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44节 何得识天机(四)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第32节 董卓起私意第91节 细分狐与豺(上)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72节 居心藏诡异(下)第40节 称王成风潮第44节 单挑拼一骑!第26节 猛虎初露头第13节 三英战吕布(二)第62节 无忌思好逑(上)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81节 智者细细思第4节 天子坐明堂(上)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2节 二将城头议第45节 且冷眼旁观(三)第24节 黄巾密密铺(下)第4节 需胜方由己(下)第20节 运筹谋千里(四)第47节 歌“明月几时”第23节 运筹谋千里(七)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41节 袁术惊遇袭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68节 公孙战袁绍第3节 诸侯汹汹势(一)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25节 州固易得矣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62节 枭雄大事成(四)第44节 单挑拼一骑!第39节 巨鹿外无援(上)第55节 两汉论根本第2节 名族遭毒手第5节 公路何足道(上)第71节 袁术累三军第98节 三英现峥嵘(下)第35节 眭固献大郡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47节 但埋头种田(二)第2节 竖子安敢欺?(下)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19节 烽火遍地起(一)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18节 运筹谋千里(二)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60节 奉先喜得国(下)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六 卷终一时多少豪杰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67节 乐进布铁骑第28节 决胜制万骑(四)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52节 臧氏两父子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39节 胜负终落定第65节 太行根基盛(二)第27节 大军急急退(上)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55节 磨刀向东胡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30节 决胜制万骑(六)第41节 冀土意未宁(上)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9节 长社火起否?(上)第3节 公孙忧何食?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7节 大事多磨砺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54节 太傅显老谋第65节 苦斗马不歇(中)第44节 巨鹿危机至第50节 筹谋幕府间第29节 强敌徐徐随(上)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32节 天师登神坛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12节 北骑若入口(下)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89节 巷里敌可踩(上)第19节 烽火遍地起(一)第28节 朝堂拟新帝(下)第42节 欢宴隐杀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