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诸侯汹汹势(一)

“是谁?是谁让他们这些胆大妄为的家伙举事的?是哪个竖子,竟敢如此构陷我袁氏一族!?”

袁绍的咆哮声,一直传到了大堂以外老远的地方。匆匆赶到的许攸,见到袁绍极为罕见的巨大愤怒,吓得当场脸色都白了。要知道,袁绍可是以喜怒不形于色而出名的。能够让他如此愤怒的事情,绝对是个大麻烦!

还好袁绍气愤归气愤,还没有愤怒到丧失理智。等许攸、淳于琼、逢纪等心腹谋臣一一赶到袁绍的住所,袁绍已经勉强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将刚刚收到的消息,看似平静的告知许攸等人。

——袁氏有难了!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一眼就能够看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州郡大起兵中,汝南袁氏在措手不及之下,将要面临着什么样的打击。对于董卓这等性情刚烈的武人来说,一旦与他们翻脸,就要做好被刀剑架到脖子上的准备。

每个人都没有说话的**,而是飞快的开动脑筋,思索应当如何处理这件突如其来的大麻烦,以及麻烦后面的主谋,到底是哪个心思坏透了的家伙?

没有人认为这件事,是袁氏自己搞出来的。因为,此事所造成的后果,对袁氏有百害而无一利。袁氏家主袁隗,那是何等老辣多智的前辈,岂会干出这等鲁莽无益之事?

再说了,就连刺杀何进之事,袁绍都没有故意瞒着在座的几位,区区起兵反董的“小”事情,袁绍又怎么可能特意瞒着大家?

对谋臣们来说,这种想法,简直就是个笑话。

“太傅现在有危险了!这是要将袁氏放到火上去烤啊!策划此事的人。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许攸是袁绍身边的首席智囊,按照惯例,每次讨论问题,他都是第一个发言的,这次也不例外。袁绍听了许攸的这番话,不高兴的皱了皱眉头。说道:

“子远,这些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如今之计,是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许攸看了看淳于琼,又看了看逢纪,见两人都没有发言的打算,只得硬着头皮说道:

“这件事表面上看起来对袁氏很不利,可其中却藏着不小的机遇……”

袁绍听了这话,微微颔首。并不评价。

“虽然刘兖州【刘岱】、孔豫州【孔伷】诸位大吏举出了三公与太傅的亲笔信,以为起事的号召。但以我之见,此信必是假的!想来太傅纵横朝廷数十年,经历过当年窦武之变,也在阉竖最嚣张的时候一路熬过来,怎么会因为区区一个董卓入朝,就写出如此凄切的口气来?”

一边说着,许攸一边又念起在消息中抄录的《太傅袁隗与司徒杨彪求援书》:

“‘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瞧这语气,以董卓掌握朝政不过数月时间,太傅又威望高著,情形何至于此啊?”

许攸的分析,打开了众人的话匣子。

“有理。太傅历经宦海多年,最擅长的不是与人对抗。而是以柔克刚。董卓身为袁氏故吏,又是被太傅一手扶植上去,朝中事物也多依赖太傅处置,想来还不至于敢对太傅无礼。”

淳于琼深知内情,这样评价着袁隗与董卓之间的关系。

“但是。此信虽然是假的,对董卓来说,他此刻只会认为此信为真!毕竟,起事之人中,多有我袁氏故吏在内。这一点,已经让信件的真假,变得不再重要了。”

说到这里,许攸向袁绍行了一礼,劝说道:

“本初,太傅之事,务必节哀!”

淳于琼与逢纪一听许攸之语,立刻随之反应过来,也如同许攸那样,对袁绍行礼道:

“主公务必节哀!”

袁绍当然知道面前的三位智谋之士,话语里的潜台词,是在说什么。

如今,州郡间的消息传来,举兵之事已成事实。太傅袁隗作为袁氏的家主,必然要为这次举事负责。

董卓若胜了此局,则袁氏将遭到全面的打压,不可能再复以往朝中的盛况。董卓依靠手中兵力,在雒阳朝廷里占据全面优势之下,太傅袁隗的下场,当不问可知。

而董卓若在这一战中失败,必定会因此而被朝廷诛杀。但是,在朝廷诛杀董卓之前,他依然可以依仗自己在京师的优势兵力,进行垂死挣扎。被董卓握在手心里的太傅袁隗,依然难逃董卓的死前反扑。

所以,在场的智谋之士,当然都已经看出来,无论这一次的举事成败与否,太傅袁隗都是在劫难逃的。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那封书信,不可能是真的。

——除非太傅袁隗自己觉得活得不耐烦了……

袁绍听了这些劝慰,双眼紧闭,泪水簌簌的落下,手指握着剑柄,青筋毕露。良久,他才用衣袖拭去泪水,平静的对三位谋士说道:

“吾失态了,勿怪。”

说罢,袁绍从席中一跃而起,拔剑奋力一斩,将座位前的案几一劈两块,对着西南方向戟指大骂道:

“董贼,我袁绍与你不死不休!”

做完这些,袁绍英俊的面孔满是疲惫和哀伤,再次跪坐在原地。话说袁绍不愧是名门世家的嫡子,即使在这种情形下,坐姿依然端正无比,堪为教科书典范的那种。

“局势对太傅不利,可是,对本初来说,却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在座三人之中,只有逢纪可以算是袁氏的故吏,如许攸和淳于琼,其实都是党人一脉,与袁氏关系不大。所以,许攸在表达完对太傅袁隗的哀切后,可以如没事人一般,继续讨论眼前的局面。

“整个袁氏之力,不惟在朝廷中,亦广布于天下州郡间。董卓以兵钳制朝廷,让太傅居于险境,就让整个袁氏一脉,陷入了无人领头的境地。这时,天下间有资格,有声望继承袁氏一脉,挑起抗衡董贼重任之人,唯有二人。”

许攸说到这里,暂时停顿。他望了淳于琼一眼,示意一下,淳于琼便趁机接口说道:

“有望继承袁氏一脉者,唯主公与袁公路耳!”

“袁公路行事莽撞,又心高气傲,轻视天下豪杰。他有何德何能,可以继承袁氏一脉?”

淳于琼话音刚落,一旁的逢纪立刻接口这样说道。其余两人听了这番话,一齐点头表示赞同。他们都是袁绍这一边的,当然要立场鲜明的为袁绍说好话了。

至于袁术,那是谁?

与他们有一文钱关系么?

表达完自己的坚定立场,许攸又接着说道:

“想来袁公路此刻,也应当接到了诸州郡大吏起兵之事的消息。虽然袁公路向来行事鲁莽,但这一次,他若是应对得体,怕是也会对本初带来些麻烦。为了避免州郡大吏倒向袁公路一边,攸以为,此时本初当果断宣布举兵,加入州郡大吏一方,以便让诸大吏认可本初的首领地位!”

许攸说完,目视其他两人。淳于琼与逢纪会意,齐声说道:

“子远\许公所言极是!主公明断!”

袁绍对许攸的话语,也极为动心。不过,他还有些顾虑,没有解决。为此袁绍向许攸问计道:

“韩州牧那里,又当如何?”

冀州牧韩馥,是袁氏的重要故吏,为太傅袁隗的心腹之一。

袁隗在袁绍搞出了诛杀何进这样的大事之后,对袁绍的性子有了新的认识。他生怕袁绍在渤海郡不安分,又搞出什么幺蛾子来,特地将心腹韩馥,任命为冀州牧。

其理由,一方面,是为了让袁氏的势力,能够掌握冀州这个大汉最富庶的大州之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袁绍在渤海有所异动。

整个冀州的袁氏故吏都知道,若是袁绍想要做些,超出了渤海太守职权范围之外的事情,韩馥便有权力,也有必要阻止袁绍的行为。这些日子以来,袁绍一直老老实实的呆在渤海郡不动,对外宣称修身养性,就是因为韩馥在一旁的监督。

对于袁绍提出的这个问题,许攸“哈哈”一笑,说道:

“韩州牧那里,本初不必多虑。只要让韩州牧也参与讨伐董贼一事,他就无法阻碍本初的行事了!”

“本初尽可大胆移文给韩州牧,邀请他参与讨伐董贼的大事。想来韩州牧只要没有脱离袁氏,自立门户之意,就只能乖乖参与大事。本初,到了那时,还愁他会阻碍你吗?”

听了许攸的话,袁绍的脸上略微好看了一点。他再次询问道:

“既然如此,吾这便作书给韩州牧。只是,应当派谁去送这封信呢?”

许攸听了,没有答话,只是用眼睛去瞄逢纪。逢纪心知许攸的做事风格,知道他为了保持一个好人缘,在人事问题上向来保守,不肯轻易褒贬他人。既然如此,逢纪也乐得在袁绍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见识。他不假思索,果断向袁绍推荐了一人:

“主公不是刚以卑辞厚币,聘请了一位大贤吗?”

袁绍听了,心中自然明白逢纪说的是谁。

“田元皓?可当此任吗?”

逢纪从容的回答道:

“田元皓向来以博览多识、权略多奇,而闻名于州郡。韩州牧初至地方,正要引州郡名士为己用。”

“有田元皓出马,再加主公之声威,想来冀州名士皆乐于从命。舆论如此,以韩州牧重视名望的性子,必然会慨然起兵的。”(未完待续。。)

第23节 运筹谋千里(七)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13节 颜良何狂勇(上)第68节 赵云逞单骑第39节 武夫做干城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28节 大军急急退(下)第49节 自当顺人意(三)第27节 攻城休怨累(上)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7节 马骨空北羣第57节 孙坚战且逃第44节 巨鹿危机至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71节 袁术累三军第60节 枭雄大事成(二)第17节 运筹谋千里(一)第三 卷终·此去经年第33节 敌前徐缓动第55节 惴惴母与子第37节 侠士亦官迷(中)第6节 豪杰忿怒顾第27节 华雄战不休(上)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6节 河北鏖战烈(二)第5节 河北鏖战烈(一)第33节 郭嘉说局势(上)第21节 烽火遍地起(三)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82节 锐士悄悄至第31节 颜良战典韦第27节 朝堂拟新帝(上)第62节 无忌思好逑(上)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16节 争权论朝堂(二)第15节 文丑亦凶猛(上)第50节 功臣孰为首?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34节 飞将非无敌(中)第32节 决胜制万骑(八)第18节 董卓思时局(下)第30节 祖茂现峥嵘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42节 曹操试应敌第25节 伏兵城中来(四)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39节 彭城有曹氏第9节 冀土奇袭谐(一)第28节 决胜制万骑(四)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67节 乐进布铁骑第55节 惴惴母与子第47节 歌“明月几时”第22节 二帅意自平(下)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敌讯水上败一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61节 枭雄大事成(三)第38节 天平实难敌第66节 真心服预见第30节 久战乱未靖第40节 巨鹿外无援(下)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53节 回天因无意(四)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1节 黄巾据太行(上)第41节 袁术惊遇袭第35节 飞将非无敌(下)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43节 虚实需暗探第57节 孙坚战且逃第50节 豪杰夜带刀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72节 董卓终不存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13节 颜良何狂勇(上)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7节 河北鏖战烈(三)第4节 刘虞心在帝第65节 假意屈流言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35节 李傕托士气第43节 虚实需暗探第29节 宫掖藏杀机(上)
第23节 运筹谋千里(七)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13节 颜良何狂勇(上)第68节 赵云逞单骑第39节 武夫做干城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28节 大军急急退(下)第49节 自当顺人意(三)第27节 攻城休怨累(上)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7节 马骨空北羣第57节 孙坚战且逃第44节 巨鹿危机至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71节 袁术累三军第60节 枭雄大事成(二)第17节 运筹谋千里(一)第三 卷终·此去经年第33节 敌前徐缓动第55节 惴惴母与子第37节 侠士亦官迷(中)第6节 豪杰忿怒顾第27节 华雄战不休(上)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6节 河北鏖战烈(二)第5节 河北鏖战烈(一)第33节 郭嘉说局势(上)第21节 烽火遍地起(三)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82节 锐士悄悄至第31节 颜良战典韦第27节 朝堂拟新帝(上)第62节 无忌思好逑(上)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16节 争权论朝堂(二)第15节 文丑亦凶猛(上)第50节 功臣孰为首?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34节 飞将非无敌(中)第32节 决胜制万骑(八)第18节 董卓思时局(下)第30节 祖茂现峥嵘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42节 曹操试应敌第25节 伏兵城中来(四)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39节 彭城有曹氏第9节 冀土奇袭谐(一)第28节 决胜制万骑(四)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67节 乐进布铁骑第55节 惴惴母与子第47节 歌“明月几时”第22节 二帅意自平(下)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敌讯水上败一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61节 枭雄大事成(三)第38节 天平实难敌第66节 真心服预见第30节 久战乱未靖第40节 巨鹿外无援(下)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53节 回天因无意(四)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1节 黄巾据太行(上)第41节 袁术惊遇袭第35节 飞将非无敌(下)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43节 虚实需暗探第57节 孙坚战且逃第50节 豪杰夜带刀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72节 董卓终不存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13节 颜良何狂勇(上)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7节 河北鏖战烈(三)第4节 刘虞心在帝第65节 假意屈流言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35节 李傕托士气第43节 虚实需暗探第29节 宫掖藏杀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