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

排在“陷阵士”队列第一排的,都是擅长射击的弩手。这些战士手中的强弩一发射,立刻就在对面的黄巾军中,造成了一片腥风血雨。

这便是汉军步兵的标准战术之一。在队伍的冲锋发动之前,先用强弩这样的利器,狠狠的打击一下敌人的士气。然后,趁着敌人的慌乱,大队人马一拥而上,击破敌人的阵型。

黄巾军并不是第一次与汉军交战,对这一套战术并不陌生。不过,组建时间只有数月的新兵部队,毕竟在纪律上不够严格。当汉军的箭矢飞射而来之时,黄巾军的队形还没有完全排好。

“噗噗噗……”

箭矢入肉的声音不断响起,将那些没有盾牌遮蔽的黄巾军战士,狠狠的咬上了一口。这一下,足有二十余人被箭矢击中,对汉军弩手来说,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战果了。

“准备!”

华雄破锣般的嗓子再次响起。但凡在战场上嘶吼久了,没有几个军官的嗓子还能够保持原来的声调。

“发射!”

汉军逼近到三十步,又发射了一轮弩箭。不过,由于黄巾军在吃亏之后,学乖了不少。面对纷纷躲在盾牌后面的黄巾军,这一轮的箭矢,杀伤效果明显要差上不少。

发射完这一轮弩箭,第一排的百名弩手便纷纷退下,让身披两层甲胄的强健战士占据了第一排的位置。接下来,是两军短兵相接的时刻。两军的肉搏一旦展开,那就是力大、甲厚、兵利者,胜!

二十步。

十步了。

“受死吧!”

华雄大喝一声,迈开大步,带头向黄巾军阵线冲去。手中的七尺大刀,斜斜的拖在他的背后,直到敌人就在眼前,这才从下往上撩起,带着浓郁的藏青色“战炁”,将阻挡在他面前的那名惊惶甲士,由胯至肩,一举劈成两片!

“杀!”

在华雄的带动下,第一排的汉军悍卒,齐声发出一声怒喝,手中的大刀短戟,一股脑的向前方拦路的黄巾军斩去。只见血光飞溅,数十名黄巾军瞬间死伤,在第一轮的交锋之中,就吃了一个极大的亏!

看着从汉军前排里闪耀起来的各种颜色“战炁”,黄巾军小帅难免心生胆怯。不过,他却明白此刻乃是关键时刻,必须要顶上去。要不然的话,他就算眼前侥幸逃得了性命,也难免被“人公将军”的军法队算账。他挥舞大刀,振臂高呼: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听到这熟悉的战号,本来已经心生恐惧的黄巾军战士们,一个个又感受到了“天公将军”的威严召唤。这些满脑子狂热思想的太平道信众埋藏在身体中的勇气,再次被激荡得高高鼓起。

他们纷纷大声的响应小帅的呼唤,一个个奋不顾身的向汉军冲了上去。哪怕他们手中的武器,并不能有效的破开敌人的玄甲!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疯狂的呼喊着战号的黄巾军,在太平道的鼓动下,前仆后继的冲杀上来。虽然他们缺少训练、武技低劣、阵型散乱,却有着极为执着的信念!

这样一来,第一排汉军甲士,就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疯狂的对攻中,汉军甲士一刀下去,足以将甲胄不全的黄巾军战士,斩成重伤。而黄巾军的反击,却往往只能在玄黑的甲叶上,擦出一道银白色痕迹。但是,这一番厮杀中,首先感受到恐惧的,却是占尽了优势的汉军甲士!

短短片刻的交锋,黄巾军小帅心痛的看着手下最精锐敢战的一百多人,依次倒下。不过,让他略感欣慰的事情是,这些力战牺牲的好男儿,居然生生的将敌军的前进步伐,彻底压制住了。

甚至,汉军甲士们还被这一波汹涌的人浪,挤压的不得不后退!

在黄巾军小帅的预计当中,被压制住的汉军,固然现在还没有出现死亡。可是只要再坚持片刻,第一排被耗尽了力气的敌兵,就将因为力竭,陷入明显的被动。到了那个时候,双方的人命交换,就会变得相当不错。

——二换一,抑或一换一?

这种交换比例,对人多势众的太平道来说,那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当然,小帅心里的想法,明显没有经过“陷阵士”主将华雄的同意。

汹涌而来的敌人再多,华雄的眼中,也没有一丝惧意。

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如此而已。

面对挤成一团的黄巾军,华雄双手握紧大刀,将体内精纯的“战炁”源源不断的注入武器之中。伴随着令人恐惧的藏青色光华,遍布于精铁打制的刀锋上,华雄的凶威,终于彻底的爆发出来!

一刀!

再一刀!

又一刀!

华雄的刀法,并不显得有多么快捷,多么霸气。但是,只有那些正面对上华雄刀锋的黄巾军,才能感受到一种,从内心的最深处,抑制不住泛上来的那种寒意!

一种让人赤条条面对死亡的寒意!

华雄一鼓作气,势如疯虎的砍出了十七刀,向前冲突了两丈四尺,并且在这条短短的道路上,留下了二十具以上的残缺尸骸!

这样的杀戮,已经远远超过了黄巾军心里,能够承受的损失上限。几乎是一瞬间,己方的精壮战士,就这样毫无还手之力的如同鸡鸭般被宰杀。如此恐怖的情景,对黄巾军士气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即使是在他们心中犹如神仙般的“天公将军”的形象,在此刻也不能阻止黄巾军的崩溃了。

当然,那名黄巾军小帅,自然就更不能了。

黄巾军第一阵,崩溃!

“换人!列阵!”

一连砍死二十余人,华雄的体力也消耗了不少。他一边大口的呼吸,一边还不忘发号施令。

乘着与敌人暂时失去接触的空隙,原本呆在第二排的精锐甲士,来到最前面,接替了在刚才的短暂而激烈厮杀中快要精疲力尽的同袍。紧接着,重新整理好突击阵型的汉军,勇敢的向着第二层黄巾军军阵,发起了强力冲击!

新补充上来的汉军生力军,与被布置在第二层防线的黄巾军,再一次发生了激烈的交锋。虽然黄巾军第一阵失败了,可是对第二阵黄巾军防线,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败兵们在小帅的引导下,已经成功的从阵型间留下的缝隙中撤退下去,对后面的阵型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口中高呼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黄巾军,依然勇气十足的抵御着汉军甲士的进攻。

而第一阵的黄巾军败兵,在顺着布阵时留出的大军通道,溃退到了军阵后方,立刻被压阵的黄巾军军法队拦住起来,然后他们就被引到最后方的空旷处,再一次被编组成战斗队伍。

这些败兵,虽然不能马上恢复战斗力。但是,在黄巾军中的“太平道”祭酒大师们的安抚下,很快就能再一次恢复士气。必要的时候,这些廉价的炮灰,还可以被再次投放到战场上,发挥一点儿作用。

汉军主将董卓,远远的站在高高的指挥车上,观察汉军目前的突击进度。由于战场通讯条件的限制,主将对手中的大军,只能进行大略的指挥。至于具体的战事应变,只能由沙场上的将校们,自己独立的完成。

所以,在战斗全面打响后,身为主将的董卓,其实已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

除非,战事发生了极为不利的变化。

“伯英【华雄的字】,这一战的关键,就在你身上了……”

董卓看着远处不断突进的战线,口中喃喃自语。如果华雄手下统帅的,都是西凉的好男儿,董卓是不会这么担心的。然而,现在被华雄督导的,却是一群对董卓口服心不服的北军将士。

“泰山大人,不必担心。华伯英武艺过人,料来就算对上蛾贼里武力最强的管亥,也不会吃亏。当前的蛾贼之中,可没有谁有本事直面华伯英呢!”

牛辅的话,只能算是不太高明的安慰。董卓对牛辅的好意,也不由得笑了一笑。但是,战场之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就算是“万人敌”一级的武将,被一群小兵围殴而死的情形,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可是,鞭长莫及啊!

再次看了一眼,已经与黄巾军全面接战的汉军战线,董卓的心中,一直无法镇定下来。

——该死的阉人!

——只要再多给吾二十天,不,半个月的时间,来理顺这些北军兵将,吾又岂会如此担心?

“报!”

一名汉军小校来到董卓车驾旁边,单膝跪地,高声的禀报:

“后方十二里,发现一支贼军,大约千人,正在向本阵袭来!”

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50节 回天因无意(一)第23节 黄巾密密铺(上)第41节 冀土意未宁(上)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37节 有公国名赵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42节 曹操试应敌第9节 冀州一人故第5节 麹义观局势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49节 好盐入味道第32节 决胜制万骑(八)第25节 败犬疲且瘦第66节 真心服预见第19节 敌讯水上败(三)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26节 猛虎初露头第2节 赫赫猛将威!第12节 张狂屯民户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24节 运筹谋千里(八)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68节 太行根基盛(五)第39节 武夫做干城第59节 子龙搏激流(上)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13节 日暮途已暗第16节 一城独临危第50节 回天因无意(一)第28节 朝堂拟新帝(下)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67节 乐进布铁骑第60节 枭雄大事成(二)第14节 片语闻敌情第4节 刘虞心在帝第14节 难现太平齐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50节 公曹当覆灭(下)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15节 乱石穿空过第32节 董卓起私意第26节 决胜制万骑(二)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91节 细分狐与豺(上)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56节 李郭功皆高第7节 河北鏖战烈(三)第36节 关羽破强军第72节 居心藏诡异(下)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12节 北骑若入口(下)第37节 大刀速斩“羊”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47节 但埋头种田(二)第57节 挑战亦快意第17节 坚城可称粮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33节 先登浩浩威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45节 陷地终有计(一)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四 卷终·离乱从头说第15节 文丑亦凶猛(上)第53节 常侍非束手第48节 汉宫现连环(六)第69节 蛮夷轻节气(上)第94节 独品惊共骇(下)第27节 大军急急退(上)第14节 片语闻敌情第6节 豪杰忿怒顾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17节 坚城可称粮第26节 伏兵城中来(五)第10节 西园八校出第5节 河北鏖战烈(一)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1节 四处烽烟起第57节 孙坚战且逃第13节 三英战吕布(二)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32节 决胜制万骑(八)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
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50节 回天因无意(一)第23节 黄巾密密铺(上)第41节 冀土意未宁(上)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37节 有公国名赵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42节 曹操试应敌第9节 冀州一人故第5节 麹义观局势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49节 好盐入味道第32节 决胜制万骑(八)第25节 败犬疲且瘦第66节 真心服预见第19节 敌讯水上败(三)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26节 猛虎初露头第2节 赫赫猛将威!第12节 张狂屯民户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24节 运筹谋千里(八)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68节 太行根基盛(五)第39节 武夫做干城第59节 子龙搏激流(上)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13节 日暮途已暗第16节 一城独临危第50节 回天因无意(一)第28节 朝堂拟新帝(下)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67节 乐进布铁骑第60节 枭雄大事成(二)第14节 片语闻敌情第4节 刘虞心在帝第14节 难现太平齐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50节 公曹当覆灭(下)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15节 乱石穿空过第32节 董卓起私意第26节 决胜制万骑(二)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91节 细分狐与豺(上)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56节 李郭功皆高第7节 河北鏖战烈(三)第36节 关羽破强军第72节 居心藏诡异(下)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12节 北骑若入口(下)第37节 大刀速斩“羊”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47节 但埋头种田(二)第57节 挑战亦快意第17节 坚城可称粮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33节 先登浩浩威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45节 陷地终有计(一)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四 卷终·离乱从头说第15节 文丑亦凶猛(上)第53节 常侍非束手第48节 汉宫现连环(六)第69节 蛮夷轻节气(上)第94节 独品惊共骇(下)第27节 大军急急退(上)第14节 片语闻敌情第6节 豪杰忿怒顾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17节 坚城可称粮第26节 伏兵城中来(五)第10节 西园八校出第5节 河北鏖战烈(一)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1节 四处烽烟起第57节 孙坚战且逃第13节 三英战吕布(二)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32节 决胜制万骑(八)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