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 臧霸露破绽

臧霸的感觉并没有错。汉军一方,的确是到了勉力支撑的地步。如果臧霸敢于冒险督军猛攻的话,说不定再攻击片刻,汉军一方就垮了。

因为,就在此时此刻,汉军的主力,其实并不在营中。

就在前一天,麹义亲自督军,打破了目标黄巾军的大寨。上万的黄巾军溃兵,分成好几股,向西南一面溃散而去。

所以,麹义所部的主力军队,其实已经沿着败兵溃逃的方向,一路追击下去。臧霸今日进攻冀州州师大营,遇见的,仅仅是麹义的留守部队。

虽然是麹义军留守部队,可他们的战斗力水准,也远超过一般的郡国兵。在留守的“麹氏九子”成员心中,光凭留守的五百步卒,击垮一支想要混进大营的黄巾流寇,还是绰绰有余的。

于是,“麹氏九子”在简单的讨论之后,便设计打开大门,让对方先进入大营。待到对方得意的时候,再以雷霆一击,摧垮敌人的斗志。接下来,他们就可以一路追杀,得到无数的首级功了。

至于为什么“麹氏九子”能够提前发现对方的阴谋?

原因很简单,只是源于臧霸的一个疏忽。

汉军对烽燧的管理,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虽然许多时候,这些规章制度已经没有被严格的遵守。不过,在重视军纪的麹义严格管理下,没有哪个部下敢于玩忽职守。

按照烽燧的守卫规定,每天或每隔几天,烽子们都要在傍晚时分,举上一次“平安火”,以表示本烽燧依然在己方的控制之下。

如此设计,本来就是针对敌人对烽燧的突袭行为。而臧霸的疏忽。就发生在这里。

夺取烽燧之后,臧霸并没有对烽子们进行严格的拷问,也就无法得知,麹义军居然还有这样一手安排。汉军大营的士卒,在没有收到“平安火”的信号后,不敢耽搁。急忙通报了上一级的军侯。

得到消息的留守“麹氏九子”诸将,对麹义定下的规矩不敢掉以轻心,趁夜暗中探查了一下烽燧附近,立刻得到了臧霸所部的第一手情报。

臧霸虽然派出小队士卒暗中埋伏,无奈麹义部下的斥候也不是弱者。臧霸没能发现麹义军的动静,倒也不算是无能。

所以说,臧霸这一战,其实败得不冤。

“麹氏九子”唯一错误的估计,就是没有料到。已经被招安的太行军,居然敢这样直接的打上门来。就算这些太行军都换上了黄巾军的装束,可是臧霸的武力,已经深深的出卖了他们的真实身份。

所以,“麹氏九子”在营寨中没有及时的安下足够强力的陷阱,算是臧霸军的一个好运气。

只是,臧霸毕竟是蒙了面的。“麹氏九子”就算对自己的眼光再有自信,也没有直接证据。确实的证明,对方就是太行军的臧霸。

臧霸撤退时。还将所有的伤员都带走了。留在大营里的几十具尸体,也不可能证明他们就一定是太行军。这样一来,关于臧霸的身份问题,就成了一段无头公案。即使麹义亲自出面,也无法在朝堂上奈何的了太行军。

除了感慨臧霸的无耻,“麹氏九子”对臧霸最深的印象。还是那把追命般的刀。

就在全军快要失败的关键时刻,臧霸挺身而出,以一人一刀,力挽狂澜,再次振作起全军的士气。若不是“麹氏九子”四人拼死抵抗。又用身边士卒的性命,来拖延臧霸的攻击,说不定反应过来的臧霸部,还能够一举击破汉军大营,取得此战的胜利结果呢!

此战过后,勉强取胜的“麹氏九子”,心中只有一个感慨:

——“万人敌”之威,果然名不虚传!

统计完伤亡数字,臧霸的脸色很不好看。褚飞燕看了看情形,很自觉的去安排全军的撤退步骤,没有去打扰臧霸的心情。

阵亡四十九人,重伤七人,轻伤六十二人。如此惨重的损失,仅仅换得对方七十人左右的伤亡。这样的敌我交换比,臧霸自从加入到张狂麾下之后,还从没有出现过。

——麹义果然厉害!

根据敌人战后未曾追击的行径,臧霸当然推测出,麹义军的主力,一定不在军营里。然而,就是麹义留守在军营里的那些二线部队,在刚才的交手中,依然体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臧霸知道麹义很能打。只是,这几年在张狂的领导下,太行军一直在避免与汉军主力进行硬拼。以至于太行军与麹义所部,相互间都打过几个照面,阵势都摆开过几回,却从来没有真正的交过一回手。

当然,百人级别的战斗,还是打过几次的。从胜负次数来看,大家大约是个平手,谈不上孰强孰弱。

如今,做过了这一场,臧霸才算是知道,主公张狂一直避免与麹义硬拼,到底有多么的英明。

奇袭失败了。可大伙儿接下来的仗,还要继续往下打。因为失败显得士气有些低落的臧霸所部,一路上默默行军,向着太行山老巢撤退。

只是,来时容易,想要全身而退,就有些难度了。

撤离到距汉军大营五十里的地方,有担任后卫观察的斥候来报,汉军,追上来了!

“多少人?”

臧霸将火上烧好的热汤,递了一碗给斥候,不动声色的问道:

“五百到六百的样子。”

斥候回答的很果断。答完之后,他咕噜咕噜的将一碗热汤喝下肚子,以驱赶刺骨的寒意。

冬季作战,其实是很令人头痛的。

就说衣着吧,穿上厚重的冬衣,行军的速度就会被大大拖累。军粮的消耗数量,也要明显超过夏季。而且,如果一路上行军,后勤有哪一点儿没被注意到,就会导致军中大面积的冻伤。

汉军敢在这种天气,主动出兵,追逐臧霸部,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凭这么点儿人手,就敢来追击我军?太狂了吧?”

褚飞燕开口耻笑道。

别的不说,任一个“万人敌”都是有能力在一场大战中,以一人之力,屠戮百人的存在。更别说,臧霸身边,还有勇敢善战的精兵一千余人。区区五百人,对上臧霸所在的大军,真的是没有什么胜算。

褚飞燕的话语,激起了周围众人的共鸣。在一片的取笑声中,只有一个人没有这么做。

那人,就是臧霸。

“麹义来了。”

臧霸一开口,就让周围的将士神色一变。见到这种反应,臧霸也不知是该郁闷呢,还是该郁闷呢,还是该郁闷呢?

“麹义一定来了。若不是他,谁会有胆子,只带着五、六百人,就来追击俺们?”

听了臧霸的分析,周围的将士们纷纷点头赞成。

没错,明知道己方人多,又有一位威震冀州的“万人敌”,除了传说中“每战必先登”的麹义,整个冀州,只怕根本找不出,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来挑战。

这一点,就连近年来,在冀州声名鹊起的颜良、文丑、张颌、高览之流,也绝对不敢。

“怎么样,将主,要不要带着兄弟们,跟这厮好好的干上一仗?”

“没错!正好报一报昨天的仇!”

面对着一堆兄弟的叫嚣,臧霸略一思索,就下了决断:

“不,俺们先撤!在平原上,不是适合俺们的战场。这次出来,俺们又没有带上足够的辎重。在客场与敌人交战,很是不利。这个仇,以后俺们慢慢的来报也不迟!”

臧霸治军,向来不太重视纪律,全凭他个人的威信来统摄全军。以臧霸在军中的威信,既然做出了决定,其他人自然没有多嘴的份了。

臧霸的目光,向着东南方幽幽的望去,仿佛想要透过深沉的夜幕,寻找到后方的麹义。

——还有一、两年,当主公回到太行山,就是我军横扫冀州的时刻了!

——麹义,希望到了那个时候,你还有胆子站出来,抵挡我军……(未完待续。。)

ps:??推荐什么的,有么?

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6节 河北鏖战烈(二)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42节 冀土意未宁(下)第19节 烽火遍地起(一)第4节 刘虞心在帝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第67节 乐进布铁骑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88节 城中路何在?(下)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54节 刘表入荆州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36节 张狂行暗计(下)第67节 乐进布铁骑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44节 汉宫现连环(二)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60节 王庭选良马第49节 好盐入味道第13节 日暮途已暗第4节 游侠探可疑(下)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62节 冀州强龙伺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第58节 华雄谨而骄第71节 居心藏诡异(上)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69节 蛮夷轻节气(上)第32节 入城暗横剑第88节 城中路何在?(下)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42节 冀土意未宁(下)第13节 日暮途已暗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21节 复仇起草莽(三)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6节 王芬谋大事第20节 敌讯水上败(四)第21节 单父现重礼(上)第53节 遗言藏真卜第41节 欢宴隐杀机(上)第22节 伏兵城中来(一)第30节 强敌徐徐随(下)第36节 张狂行暗计(下)第3节 兖州名士劫(上)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41节 攻城需汗血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68节 孰料伏对伏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24节 征战漫天急(三)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3节 兖州名士劫(上)第3节 点化当为禄第53节 常侍非束手第21节 敌讯水上败(五)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97节 三英现峥嵘(上)第9节 冀州一人故第6节 河北鏖战烈(二)第40节 白波起乱战(四)第53节 流亡亦强力第45节 孰能横刀立?第26节 布尤难断兮第48节 围城攻坚堡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24节 豪强陷阵急(下)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93节 独品惊共骇(上)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50节 功臣孰为首?第14节 颜良何狂勇(下)第32节 两败未俱伤!第23节 运筹谋千里(七)第33节 先登浩浩威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40节 白波起乱战(四)第3节 需胜方由己(上)第57节 短弓对强弩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1节 枭雄报新仇第37节 有公国名赵第47节 陷地终有计(三)第22节 征战漫天急(一)第13节 只言断忠佞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39节 胜负终落定第46节 陷地终有计(二)
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6节 河北鏖战烈(二)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42节 冀土意未宁(下)第19节 烽火遍地起(一)第4节 刘虞心在帝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第67节 乐进布铁骑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88节 城中路何在?(下)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54节 刘表入荆州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36节 张狂行暗计(下)第67节 乐进布铁骑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44节 汉宫现连环(二)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60节 王庭选良马第49节 好盐入味道第13节 日暮途已暗第4节 游侠探可疑(下)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62节 冀州强龙伺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第58节 华雄谨而骄第71节 居心藏诡异(上)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69节 蛮夷轻节气(上)第32节 入城暗横剑第88节 城中路何在?(下)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42节 冀土意未宁(下)第13节 日暮途已暗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21节 复仇起草莽(三)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6节 王芬谋大事第20节 敌讯水上败(四)第21节 单父现重礼(上)第53节 遗言藏真卜第41节 欢宴隐杀机(上)第22节 伏兵城中来(一)第30节 强敌徐徐随(下)第36节 张狂行暗计(下)第3节 兖州名士劫(上)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41节 攻城需汗血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68节 孰料伏对伏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24节 征战漫天急(三)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3节 兖州名士劫(上)第3节 点化当为禄第53节 常侍非束手第21节 敌讯水上败(五)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97节 三英现峥嵘(上)第9节 冀州一人故第6节 河北鏖战烈(二)第40节 白波起乱战(四)第53节 流亡亦强力第45节 孰能横刀立?第26节 布尤难断兮第48节 围城攻坚堡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24节 豪强陷阵急(下)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93节 独品惊共骇(上)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50节 功臣孰为首?第14节 颜良何狂勇(下)第32节 两败未俱伤!第23节 运筹谋千里(七)第33节 先登浩浩威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40节 白波起乱战(四)第3节 需胜方由己(上)第57节 短弓对强弩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1节 枭雄报新仇第37节 有公国名赵第47节 陷地终有计(三)第22节 征战漫天急(一)第13节 只言断忠佞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39节 胜负终落定第46节 陷地终有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