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 流亡亦强力

张狂笑道:

“在下姓张名狂,字无忌。足下虽然不认得我,可是我却知道,足下与令郎,却是我‘太平道’的天生辅星!”

臧戒一听,心中暗暗发笑。这样的言语,也只能骗骗乡野村夫。自己堂堂大汉“二百石”吏出身,又怎么会轻易被人迷惑?不过,臧戒自从被泰山太守寻故下狱之后,心思圆滑了许多,自然不会硬顶,而是做出一副有疑惑的样子,问道:

“这个……足下安出此言?”

“哈哈哈……”

张狂笑得更开心了。他停下笑声,对做出洗耳恭听状的陈登、谢逊和臧戒等人正色说道:

“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看着在场之人纷纷露出牙痛般的表情,张狂话锋一转:

“足下与令郎是我‘太平道’天生辅星这件事,也是有高人告诉于我,我才得知此事的。”

“是哪位高人?愿闻其详?”

一旁的陈登忍不住接了一句嘴。他家的家学,属于“今文经学”,对谶纬之事,颇有所知,这下就有些半信半疑起来。

“当然是‘梦师’南华老仙了。”

由于张狂总是宣称“南华老仙”总是在做梦的时候教导他,所以干脆给“南华老仙”取了一个“梦师”的头衔。

“‘南华老仙’前几日在梦中提点我说,泰山华县的臧霸,乃是我命中注定的左膀右臂。既然连‘南华老仙’都有这样的法旨,大家就自然都是一家人了……”

陈登干笑一声,问道:

“无忌兄如此说话,可有凭证?”

张狂笑道:

“元龙在我军中多时,难道不知‘南华老仙’赐予我‘点化’之能?凡是上应天星,当为我之肱股臂膀之人,我都有‘点化’之效。如周仓、典韦、于禁、乐进、沈富之流,都是如此。元龙又有何疑虑?”

一旁的臧戒听到两人的交谈,忍不住对陈登开口问道:

“足下可是姓陈?”

“正是。”

“那么,足下莫非东海陈氏嫡子——陈元龙?”

陈登有些得意:

“区区贱名,不意也为长者所知?登惭愧……”

臧戒脸色不变,心中可就开始打起小鼓来了。

自从臧霸劫了囚车,臧氏父子二人,就亡命泰山郡接壤的东海郡。由于臧霸的名声和勇武,短短几个月,就聚集了大批的乡间轻侠子弟在身边。

为了维持这些慕名前来探访投奔的轻侠子弟,臧氏父子不得不想方设法开辟财源。结果,臧戒就与东海郡的另一位豪强,大商贾糜竺接上了关系。

糜氏虽然在东海郡中,无论是实力还是名望,都要低上陈氏一头,却也是田宅连接数县的大地主,大豪强。若是单独论起财富来,即使是陈氏,也要比糜氏稍逊一筹。

糜氏出身商贾,商业网点遍布小半个徐州。但是,若是说起糜氏手下最为赚钱的行业,却还是贩卖盐货。在盐货的利润之中,官盐只占了三成,倒有七成是从私盐贩运中得到的。

所以,臧戒勾连上糜氏一族之后,糜氏看重了臧霸的武力,还有在泰山郡的威望,这才联手开始大规模的向兖州贩运私盐。短短几个月下来,双方都已经获利不菲。为了便于盐货的转运和结算,糜氏出面在泰山郡边境,构筑了这座小型的坞堡,当做运盐货的中转处。

因此,张狂这次突然攻击,还真是一不小心,捅了一个不小的马蜂窝呢!

而臧氏父子既然与糜氏联手,和陈氏的关系,就好不到哪里去了。

毕竟,所谓“一山难容二虎”。陈氏与糜氏同处一郡之中,相互间难免要别一别苗头。虽然双方的上层都很克制,小心的避开了有利益冲突的地方。但是,两个大族之间,也绝对说不上是友好的。

不过,臧戒眼珠子一转,笑着问道:

“竟然真是陈氏豪杰!却不知,足下怎么会有这样的雅兴,屈尊到吾的坞堡中来游玩呢?”

——难道陈氏一族,也要参加黄巾军了吗?

陈登心中有些恼羞,脸上却若无其事的说道:

“无忌兄殷勤邀请,登却不得情面,只得随无忌兄走一趟。”

——大家彼此彼此。不过,在待遇上,可是要比你好呢!

说着,他眼睛盯着臧戒,慢慢的说道:

“这一趟,还真是大有收获呢!”

陈登对臧氏父子,还真的没有什么好感。臧霸一流亡到东海郡,立刻整合了周边包括了泰山郡、东海郡、琅琊国、鲁国、下邳国等地的诸多豪杰,与糜氏连接,合运私盐。

这种行为,虽然对陈氏的利益没有什么损害。然而,如此多的豪杰集中在一起,隐隐的对陈氏也是一种威胁。

后世宋太祖赵匡胤所说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在此时虽然还没有产生。不过,相同的道理,却不需要太高的智力,就能想到。

但是,陈氏虽然强盛,向来却不以武力著称。面对勇武号称达到“千人破”一级,数月前与曹豹一战,只是略处下风的臧霸,光凭陈氏家中的武力,根本无法压制。而且,忌惮于臧霸的武力,陈登的老子陈珪,也不想主动与他敌对。

这样一来,事情就难办了。如果用后世的形势来打一个比方,陈氏与糜氏、臧氏父子之间的关系,大概是处于比“冷战”略微好一点的状态。

陈登以高门大族嫡子之尊,却混迹于有勇无谋的曹豹身边。这件事,除了他自己桀骜不驯,天性喜欢冒险刺激之外,也不无结好于彭城曹氏一族,借势压制糜氏的缘由。如今听到张狂突然冒出来的谶纬说法,陈登第一时间,就想要乐见其成。

臧霸若是加入了黄巾军,那就是汉室的反贼了。这样一来,他就无法再与糜氏一族勾连在一起,对陈氏造成威胁了。没了臧霸的武力支撑,陈氏想要对付糜氏,难度将大大降低。

当下,陈登也笑了一笑,说道:

“足下现在,还不知道主人是谁吧?这位便是‘大贤良师’的侄子,深得‘大贤良师’的信任,现为一‘方’的渠帅,还在梦中拜了‘南华老仙’为师,时时接受提点。姓张,名狂,字无忌的便是。”

想当年,臧戒也是泰山华县的一方豪强,性子刚硬,行事素少顾忌。不过,自从被诬陷下狱之后,臧戒的性情,变化不小。现在人在矮檐下,哪能不低头?他行了一礼,说道:

“张渠帅年轻有为,真是张氏之豪杰也!不知尊师‘南华老仙’,可是姓庄名周的那位?”

——这位还读过些道家经文嘛……

张狂这样想着,和气的点了点头。

“足下说得正是。却不知宣高兄弟,现在到哪里去了?未曾一见,我甚是遗憾。”

陈登哈哈一笑,说道:

“要见臧宣高,又有何难?只要请臧叔备在此处盘桓数日,何愁宣高不到?‘孝义奴寇’之名,在兖州和徐州,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有他老子在这里,做儿子的还敢不来吗?

张狂点了点头。虽然不知道陈登为什么这么积极的帮助他,不过,只要有好处,张狂自然不会介意。所以,张狂立刻传令下去,以将其当做自己人的方式,厚待臧戒。

那么,臧霸到底何时会来呢?

张狂在等。他等得起。正好天平军行军多日,也可以借机修整训练一番。

ps:今文经学。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东汉时期的儒学两大流派。两者相互对立,争论的相当厉害。

今文经学指的是,汉初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背景下,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经典。

它强调天人感应,五德轮回,渐与谶纬神学合汇,曾经被新朝王莽和汉光武帝刘秀,用于夺取政权。东汉时期谶纬之术的流行,在儒学的根基,便是今文经学。

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29节 强敌徐徐随(上)第45节 孰能横刀立?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3节 游侠探可疑(上)第18节 运筹谋千里(二)第98节 三英现峥嵘(下)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53节 遗言藏真卜第3节 黄巾据太行(下)第56节 阉党鸣挽歌(下)第32节 天师登神坛第44节 汉宫现连环(二)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57节 挑战亦快意第69节 麹义树威信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3节 黄巾据太行(下)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30节 决胜制万骑(六)第57节 孙坚战且逃第48节 自当顺人意(二)第62节 征程鞍未解(中)第15节 文丑亦凶猛(上)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55节 两汉论根本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14节 颜良何狂勇(下)第54节 回天因无意(五)第24节 运筹谋千里(八)第4节 刘虞心在帝第26节 大汉病天子第41节 何得识天机(一)第50节 自当顺人意(四)第21节 运筹谋千里(五)第37节 飞骑未可持第26节 布尤难断兮第55节 豪强罪当逃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28节 大军急急退(下)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48节 论“大贤良师”第59节 骄兵终有悔第57节 本初终陨落(上)第81节 智者细细思第24节 麹义意果敢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4节 游侠探可疑(下)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2节 名族遭毒手第57节 挑战亦快意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4节 诸侯汹汹势(二)第33节 飞将非无敌(上)第52节 内廷见尚书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53节 回天因无意(四)第63节 枭雄大事成(五)第55节 阉党鸣挽歌(上)第14节 三英战吕布(三)第52节 内廷见尚书第41节 袁术惊遇袭第24节 麹义意果敢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14节 难现太平齐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14节 三英战吕布(三)第9节 田丰无明主(上)第75节 吕布遭暗算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第46节 何得识天机(六)第15节 乐进破阵弩(上)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49节 公曹当覆灭(上)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61节 料中是良骥第35节 飞将非无敌(下)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19节 运筹谋千里(三)第六 卷终一时多少豪杰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40节 三军取全胜第56节 踟蹰忧胜负第25节 决胜制万骑(一)第19节 烽火遍地起(一)第36节 人杰当称王?第47节 汉宫现连环(五)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23节 运筹谋千里(七)
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29节 强敌徐徐随(上)第45节 孰能横刀立?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3节 游侠探可疑(上)第18节 运筹谋千里(二)第98节 三英现峥嵘(下)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53节 遗言藏真卜第3节 黄巾据太行(下)第56节 阉党鸣挽歌(下)第32节 天师登神坛第44节 汉宫现连环(二)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57节 挑战亦快意第69节 麹义树威信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3节 黄巾据太行(下)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30节 决胜制万骑(六)第57节 孙坚战且逃第48节 自当顺人意(二)第62节 征程鞍未解(中)第15节 文丑亦凶猛(上)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55节 两汉论根本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14节 颜良何狂勇(下)第54节 回天因无意(五)第24节 运筹谋千里(八)第4节 刘虞心在帝第26节 大汉病天子第41节 何得识天机(一)第50节 自当顺人意(四)第21节 运筹谋千里(五)第37节 飞骑未可持第26节 布尤难断兮第55节 豪强罪当逃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28节 大军急急退(下)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48节 论“大贤良师”第59节 骄兵终有悔第57节 本初终陨落(上)第81节 智者细细思第24节 麹义意果敢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4节 游侠探可疑(下)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2节 名族遭毒手第57节 挑战亦快意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4节 诸侯汹汹势(二)第33节 飞将非无敌(上)第52节 内廷见尚书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53节 回天因无意(四)第63节 枭雄大事成(五)第55节 阉党鸣挽歌(上)第14节 三英战吕布(三)第52节 内廷见尚书第41节 袁术惊遇袭第24节 麹义意果敢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14节 难现太平齐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14节 三英战吕布(三)第9节 田丰无明主(上)第75节 吕布遭暗算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第46节 何得识天机(六)第15节 乐进破阵弩(上)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49节 公曹当覆灭(上)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61节 料中是良骥第35节 飞将非无敌(下)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19节 运筹谋千里(三)第六 卷终一时多少豪杰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40节 三军取全胜第56节 踟蹰忧胜负第25节 决胜制万骑(一)第19节 烽火遍地起(一)第36节 人杰当称王?第47节 汉宫现连环(五)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23节 运筹谋千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