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麹义意果敢

臧霸的撤退决定,很快被追击的麹义发现了。

在得到有蛾贼试图偷袭大营的消息时,麹义就开始集结收拢部队,准备返回营地。当他回到营地,发现来袭者,居然是太行军的臧霸,立刻做出决断,挑选出体力依然充沛的部下,准备追击,刚撤走不到一天的臧霸部。

“无胆鼠辈!兵力比我军多一倍,居然就这样逃跑了!这样的腌臜货色,也配称为‘万人敌’?”

“麹氏九子”之首,麹义的堂弟麹石,一边烤着火,一边大声的嘲笑着臧霸部的撤退。

“倒也别这样说臧霸。从这一点来看,臧霸还是个聪明人呢。”

“麹氏九子”之四,“先登义从”中的外姓第一人海晨,这样评价着臧霸。

“大兄,是不是该加快速度追上去,狠狠的揍这些山贼一顿?”

“麹氏九子”之中,武力最高的金玩,略带着兴奋的问道。

这位金玩,是个孤儿出身,从小就被麹氏收养,算是介于麹氏本族和外姓之间的人物。由于他性子简单,又不喜欢争功,颇受其他人喜爱。

“不必。”

被问到的麹义,小口的吃着用热水泡过的麦饼,不时还咬上一口佐餐的肉干。见手下想兄弟都有些跃跃欲试,干脆停下进食,用汗巾抹了抹上下唇的胡须,不紧不慢的说道:

“臧霸土贼,只是张狂手下的鹰犬之一。就算全歼这千把人,也不会动摇张狂的根基。然而,我军若是要全歼臧霸,需要付出的代价,可决然不小。”

“现在。朝廷正在对王公【王芬】离奇自杀一事,进行调查。我身为王公身前最信重的大将,必须要做出一些事情,来表明我的价值。但是,这些事情,绝不包括惹上张狂这个深浅莫测的大敌!”

听到这里。帐中的人都若有所思,明白了麹义为什么先前主动提出,去攻击那只刚刚兴起的黄巾军,而现在面对臧霸所部,却有所保留。

“当然,臧霸土贼竟然敢谋划突袭我军大营。这个仇,我军是一定要报复回来的。要不然,张狂那厮,说不得会小觑于我。进而生出觊觎之心。记住,这一仗,不是要消灭臧霸,而是要打给张狂那贼头看,让他知道,我麹氏的精兵,可不是好惹的!”

麹义说到这里,再次端起餐盘。小口小口的吃着,与其他士卒一样的大锅饭。这些粗粝的军食。没有谁会觉得好吃。可是看着麹义那副津津有味的吃法,让帐中众人都觉得,麹义这是在享用美餐呢。

等到麹义将一大盘干肉和麦饼都吃完,帐中的小聚也就告一段落。麹义带头站了起来,对众人说道:

“好了,好好休息。毕竟。我们这些日子,连续奔走了三百里,体力消耗不少。只有休息好了,明天才好追近臧霸,后天就让这些土贼知道知道。这冀州大地,到底是谁的地盘!”

听麹义说完这话,帐中诸人一个个鱼贯而出,返回自己的帐房。只有麹义,带着几个亲卫,一个帐篷一个帐篷的检查过去,看看手下的士卒,是不是都安置好了。当全军都得到了良好的待遇,身为主将的麹义,才能够安心的去休息。

臧霸的部下,虽然也算得上是精兵。可若是与麹义带领的五百人相比,他们的差距可就有些大了。别的不说,光是比赛行军速度,麹义部就领先了不止一筹。臧霸在发现麹义追击的时候,与麹义还隔着二十里。但在第二天扎营时,麹义已经逼近到只有十里远的地方了。

臧霸向来以自己部下特别能跑而自豪。这次撤退,臧霸更是下令,只留下四天的口粮,其他的辎重,统统抛弃。但是,这样的轻装上阵,居然还是跑不赢麹义,不得不让臧霸心中有些郁闷。

要知道,根据斥候返回汇报的消息,麹义所部也是依靠步行前进。虽然麹义军中有三、四百匹马。但是,这些马在麹义军的行军过程中,也都是用来运送辎重甲胄的。麹义部向来不是以行军著称,却有着这样的表现,其精锐程度,可见一斑。

臧霸掉转头,看了副将褚飞燕一眼,发现褚飞燕的脸上,隐隐有些紧张。麹义军,还真是威名不小啊!

——那么,就好好的战斗一场吧!

下定决心的臧霸,停下脚步在前方排开阵型,准备依靠优势兵力,与麹义硬碰硬的做过一场。得到斥候的回报,麹义口中,不由得哈哈一笑:

“还算是有点胆气!”

说完,麹义翻身上马,对着部下大声叫嚷道:

“兄弟们,今天,我们就要教训教训那些大胆的蟊贼,告诉他们,什么叫做捋虎须的下场!”

“诺!”

五百兵卒的回答,简短却有力,特别是异口同声,胜在整齐,就如同一声春雷,炸响在皑皑的雪原上。

“出发!”

麹义用力的一挥马槊,披挂停当的五百悍卒,便以不可阻挡之势,迈开了前进的步伐。在远处窥探的太行军斥候,乍一眼看到这些行动整齐,宛如一体的兵阵,无不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升起来,直冲顶门。

“这这这……这也太整齐了吧?”

一个斥候对同伴说道。那同伴好一阵子不说话,末了蹦出一句:

“只怕,比于仟长的部下,还要强些?”

于禁所部,是太行军中纪律最森严,队伍最整齐,同样也是公认战力太行军第一的部队。做出这种判断,可见斥候对麹义军的军容评价之高。两个斥候相互对望了一眼,已经就此达成了默契。

——这一战,怕是凶多吉少啊!

太行军一方是防守方,可以以逸待劳。而臧霸选择的战场,也非常有利,是一个大路边的小山丘。太行军布阵在半山腰,虽然地形算不上多么有利,至少也能将对方进攻的难度,增加一成。

不过,随着远处麹义军的逼近,臧霸的脸色渐渐难看起来。不光是他,普通的太行军士卒,更是吃惊不小。这些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光看对方行进的兵阵,心里的寒气,就一个劲的向上冒。

从远方一路前进,走过了三、四百步的距离,可是,麹义的兵阵,居然没有在中途进行过任何整顿!

即使队伍偶尔出现了一点点变形,兵阵中的士卒,居然还能够自发的调节兵阵,让阵型重新恢复完整!

这等默契的军阵,在场的太行军,完全是闻所未闻!

相比之下,麹义所部完备的甲胄,锋利的器械,还有壮硕的士卒个体,统统都会被旁观者忽略。接下来,发生在太行军散兵与麹义军前部之间的战斗,完全展示出,这些阵型森严的冀州州师,绝对不是什么花架子,而是实实在在的百战精锐!

麹义军前部,由一个正面宽二十人,每一纵列五人的屯组成。这些担任了前锋的汉军,首先需要击破的,是臧霸派出的五十人一队的散兵。

由于积雪的影响,战场只能在大路附近摆开。这队散兵,有的手持弓弩,有的手持盾刀,还有的握着投射用的短矛、小斧之类。不过,无论散兵们使用的是什么武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跑得远,反应快。

散兵们排成疏散的阵线,形成一个宽大的正面,利用自己机动力上的优势,徘徊在距离麹义军前部七、八十步的地方。

按照训练和装备来说,散兵可不适合正面作战。但是,他们会像一群讨厌的苍蝇那样,四处徘徊,冷不丁的发出一支箭矢,或者一柄投矛,让敌人烦躁不已,从而破坏敌军阵型的严整性,消耗敌军士卒的体力,降低敌军的士气。

面对这些讨厌的散兵,最常用的对策,就是派出己方的散兵前去驱赶。若是己方有骑兵优势,还可以让骑兵出动,驱赶这些讨厌的苍蝇。

麹义所带来的五百人中,有一屯骑兵。但是,面对太行军的散兵,麹义军根本就没有出动骑兵的意思。

麹义军前进的速度不慢,散兵们为了保持适合的距离,必须极为费力的奔跑。如此一来,他们发射出的箭矢,既没有数量,也缺乏速度。那些零星飞过来的流矢,对铠甲精良的麹义军,威胁很小。

伞兵们先后发射了不下二十支箭矢,却只在一名麹义军士卒身上,造成了一处小伤。那名伤兵忍痛拔出手臂上的箭头,依然有能力继续战斗。

然后,一不小心,有十多名散兵,接近到距离麹义军五十步以内。

这个很难算是破绽的破绽,立刻引来了麹义军的凌厉反击!

指挥这一屯精卒的,是“麹氏九子”中排在第四的海晨。但听海晨一声号令,整个军阵同时停止前进。然后,第一排的盾手,第二排的长矛手,整齐的单膝跪下,身子顿时矮了好大一截,让第三排手持强弩的士卒,可以顺利发射弩箭。

二十支弩箭,以五人为一组,精准的覆盖了五名前突的散兵。措不及防的散兵们,眨眼之间,就产生了四死一伤!

但是,这还不是结束。

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70节 蛮夷轻节气(下)第41节 欢宴隐杀机(上)第40节 称王成风潮第36节 张狂行暗计(下)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19节 烽火遍地起(一)第46节 汉宫现连环(四)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52节 白波现故人第43节 谈判无二意第38节 白波起乱战(二)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3节 游侠探可疑(上)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80节 前战果为因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53节 科举可立国第5节 郡国嚣张卒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59节 胜负本鲜明第36节 瘟疫实难当第42节 欢宴隐杀机(中)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19节 运筹谋千里(三)第5节 公路何足道(上)第5节 天子何留去?第70节 陈宫献小计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25节 州固易得矣第56节 董卓大起兵第25节 决胜制万骑(一)第62节 冀州强龙伺第76节 王允揽大权第37节 侠士亦官迷(中)第46节 何得识天机(六)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39节 并州初落定(上)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11节 两军窥匈奴(五)第53节 二袁自暗斗第42节 曹操试应敌第43节 徐州变数起第31节 何进立少帝第39节 武夫做干城第33节 客来意带殇第5节 天子何留去?第57节 孙坚战且逃第48节 友军藏敌意第46节 汉宫现连环(四)第45节 孙袁皆受挫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6节 河北鏖战烈(二)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21节 复仇起草莽(三)第14节 片语闻敌情第71节 袁术累三军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50节 功臣孰为首?第35节 青史本无常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9节 长社火起否?(上)第29节 决胜制万骑(五)第5节 公路何足道(上)第64节 无忌思好逑(下)第39节 并州初落定(上)第25节 伏兵城中来(四)第51节 王刘遭暗劫(上)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22节 征战漫天急(一)第57节 孙坚战且逃第44节 巨鹿危机至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6节 河北鏖战烈(二)第73节 难分胜或负第52节 内廷见尚书第41节 何得识天机(一)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23节 豪强陷阵急(上)第45节 孰能横刀立?第25节 州固易得矣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40节 巨鹿外无援(下)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73节 难分胜或负第28节 决胜制万骑(四)第44节 汉宫现连环(二)第43节 徐州变数起第10节 西园八校出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54节 太傅显老谋第22节 二帅意自平(下)第36节 相逢是冤家
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70节 蛮夷轻节气(下)第41节 欢宴隐杀机(上)第40节 称王成风潮第36节 张狂行暗计(下)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19节 烽火遍地起(一)第46节 汉宫现连环(四)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52节 白波现故人第43节 谈判无二意第38节 白波起乱战(二)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3节 游侠探可疑(上)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80节 前战果为因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53节 科举可立国第5节 郡国嚣张卒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59节 胜负本鲜明第36节 瘟疫实难当第42节 欢宴隐杀机(中)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19节 运筹谋千里(三)第5节 公路何足道(上)第5节 天子何留去?第70节 陈宫献小计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25节 州固易得矣第56节 董卓大起兵第25节 决胜制万骑(一)第62节 冀州强龙伺第76节 王允揽大权第37节 侠士亦官迷(中)第46节 何得识天机(六)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39节 并州初落定(上)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11节 两军窥匈奴(五)第53节 二袁自暗斗第42节 曹操试应敌第43节 徐州变数起第31节 何进立少帝第39节 武夫做干城第33节 客来意带殇第5节 天子何留去?第57节 孙坚战且逃第48节 友军藏敌意第46节 汉宫现连环(四)第45节 孙袁皆受挫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6节 河北鏖战烈(二)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21节 复仇起草莽(三)第14节 片语闻敌情第71节 袁术累三军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50节 功臣孰为首?第35节 青史本无常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9节 长社火起否?(上)第29节 决胜制万骑(五)第5节 公路何足道(上)第64节 无忌思好逑(下)第39节 并州初落定(上)第25节 伏兵城中来(四)第51节 王刘遭暗劫(上)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22节 征战漫天急(一)第57节 孙坚战且逃第44节 巨鹿危机至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6节 河北鏖战烈(二)第73节 难分胜或负第52节 内廷见尚书第41节 何得识天机(一)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23节 豪强陷阵急(上)第45节 孰能横刀立?第25节 州固易得矣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40节 巨鹿外无援(下)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73节 难分胜或负第28节 决胜制万骑(四)第44节 汉宫现连环(二)第43节 徐州变数起第10节 西园八校出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54节 太傅显老谋第22节 二帅意自平(下)第36节 相逢是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