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 烽火遍地起(一)

“如今已是八月,我军深入冀州,结果错过了徐州传来的消息。吕徐州此前已经发出七份文书,求救于兖州,却由于战事深入到冀州,拖延至昨日才为吾所知!”

曹操一副纠结无比的样子,恨恨的为孙策解释道。

对于此次突袭冀州的行为,曹操已经开始懊悔的不得了了。三方联军费了偌大的心机,好不容易占了冀州几个县城,杀了冀州几千兵马。只是这些损失,对实力雄厚的张狂来说,不过是皮毛之伤。可己方因此却深入冀州,错过了及时救援徐州的时机,那可真是因小失大啊!

“这……”

一想到徐州失陷的严重后果,孙策也张口结舌的说不出话来了。

其实,对于救援徐州的事情,曹操早在出征冀州前,便与荀彧商量过具体计划。然而由于当徐州受到威胁的时候,曹操这个主帅偏偏不在,兖州虽然可以快速动员起不少军队,却缺少领兵的主帅,无法及时赶赴徐州战场支援吕布。

如果徐州的吕布因此导致了最终战败,则张狂的实力又将壮大一分,变得让南方诸侯们更加无可抵御了。

“闲话休说。此时为危急存亡之秋,当务之急,须得立刻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见孙策意识到自己不小心弄出的麻烦,曹操也不想再去责备他。毕竟,这次大举出兵冀州的军事行动,主要的决策者还是曹操自己。孙策的贸然继续深入,不过是让大军撤退的时间推迟了数日,说起来并不能左右大局。

“还能如何?当果断撤军,集结兖州兵马,救援吕徐州!”

沉着脸的刘宠。马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虽然这样做让人有些为时略晚的感觉,不过刘宠认为,总不能够就此不理会吕布的求援。想来以吕布的勇猛善战,多撑上半个月的时间。当无大碍。有了三家联军的救援。

“……其实,还有一条路可以走……”

孙策生性豁达。虽然在战略上刚犯了些小错,他却没有就此闭口不语。在向曹操和刘宠提议时,孙策的眼眸中精光一闪,心中进取之意丝毫不减。

“张狂既然将重兵调集到青州方向。则冀州空虚已经可以确定。曹将军可轻骑速回兖州,尽发大军救援徐州。某愿意带本部兵马,当然还请二位各支援千人,深入冀州腹地,趁冀州空虚之际,将张狂老贼的心腹之地搅个大乱!”

说到得意处,孙策意气风发的一挥手:

“此为围魏救赵之计。张狂若是回师来救。则徐州之危自解。张狂若是不回师,则冀州残破,也不会让其好过!”

孙策献出此计,自我感觉良好。但是曹操听了。却是微微摇摇头:

“张狂何须回师?他只用一员大将,带数千精兵回援即可。莫忘记在邺城有张燕在,巨鹿亦有周仓。此二贼手中各有精兵数千,若有大将一员返回冀州,三人联手,兵力已经在我军之上!所以……”

曹操用力的一挥拳头,斩钉截铁的说:

“冀州不可久留!我军既无天时,又无地利,也无人和。此前屡屡得手,是为出其不意。如今张狂既然已经发觉,再想逗留,只怕凶多吉少!”

“不错!当务之急,是为救援徐州。孙校尉不要心急,有张逆这个大贼在,总有孙校尉扬威之日!”

刘宠也表达了对曹操的支持。对他来说,就算多攻破冀州几座县城,也不能真的让张狂感觉到伤了元气。而徐州若是失守,则兖州就将面临两面夹击的势态。那样一来,刘宠的陈国也就难得安宁之日了。

不说曹操是如何压下孙策的意见,火速赶回兖州,然后带着由荀彧事先准备好的两万援军赶赴徐州。且来看一看,臧霸是如何忽然间,就攻克了防御设施齐全的徐州雄城莒县的。

臧霸本来就是泰山人,自然深明泰山的地理人文。因此,他返回泰山作战,可谓是驾轻就熟的一件事情。相比起来,先几年到达的褚飞燕,虽然兵力不弱,却一直没能在泰山打开局面,仅仅做到了立足于此,不会被轻易赶走罢了。可是臧霸一来,就让张狂势力在泰山郡内的局势,有了极大的改善。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泰山地区位于兖州最东端,北面是青州平原、济南国、齐国等地,南部则为徐州的琅琊国、东海郡包围,西南方还有豫州的鲁国。在战略势态上来说,泰山一带与张狂的控制区间隔了数百里的距离,可谓是四面环敌,不是那么好呆的。

在这等被包围的形势下,张狂的实力再强,也难以有效的支援到泰山的褚飞燕所部。若非褚飞燕的部下都是精通山地作战的精兵,还能时不时的通过某些暗中的手段,从张狂那里得到部分补给,褚飞燕还真未必能够在这里支撑下来。但是反过来讲,褚飞燕在群敌环绕之下,能够在一年多的时间中,始终在泰山屹立不倒,其能力可见一斑。

臧霸率部进入泰山的方法,与褚飞燕进入的方法如出一辙,就是趁敌人不注意,猛然率军渡过黄河,迅速南下,以强行军的手段,直插泰山地区。不过,相较于褚飞燕所带上的两千兵力,臧霸这次南下,足足带上了五千大军。

臧霸南下故乡泰山的时间,正是张狂发兵青州,意图覆灭袁谭的时刻。他与褚飞燕合兵的目的,倒不是想要攻城略地,在兖、徐、豫等大州占下一块地盘来,而是被张狂交代,要摆出一副打算大规模袭扰兖州和徐州的模样,让徐州和兖州不得不加强周围驻防的兵力,这样便能减少对青州可能的支援。

此外,张狂还特地叮嘱臧霸,如果有机会的话,尽量迟滞兖州和徐州派往青州的援军,好为主力大军的青州攻略,打下一个良好的用兵条件。

臧霸在张狂手下的地位相当特殊。他是张狂手下唯一一个明确竖起山头,将部曲自成一体的重将。与其他军团主将的任命和士卒的补充,都由张狂统一决定不同,臧霸手中的“山前营”,将校任免大半出自臧霸自决。

如此局面之所以能够形成的原因,一是由于臧霸在投靠张狂之时,手下就有一群能力不错的老兄弟,天生有一套班底。二是由于臧霸生性散漫,又最讲义气,不喜欢别人管得太多。第三,则是由于臧霸长期以来,都被张狂委以独当一面的重任。

当年张狂西征南匈奴时,臧霸就独自负责太行山的东部防御。张狂东征冀州时,臧霸就被安排顶在邺城,牵制袁绍和曹操的军力。长期独立作战,让臧霸的部曲们相互间极为抱团,只服从臧霸一个人。种种因素之下,张狂也默认了“山前营”为臧霸部曲私兵的现状。

不过,作为拥有部曲私兵的代价,就是臧霸的“山前营”一直都被张狂限制了规模。这次臧霸南下泰山,除了本部“山前营”两千余不到三千人之外,剩下一半的兵力,却是担任副将的郭威所统御。

郭威在诸侯间声名不显,却是个有跟脚的主儿。他是白波谷太平道首领郭太的侄儿,他的堂妹是张狂的侧室,因此郭威也能够算得上是一个外戚。此人虽然在张狂手下不为人所注意,能力却一点儿不差。至少臧霸觉得,此人做事还是很有一套的。

带着郭威和褚飞燕为副将,手中兵力高达七千多人的臧霸,本来打算在泰山郡好好的展示一番,让周边的曹操、吕布之流,知道知道在他的带领下,泰山的游击战到底有多么难缠。

可是谁曾想,乐进、李傕、郭汜等人统御的机动骑兵,攻略起地盘来居然会如此迅猛?

还没等吕布和曹操派出援军,青州便被张狂势力攻克。青州被迅速攻克,吕布和曹操自然也就按兵不动了。

如此一来,臧霸的动作刚刚开了个头,就没有了继续的必要。而与青州连成一片的泰山地区,也不再是孤悬在外的孤军。臧霸自从奇袭邺城成功后,所期盼的又一次展示能力的机会,就这样生生的被乐进等人的成功给搅了。这让臧霸高兴之余,心里也纠结不已。

就在臧霸心有不甘的时候,上天却给臧霸送上了另外一个机会。

前文有叙述,臧霸在泰山一带声名响亮,与当地豪杰多有交情。泰山孙观、费县尹礼、南武阳吴敦、梁甫昌豨、嬴县毛晖、山茌徐翕等人,都曾与臧霸交好,还时常相互呼应。

虽然随着时过境迁,十多年的时间里,让原来的泰山群豪们星流云散,各有各的去处,终究还是有人能够与臧霸扯上关系。

泰山群豪之中,孙观、吴敦和尹礼早早就投靠了前任徐州牧陶谦,成为徐州州师的重要将校,如今则各自在吕布、曹豹等人手下效力。昌豨先投靠陶谦,后来跟着曹豹进攻兖州,结果败死于乱军之中。毛晖曾经在曹操手下干过一段时间,却参与了边让之死引发的兖州内战,死于曹操手中。还有一个徐翕,他与毛晖一起投靠曹操,一起反叛曹操,却幸运的从曹操大军的进攻中逃得性命,东投琅琊相萧建去了。

这次臧霸能够一举攻克琅琊国,多亏了一位过去的泰山故人主动上门。至于主动找上臧霸的那位故人,正是在琅琊相萧建手下,担任军司马一职的山茌徐翕。

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52节 内廷见尚书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24节 麹义意果敢第1节 黄巾据太行(上)第33节 敌前徐缓动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7节 智士款款析(一)第29节 程普抢先攻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10节 西园八校出第63节 暂留基未立第82节 锐士悄悄至第45节 大刀斩虏敌(中)第10节 田丰无明主(下)第21节 敌讯水上败(五)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31节 颜良战典韦第41节 欢宴隐杀机(上)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15节 乐进破阵弩(上)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17节 取城如探囊第28节 朝堂拟新帝(下)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18节 董卓思时局(下)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27节 攻城休怨累(上)第52节 回天因无意(三)第15节 乐进破阵弩(上)第18节 运筹谋千里(二)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5节 天子何留去?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40节 得失未分明第65节 苦斗马不歇(中)第31节 何进立少帝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23节 黄巾密密铺(上)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53节 回天因无意(四)第93节 独品惊共骇(上)第48节 友军藏敌意第7节 马骨空北羣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48节 友军藏敌意第30节 宫掖藏杀机(下)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7节 大事多磨砺第18节 董卓思时局(下)第24节 征战漫天急(三)第14节 颜良何狂勇(下)第1节 朝中风波恶(上)第5节 麹义观局势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42节 伐交显谋略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41节 冀土意未宁(上)第54节 回天因无意(五)第6节 天子坐明堂(下)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20节 敌讯水上败(四)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59节 骄兵终有悔第7节 马骨空北羣第65节 冀州换方伯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45节 大刀斩虏敌(中)第60节 枭雄大事成(二)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第9节 智士款款析(三)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6节 张狂攻可取第30节 宫掖藏杀机(下)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62节 无忌思好逑(上)第41节 袁术惊遇袭第6节 豪杰忿怒顾第49节 自当顺人意(三)第48节 围城攻坚堡第94节 独品惊共骇(下)第13节 浴血豪强间(中)第49节 自当顺人意(三)第42节 元龙湖海士第63节 暂留基未立
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52节 内廷见尚书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24节 麹义意果敢第1节 黄巾据太行(上)第33节 敌前徐缓动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7节 智士款款析(一)第29节 程普抢先攻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10节 西园八校出第63节 暂留基未立第82节 锐士悄悄至第45节 大刀斩虏敌(中)第10节 田丰无明主(下)第21节 敌讯水上败(五)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31节 颜良战典韦第41节 欢宴隐杀机(上)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15节 乐进破阵弩(上)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17节 取城如探囊第28节 朝堂拟新帝(下)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18节 董卓思时局(下)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27节 攻城休怨累(上)第52节 回天因无意(三)第15节 乐进破阵弩(上)第18节 运筹谋千里(二)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5节 天子何留去?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40节 得失未分明第65节 苦斗马不歇(中)第31节 何进立少帝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23节 黄巾密密铺(上)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53节 回天因无意(四)第93节 独品惊共骇(上)第48节 友军藏敌意第7节 马骨空北羣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48节 友军藏敌意第30节 宫掖藏杀机(下)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7节 大事多磨砺第18节 董卓思时局(下)第24节 征战漫天急(三)第14节 颜良何狂勇(下)第1节 朝中风波恶(上)第5节 麹义观局势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42节 伐交显谋略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41节 冀土意未宁(上)第54节 回天因无意(五)第6节 天子坐明堂(下)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20节 敌讯水上败(四)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59节 骄兵终有悔第7节 马骨空北羣第65节 冀州换方伯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45节 大刀斩虏敌(中)第60节 枭雄大事成(二)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第9节 智士款款析(三)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6节 张狂攻可取第30节 宫掖藏杀机(下)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62节 无忌思好逑(上)第41节 袁术惊遇袭第6节 豪杰忿怒顾第49节 自当顺人意(三)第48节 围城攻坚堡第94节 独品惊共骇(下)第13节 浴血豪强间(中)第49节 自当顺人意(三)第42节 元龙湖海士第63节 暂留基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