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 攻城休怨累(上)

说起来,太行军这些年的仗打下来,还是第一次进行强行攻城。在原来的战斗经历中,太行军占据的城池,不是依靠奇袭得手的,就是依靠内应破开城门。

只是张狂也知道,随着以后太行军的地盘规模越来越大,需要从正面攻城的情况,绝对不会少的了。现在不乘守城的敌人不强的时候好好练一练,以后一旦面对真正的坚城,只怕就会被碰个头破血流。

所以,在平陶城下,张狂决定尽可能多的让部下主力,都参与到这次攻城战中,感受一下攻城的难度,积累些攻城的经验。想来平陶守军的兵力,已经在历次的战斗中被明显削弱,多半不足以对己方造成太大的伤亡和损失。

这便是攻城令的由来!

张狂一声令下,全军包括民夫在内的上万人,立刻全力动员起来。当太阳升起在东方的那一刻,出现在平陶守军面前的,是一支包括了五十辆轒辒车,四十辆盾车,二十架攻城云梯,六架井欗的庞大攻城器械车队。看到如此庞大的攻城器械队伍,平陶县令杜枫很难想象,仅仅是十天不到的时间里,贼寇出身的太行军,居然能够制作出如此众多的攻城器械来!

相反,一下子排出如此众多的攻城器械来,让太行军一方的士气越发的高涨了。这些攻城器械被窝在营寨里时,还看不出什么气势。可是一旦将这些体积庞大的家伙排在阵前,任是谁都感觉到,原本就不算高的平陶城城墙,如今越发的显得矮小了。

“这次攻城战,仲荣可为首功!”

张狂端坐在垒土搭建的指挥台上,当着环绕周围的众将。开口夸赞沈富道。面带微笑的辎重官沈富虽然连声逊谢,可是任谁也能够看出他心中的得意。

沈富是追随张狂最早的那批元老之一。从资历上来说,除了周仓、典韦等寥寥数人,无人可以比拟。而且,他如今由武职转入文职,专门负责太行军的辎重补给。这一年下来可谓是劳苦功高。不说沈富监制的这批攻城器械,能够减少多少人员伤亡,光凭他的那份资历,也没人会有意去拆他的台。

沈富在武道一途上天分有限,即使被张狂点化后,也不过一个普通的“百人斩”。不过,在管理和算术上,沈富却有着令人极为意外的天赋。

几年前,张狂为了提高军中和工匠们的管理水平。特地对手下的官吏们进行了一次管理知识授课,传授后世的“流水线操作”、“标准化管理”之类知识。由于张狂本身对这些知识,也多半是一知半解,大多数官吏学起来更是一头雾水。

只有沈富等寥寥几人,在张狂讲授知识的启发和指导下,自我专研,完善了一套可行的管理制度出来。这套模仿后世“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分工”的工匠生产体系,让工匠们的生产效率成倍提高。

凭借着这份功绩。沈富成为张狂最倚重的辎重管理者。而摆放在平陶城下的那些攻城器械,便是沈富督促随军工匠。动员数千民夫,经过几天的辛苦,所打造出来的成果。

“仲荣的首功已经定下。如今剩下一个先登之功,却不知道哪位有意来夺取?”

表扬完沈富的功劳,张狂再次开口。这一次,张狂的话音未落。立刻就有人争先恐后的跳出来争夺先登的荣耀。

“除了某家典韦,还能有谁?”

“关某不才,愿为将军先登!”

“额徐晃在主公麾下,还没有立下什么像样的功劳。典仟长,关仟长。这次攻城,就不必劳烦二位大才,有区区在便可!”

典韦、关羽、徐晃三人一站出来,其余如周仓、谢逊诸将纵然跃跃欲试,却也没有再站出来了。别的不说,这三位,可都是“万人敌”一级的强者啊!在披坚执锐,攻城陷阵这方面,“万人敌”的威力,要远远超过“千人破”之流。

至于连“千人破”的武力标准都没有达到的人,你好意思在“万人敌”面前开口吗?

见到部下诸将都踊跃要求出战,张狂心里颇为高兴。他缓缓的扫视了三人一遍,从坐席上长身而起,大声笑道:

“哈哈哈!区区一座小县城,又怎么抵挡得住我军猛将的攻略?子韧、云长、公明,既然你们三人都有意拿这座小县城练练手,那就不妨赌赛一番。谁若是达成先登,另外两位便要在战后的庆功宴上,好好的敬他一杯酒。这个主意,你们看如何?”

听了张狂这番话,三员“万人敌”猛将相互间看了一眼,毫不犹豫的齐声答应道:

“诺!”

见自己的话,成功的激起了三人的竞争之心,张狂心中也颇为满意。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三人都身为“万人敌”,军中将士对于他们三人到底哪一个是其中最强者,向来是各有说法。

其中,典韦战绩最多,资历最老,在军中最有声望;关羽天性高傲,绝不愿居于人下;徐晃新成为“万人敌”,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如此一来,三人自然是互不服膺。

由于张狂平时的压制,典韦等人并没有多少全力比试的机会。如今张狂在战场上立下规矩,可以让三人乘机比试一番,典韦、关羽、徐晃三人当然要摩拳擦掌,一争高下了。不管最后是谁胜出,张狂都可以得到满意的后果。

“咚咚咚……”

伴随着一阵低沉的鼓声,攻城大作战终于开场了。

太行军首先出动的,是五十辆轒辒车。从太行军大营到平陶城下,有一道一丈多宽的护城河隔着。不先填平了这道护城河,攻城器械是靠不到平陶城的城墙的。

所谓的轒辒车,就是一个加上轮子的尖顶小木屋。由于头顶和两边都有木板遮掩,可以保护士兵安全到达敌人的射击范围以内,进行各种土木作业。为了防止敌人使用热油进行火攻,在冲出去的轒辒车木板上,沈富还特地让民夫涂上一层湿泥。

看到冲上来的轒辒车,坐镇城头的平陶县令杜枫,不由得眉头一皱。面对轒辒车上的厚厚木板防护,普通的弓弩根本就射不穿。要对付这种装甲厚实的小型推车,最好是使用十石以上力道的大黄弩,或者能够发射沉重石块的投石车。

可是,大黄弩是国之利器,更兼工艺复杂,制造困难,只有像晋阳这样的边郡重镇,才有资格安装。而投石车这种攻城利器,虽然早在几百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但自从大汉建立以来,敌人基本上以四方的蛮夷为主。对付那些不懂得如何筑城的蛮夷,根本不需要用上投石车这种攻城大杀器。

如此算起来,大汉已经有上百年的时光,没有大规模装备使用过投石车了。除了雒阳的武库中,还残留着少量百年以前制造的投石车,很难再找到它的存在痕迹。作为一名饱读诗书的士人,杜枫只是略通兵事,可不是军事专家。对于投石车这种军器,他是连听都没有听过。

“射!瞄准了敌人的缝隙去射!”

思来想去,杜枫只得让县兵们用弓弩瞄准射击,对轒辒车保持一定的压力。若是这些式样丑陋的推车敢于一直推到城墙下方来,杜枫就会用堆积在城头的檑木巨石,将这些看上去有几分像蛤蟆的东西统统砸扁!

轒辒车到了护城河边,立刻停下来。藏身在车内的士卒们,利用车体的遮蔽,将事先准备好的草袋投进护城河。每一个草袋里,都填充着四五十斤的干泥土。五十辆轒辒车分为六组,每五辆一组。同一组的轒辒车首尾相连,形成一道三十多步长的安全走廊。

这样一来,后方的民夫在一批持盾甲士的掩护下,可以相当安全的将草袋运送到距离敌城差不多五十步远的地方。然后,这些装着干土的草袋,在藏身车体内的士卒接力下,一个接一个的被扔进护城河中,慢慢的将护城河填满。

平陶的护城河原本年久失修,早就被淤平了不少。杜枫在战前几天里,虽然组织县中民夫进行了重新开挖,毕竟时间有限,只恢复了原有水面宽度的八成。如此一来,太行军填平护城河的工作量,可就减少了不少。

同时,为了掩护民夫在轒辒车阵后方的运输行动,足足有四十辆盾车,被太行军推到距离城头不过三、四十步距离的地方。这些盾车,其实就是在前部竖起大盾牌的小推车。虽然看似简陋,却有效的掩护了负责与城头敌军对射的弓弩手。虽然城头的敌军射手站在城墙上,有高度加成,但有了盾车的掩护,太行军射手在这场对射中,并不算吃亏。

而且,太行军射手的攻击,其实目的不在于杀伤多少敌人,只在于让城头的敌人,无法全力射击城下那些运送填土草袋的民夫。有了弓弩手的有效压制,当轒辒车中的士卒将护城河填平之时,太行军一共也只死伤了民夫六十余人。

至于双方弓弩手对射的战绩,大致保持在一比一的水准。如此战果,对攻城的太行军一方来说,自然是相当有利的。(未完待续。。)

第45节 孰能横刀立?第55节 惴惴母与子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8节 战炁耀三军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48节 论“大贤良师”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35节 青史本无常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33节 客来意带殇第4节 天下可布武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48节 围城攻坚堡第3节 游侠探可疑(上)第22节 单父现重礼(下)第31节 何进立少帝第46节 但埋头种田(一)第5节 麹义观局势第46节 何得识天机(六)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40节 白波起乱战(四)第3节 黄巾据太行(下)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32节 董卓起私意第4节 天子坐明堂(上)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41节 真气世家子第9节 田丰无明主(上)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66节 太行根基盛(三)第59节 汉家有好甲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44节 何得识天机(四)第19节 敌讯水上败(三)第二 卷终·恰如猛虎卧荒丘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第16节 文丑亦凶猛(下)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52节 内廷见尚书第38节 天平实难敌第9节 田丰无明主(上)第43节 虚实需暗探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30节 决胜制万骑(六)第93节 独品惊共骇(上)第41节 冀土意未宁(上)第6节 公路何足道(下)第13节 复闻黄巾起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33节 陈登甘称臣第80节 前战果为因第61节 子龙搏激流(下)第31节 颜良战典韦第23节 豪强陷阵急(上)第4节 天下可布武第9节 冀州一人故第33节 客来意带殇第71节 管亥展勇武第62节 征程鞍未解(中)第40节 并州初落定(下)第81节 智者细细思第8节 智士款款析(二)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11节 两军窥匈奴(五)第51节 当朝有太傅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14节 三英战吕布(三)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2节 二将城头议第29节 宫掖藏杀机(上)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59节 子龙搏激流(上)第33节 郭嘉说局势(上)第19节 运筹谋千里(三)第46节 但埋头种田(一)第23节 黄巾密密铺(上)第15节 乱石穿空过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六 卷终一时多少豪杰第20节 复仇起草莽(二)第72节 居心藏诡异(下)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23节 黄巾密密铺(上)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36节 张狂行暗计(下)第39节 胜负终落定第39节 彭城有曹氏第48节 友军藏敌意第13节 日暮途已暗
第45节 孰能横刀立?第55节 惴惴母与子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8节 战炁耀三军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48节 论“大贤良师”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35节 青史本无常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33节 客来意带殇第4节 天下可布武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48节 围城攻坚堡第3节 游侠探可疑(上)第22节 单父现重礼(下)第31节 何进立少帝第46节 但埋头种田(一)第5节 麹义观局势第46节 何得识天机(六)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40节 白波起乱战(四)第3节 黄巾据太行(下)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32节 董卓起私意第4节 天子坐明堂(上)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41节 真气世家子第9节 田丰无明主(上)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66节 太行根基盛(三)第59节 汉家有好甲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44节 何得识天机(四)第19节 敌讯水上败(三)第二 卷终·恰如猛虎卧荒丘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第16节 文丑亦凶猛(下)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52节 内廷见尚书第38节 天平实难敌第9节 田丰无明主(上)第43节 虚实需暗探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30节 决胜制万骑(六)第93节 独品惊共骇(上)第41节 冀土意未宁(上)第6节 公路何足道(下)第13节 复闻黄巾起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33节 陈登甘称臣第80节 前战果为因第61节 子龙搏激流(下)第31节 颜良战典韦第23节 豪强陷阵急(上)第4节 天下可布武第9节 冀州一人故第33节 客来意带殇第71节 管亥展勇武第62节 征程鞍未解(中)第40节 并州初落定(下)第81节 智者细细思第8节 智士款款析(二)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11节 两军窥匈奴(五)第51节 当朝有太傅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14节 三英战吕布(三)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2节 二将城头议第29节 宫掖藏杀机(上)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59节 子龙搏激流(上)第33节 郭嘉说局势(上)第19节 运筹谋千里(三)第46节 但埋头种田(一)第23节 黄巾密密铺(上)第15节 乱石穿空过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六 卷终一时多少豪杰第20节 复仇起草莽(二)第72节 居心藏诡异(下)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23节 黄巾密密铺(上)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36节 张狂行暗计(下)第39节 胜负终落定第39节 彭城有曹氏第48节 友军藏敌意第13节 日暮途已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