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 白波起乱战(四)

“胜利了?!”

徐晃虽然心中疑虑重重,手下却没有停顿,大踏步的向前走去。他的身后,是上百名表现得龙精虎猛的太平道甲士。

“杀!”

震天的杀声响起,那是太平道甲士对别动队发动色反攻追击。

原本人数为五百的别动队,先是被强弓劲弩一阵射杀,后又被塞门刀车捅死不少。在徐晃一记“半月斩”飞出之后,已经损失了一百四、五十人。接下来被太平道甲士一阵追击,混乱中自相践踏,又损失上百。

当杨奉派出去接应的大部队将太平道出击的甲士赶回去以后,整个别动队里,身体还算是囫囵的,总数居然不到两百了。

这个结果,让杨奉气到差点儿吐血。但是,如此巨大的打击,还没有听到中堡内居然隐藏着一个“万人敌”的消息,对杨奉的打击大。

就连在一旁观战的韩暹,听到徐晃居然是“万人敌”的消息,心里也是一阵恍惚。

“万人敌”当然不能真的力敌万人。不过,有一个该级别的强者在,已经足以影响到一场万人级别会战的胜负了。特别是当“万人敌”猛将身处一个,不会以寡敌众的险要环境当中时,他的战斗力便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来。

毕竟,被一百个人围攻,和一百个人一个一个的上去单挑,两者所面对的难度简直有天渊之别。单单这么一个猛将,就足以让联军攻破中堡的可能性,下降八成!

而另一个方面,暴露了自己“万人敌”身份的徐晃,依然在迷惑的探寻着,为什么别动队一开始的攻势。居然会如此的舍生忘死?

百思不得其解的徐晃,最终还是决定,去请教一下前辈“地师”。可见,徐晃也是个好学的人。

“地师”,也就是黄袍蒙面人,饶有兴味的看着徐晃。听完他的问题,笑着答道:

“这个问题,你不应当来问我。”

“那……为什么呢?”

“因为,我也不知道。”

徐晃的脸上显露出一阵失望。“地师”见了,接着笑道:

“不过,你可以去问他们啊!”

顺着“地师”的手指,徐晃看见几个神情萎靡的俘虏,恍然大悟的一拍额头,恭谨的对“地师”行了一礼:

“谢过地师指点。”

在仔细的盘问了十多个被俘的士卒以后。徐晃终于弄明白了刚才的激战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别动队数百士卒,在进入了黑洞洞的城门洞以后,由于队伍极为拥挤,每个人的行动进退,都变得身不由己。

就算最前排的士卒,遭遇到可怕的杀戮。死伤惨重。可是别动队里人人衔枚,无法发出大声的惨叫。这让后排的士卒,对前边遭遇的杀伤毫不知情。

结果,被别动队的主将一声号令,这股拥挤的人潮,在后来者的向前推动下,就变得根本就无法停下来。阴差阳错之下。他们这才有了仿佛是悍不畏死的疯狂表现。

当然,这等疯狂表现,一旦被现实给惊醒,立刻就消失不见,兵败如山倒了。

弄清楚了事实的真相。徐晃心里,真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原来,当士卒们对面前的困境一无所知的时候,反而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战斗力?

同时,徐晃也暗暗的警醒自己,战场之上千变万化,说不定一个小细节,就能够影响到整个战局的走向。看来,在兵法之道的掌握上,自己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徐晃还有心情在战后进行分析总结,可是对立一方的杨奉和韩暹,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别动队出发时五百零四人,回来的只有二百八十九人。其中轻伤一百零二人,重伤七人。就连队率王毅,都失陷在那黑黑的城门内,生死不知。可以说,整只别动队算是被彻底的打残了。没有一两个月的休整补充,别动队是别想要恢复基本的战斗力了。

但是,这还不是最头痛的问题。最头痛的问题,还是新出现的那个“万人敌”徐晃。

对徐晃这个小子,不管是杨奉还是韩暹都知道他的底细。这个小子虽然武技高明,毕竟年纪幼小,还不到二十岁。所以,韩暹与杨奉心里,并没有将他当做一盘菜。可是,今日一战,两人才惊恐的发现,这个徐晃的武力,居然高到了吓人的地步!

“万人敌”啊!这可是整个大汉,都没有几个的存在啊!

以目前大汉正式公布天下的消息来说,被汉军公认的“万人敌”一级猛将,只有“江东猛虎”孙坚,和“古之恶来”典韦。另外还有一个可能达到“万人敌”水准的猛将,就是号称“凉州飞熊”的董卓。

另外,据说目前镇守并州的骑都尉丁原手下,新冒出一员猛将,人称“飞将”吕布,也是“万人敌”一级的强者。只是,吕布冒头的时间尚短,并没有被雒阳的重臣们完全认可。

其实,以当时的交通和通信状况,即使哪里真的有达到“万人敌”一级的猛将,想要为大众认知,也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韩暹和杨奉当然能理解,这个偌大的天下,必然有大批隐藏的高手,由于没有足够的展示机会,不为人所知。可是,当自己真的一头撞上一个以后,两人心中的那份郁闷之情,真的是无以言表了!

就像现在,一个徐晃的存在,让韩暹与杨奉进攻中堡的念头,一下子黯淡了起来。

“万人敌”虽然不能真的以一敌万,但在一场战斗中屠戮百人,还是可以做到的。如果双方是在地形开阔的平原上正面厮杀,人多的一方,还可以依靠士卒的性命,耗尽“万人敌”的体力,从而击败这名“万人敌”。

可是,如果是在空间狭小的城头肉搏,以逸待劳的“万人敌”,甚至可以边打边恢复体力。在这种没有了人数优势的情形下,想要击败一个“万人敌”,需要消耗的血肉数量,光是想一想,就能够让韩暹和杨奉两人头皮发炸。

这种伤亡,绝不是目前的联军,所能够承受的!

“这个小子,是怎么一下子变成万人敌的?”

杨奉气急败坏的提出问题。这句话,让韩暹身体一震,脸上再次露出惊骇的表情。

“张狂……一定是他!”

听到韩暹这个失态的回答,杨奉的大嘴,也不由得张的老大:

“张狂……他好像能‘点化’万人敌……”

虽然这个消息,此前一直被天下大多数的有识之士,当做是一条流言,可杨奉和韩暹遇到了突然冒出来的徐晃以后,便不得不考虑到传言的可靠性。

两人顺着这条线索推导下去,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张狂既然会‘点化’姓徐的小子,说明姓徐的已经是张狂的人了!也就是说,张狂对白波谷的渗透,比咱们预想的都要深!”

“既然张狂在白波谷潜伏的如此之深,他的图谋也一定很大。所以,若白波谷有变,张狂一定会全力动员,乘机南下!”

两人这一番推导得到的结论,彻底的推翻了他们原来的想法。

“如果张狂真的如同传言中那样,可以‘点化’万人敌。那,此僚会不会如同传说中那样,能够未卜先知呢?”

想到这一点,杨奉和韩暹两人相互间对视一眼,都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深深的恐惧。

“要是张狂事先就知道,那中堡还能够被打下来吗?”

很显然,不能。

既然张狂的威胁如此可怕,两人对攻克中堡又没了信心,下一个提出来的问题,就是退兵。

只是,就这样退兵的话,谁会甘心呢?

对于张狂能够预言战局结果的话语,两人也只是提出了一种可能,并不能肯定。而且,在下意识中,韩暹和杨奉也都不想肯定这种可能。用韩暹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

“那可是连大贤良师都做不到的事情啊……”

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天色已经亮了。韩暹与杨奉这才意识到自己一夜没睡,疲惫的感觉立刻涌上来。

昨夜的纷纷扰扰,让联军一方的士卒都没能休息好。再加上首领心里又有了退兵的想法,今天的攻城活动,自然而然的停顿下来。

只是,联军想要休息,偏偏有人不让他们休息。杨奉刚和衣躺倒在榻上,眯了一会眼,还没有睡着,就有亲卫慌张的冲进来大叫:

“主公!不好了,中堡出兵偷袭我军!”(未完待续。。)

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23节 黄巾密密铺(上)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66节 真心服预见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21节 单父现重礼(上)第40节 得失未分明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26节 决胜制万骑(二)第40节 三军取全胜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51节 若欲斩桥瑁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57节 本初终陨落(上)第8节 战炁耀三军第44节 巨鹿危机至第43节 欢宴隐杀机(下)第36节 瘟疫实难当第5节 麹义观局势第15节 文丑亦凶猛(上)第18节 君臣青且嫩(下)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63节 枭雄大事成(五)第24节 黄巾密密铺(下)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29节 决胜制万骑(五)第57节 本初终陨落(上)第88节 城中路何在?(下)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25节 小县藏能吏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30节 先登知是谁?(下)第91节 细分狐与豺(上)第77节 交锋和观察第三 卷终·此去经年第48节 自当顺人意(二)第20节 三军心未定(下)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24节 麹义意果敢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9节 冀州一人故第38节 小锤可获“獐”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7节 智士款款析(一)第44节 汉宫现连环(二)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60节 飞将不可追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15节 乱石穿空过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10节 西园八校出第20节 苦肉收军心第45节 大刀斩虏敌(中)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40节 称王成风潮第57节 贰臣动干戈(上)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39节 彭城有曹氏第8节 本初满城招(下)第23节 征战漫天急(二)第97节 三英现峥嵘(上)第44节 何得识天机(四)第33节 郭嘉说局势(上)第71节 居心藏诡异(上)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40节 三军取全胜第71节 居心藏诡异(上)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45节 大刀斩虏敌(中)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68节 太行根基盛(五)第50节 回天因无意(一)第19节 伏击成笑柄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7节 青州有变故(上)第42节 元龙湖海士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79节 料敌暂为停第72节 居心藏诡异(下)第14节 难现太平齐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39节 武夫做干城
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23节 黄巾密密铺(上)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66节 真心服预见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21节 单父现重礼(上)第40节 得失未分明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26节 决胜制万骑(二)第40节 三军取全胜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51节 若欲斩桥瑁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57节 本初终陨落(上)第8节 战炁耀三军第44节 巨鹿危机至第43节 欢宴隐杀机(下)第36节 瘟疫实难当第5节 麹义观局势第15节 文丑亦凶猛(上)第18节 君臣青且嫩(下)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63节 枭雄大事成(五)第24节 黄巾密密铺(下)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29节 决胜制万骑(五)第57节 本初终陨落(上)第88节 城中路何在?(下)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25节 小县藏能吏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30节 先登知是谁?(下)第91节 细分狐与豺(上)第77节 交锋和观察第三 卷终·此去经年第48节 自当顺人意(二)第20节 三军心未定(下)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24节 麹义意果敢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9节 冀州一人故第38节 小锤可获“獐”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7节 智士款款析(一)第44节 汉宫现连环(二)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60节 飞将不可追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15节 乱石穿空过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10节 西园八校出第20节 苦肉收军心第45节 大刀斩虏敌(中)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40节 称王成风潮第57节 贰臣动干戈(上)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39节 彭城有曹氏第8节 本初满城招(下)第23节 征战漫天急(二)第97节 三英现峥嵘(上)第44节 何得识天机(四)第33节 郭嘉说局势(上)第71节 居心藏诡异(上)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40节 三军取全胜第71节 居心藏诡异(上)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45节 大刀斩虏敌(中)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68节 太行根基盛(五)第50节 回天因无意(一)第19节 伏击成笑柄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7节 青州有变故(上)第42节 元龙湖海士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79节 料敌暂为停第72节 居心藏诡异(下)第14节 难现太平齐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39节 武夫做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