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

目前张杨手下,最为重要的部将,有穆顺、杨丑、眭固、卞喜等人。

其中,穆顺是张杨在丁原手下时的老同僚,关系向来不错。杨丑与张杨关系平平,只是不愿意投靠“出卖”了丁原的吕布,这才率军返回并州,屈居于同僚张杨之下。

至于眭固和卞喜二人,说起来背景就有些复杂了。

这两人,原本都是参加过“黄巾之乱”的蛾贼头目,效力于“人公将军”张梁部下。后来张梁战败身死,部下溃散四方。眭固原本是党人出身,颇有智略,见事不可为,便劝说了卞喜与自己一齐带领残部逃入太行山。

本来,眭固与卞喜逃入太行山以后,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却也算是自在,胜在没人管。可惜的是,好景不长。当张狂领着一帮子精兵悍将,从太行山一带强势崛起,不断吞并驱赶其余小股的黄巾军残部时,眭固就面临着一个简单的选择:

——是投靠张狂,还是试图保持独立?

这个问题,没有让眭固犹豫多久。当同为黄巾军残部的“司隶”所部,被张狂毫不留情的斩杀一空以后,眭固就极为自觉的奉张狂为盟主,遵循张狂的号令行事。

如此一来,眭固就成为了张狂名义上的部下,算是外围势力之一。而张狂也没有那么多精神,去盯着眭固这一类没有威胁的小股部队。除了偶尔需要听从张狂发布的几个命令,还要定期的向太行军大寨缴纳些许钱粮,眭固的处境,其实与之前没有多少区别。

不过,作为一个老牌的士人,眭固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山贼这等没有前途的职业。他当然没有兢兢业业干上一辈子的打算。

眼看太平道在张角故去后四分五裂,完全不成气候,黄巾军已经不太可能成事。而党人所受到的“党锢”,也被朝廷给取消了。在这样的背景下,眭固就开始试着,联系一些当年的老朋友。

时任冀州刺史的王芬。当年与眭固算是有着一面之缘。有着这样的情面在,王芬上任不久,便与眭固恢复了联络,暗中建立了一条极为秘密的书信联络。

也正是眭固暗中泄露的一系列太行军外围情报,才让王芬得以掌握太行军的大致动向。他可以乘太行军主力不在之时,指使麹义统帅的亲兵部队,袭杀了多位与太行军关系密切的冀州土豪,所依赖的情报,就有不少来自这里。

随后。王芬又在眭固的请求下,将眭固介绍给新结识的同道王允。王允虽然看不起厕身为贼的眭固,最终还是瞧在大家都是想要诛除宦官的份上,秘密出谋划策,为推动太行军的招安事项,出了一点儿力气。

太行军既然被招安,那么眭固作为太行军的分支之一,也享有了被招安的待遇。正巧这时张杨奉丁原之命。到上党一带来剿灭盗匪。眭固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名士王允的介绍。与张杨搭上了关系,终于顺利的被张杨收编为并州州师。

张杨虽然待人宽厚,有容人之量,毕竟不是傻子。对眭固这么一位曾经在张梁手下混过的大豪,张杨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提防的。

所以。为了分割眭固带下太行山的五百“义兵”,张杨便故意将眭固手下的头号勇将卞喜,提拔为军侯,与眭固并列。

程昱所说的拉拢张杨,指的就是从眭固着手。暗中操作,来拉拢张杨。眭固虽然与太行军本部关系并不密切,毕竟在太行军的旗帜下呆过一段时间。在如今太行军势力明显膨胀的情形下,想来眭固也不至于拒绝太行军给出的好意。

“那么,联络眭固之事,就交给先生了。”

两人讨论以后,张狂对此事定下了基调。

在今年,太行军先是于年初开春时节,派出乐进、赵云等率领一千余骑兵,联手鲜卑大人宴荔游,击败了鲜卑大王和连的试探进攻。后来,张狂又出动五千步骑、万余民夫,联手董卓军瓜分了白波谷。

经过这等程度的使用,张狂若不想过度消耗己方的战争潜力,就不适合再次大举用兵。所以,以计略图谋上党一郡,便是张狂唯一的最好选择。

“眭固之事,可以请地师出面,庶几可事倍功半。另外,无忌,你可真是慧眼识人啊!你看中的那个史阿,这次又为我军带来了一份大礼呢!”

“哦?什么大礼?先生快说……”

张狂对于自己能在一念之间,将史阿网罗到麾下,也是极为得意的。

史阿归附不过一年,就为太行军屡立大功。特别是他在去年潜往冀州,不但查出了伏杀张狂大舅子赵风的幕后凶手,还无意间揭露了冀州刺史王芬的叛乱图谋,逼王芬自杀了事。

由于这些功绩,史阿目前已经升到了“门下督盗贼”的官位,秩四百石,离他这一生的志向——秩六百石的官家大吏,相隔已经不远了。

“这次,史阿可是为无忌你引荐人才来了。”

对于史阿的举荐,程昱无疑相当满意,于是细细为张狂解说。

史阿所要引荐的人才有两位。一位姓鲍名出字文才,是司隶京兆尹新丰人。他与史阿同出于“天下第一剑客”王越的门下,是史阿的师弟。

王越有正式的入门弟子七人。其中,论起机变和所学渊博程度,史阿可居第一。但要单论武力,鲍出虽然年轻,却以一手“千军辟易”刀法,高居七人之首!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鲍出虽然师从于剑客王越,偏偏一身武学,与王越所擅长的技艺大相径庭。单挑独斗,其实并非鲍出的擅长。

以师傅王越的评价来论,鲍出最适合的场合,居然是在军旅之中,结阵而战。假若能够在军中磨练十年,王越断定,鲍出定然能够晋升为大汉军中新一代的“万人敌”!

除了鲍出以外,第二位得到史阿引荐的,却是一位不大不小的名人。他就是曾经担任过上军校尉蹇硕的司马,后来在蹇硕败亡以后,又短暂成为“大长秋”的何进老乡潘隐。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潘隐与鲍出在亲眼目睹了淳于琼刺杀大将军何进,追杀淳于琼不成以后,由于见机得快,在袁绍大举调动西园军围攻大汉皇宫之前,就逃了出来。

由于当时整个雒阳的局面都被袁绍、袁术两兄弟所操纵,潘隐逃出皇宫以后,不敢前往大将军府,以免被袁绍安排的人手,给杀人灭口。于是,两人只得潜往当时应该算是最安全的地方,鲍出师傅王越的住处,寻求大侠王越的帮助和指点。

王越既然是鲍出的师傅,当然要尽量庇护鲍出与潘隐二人。但是,他从鲍出与潘隐两人口中得到的实情,实在是太过于骇人听闻。所以,一听完两人的内情介绍,王越就立刻知道自己根本顶不住对方的威势,急忙将两人安排潜行出了雒阳城。

但是,就算出了雒阳城,鲍出与潘隐二人的处境依然极为危险。万一被袁绍得知了二人的消息,袁绍为了杀人灭口,必然会派遣大队官兵前来捕杀。

对逃亡之路经验老道的王越,仔细想了半天,发现整个大汉的国土上,除了南方荆州、交州的那些个偏僻蛮荒之地,和西北动乱之地,其余州郡,都很难躲避过汝南袁氏的庞大人脉网络。

除非鲍出和潘隐隐姓埋名,就此甘愿断绝进步之道。否则,两人只要略一露头,袁氏的杀手恐怕就会接踵而至。可是这等局面,对于鲍出和潘隐来说,无疑是埋没了两人的一身本领。

思虑再三,王越突然想到一个人。他那个侧身在黄巾余孽张狂部下的弟子史阿,近来仿佛过得不错。按照史阿从北地托人带回来的消息,他到了张狂部下,不过一年,就从二百石升到了四百石。这份成就,让王越门下那些热心仕途的师兄弟们,无不羡慕嫉妒恨。

只是,众人对张狂这厮的黄巾名头极为顾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愿意也投奔到张狂部下,去与史阿作伴的。

然而,张狂身为黄巾余孽这一缺陷,对于鲍出和潘隐来说,此刻却成了一个极为可靠的保证。

袁氏的势力再深厚,也不可能影响到身为黄巾余孽的张狂。两者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完全走不到一块去。相较于一不小心,就病死于疟疾瘴气之类疾病的南方荒蛮,和兵荒马乱的西北战区,在张狂治下的地区,生存反而较为容易。

有史阿的介绍,这位据说求贤若渴的黄巾大帅,能够给鲍出和潘隐一个意外的出头机会,也说不定呢?

而且,根据不少流民传回来的信息,张狂居然在并州北部压服了鲜卑人,重新在河套一带展开屯田活动。这个消息说明,张狂已经在北方站稳了根基,决不至于很快就被人给覆灭掉。

听到王越的上述分析,潘隐固然还心里有些疑虑,但鲍出已经被师傅的话给说服。他拜托王越以后多照顾一下自己的老母亲,便拉着潘隐,果断上路,向并州北部出发。(未完待续。。)

第100章 张亦难躲过第28节 决胜制万骑(四)第36节 张狂行暗计(下)第8节 战炁耀三军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12节 冀土奇袭谐(四)第4节 刘虞心在帝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33节 飞将非无敌(上)第18节 董卓思时局(下)第55节 磨刀向东胡第82节 锐士悄悄至第26节 猛虎初露头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10节 智士款款析(四)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2节 纵败无降意(下)第43节 徐州变数起第17节 运筹谋千里(一)第62节 冀州强龙伺第20节 三军心未定(下)第63节 暂留基未立第41节 攻城需汗血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40节 得失未分明第18节 君臣青且嫩(下)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56节 董卓大起兵第74节 李肃有担当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64节 公孙破黄巾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75节 判敌未如判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38节 天平实难敌第28节 朝堂拟新帝(下)第19节 伏击成笑柄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3节 兖州名士劫(上)第40节 白波起乱战(四)第40节 三军取全胜第62节 枭雄大事成(四)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13节 日暮途已暗第60节 子龙搏激流(中)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35节 李傕托士气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53节 常侍非束手第64节 公孙破黄巾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54节 刘表入荆州第41节 欢宴隐杀机(上)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1节 枭雄报新仇第39节 彭城有曹氏第3节 点化当为禄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82节 锐士悄悄至第33节 飞将非无敌(上)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30节 祖茂现峥嵘第55节 两汉论根本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30节 决胜制万骑(六)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65节 军威强为主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49节 杀伐天子殿第11节 踌躇黄河岸(下)第3节 黄巾据太行(下)第45节 孰能横刀立?第1节 四处烽烟起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67节 乐进布铁骑第16节 乐进破阵弩(下)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51节 匈奴伤心身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22节 征战漫天急(一)
第100章 张亦难躲过第28节 决胜制万骑(四)第36节 张狂行暗计(下)第8节 战炁耀三军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12节 冀土奇袭谐(四)第4节 刘虞心在帝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33节 飞将非无敌(上)第18节 董卓思时局(下)第55节 磨刀向东胡第82节 锐士悄悄至第26节 猛虎初露头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10节 智士款款析(四)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2节 纵败无降意(下)第43节 徐州变数起第17节 运筹谋千里(一)第62节 冀州强龙伺第20节 三军心未定(下)第63节 暂留基未立第41节 攻城需汗血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40节 得失未分明第18节 君臣青且嫩(下)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56节 董卓大起兵第74节 李肃有担当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64节 公孙破黄巾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75节 判敌未如判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38节 天平实难敌第28节 朝堂拟新帝(下)第19节 伏击成笑柄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3节 兖州名士劫(上)第40节 白波起乱战(四)第40节 三军取全胜第62节 枭雄大事成(四)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13节 日暮途已暗第60节 子龙搏激流(中)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35节 李傕托士气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53节 常侍非束手第64节 公孙破黄巾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54节 刘表入荆州第41节 欢宴隐杀机(上)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1节 枭雄报新仇第39节 彭城有曹氏第3节 点化当为禄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82节 锐士悄悄至第33节 飞将非无敌(上)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30节 祖茂现峥嵘第55节 两汉论根本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30节 决胜制万骑(六)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65节 军威强为主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49节 杀伐天子殿第11节 踌躇黄河岸(下)第3节 黄巾据太行(下)第45节 孰能横刀立?第1节 四处烽烟起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67节 乐进布铁骑第16节 乐进破阵弩(下)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51节 匈奴伤心身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22节 征战漫天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