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

汉军司马手中长矛一举,大声叫道:

“哪里来的蟊贼,竟敢如此嚣张!难道,你们这些蟊贼,想要再次反叛大汉吗?”

听了这话,关羽心中冷笑。

——果然是明知故问。当关某好欺负吗?

话已至此,关羽反而散去了怒气。他淡淡的看了汉军骑士一眼,说道:

“凭你,可敢逼反我军么?”

被关羽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一噎,汉军骑士当即大怒,可是他张开嘴以后,却发现不好回话。

难不成,还真的能给对方扣上一顶叛逆的大帽子?

话说到这个份上,其实双方都已经清楚了对方的立场。既然大家都没有将事情闹大的打算,又互相不买对方的账,剩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大家都是汉子,干得是刀头上舔血的勾当。既然如此,干嘛效仿那些文人,做这些无谓的口舌?”

汉军司马的话语,其实也合了关羽的胃口。他一手提起插在身旁的大刀,微微一笑道:

“说得好,何必做口舌之争?手上的功夫,才是最重要的!”

说罢,关羽斜提大刀,对着前方舌绽春雷,大喝一声:

“放马过来!”

虽然与关羽相隔了足有三十步,可是刚才的那一声大喝,依然让汉军司马有种,仿佛是面对着一只“吊睛白额大虫”般的感觉。然而瞬间的恐慌过后,汉军司马的心中,却生出了勃然大怒!

恼羞——成怒!

“驾!”

汉军司马双腿一夹胯下的良马,双手挥动一丈三尺六寸的硬木长矛,对着关羽站立之处,便如同一辆满载的卡车,挟着万钧之势,向关羽猛的撞过来!

冲出去十步,汉军司马看着纹丝不动的关羽,心中渐渐冷静下来。

——这家伙,不会是吓傻了了吧?

然后,他又想起上司的吩咐,将手上长矛的力道收拢了几分。如果对方真的被吓呆了,汉军司马也能够及时的收回一些力道来。

——若是失手,真的杀了对方,却也麻烦……

两人相距十步。

关羽依然不动。

——真是傻了?

汉军司马心中有些懊悔。

——早知道对方外强中干,何必与这等人计较?现在倒好,杀了此人,难免被上司训斥几句了……

只有五步了!

关羽……终于动了!

动若雷霆!

被关羽紧紧握在手中的那把大长刀,是张狂亲自为他设计打造的。

刀柄长七尺一寸,刀身长两尺二寸,通体用上等镔铁锻造而成。为了避免铁质刀杆握着不舒服,上面厚厚的缠绕了一圈坚韧的细麻绳。

由于匠师反复的精心锻造,在此刀刀身上,留下了两条细细的青色水纹。因为这个原因,这把重达八十二斤的大砍刀,被张狂特地赐名为:

“青龙偃月刀”!

与汉军司马心中的犹豫不决相比,关羽的动作,干净利落,绝无拖泥带水的味道。他将沉重的青龙刀当头举起,不退反进,对着撞击过来的汉军骑士,兜头就是一刀!

对旁观者来说,关羽的这一刀,看起来也不是如何的快捷。然而,在正面对上那份锋锐的汉军司马,却有一种感觉:

那抹刀锋,完全压制住了他的思维反应能力!

他想动,却动不了。

他想叫,却叫不出。

他想逃,可是偏偏被胯下的战马,直冲冲的带向恐怖的前方!

——完了!

——要死了!

——不……

马儿长嘶,鲜血飞溅!

悲嘶中的马头,突然间腾空而起,飞上高空!

头脑的一片轰鸣声里,汉军司马只感觉到一股大力,狠狠的砸在自己胸口。虽然他身上披挂着一副防护力相当不错的玄铁鳞甲,却依然觉得胸口的肋骨,至少断了三根。

——我死了吗?

被胸口的剧痛所刺激,几欲晕倒的汉军司马,终于从混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

——我还活着……

——刚才,是怎么了?

汉军司马虽然败得不明不白,但是在一旁观战的太行军斥候与汉军骑士,却对关羽刚才那一刀,感觉到惊艳无比。

作为旁观者,他们对关羽出刀的过程,看得清清楚楚。

关羽斩出的那一刀,借助着沉重的刀身和奔马的速度,先是一刀斩在战马的颈部。虽然青龙刀的刀口并未开锋,可是在关羽赤黄色的金系“战炁”加持下,切断马头的过程,与切过豆腐的过程,并无二致。

鲜红的马血高高喷起,在还没有飞溅到汉军司马脸上之前,带着一抹鲜红的青龙刀,已经落在了汉军司马的胸口。

如果不是关羽快速的转动刀口,只是用刀面抽中汉军司马的话。相信此刻,凌空飞出去的汉军司马,就不会是完整的一个人,而是半截躯体了!

一招击溃对手的关羽,脸上并没有半分兴奋,倒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不过“百人斩”级别的武力,居然还敢如此嚣张!

这,便是关羽对此战的最后感慨。

若是关羽的心声,被那汉军司马听到了,只怕还剩下半口气的他,会被关羽活活气死。

要知道,在人才辈出的并州州师里,那个汉军司马,也是排的上号的“千人破”一级高手呢!

但是,事实在此,失败者是没有人权的。不管你是不是轻了敌,或者留了手,在战场上,败了,就是败了。

没有借口。

没有理由。

见到刚才大发神威的关羽,并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反而在一旁掏出一块干净的手帕,细心的擦拭起下颌长到一尺多长的青髯。其余的汉军骑士,这才大着胆子,下马照料起,重伤在地的汉军司马。

同时,这些汉军骑士,也难免悄悄的议论起关羽的武力。

不管那汉军司马的“千人破”有多么勉强,只能算作“千人破”一级猛将中垫底的份儿。可是,好歹那也是一个“千人破”。能够一击“击杀”“千人破”的猛将,怕不是有……

——万人敌!?

这个想法一出现,自然将其余的汉军骑士,狠狠的吓了一跳!

不过,要不怎么说并州兵的作风彪悍呢?即使有人猜测关羽是一名“万人敌”,那些汉军骑士中,依然有人有胆子站出来说话。

一位身材八尺有余的壮年军官,大步来到关羽面前,抬手行了一个军礼,大声的问道:

“额(我)是并州丁刺史部下,武猛从事张杨,请问老兄,你是何人啊?”

此人的话语虽然不算客气,不过配合上他那副和气的脸庞,倒也没有让关羽感到什么不快。

“解良关羽!”

“关兄弟,你在太行军里,是个什么职位啊?”

说起这个,关羽心中有些不快。不过,张狂特地对众将强调过,如果对上了并州的汉军,态度要不卑不亢,有礼、有利、有节。总而言之,不能弱了威风,却也不要将关系弄得太僵。

“斥候队,十人长。”

“啊?”

张杨显得极为吃惊。他情真意切的问道:

“你们‘太行军’,还真是……?”

关羽无语。

“对了,额(我)要谢过兄弟你,谢谢你刚才对上‘老穆’的时候,留了手。”

“不客气。同为汉家士卒,吾自当避免无谓的死伤。”

“不过……”

张杨神色一肃,正色说道:

“穆顺学艺不精,你却不能认为,额并州军就这点儿活计。姓张的不才,却也要领教一下兄弟你的高招!”

——真是麻烦!

这一刻,关羽的脑子里蹦出这么一个念头来。其实并州军与太行军,现在可以算是半个友军。但是,在如此背景之下,双方却一定还要先起点儿摩擦,相互称一称彼此的分量和实力。

此时此刻,关羽虽然并没有与张杨交手的欲·望,可是为了太行军声势,这一战,却是非打不可了。

既然如此,关羽也很干脆的一扬手,说了一个字:

“请!”

ps:感谢【怖特】书友的再次打赏。算起来,【怖特】兄已经是本书粉丝值最高的书友了。在扑街的路上,有这样的热心书友支持,心中甚慰。

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40节 三军取全胜第33节 陈登甘称臣第42节 欢宴隐杀机(中)第58节 华雄谨而骄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56节 李郭功皆高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47节 但埋头种田(二)第100章 张亦难躲过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21节 烽火遍地起(三)第41节 攻城需汗血第53节 常侍非束手第34节 飞将非无敌(中)第6节 公路何足道(下)第68节 孰料伏对伏第39节 巨鹿外无援(上)第56节 阉党鸣挽歌(下)第14节 片语闻敌情第5节 河北鏖战烈(一)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46节 汉宫现连环(四)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65节 太行根基盛(二)第36节 郭汜当先骑第2节 竖子安敢欺?(下)第33节 客来意带殇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22节 二帅意自平(下)第42节 曹操试应敌第82节 锐士悄悄至第68节 公孙战袁绍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6节 公路何足道(下)第80节 前战果为因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52节 内廷见尚书第7节 河北鏖战烈(三)第39节 胜负终落定第20节 美人犹奉侍(下)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53节 常侍非束手第96节 两军斗智勇(下)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33节 郭嘉说局势(上)第8节 本初满城招(下)第3节 点化当为禄第12节 张狂屯民户第29节 颜良意且犹(上)第33节 敌前徐缓动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12节 张狂屯民户第61节 子龙搏激流(下)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33节 客来意带殇第24节 征战漫天急(三)第55节 惴惴母与子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23节 豪强陷阵急(上)第13节 浴血豪强间(中)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41节 攻城需汗血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18节 君臣青且嫩(下)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21节 二帅意自平(上)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57节 挑战亦快意第21节 复仇起草莽(三)第57节 真定藏麒子第40节 得失未分明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44节 单挑拼一骑!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25节 伏兵城中来(四)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19节 运筹谋千里(三)第52节 白波现故人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21节 二帅意自平(上)第27节 大军急急退(上)第9节 长社火起否?(上)第61节 征程鞍未解(上)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43节 虚实需暗探
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40节 三军取全胜第33节 陈登甘称臣第42节 欢宴隐杀机(中)第58节 华雄谨而骄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56节 李郭功皆高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47节 但埋头种田(二)第100章 张亦难躲过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21节 烽火遍地起(三)第41节 攻城需汗血第53节 常侍非束手第34节 飞将非无敌(中)第6节 公路何足道(下)第68节 孰料伏对伏第39节 巨鹿外无援(上)第56节 阉党鸣挽歌(下)第14节 片语闻敌情第5节 河北鏖战烈(一)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46节 汉宫现连环(四)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65节 太行根基盛(二)第36节 郭汜当先骑第2节 竖子安敢欺?(下)第33节 客来意带殇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22节 二帅意自平(下)第42节 曹操试应敌第82节 锐士悄悄至第68节 公孙战袁绍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6节 公路何足道(下)第80节 前战果为因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52节 内廷见尚书第7节 河北鏖战烈(三)第39节 胜负终落定第20节 美人犹奉侍(下)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53节 常侍非束手第96节 两军斗智勇(下)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33节 郭嘉说局势(上)第8节 本初满城招(下)第3节 点化当为禄第12节 张狂屯民户第29节 颜良意且犹(上)第33节 敌前徐缓动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12节 张狂屯民户第61节 子龙搏激流(下)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33节 客来意带殇第24节 征战漫天急(三)第55节 惴惴母与子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23节 豪强陷阵急(上)第13节 浴血豪强间(中)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41节 攻城需汗血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18节 君臣青且嫩(下)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21节 二帅意自平(上)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57节 挑战亦快意第21节 复仇起草莽(三)第57节 真定藏麒子第40节 得失未分明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44节 单挑拼一骑!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25节 伏兵城中来(四)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19节 运筹谋千里(三)第52节 白波现故人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21节 二帅意自平(上)第27节 大军急急退(上)第9节 长社火起否?(上)第61节 征程鞍未解(上)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43节 虚实需暗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