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点化当为禄

“典兄不可不信!周某作证,主公的话,必然是千真万确!”

由于在与典韦的激战中伤了元气,周仓之前,一直在旁边修整体力。但是,听到典韦的话语,他忍不住就为主公张狂,分辨起来。

“你是……”

“某家是河东大阳人,姓周名仓,主公为某赐字为‘大丰’。典兄,主公是何等样的人物,又怎会虚言欺骗与你?”

对张狂这个年青的首领,典韦并不太相信。但是,对于刚才与自己交锋十数回合,最终平分秋色的强者,典韦却不得不相信。凭着野兽般的直觉,典韦已经察觉,周仓此人,不是那种有能力作伪的奸猾之徒。

如此一个英雄人物,却对一旁那个小白脸首领,真心信服。这样的事实,让典韦的心中,又增加了几分不确定。

——莫非,这位姓张的黄巾军首领,所说的话语,确实是真的?

张狂本来打算亲自出马,利用如簧的巧舌,说服典韦加入自己的麾下。不过,见到周仓这个更为典韦信服的人,主动开口,也乐得暂时闭上嘴巴。

周仓这人,虽然看起来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其实口才并不算差。他与典韦狠狠的拼过一场,自知若论起真实的实力来,自己其实,还要差上对方一筹。不过,当周仓发现,有可能将这个强悍的对手,变成己方的一员之时,自然大是激动。

“典兄可曾知道,若是五日之前,某家遇到典兄,将会是何等情形?”

典韦这时,经过一点时间的休息,感觉已经恢复了三成的力气,心中略微有了点底气,好奇的接口问道:

“周兄且说?”

“五日之前,某家若是遇到典兄,只怕在典兄手下,撑不过三个回合!”

“这是为何?”

周仓崇敬的看了一眼张狂,得到了张狂暗中的鼓励,于是细细诉说起最近一个多月以来,发生的奇妙事情。

“……一月以前,某家主公在战场上,…………突然得到‘南华老仙’的指引,领悟了《太平天书》里《人卷》的奥秘,……

……可以对某等这些上天注定,转世前来辅佐主公的人,进行‘点化’,然后某等就可以获得更加强大的武力,来帮助主公,开创一个太平盛世了……”

对于周仓所说的这番奇异言语,典韦是半信半疑。

他在这世界上活了差不多二十年,并不是那种消息闭塞,从来没有出过家门的人。从一些见多识广的熟人口中,典韦也听说过,天下确实有着各种各样的奇人异士。有的能呼风唤雨,有的能赴汤蹈火,有的能日行千里,有的能化身草木……

太平道的“大贤良师”张角,就是典韦心中可以确定的,具有不可思议神通的“仙师”一流。从这个方面来想一想,如果说张角的族人,也拥有某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奇异能力,却是完全合理。

——只是,这件事情若是落到了自己的头上,如果没有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典韦是不会就这样轻易相信的。

“空口无凭!张公子,你说某命中注定,是你麾下的左膀右臂,为何某却没有得到上天的启示?”

张狂暗中微微一笑,心道有门了。他表情严肃的说道:

“如此重要的大事,岂容我信口开河?等典君你被我点化之后,自然就知道,自己到底是谁,要来辅佐谁了。”

这时,周围的一个黄巾力士插嘴叫道:

“渠帅,何不现在就点化了这厮,让他明白明白。也省得与这厮扯上这许多话!”

话音刚落,另一个黄巾力士急急的插嘴进来,大声的叫嚷道:

“不可!主公,先前可是说好的,下一个点化的,可是俺啊!”

先前那黄巾力士回口说道:

“何老四,你这小身板,就算是被渠帅点化了,也当不得什么大用。难不成,你当你能和周校尉相比啊?”

几个黄巾力士附和道:

“就是就是,不如先点化了这位典兄弟。人家可是以一敌百的猛将啊!”

何老四一急,口吃起来:

“尔……尔等……不是好人!……俺……俺才是……下一个!”

从这些黄巾士卒的对话中,典韦敏锐的听出了两个事实。

第一,这位年纪轻轻,长得白白净净的张姓渠帅,的确有“点化”他人的奇异能力。

第二,这种奇异的“点化”能力,的确有着大幅度强化个人武力的效果。那个周姓的黄巾猛将,就是这种“点化”的受益人。

——那么,要不要加入黄巾的队伍,去对抗汉室呢?

这个问题,对典韦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困扰。

作为一个被地方豪族招募的“游侠儿”,或者叫做“轻侠”,信奉的向来就是“食人之禄,忠人之事”。如果这位黄巾渠帅,真的能够将典韦的武力,大幅度的强化一番。有着这样的恩惠,典韦是毫不介意,当一回对抗汉室的反贼的。

反正,这腐朽的汉室,延续到了现在,上进的道路,早就已经被例如“四世三公”袁家之类的豪门士族,给彻底霸占住了。近年以来,汉家朝廷,从来就没有给过那些,像典韦这样中低阶层出生的人才,一条可以向上爬的道路。

才华横溢如“大贤良师”张角,不也就是因为上升无门,才转而潜心向道,折腾出这么偌大一个“太平道”来起事的吗?再说了,如今的黄巾,闹得是如火如荼,说不定……

——真就成了大事呢?

“都静下来!别吵嚷了!”

周仓见周围的黄巾力士们议论纷纷,不由得大声的呵斥。张狂待到周围安静了下来,清了清嗓子,大声的说道:

“我张狂定下的规矩,自然要自己遵守。既然下一位,说定了是何老四,就不会变了。再说了,若是典兄,不能证明自己对太平道的诚心,哪怕他是命中注定,将成为我的左膀右臂,也不能轻易的获得我的点化。”

“毕竟,南华老仙赐予我的神力,乃是用在我太平道将士的身上。非是对我太平道有功之人,是不可轻易点化的。这一点,务必请典君明白。”

典韦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他心中一阵泄气。明明自己,还没有答应加入黄巾军,现在却稀里糊涂的,要和别人竞争起什么“点化”的先后顺序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饶是典韦并非一个粗心之人,这番折腾下来,还是被张狂成功的收入麾下。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

看着周仓毫无戒心的朝自己走过来,递过一条用于绑在额头的黄色布巾,典韦心中闪过暴起发难,杀出重围的念头。但是略一思量,他还是放下来这个冒险的念头,顺手将黄色布巾绑在额头,算是正式加入了黄巾军。

见到典韦亲手将代表黄巾军的布条,绑在了头上,张狂表面上是不动声色,心中其实已经笑翻了天。三国里的超级猛将之一,被称为“一吕、二马、三典韦”的存在,岂是普通人物可以比拟?

这一刻,是自从张狂来到这个乱世之后,最为欣喜的一刻!

——有了典韦这样的强力保镖,以后自己在战场上的安全问题,就不在话下了!

第37节 飞骑未可持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14节 片语闻敌情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24节 万军无主将第39节 胜负终落定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41节 攻城需汗血第80节 前战果为因第65节 苦斗马不歇(中)第4节 天下可布武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43节 何得识天机(三)第12节 冀土奇袭谐(四)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44节 何得识天机(四)第4节 天子坐明堂(上)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56节 煌煌威共势第47节 陷地终有计(三)第36节 郭汜当先骑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52节 臧氏两父子第1节 枭雄报新仇第49节 公曹当覆灭(上)第26节 决胜制万骑(二)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5节 麹义观局势第31节 张杨思太原第48节 友军藏敌意第44节 单挑拼一骑!第24节 黄巾密密铺(下)第53节 遗言藏真卜第29节 先登知是谁?(上)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30节 祖茂现峥嵘第37节 侠士亦官迷(中)第19节 伏击成笑柄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2节 竖子安敢欺?(下)第30节 宫掖藏杀机(下)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77节 交锋和观察第67节 愿吃苦中苦第46节 汉宫现连环(四)第80节 前战果为因第41节 真气世家子第69节 麹义树威信第1节 枭雄报新仇第44节 胜负难明言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60节 飞将不可追第63节 袁绍定决心第4节 天子坐明堂(上)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25节 州固易得矣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第58节 华雄谨而骄第20节 苦肉收军心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9节 冀土奇袭谐(一)第18节 掠地需商量第64节 公孙破黄巾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39节 彭城有曹氏第30节 先登知是谁?(下)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第4节 天下可布武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32节 董卓起私意第10节 西园八校出第55节 惴惴母与子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62节 冀州强龙伺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3节 公孙忧何食?第26节 猛虎初露头第64节 无忌思好逑(下)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5节 麹义观局势第6节 公路何足道(下)第20节 复仇起草莽(二)第52节 但须招曹操第16节 文丑亦凶猛(下)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46节 但埋头种田(一)第15节 三军齐整备
第37节 飞骑未可持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14节 片语闻敌情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24节 万军无主将第39节 胜负终落定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41节 攻城需汗血第80节 前战果为因第65节 苦斗马不歇(中)第4节 天下可布武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43节 何得识天机(三)第12节 冀土奇袭谐(四)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44节 何得识天机(四)第4节 天子坐明堂(上)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56节 煌煌威共势第47节 陷地终有计(三)第36节 郭汜当先骑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52节 臧氏两父子第1节 枭雄报新仇第49节 公曹当覆灭(上)第26节 决胜制万骑(二)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5节 麹义观局势第31节 张杨思太原第48节 友军藏敌意第44节 单挑拼一骑!第24节 黄巾密密铺(下)第53节 遗言藏真卜第29节 先登知是谁?(上)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30节 祖茂现峥嵘第37节 侠士亦官迷(中)第19节 伏击成笑柄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2节 竖子安敢欺?(下)第30节 宫掖藏杀机(下)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77节 交锋和观察第67节 愿吃苦中苦第46节 汉宫现连环(四)第80节 前战果为因第41节 真气世家子第69节 麹义树威信第1节 枭雄报新仇第44节 胜负难明言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60节 飞将不可追第63节 袁绍定决心第4节 天子坐明堂(上)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25节 州固易得矣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第58节 华雄谨而骄第20节 苦肉收军心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9节 冀土奇袭谐(一)第18节 掠地需商量第64节 公孙破黄巾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39节 彭城有曹氏第30节 先登知是谁?(下)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第4节 天下可布武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32节 董卓起私意第10节 西园八校出第55节 惴惴母与子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62节 冀州强龙伺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3节 公孙忧何食?第26节 猛虎初露头第64节 无忌思好逑(下)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5节 麹义观局势第6节 公路何足道(下)第20节 复仇起草莽(二)第52节 但须招曹操第16节 文丑亦凶猛(下)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46节 但埋头种田(一)第15节 三军齐整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