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 但须招曹操

数日之后,在一个晴岚可爱的好天气里,依然将郡兵的主力驻扎在酸枣,忙着联络兖州各郡县大吏的东郡太守桥瑁,临时决定举行一场小规模的野外宴会,来欢迎一位来自朝廷的名士。

桥瑁作为一郡太守,朝廷的二千石重臣,能够被他郑重其事宴请的人物,当然不会是无名之辈。这位刚刚从被董卓把持的朝廷,辞职回乡的名士,有一个很偏门的姓氏:边。

姓边名让,字文礼的这位,是陈留浚仪人。年少时,边让便以博学善辩,兼文采过人而闻名于郡县,在兖州声名甚高。后来他写了一篇《章华赋》,让当世大儒蔡邕颇为惊异,从而将边让收为弟子,因此名噪一时。

在灵帝时,大将军何进以边让在朝野有名望,用咨询军事的名义,征召他为令史。后来九江郡出缺,边让被何进推荐为九江太守。两年后,边让以治理地方有方的功绩,再次升迁进京。以这位的身份地位,可谓是兖州士人的代表人物。桥瑁若能得到边让的支持,赶走刘岱,夺取兖州刺史之事,就有了更大的把握。

边让与桥瑁曾有过一面之缘。这次边让弃官回乡,途径酸枣,就是为了拜访一下近来在兖州声威日盛的桥瑁。这等重要人物路过,志在兖州刺史的桥瑁,当然不能错过。于是,桥瑁为了接待贵客,居然丢下军中事物不管,专门在军营外五里处挑选了一处景致优美的亭台,为边让摆酒接风,兼赏风观景谈论天下大事。

如今虽然是战时,但酸枣距离董卓军大将徐荣屯驻的荥阳,距离极为遥远。在荥阳通往酸枣的路上。更是有四道以上的哨所坞堡监视。故而,桥瑁丝毫不担心远方的凉州军突然出现,对己方发动攻击。

当然,为了策应安全,以防万一,桥瑁还是派出了得力部将。领着精兵千人,分散在亭台周围二百步外,担任警戒。不过,为避免那些丘八们不懂欣赏风景,乱动乱走,影响了郡守和名士们的雅兴,桥瑁下令,让士卒们不得不潜伏身形,蹲守在一旁。

桥瑁善于交接士人。维持在各级官吏中的人脉,在官场中混的是如鱼得水。不过,他对军事一道,显然不怎么熟悉。在军中,桥瑁只管两件事情,一是钱粮的消耗,二是军官的任命。至于训练啊,巡逻啊。安营扎寨啊,执行军法啊什么的杂事。桥瑁统统交给了亲信的军官去负责。

至于他是以什么原则,去任命军中的职位嘛?

当然是看与桥瑁的关系远近啦。你能指望一个对军事一窍不通的主官,能够分辨出谁是军事行家,能够采纳那些合理的军事建议吗?

所以,桥瑁手下的兵,战斗力极为可疑。就说今天被派出去执行重要的警戒任务的那一千人来说吧。为了不打扰到郡守的酒兴,不少士卒干脆跑到了距离宴会亭台四、五百步远的地方拿出从营地里带出来的酒肉和骰子,一边吃喝,一边玩乐,以消磨在野外的无聊时光。

那么。这些士卒如此放松,他们的长官不会管一管吗?

对此,那些在消磨时光的士卒们是一点儿都不担心。统御这一千人的营司马,在布置好大致的防御点之后,立马就跑到附近的一个“里”中,去找他刚弄到手的一个年轻相好去了。

少数在抽签时抽到了下签的倒霉蛋,看着躲在暗处的同袍们有吃有玩,一个个自然也没有心思放哨。在他们看来,就凭旁边大营里驻扎的上万大军,足以威慑住那些想要图谋不轨的贼军乱党。真要是有不开眼的贼子一头撞上来,营中上万大军一出动,必然便能将对方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

当然,也有少数感觉敏锐的士卒,看着晴好的天色,发下这样的好日子,不但适合宴请宾朋,其实也很适合突袭破阵。

好吧,会有这等想法的人,多半被同伴啐上一声,骂一句“杞人忧天”,便将这等无聊的想法丢到一边去了。

就在此时,有个无聊的士卒,无意间向西方看了一眼,突然间就如同抽了风似的,指着前方,张口结舌,就是说不出话来。

其他士卒看见他的古怪样子,好奇的转头一看,立刻惊慌失措的大叫起来:

“敌袭!有敌袭!”

敌人是一群骑兵。由于他们将马速提到最大,留给桥瑁军的迎战时间显然很是不够。更糟糕的是,因为桥瑁军队敌人的出现毫无心理准备,所以即使在有人发出了敌袭警报以后,很多人依然没能反应过来。

当数目不过数十的敌方骑兵,轻松突破桥瑁军的外围哨卡时,大部分士卒连武器都没有拿到手。直到对方顺利无比的一路冲到亭台之外,负责警戒和保卫任务的桥瑁军,依然是乱成一团,仿佛一群无头苍蝇。

这些突然出现的骑兵,是什么人呢?

乱成一团的桥瑁军,心里自然会想这个问题。不过,他们不会有机会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当然,想必有看官已经猜出了这些骑兵的来历。不错,这些骑兵,便是曹操亲自带领的,专门要取桥瑁性命的亲信精兵!

曹操的出现,意味着他正在执行由袁绍布置下来的必杀任务。

带着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一帮兄弟,曹操只率领四十名精兵,凭借从刘岱那里得到的可靠消息,在蹲守的东郡郡兵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成功突入桥瑁的宴客现场。

当是时,曹操一伙人为了避免暴露身份,尽皆用黑巾蒙面,身上披挂着凉州军常见的盔甲,人人皆骑着快马,一口气就冲到桥瑁所在的亭台前。

由于曹操的身形特殊,为了避免被熟人认出,他在此役中,只是缩在一众兄弟后面遥控指挥。临时担任这次突袭指挥的,却是夏侯惇。

到了这一步,曹操策划的这次大胆奇袭,算是基本成功了。此刻曹操军还需要面对的,仅仅是桥瑁军的最后一道单薄防线。

桥瑁的一名亲将,带着十余名武士,便服把守在亭台之下。这些武士,都是军中十人杀以上的强者。若是对上普通士卒,他们还可以展示一下自己的勇武。可惜,在曹操那群至少是“千人破”级别的兄弟们面前,他们完全不堪一击。

光是夏侯渊一人,便在短短的几个呼吸之间,三箭射杀三人,又两枪刺死两人。其余曹仁、曹洪、夏侯惇等人,根本就没有费什么事,便将剩余的武士统统杀了个干净。

其中,曹操也没有闲着,手中双戟挥动,从马上划过两名武士的咽喉,显露出极强的身手。由于他的身材在人群中显得相当矮小,故而被亭台中一名风度极佳的文士特别注意,多看了两眼。

这名翩翩名士,当然便是此次宴请的主角,陈留人边让。

发生在亭台之外的血腥屠杀,让所有赴宴者都慌了神。特别是宴会的主人桥瑁,他向来自负胆大,就算伪造三公书信,也只是视若等闲。可是,面对不远处那些滴着血的刀枪,桥瑁这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有害怕的东西。

在桥瑁还未曾反应过来之前,已经修炼到准“万人敌”一级的夏侯惇,便从马上一跃而下,大步冲入亭台,大喝一声,一枪刺出,将堂堂大汉两千石的郡守,刺了个透心凉!

击杀桥瑁之后,曹操一伙人又将所有在场的陪客,统统屠杀殆尽。除了两、三人因为反应够快,及时跳进亭台旁的水中,避免被当场宰杀,其余人都全都难逃一死。做完了这些事情,曹操更不停留,带着精锐部下即刻扬长而去。

在曹操军跨上马背,用响亮的马蹄声宣告他们的撤离时,一个披头散发的士人,悄悄的从水塘边的芦苇丛里探出头来,用惊恐中带着仇恨的目光,看着那些凶手的模样,仿佛要将他们的样子刻在心里。

桥瑁手下在现场的兵力,足足是曹操五倍以上,却因为平时疏于训练,队伍不整,战斗力孱弱,更兼郡将被杀,毫无组织,郡兵们居然连来袭者是什么人都没有摸清楚,便眼睁睁的看着曹操一行人,轻松杀穿了郡兵的防御线,不慌不忙的离开。

此役,曹操四十人不折一人一骑,击杀东郡太守桥瑁以下三十余人,可谓完胜!

曹操军离开以后,围聚在桥瑁尸身旁的东郡郡兵将校们,还没有就主将被杀之事,议论出一个明确的结果来,立刻又遭到了另一群汉军的包围。

包围东郡郡兵的,不是别人,正是兖州刺史刘岱部下的兖州州师。

刘岱手下的兖州州师,在兵力数量上,还没有东郡郡兵多。偏偏刘岱利用对方主将身死的良机,彻底的压制住了东郡郡兵。群龙无首之下,东郡郡兵无心也无力反抗,只得乖乖的被刘岱收编。如此一来,刘岱手下的直接兵力,猛然增长了一倍。这对刘岱控制兖州的局面,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消息。(未完待续。。)

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第25节 决胜制万骑(一)第28节 大军急急退(下)第13节 日暮途已暗第39节 彭城有曹氏第37节 侠士亦官迷(中)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19节 运筹谋千里(三)第23节 运筹谋千里(七)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2节 纵败无降意(下)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52节 回天因无意(三)第60节 飞将不可追第36节 郭汜当先骑第76节 王允揽大权第48节 围城攻坚堡第47节 陷地终有计(三)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51节 自当顺人意(五)第6节 豪杰忿怒顾第62节 冀州强龙伺第6节 王芬谋大事第11节 两军窥匈奴(五)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20节 复仇起草莽(二)第60节 王庭选良马第41节 攻城需汗血第12节 北骑若入口(下)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55节 两汉论根本第40节 并州初落定(下)第11节 曹操出师黯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30节 久战乱未靖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48节 友军藏敌意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第42节 冀土意未宁(下)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7节 智士款款析(一)第56节 阉党鸣挽歌(下)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39节 武夫做干城第59节 胜负本鲜明第27节 攻城休怨累(上)第40节 白波起乱战(四)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50节 豪杰夜带刀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6节 公路何足道(下)第50节 回天因无意(一)第56节 煌煌威共势第40节 三军取全胜第8节 本初满城招(下)第68节 公孙战袁绍第40节 称王成风潮第51节 匈奴伤心身第1节 枭雄报新仇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9节 田丰无明主(上)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76节 战歌当好战第26节 决胜制万骑(二)第50节 公曹当覆灭(下)第46节 陷地终有计(二)第29节 先登知是谁?(上)第29节 颜良意且犹(上)第53节 二袁自暗斗第42节 元龙湖海士第74节 易断势与局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61节 料中是良骥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3节 点化当为禄第97节 三英现峥嵘(上)第46节 陷地终有计(二)第18节 运筹谋千里(二)第36节 张狂行暗计(下)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24节 运筹谋千里(八)第20节 运筹谋千里(四)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第36节 人杰当称王?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34节 飞将非无敌(中)第4节 需胜方由己(下)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50节 公曹当覆灭(下)第38节 此是平生志
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第25节 决胜制万骑(一)第28节 大军急急退(下)第13节 日暮途已暗第39节 彭城有曹氏第37节 侠士亦官迷(中)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19节 运筹谋千里(三)第23节 运筹谋千里(七)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2节 纵败无降意(下)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52节 回天因无意(三)第60节 飞将不可追第36节 郭汜当先骑第76节 王允揽大权第48节 围城攻坚堡第47节 陷地终有计(三)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51节 自当顺人意(五)第6节 豪杰忿怒顾第62节 冀州强龙伺第6节 王芬谋大事第11节 两军窥匈奴(五)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20节 复仇起草莽(二)第60节 王庭选良马第41节 攻城需汗血第12节 北骑若入口(下)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55节 两汉论根本第40节 并州初落定(下)第11节 曹操出师黯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30节 久战乱未靖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48节 友军藏敌意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第42节 冀土意未宁(下)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7节 智士款款析(一)第56节 阉党鸣挽歌(下)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39节 武夫做干城第59节 胜负本鲜明第27节 攻城休怨累(上)第40节 白波起乱战(四)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50节 豪杰夜带刀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6节 公路何足道(下)第50节 回天因无意(一)第56节 煌煌威共势第40节 三军取全胜第8节 本初满城招(下)第68节 公孙战袁绍第40节 称王成风潮第51节 匈奴伤心身第1节 枭雄报新仇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9节 田丰无明主(上)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76节 战歌当好战第26节 决胜制万骑(二)第50节 公曹当覆灭(下)第46节 陷地终有计(二)第29节 先登知是谁?(上)第29节 颜良意且犹(上)第53节 二袁自暗斗第42节 元龙湖海士第74节 易断势与局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61节 料中是良骥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3节 点化当为禄第97节 三英现峥嵘(上)第46节 陷地终有计(二)第18节 运筹谋千里(二)第36节 张狂行暗计(下)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24节 运筹谋千里(八)第20节 运筹谋千里(四)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第36节 人杰当称王?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34节 飞将非无敌(中)第4节 需胜方由己(下)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50节 公曹当覆灭(下)第38节 此是平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