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 运筹谋千里(七)

那些从休屠各大部族里缴获的马匹,让张狂得以将两支步兵千人队,临时转换成骑马步兵。这样一来,张狂能够用于奇袭王庭的人手,就增加到两千。若是没有这样的物质基础,张狂奇袭南匈奴王庭的大动作,根本不具备执行的可能性!

一路上,要不是并州太平道的人,疏通了沿途三个小部落的关系,怕是这次奇袭的大动作,早在三天前,就已经被南匈奴人给察觉到了。

不过,也别被并州太平道的实力给吓住了。事实上,自从这一千余并州骑兵,加入到太行军的奇袭队伍之后,被吓住的人,并不是张狂。

细细分说的话,并州骑兵虽然数量不过一千余人,却是各自不相从属。其中,光是大头目,便有三个,小头目则不下数十人。

虽然这些并州骑兵的骑射功夫,都相当不错。但是,真要打起来,不用张狂出手,光是依靠乐进统帅的骑兵千人队,就足以完败他们。

相反,当那些本来很有些桀骜不驯的并州骑士,看到太行军骑士们的军容武装之后,一个个仿佛变矮了几分。不少并州道众甚至以为,这些器甲鲜明的精锐骑士,其实是汉军精锐假冒的!

除了在军队的纪律、装备上压倒并州骑士以外,真正让并州骑士们心服口服的,是在进攻屠各人部落时,太行军所展示出来的强悍战斗力。

屠各人的战斗力,在并州也算是数得上的。在去年南匈奴人掀起的叛乱中,屠各人与南匈奴人联手,于今年年初攻杀并州刺史张懿、西河郡守邢纪所统帅的平叛汉军。

虽然随后屠各人就与南匈奴人因为分赃不均,引发火拼而散伙。但南匈奴的新任单于,却也不敢和屠各人公开翻脸。以并州骑士一千余人的实力,要击败屠各大部落不算难,但要全歼他们,却是不太可能。

只是,在太行军的突击骑兵面前,毫无防范的屠各人却犹如待宰的羔羊那样,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当并州骑士们来到屠各人的部落所在,与太行军会师的时候,看到营地旁堆砌而成的高高的京观,无不骇然失色!

一个拥有近千骑兵的胡人大部落,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了解到这一事实,在并州骑士中由此引发的种种小骚乱暂且不提。至少张狂本人,对并州太平道随后所表现出来的顺从姿态,心中很是有些小得意。不说别的,能让并州骑士的三大首领,在一声呼唤之后,就乖乖的来到张狂营帐内议事,就是一种明确的证明。

要知道,就算是在并州太平道的首领郭太面前,这三位的表现,也没有现在那么恭顺呢!

三人之中,势力最强的是杨奉。此人表字伯起,出身西河的豪强,据说与大名鼎鼎的“弘农杨氏”一族,有些远房的亲缘关系。

对自己能够与弘农杨氏扯上关系,杨奉向来颇为自傲。借着这层关系,杨奉一手组建了一支小型商队,往返于西河与弘农之间,大做皮毛、马匹的生意,获利不菲。要不然,他也难以一手拉起一支人数不少的骑兵队伍。

杨奉手下有两百骑士,若是不与太行军骑兵比较,也可以算是训练有素。尤其是骑士的被甲比率,接近四成,远远超过其余两位,在并州的千余骑兵里,杨奉军算得上是财大气粗了。

由于实力不弱,杨奉在白波谷的地位颇高。虽然他也信奉太平道,但在并州太平道内部,却说得上是一股半独立的势力。

另一位名叫韩暹的首领,字升甫,本为颍川的士子。不过,与被称为“望门投止,破家相容”的大名士张俭类似,韩暹也不幸的卷入了当年的“党锢之祸”,为朝廷所通缉,不得不远走并州。这一去,他就再也没有返回故乡。

经过边境十多年的风霜洗礼,原本那个身材削瘦,羽扇纶巾的睿智文士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目光敏锐、杀伐果断的邋遢骑士。

虽然手下的骑士人数最少,只有区区八十余人。但是,作为郭太最为倚重的心腹谋士,韩暹在并州的人脉极广。那些手下只有二、三十骑的小头领,大多数表示,愿意以韩暹马首是瞻。

最后剩下来的那位宋果,字仲乙,手下握有一百二十余骑。虽然他的部下,穿的有些破烂,武器也多有破损。可是,那种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彪悍之气,却远远的超过其余的并州骑兵。

说起来,这位宋果,在西河一代,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出身贫苦,却是生性轻悍。年轻时,宋果曾经以自己的一身好武艺,纠合了一帮乡间轻侠,横行于当地郡县,让整个郡县都不敢招惹。

后来,一代名士郭泰、郭林宗听说了宋果的事迹,觉得此人心性还不算坏,于是亲自上门劝诫宋果,对他晓以利害,希望他改邪归正。

郭林宗是何等人物?整个并州士人当中,仰慕他为人的士子何止千人、万人?他的金口一开,宋果立刻感动得痛哭流涕,从此洗心革面,不再做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了。

而有了大名士郭宗林的劝诫,宋果在州郡中的名声骤然飙升,很快便得到了当地郡守的征辟,成为一名郡中的小吏。

由于有这样一段香火因果在,宋果对郭林宗的亲属,向来是尊崇有加。郭林宗的侄子郭太,又被人尊称郭大贤的那位,之所以能够在“黄巾之乱”后,以“张角座下八大弟子”的身份,依然能在并州过得有声有色,宋果在明地里的支持,那是功不可没。

不过,宋果固然与郭林宗相交莫逆,本身却不是太平道中人。他召集的那一百六十余骑,多数是临近几个县中的县兵。这些县兵,个个都有一身,在胡汉杂居的纷乱之地,从小杀出来出来的武艺,却不是内地那些太平郡县里的老爷县兵们,可以比拟的。

除了三大首领以外,其余的骑兵小团体也是各有来历。有出身马贼的,有汉军边兵,甚至还有出身屠各族和匈奴人的胡骑。

由于胡人的传统和大汉的威势,那些出身胡人的骑兵,在加入大汉一方的军队以后,对待起同族的敌人来丝毫不会手软,甚至还会更加凶残。所以,张狂虽然在心里暗暗怀疑怀疑这些胡人的可靠性,却在其他人的说明下,接受了胡人的加入。

当然,这些堪称一盘散沙的并州骑士,可能正面作战不咋地,却也有着极为有用的一面。若没有这些熟悉并州地形道路的土著指点和接应,光凭太行军的斥候队,也不可能潜伏到距离南匈奴王庭只有区区五十里的地方。

“明天,就是决战的日子!”

张狂绷起面孔,一脸严肃的对手下的众将和三位并州骑兵首领说道。

“我的意思,是以乐进所部为先锋,直逼王庭的王帐。三位可以率领并州的豪杰们,从两翼包抄,以作为羽翼。”

听了这个布置,杨奉、韩暹、宋果三人相互对视了几眼,还是表达了不同的意见。

“张校尉,额【我】们来这里,是想要跟兄弟们一起杀奴的。可不是跑到这里来,就为了看别人怎么杀奴的……”

说这话的,是三人中,脾气最为耿直的宋果。他虽然承认,这位年轻的太行校尉,手下的确很不赖。但是,对自己勇武的自信,让宋果无论是面对谁,都没有胆怯的想法。

——想当年,额可是与“林宗公”说过话的呢!

“是啊,吾虽然不才,亦愿意为大汉,尽一份力!”

杨奉虽然只是个地方上的土豪,却因为与弘农杨氏的一点儿远亲关系,说话时喜欢摆弄他那刻意做作的一股子雒阳味。他虽然清楚,自己部下与太行军精锐之间的实力差距。但是,此时此刻,该说的话,他也是要说的。

如果奇袭成功,作为先锋的部队,死伤也许会大上一些。可是,抢到更丰富战利品的机会,不是也更多吗?要是跑到两翼去包抄,等到将敌人赶走之后,最好的那些贵人营帐,可不是就早也被人给占据了吗?

若是这时候不出力,待到胜利之后,人家凭什么,要将战利品多分一份给你呢?

ps:杨奉、韩暹二人,都是白波军的首领人物。宋果出自:宋果字仲乙,扶风人也。性轻悍,憙与人殷仇,为郡县所疾。林宗乃训之义方,惧以祸败。果感悔,叩头谢负,遂改节自敕。后以烈气闻,辟公府,侍御史、并州刺史,所在能化。

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23节 征战漫天急(二)第37节 侠士亦官迷(中)第62节 征程鞍未解(中)第35节 李傕托士气第59节 汉家有好甲第34节 金毛现狮王?第15节 乐进破阵弩(上)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35节 飞将非无敌(下)第69节 蛮夷轻节气(上)第64节 公孙破黄巾第50节 筹谋幕府间第98节 三英现峥嵘(下)第62节 无忌思好逑(上)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36节 侠士亦官迷(上)第65节 苦斗马不歇(中)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15节 文丑亦凶猛(上)第14节 难现太平齐第3节 兖州名士劫(上)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10节 田丰无明主(下)第6节 河北鏖战烈(二)第67节 愿吃苦中苦第36节 关羽破强军第32节 决胜制万骑(八)第四 卷终·离乱从头说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72节 董卓终不存第17节 董卓思时局(上)第32节 入城暗横剑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44节 且冷眼旁观(二)第68节 孰料伏对伏第76节 王允揽大权第56节 李郭功皆高第75节 吕布遭暗算第51节 当朝有太傅第1节 朝中风波恶(上)第29节 决胜制万骑(五)第79节 料敌暂为停第29节 程普抢先攻第58节 轻骑刺心腹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34节 金毛现狮王?第二 卷终·恰如猛虎卧荒丘第16节 一城独临危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第16节 元城故吏说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4节 天下可布武第60节 枭雄大事成(二)第25节 决胜制万骑(一)第60节 王庭选良马第38节 小锤可获“獐”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26节 大汉病天子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3节 需胜方由己(上)第16节 元城故吏说第37节 有公国名赵第3节 公孙忧何食?第80节 前战果为因第51节 当朝有太傅第46节 何得识天机(六)第5节 河北鏖战烈(一)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42节 冀土意未宁(下)第49节 公曹当覆灭(上)第25节 白马悠悠突(上)第81节 智者细细思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10节 冀土奇袭谐(二)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22节 征战漫天急(一)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8节 战炁耀三军第74节 易断势与局第48节 友军藏敌意第72节 居心藏诡异(下)第11节 两军窥匈奴(五)第26节 猛虎初露头第42节 曹操试应敌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22节 伏兵城中来(一)
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23节 征战漫天急(二)第37节 侠士亦官迷(中)第62节 征程鞍未解(中)第35节 李傕托士气第59节 汉家有好甲第34节 金毛现狮王?第15节 乐进破阵弩(上)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35节 飞将非无敌(下)第69节 蛮夷轻节气(上)第64节 公孙破黄巾第50节 筹谋幕府间第98节 三英现峥嵘(下)第62节 无忌思好逑(上)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36节 侠士亦官迷(上)第65节 苦斗马不歇(中)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15节 文丑亦凶猛(上)第14节 难现太平齐第3节 兖州名士劫(上)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10节 田丰无明主(下)第6节 河北鏖战烈(二)第67节 愿吃苦中苦第36节 关羽破强军第32节 决胜制万骑(八)第四 卷终·离乱从头说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72节 董卓终不存第17节 董卓思时局(上)第32节 入城暗横剑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44节 且冷眼旁观(二)第68节 孰料伏对伏第76节 王允揽大权第56节 李郭功皆高第75节 吕布遭暗算第51节 当朝有太傅第1节 朝中风波恶(上)第29节 决胜制万骑(五)第79节 料敌暂为停第29节 程普抢先攻第58节 轻骑刺心腹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34节 金毛现狮王?第二 卷终·恰如猛虎卧荒丘第16节 一城独临危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第16节 元城故吏说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4节 天下可布武第60节 枭雄大事成(二)第25节 决胜制万骑(一)第60节 王庭选良马第38节 小锤可获“獐”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26节 大汉病天子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3节 需胜方由己(上)第16节 元城故吏说第37节 有公国名赵第3节 公孙忧何食?第80节 前战果为因第51节 当朝有太傅第46节 何得识天机(六)第5节 河北鏖战烈(一)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42节 冀土意未宁(下)第49节 公曹当覆灭(上)第25节 白马悠悠突(上)第81节 智者细细思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10节 冀土奇袭谐(二)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22节 征战漫天急(一)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8节 战炁耀三军第74节 易断势与局第48节 友军藏敌意第72节 居心藏诡异(下)第11节 两军窥匈奴(五)第26节 猛虎初露头第42节 曹操试应敌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22节 伏兵城中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