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董卓思时局(上)

广宗城外,被张狂惦记上的大汉“东中郎将”董卓、董仲颖,正在查看敌情。

广宗县的历史并不长。西汉汉平帝刘衎元始二年,封代孝王玄孙刘如意为广宗王,盖取“推广宗子之意”为名,始有广宗之名。数年后国除,直到东汉时,才再次置为广宗县。

骑在一匹产自西域的高头大马上,身材胖大魁梧的董卓,身边只带着几个随从,逼近到离黄巾军大营不过一百一十步的距离,窥视着不远处的广宗城。

如今的广宗县城中,兵革林立,拥挤着无数的黄巾力士。根据汉军安插在黄巾军中的细作【间谍】的情报显示,整个大汉国的太平道首领,全体黄巾军的精神领袖,大贤良师,天公将军张角,就被这些狂热的黄巾军战士们,虔诚无比的守护在县中的寺衙中。

在董卓的记忆里,张角虽然年过五十岁,可是满头的黑发,看起来不过四十许人。当然,这是几年以前,董卓那时还在当时担任司徒的袁隗——也就是袁术、袁绍的叔叔——手下,为门下贼曹时的事情了1。

当然,任何人在看到张角的第一眼,都不会注意到头发、身材这些细节。对于初次与张角见面的人来说,他们只会被“大贤良师”深邃的目光给吸引。

虽然张角身材不高,远不如三弟张梁那样高大魁梧,一看就是难得的猛将;容貌也不帅,比不上二弟张宝那样潇洒飘逸,如同神仙中人。但是,如果三兄弟站在一起,让一个不认识的人来观察。这人第一眼,通常会发现张梁,第二眼会打量张宝,然后,注意力就会被张角完全吸引,再也看不到他身边的那两个配角了。

当年的董卓,就是这样的反应。

若非有着如此奇异的魅力,出身商贾家族的张角,又怎么能在注重家世的汉末,被无数的士人、民众,自发的尊称为“大贤良师”?

——国士无双,为何反叛?

董卓用力的摇了摇头,将这些对战事无益的记忆,从脑中强行驱赶出去。

如今的大汉,虽然经历了西凉数十年的羌人叛乱,国势不如之前强盛,却也没有到油尽灯枯的地步。像董卓这样的中层武将,固然时不时对朝廷发些怨言,但是一颗以身报国,博取汉室封赏的热心,却从来都不曾冷却。

不过,如今的董卓,虽然在天子的诏令下,荣升为汉军冀州征讨军的主将,可是心中,却偏偏郁闷的想要骂娘!

董卓虽然与原主将卢植、卢子干关系不佳,可那是因为关东人和关西人2自来就有的隔阂。外加上两人在才能上,一个偏文,一个偏武,关系能够好起来才怪呢。

可是天地良心在上,卢植的去职下狱,真的是与董卓一文五铢钱的关系都没有啊!

作为一名少见的、来自凉州的袁氏门生故吏,董卓有着多重的消息来源。

卢植的去职下狱,表面上是因为天子诏书上说的,卢植固守军营,不肯主动出击,击破黄巾军。其实,在事件的深处,却是目前朝堂上,所出现的政治斗争的结果。

年初的黄巾暴乱,让当时的天子和朝廷一时间惊慌失措,乱成一团。病急乱投医之下,所有的矛盾都被暂时强压下来,所有的招数都被用来对付蜂拥而起的黄巾军。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卢植、朱儁、皇甫嵩三人,才会被紧急推出,担任镇压黄巾军的三名主将。

但是,随着颍川黄巾军、南阳黄巾军、兖州黄巾军先后被汉军击败,回过神来的汉室朝廷,开始整理在黄巾之乱中,一度失去平衡的朝政。这样一来,朝中的风向,自然会明显为之一变。

本来,在朝中占据上风的,是以“十常侍”为首领的宦官集团。这些下面没有了的家伙,在当今天子的暗中纵容下,大肆打击士人和党人,其气焰之嚣张,就连号称“四世三公”的袁氏和杨氏都要退避三舍。然而,在黄巾起义爆发之后,“十常侍”一方最大的弱点就出来了。

那就是:

——根基尽在京畿之地,无法把握地方!

无法把握地方,就意味着“十常侍”固然可以在朝廷里呼风唤雨,决定官员的任免。但是,面对起自京畿之外的黄巾狂潮,“十常侍”完全是鞭长莫及。

为了扑灭打着“诛杀朝廷奸佞”旗号,却在实质上威胁到汉室安危的黄巾军,在当今天子的授意下,“十常侍”不得不主动废除坚持了十余年的“党锢”政策,重新大量启用有能力、有声望的党人。天子和宦官们希望,能利用党人遍布天下的潜在力量,来镇压黄巾军起义。

这样一来,原本被赶出朝廷的党人们,纷纷大摇大摆的返回雒阳,或者在各地州郡任职。一时间,死灰复燃的党人集团,居然有了与宦官集团相抗衡的势头。

——这种势头,是非常危险的!

数十年的清洗和压制,在党人与宦官两大集团之间,播下了无法弥合的仇恨。更何况,党人们一旦得势,所要谋求的,可不是什么一官半职,而是掌控天下的权柄!

“十常侍”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一致做出了这样的判断。所以,他们需要通过一些事情,来显示自己的力量,警告那些蠢蠢欲动的士人们。

这个被作为警告的对象,在当今的战乱之中,最为有效的靶子,自然是手握兵权的领兵大将。因此,卢植,朱儁,皇甫嵩三人,就成为“十常侍”选择的目标。

三人之中,皇甫嵩剿杀黄巾的功劳最大,而且出身武人,向来被士人们排斥,对宦官们也算得上是态度平和,可以不论。

朱儁虽然出身士人,但是为人圆滑,颇有些商人的特点,从来都刻意避免与宦官的直接冲突。外加上朱儁在长社之战中,由皇甫嵩故意让给他部分功绩,来填补之前战败的罪责,想要动他,不太方便。

这样一来,只剩下卢植了。

作为当世大儒之一,卢植固然不是党人,却向来与党人关系密切。而且,他在雒阳之时,与另一位大儒蔡邕、蔡伯喈关系莫逆。

偏偏蔡邕此人,仗着当过当今天子的老师,屡次上表,要求天子疏远“十常侍”。他这样的作为,自然是深为“十常侍”所痛恨。被蔡邕连带之下,卢植自然也被“十常侍”所厌恶。

最妙的是,卢植虽然将张角亲自率领的黄巾军主力,牵制在冀州一带,可谓是动弹不得,手上却一直没有什么太大的功绩。相比起皇甫嵩、朱隽上报朝廷的数万、十数万斩首功劳,卢植得到的首级不过数千而已。比较起来,宦官们若是扳倒卢植,所需要花费的力气最小,而示威效果最明显。

因为朝堂中潜藏的这些奥妙之下,才有了目前被军营中将士,传播得沸沸扬扬的“小黄门左丰索贿不遂”事件。

而这件索贿事件,其实也并非像表面上那般明显。

试想,区区一个小黄门,不过是秩六百石的货色,远远比不得“十常侍”之中的人物。这样一个微末小臣,哪里有这样的能力,可以将秩两千石的中郎将轻松扳倒?

宦官们虽然贪财,却向来极有眼色。而且要说起对皇帝的忠诚度,当朝的那些大臣,还真的没有几个,能与“十常侍”相比。

在大军与敌人决战的关键时刻,从雒阳千里迢迢的派出人手,跑到冀州战场上来,去勒索大军的赏赐补给军资。如此行为,如此时机,若是其中没有什么特别的筹谋,也实在是显得太不合适了。

董卓也是在卢植下狱治罪之事发生后,暗中寻思了几天,这才想明白了期间的道理。要说“十常侍”经手的钱财,都是可以用“亿”来算的。在大战将至的场合,他们派出左丰向卢植索贿,哪里就是真的看上这一点儿贿赂了?这不过是借助索贿之名,打探卢植的立场。

如果卢植愿意与宦官结盟,或者相安无事,就应该多多少少,向左丰意思意思。而卢植直接回绝的行为,无疑说明他无意与宦官们和平相处。

有了这样的信号,“十常侍”自然就毫不客气的,将卢植当做那只鸡,杀给其他的猴子们看了!

——多少朝廷大事,就是这样败坏了!

ps:1袁隗任司徒时,辟董卓为门下贼曹。

2秦汉时,普遍用地处崤山谷地的函谷关,作为区分东、西两大地域的界标,分别称关东、关西。当时,有“关东出相,关西出将”的说法。意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多出将帅。

第22节 单父现重礼(下)第9节 智士款款析(三)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70节 陈宫献小计第33节 先登浩浩威第47节 但埋头种田(二)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13节 复闻黄巾起第38节 白波起乱战(二)第1节 枭雄报新仇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49节 好盐入味道第56节 煌煌威共势第54节 太傅显老谋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40节 并州初落定(下)第34节 飞将非无敌(中)第50节 回天因无意(一)第10节 冀土奇袭谐(二)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35节 青史本无常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46节 何得识天机(六)第4节 诸侯汹汹势(二)第12节 张狂屯民户第8节 小人偏遇吉第19节 敌讯水上败(三)第14节 三英战吕布(三)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21节 敌讯水上败(五)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37节 侠士亦官迷(中)第43节 欢宴隐杀机(下)第2节 名族遭毒手第47节 歌“明月几时”第70节 蛮夷轻节气(下)第26节 布尤难断兮第57节 短弓对强弩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76节 战歌当好战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55节 惴惴母与子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37节 有公国名赵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第9节 长社火起否?(上)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44节 胜负难明言第21节 单父现重礼(上)第30节 宫掖藏杀机(下)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第4节 天下可布武第44节 单挑拼一骑!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第1节 黄巾据太行(上)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3节 兖州名士劫(上)第57节 贰臣动干戈(上)第53节 遗言藏真卜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66节 真心服预见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9节 踌躇黄河岸(上)第37节 何为万人敌?第31节 何进立少帝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16节 乐进破阵弩(下)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6节 张狂攻可取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4节 需胜方由己(下)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46节 何得识天机(六)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63节 暂留基未立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2节 黄巾据太行(中)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21节 烽火遍地起(三)
第22节 单父现重礼(下)第9节 智士款款析(三)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70节 陈宫献小计第33节 先登浩浩威第47节 但埋头种田(二)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13节 复闻黄巾起第38节 白波起乱战(二)第1节 枭雄报新仇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49节 好盐入味道第56节 煌煌威共势第54节 太傅显老谋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40节 并州初落定(下)第34节 飞将非无敌(中)第50节 回天因无意(一)第10节 冀土奇袭谐(二)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35节 青史本无常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46节 何得识天机(六)第4节 诸侯汹汹势(二)第12节 张狂屯民户第8节 小人偏遇吉第19节 敌讯水上败(三)第14节 三英战吕布(三)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21节 敌讯水上败(五)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37节 侠士亦官迷(中)第43节 欢宴隐杀机(下)第2节 名族遭毒手第47节 歌“明月几时”第70节 蛮夷轻节气(下)第26节 布尤难断兮第57节 短弓对强弩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76节 战歌当好战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55节 惴惴母与子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37节 有公国名赵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第9节 长社火起否?(上)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44节 胜负难明言第21节 单父现重礼(上)第30节 宫掖藏杀机(下)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第4节 天下可布武第44节 单挑拼一骑!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第1节 黄巾据太行(上)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3节 兖州名士劫(上)第57节 贰臣动干戈(上)第53节 遗言藏真卜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66节 真心服预见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9节 踌躇黄河岸(上)第37节 何为万人敌?第31节 何进立少帝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16节 乐进破阵弩(下)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6节 张狂攻可取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4节 需胜方由己(下)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46节 何得识天机(六)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63节 暂留基未立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2节 黄巾据太行(中)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21节 烽火遍地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