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 翻看徐与青

司隶大战过后,凉州叛军,哦不,现在应当改名为凉州联军,成功的在关中三辅地区立足下来。而且,他们手中的大汉天子,虽然似乎不太好用,可毕竟也是大汉的正统。

只是由于战争,关中今年的春耕工作被严重破坏,导致秋收时节必然是一个歉收的年份。而大量人员的死伤,让很多尸体都得不到及时的掩埋。当夏季来临的时候,三辅地区爆发了一次巨大的瘟疫,成千上万的人病死,让本来就残破的关中,显得越发破败凄凉。

至于袁术、孙坚一方,虽然在这场大战中落得个战略失败,但是损失倒也不是大到让袁术不能够接受。而新加入的“奋武将军”吕布所展示出的强大武力,也让袁术军的军威没有多少下降。

只是,吕布显然不是一个安分的主。或者说,在吕布眼里,显得文不成武不就的袁术,并没有如当年的董卓那样,拥有压制吕布的那份资本。

有着温候的爵位,有着奋武将军的官职,吕布自认为身份不在袁术之下。更兼吕布自负武力,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让他心服。如此一来,不怎么将袁术放在眼里的吕布,难免会提出一些显得无礼的要求,比如说要求大幅度增加兵力,要求大笔的战后封赏什么的,让袁术心中大为不满。

还有一个让袁术势力极为头痛的事情,便是今年的收成。由于袁术在领地春耕的关键时刻,大肆征发民夫充军,南阳和豫州的春耕显然也做的不好。

可以想象,等到来年夏秋之交,青黄不接的时候,袁术的治下也会出现相当程度的饥荒。对此,潜伏在伏牛山一带的黄邵、龚都、刘辟等黄巾军首领。可谓是最为期待。反而是袁术本人对此并没有太在意,也不知道这位纨绔子弟到底有多么的缺少农业常识。

当袁术孙坚联军与凉州军结束战斗的时候,也差不多是曹操击败徐州军的时候。

徐州牧陶谦是个能吏。这一点从他到了徐州。很快便有效的抑制了原本如火如荼的黄巾起义。正因为陶谦的功绩过人,他才得以从徐州刺史一跃变成徐州牧。

但是。陶谦的野心并不大。作为一个活在乱世的地方大员,陶谦并没有乘机建立一方霸业的打算。不是陶谦对大汉忠心不二,从来没有想过这一点,而是陶谦的条件,并不具备如此做的资本。

在进入徐州担任刺史的时候,陶谦就已经是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了。由于出身略显贫寒,家族势力不足。他在徐州的治理,必须依靠当地的豪强大族来支持。

当时如果不是袁术与陶谦正好性格相投,暗中为陶谦引荐了彭城曹氏、东海陈氏等几个徐州大豪族,陶谦也不会那么顺利的被徐州豪强给接受。

自身实力不足。意味着陶谦很难将徐州的基业,留给能力平平的两个儿子。年事已高,又意味着陶谦连给儿子接班铺路的时间,也明显不够。这几样因素综合一下,意味着陶谦一旦生病或者亡故。就会立刻失去对徐州的统治权柄。

所以,行事老辣的陶谦,在进步无望的前提之下,为了避免自己的子孙在这个乱世中被人无辜谋害,陶谦干脆让两个儿子都不要进入仕途。乖乖的在家里做一个良民。如此一来,等到陶谦将徐州交给后继者,后继者也会看在二子没有丝毫威胁力的份上,照顾两兄弟一把。

再说陶谦与曹操开战之事。

其实在一开始,陶谦连主动出兵兖州的打算都没有。他这个州牧地位虽高,又不能传诸后代。就算占领了整个兖州,对陶谦个人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

至于陶谦交到曹豹手中的那两万人,也只是陶谦为了配合袁术大举进攻兖州,而挤出来的偏师。换句话说,他们是去给袁术敲边鼓的。

可是,谁能料到关中一带的朝廷里,突然间会出那么大的事情?

关中的朝廷一出事,袁术心念一动,居然立刻将进攻兖州的八万大军,都拉去进攻西京长安去了。在这种情况下,按理来说,既然正主儿都不在了,徐州军还有什么必要对兖州发动进攻呢?

但是,很多事情就坏在这个但是上。陶谦虽然贵为徐州牧,毕竟是一个外来户。没有徐州的几大豪强支持,很多事情都干不下去。所以,要论起地方豪强对本州的影响力来,天下各州无出于徐州豪强者。

曹豹是彭城曹氏的嫡子,他的兄长曹宏,更是贵为州牧府的别驾。在徐州能够呼风唤雨的曹氏一族,可不是什么人畜无害小白兔。区区一个彭城国的地盘,已经满足不了曹氏急剧膨胀的势力了。

如果徐州的实际控制范围能够扩大,比如说将彭城国周围的山阳郡、任城国什么的给打下来,那曹氏就可以乘机扩张,坐拥数郡之地,成为天下第一等的地方豪强了!

过去曾经多次击败徐州境内黄巾军的徐州州师都尉曹豹,显然拥有不错的战力。既然如今兖州正处于明显的虚弱当中,那对曹豹来说,便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无论是于公于私,曹豹都有进攻兖州的强烈愿望,对他来说,破败的兖州,显然无力对抗己方养精蓄锐良久的强大州师。

因此,在曹豹坚持下,陶谦不得不同意了曹豹向兖州独力发动进攻的计划。

只是,曹操既然能将青、徐、兖三州的黄巾联军都一举击破逼降,又岂是曹豹这个从来没有打过苦战的“太平将军”能够对付?

曹操的本部精兵甚至都没有出手,只是动用了从十多万青徐黄巾降兵中,挑选精锐组成的两万“青州兵”,曹豹就抵挡不住,被一战击破,损兵四、五千,狼狈的逃回徐州地界。

这一战,持续时间不长。不过。事情却没有到此为止。

曹操可是那么容易吃亏的人?

徐州出兵来犯,给了曹操足够的反击理由,来说服那些无意参与到天下乱战的兖州大吏。跟着曹豹的败兵。曹操动员本部万人,以青州兵两万为前驱。对徐州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

青州兵是黄巾降兵,本身军纪极差。而曹操为了鼓励青州兵奋勇杀敌,公开许诺青州兵可以随意掳掠敌方郡县。如此一来,得到正规组织的青州兵,立刻化身为一群可怕的蝗虫,烧杀掳掠无所不为。他们所经过的地区,立刻变成了一片残破。

有时人记载。此战过后,历经战火地区变成了“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青州兵祸害之惨烈,由此可见一斑。而曹操这家伙。也就成为徐州人最痛恨,也最为忌惮的一介“屠夫”。

好在彭城是徐州曹氏的根基所在,实力雄厚。面对强敌,全力发动起来的曹氏一族,还是撑过了青州兵的攻击。而青州兵一攻彭城不克。也没有兴趣继续去啃这块硬骨头,于是四散到乡里间,收罗粮草物资,运回正面临着饥荒威胁的兖州。

结果,曹豹对兖州发起的主动攻击。反而被曹操倒打一耙。青州兵此役中的掳掠甚多,居然让曹操得以拥有度过当年饥荒的粮草。

有了这个成功的例子,在曹操心中,不自觉的将徐州这块肥肉,看成了自己的口中食。就在回军兖州以后,曹操已经开始计划在得便的时候,再一次入侵徐州,以获得更多的资源。

相比其他几个战场,纷纷在数月之间先后明确的分出了胜负,青州战场的战事,就显得格外的漫长而难分难解。黄巾军,袁谭势力,田楷势力,还有本地官吏势力,相互纠缠,各自忌惮,让青州战事延绵,仿佛看不到尽头。

青州战事的发展,大致是这样子的:

先是袁谭向田楷发动进攻,双方相持不下。然后田楷击败想要乘火打劫的一支黄巾军,保住了在青州的据点。接下来黄巾军又攻略了袁谭和本地官吏势力的治下,本地势力则向黄巾军发动反攻,又惹得黄巾军大举出动……

四方势力中,单以兵力而论,以黄巾军最强。虽然此战之前,青州黄巾军已经分出了数十万人进入冀州、兖州等地,陆续被人歼灭。可是有着天下黄巾军中,硕果仅存的大帅管亥在,青州依然是天下诸州当中,黄巾军势力最强盛的地方。

当然,那个占据了并州的叛徒张狂不算。

不过,青州黄巾军虽然兵力强大,却是其余三方的共同讨伐目标,在四方势力当中,日子过得反而是最差的。

至于袁谭和田楷两方,背后一个是袁绍,一个是公孙瓒,都是腰杆子硬得很的。只是,由于袁绍和公孙瓒之间的大战,双方可谓是水火不相容,接连发生了好几次五千人以上的战斗。相形之下,日子过得最安逸的,却是青州原有的郡县大吏。

由于已故青州刺史焦和的不作为,青州的多个郡县都被黄巾军陆续击破。要不然,青州的官吏们也不会容忍袁谭和田楷这些外来者,在自己的地盘上立足。

当然,为了保护自家的利益不被随意侵夺,青州的郡县大吏也需要一个临时首领,来领导己方阵营。

本来这种大家推举领袖的行为,是很容易发生分歧和内杠的。但是,由于一个人的存在,青州残留下来的原有官吏,避免了那些惯常的纷争,几乎是毫无争议的推举出同一个人来作为领袖。

这个被人公推出来的名士,就是孔融。

ps:

ps:1一门争义,指党锢时,张俭投奔孔融的兄长孔褒,结果孔褒不在家,但孔融却主动的帮助张俭逃脱。后来这件事情被告发,两兄弟被抓到牢中拷问。孔融说:“收容匿藏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孔褒说:“张俭来找我,不是弟弟的罪过,罪在我,我心甘情愿。”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年长的人承担家事,罪责在我。”一门都争着赴死,郡县迟疑不能决断,于是向朝廷请示。诏书最后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因而闻名。

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24节 麹义意果敢第30节 强敌徐徐随(下)第72节 董卓终不存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7节 智士款款析(一)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55节 阉党鸣挽歌(上)第29节 程普抢先攻第47节 越河袭粮道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15节 乐进破阵弩(上)第57节 真定藏麒子第25节 白马悠悠突(上)第13节 复闻黄巾起第24节 麹义意果敢第50节 功臣孰为首?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43节 徐州变数起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32节 决胜制万骑(八)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59节 胜负本鲜明第22节 单父现重礼(下)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58节 贰臣动干戈(下)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65节 军威强为主第33节 先登浩浩威第68节 孰料伏对伏第45节 陷地终有计(一)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43节 何得识天机(三)第96节 两军斗智勇(下)第63节 枭雄大事成(五)第55节 豪强罪当逃第45节 孙袁皆受挫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22节 伏兵城中来(一)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第79节 料敌暂为停第9节 踌躇黄河岸(上)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30节 强敌徐徐随(下)第30节 久战乱未靖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58节 本初终陨落(下)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二 卷终·恰如猛虎卧荒丘第68节 太行根基盛(五)第46节 汉宫现连环(四)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61节 枭雄大事成(三)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第68节 赵云逞单骑第20节 苦肉收军心第26节 决胜制万骑(二)第15节 乱石穿空过第2节 竖子安敢欺?(下)第19节 烽火遍地起(一)第45节 孰能横刀立?第30节 久战乱未靖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34节 飞将非无敌(中)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20节 敌讯水上败(四)第8节 小人偏遇吉第77节 交锋和观察第38节 天平实难敌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7节 青州有变故(上)第20节 苦肉收军心第29节 颜良意且犹(上)第23节 豪强陷阵急(上)第61节 枭雄大事成(三)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46节 汉宫现连环(四)第65节 假意屈流言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48节 围城攻坚堡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10节 智士款款析(四)第44节 汉宫现连环(二)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65节 太行根基盛(二)第3节 黄巾据太行(下)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17节 董卓思时局(上)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45节 孙袁皆受挫第15节 文丑亦凶猛(上)第56节 一教留传人
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24节 麹义意果敢第30节 强敌徐徐随(下)第72节 董卓终不存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7节 智士款款析(一)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55节 阉党鸣挽歌(上)第29节 程普抢先攻第47节 越河袭粮道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15节 乐进破阵弩(上)第57节 真定藏麒子第25节 白马悠悠突(上)第13节 复闻黄巾起第24节 麹义意果敢第50节 功臣孰为首?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43节 徐州变数起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32节 决胜制万骑(八)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59节 胜负本鲜明第22节 单父现重礼(下)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58节 贰臣动干戈(下)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65节 军威强为主第33节 先登浩浩威第68节 孰料伏对伏第45节 陷地终有计(一)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43节 何得识天机(三)第96节 两军斗智勇(下)第63节 枭雄大事成(五)第55节 豪强罪当逃第45节 孙袁皆受挫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22节 伏兵城中来(一)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第79节 料敌暂为停第9节 踌躇黄河岸(上)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30节 强敌徐徐随(下)第30节 久战乱未靖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58节 本初终陨落(下)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二 卷终·恰如猛虎卧荒丘第68节 太行根基盛(五)第46节 汉宫现连环(四)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61节 枭雄大事成(三)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第68节 赵云逞单骑第20节 苦肉收军心第26节 决胜制万骑(二)第15节 乱石穿空过第2节 竖子安敢欺?(下)第19节 烽火遍地起(一)第45节 孰能横刀立?第30节 久战乱未靖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34节 飞将非无敌(中)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20节 敌讯水上败(四)第8节 小人偏遇吉第77节 交锋和观察第38节 天平实难敌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7节 青州有变故(上)第20节 苦肉收军心第29节 颜良意且犹(上)第23节 豪强陷阵急(上)第61节 枭雄大事成(三)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46节 汉宫现连环(四)第65节 假意屈流言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48节 围城攻坚堡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10节 智士款款析(四)第44节 汉宫现连环(二)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65节 太行根基盛(二)第3节 黄巾据太行(下)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17节 董卓思时局(上)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45节 孙袁皆受挫第15节 文丑亦凶猛(上)第56节 一教留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