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 强敌徐徐随(下)

其实,就算郯县守军再加上陈登的这接近两万援军,张狂也有自信可以击败敌人。不过,如若对方一心防守,在兵力相差不算太大的情况下,战事可能会拖延一段时间。而战事一拖延,就意味着敌人得到的援军将会越来越多。

别人不提,光是兖州的曹操,必然会全力救援徐州。曹操的战略眼光毋庸置疑,唇亡齿寒的道理根本不用别人提醒他。而以曹操原本的兵力,再算上他数月前收容的淳于琼所部,兖州只怕能够一下子动用二万以上的兵力,前来救援徐州。到那个时候,曹豹、陈登再加上曹操,其兵力总数只怕还在张狂之上呢!

当然,有李傕和谢逊在路上迟滞,曹操想要到达徐州,还需要突破层层袭扰。而利用这段时间,张狂只要继续从领地中调遣兵力,想要再出动两、三万人,也绝对不是太困难。不过,真要那样做的话,张狂的财政将会出现一个巨大的窟窿。

自从攻下了号称富庶的冀州之后,张狂的财政状况一直都很紧张。原来从张角手中继承的那笔财货,早已用的差不多了。张狂若没有及时攻下冀州,得到冀州各处郡县的税收支持,他的势力必然会因为经济问题出现巨大的麻烦,甚至导致整体实力的明显下降。

为什么当年曹操的兖州发生内乱,这样良好的机会,张狂却呆在一旁看热闹,始终不插一手进去?

还不是由于那时的冀州局势不稳,钱粮匮乏,无力南顾?

话说张狂在得到冀州的时候,由于大批世家名门厌恶张狂的立场和政策,纷纷主动举族搬迁。南下追随袁绍。所以,张狂得到的冀州,不但是一个经历了公孙瓒、袁绍、张狂三方战火破坏的烂摊子,也由于大量豪强的迁移。而出现了基层大规模混乱。

为了应对这等困境。张狂不得不紧急退伍了上万名老兵和将校,分派到各地的乡间亭里中。担任地方吏职。接着他又下令,在各县分别驻扎军队,震慑地方,才在三个月以后。将冀州的局势基本稳定下来。

但是,冀州初定,财赋征收艰难,能够勉强养活本州的军民已经很不错了。可别忘了,当时的张狂,还利用公孙瓒和刘虞相互攻击,结果两败俱伤的机会。把幽州也占据下来。

幽州以苦寒著称,向来财政困难。而且幽州与并州一样,拥有大量的胡人势力。这种地方的治理工作,艰难度还超过战后的冀州。

并州由于张狂奇袭美稷王庭。消灭了南匈奴,接着又打服了宴荔游,让胡人们大为恐惧,这才变得老实起来。但是张狂的战绩在幽州并无太大影响。

于是,击灭了公孙瓒和刘虞的残部,担任平定幽州任务的张燕,不得不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与乌丸、东部鲜卑等游牧民族打成一片。

张燕的能力不俗,但北地的胡人们也不是善茬。与张狂暗地里有盟约的弹汗山王庭,也在暗中找张狂的麻烦。若非张狂果断派出死士,将王庭的主人和连刺杀,又引发了和连的侄子蒲头与和连的儿子骞曼争夺继承权的内战,也许北地将被成千上万的胡人洗掠一番。

乱事发展到最后,还是张狂将驻扎在并州北部河套一带的乐进“镇北营”派到幽州,接连屠灭了十多个敢于公然反对张狂的大部落,这才让幽州真正的纳入张狂的统治之下。而这样大规模动兵的代价,就是张狂之前从袁绍手中得到的那点儿缴获和积蓄,统统化为乌有。

那时候,冀州的财政艰难无比,以至于张狂为了给部下吏士们发俸禄,只好厚着脸皮,主动向那些还有余粮囤积的冀州豪强借钱借粮。

张狂甚至在心中做了决定,一旦冀州豪强敢于拒绝自己的借贷要求,他就会果断与对方翻脸,利用手中的军队,直接抄没那些不识相豪强的家产。也许这样做,会让张狂在士人间本就不好的名声再度崩坏,却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便是如此。

不过,这次借粮行动的结果,并未闹到张狂所做的最坏打算,倒是无意间让张狂多了一份艳福。

当时冀州最有名的富豪之家,当属中山国无极县的甄氏。

无极甄氏是前汉太保甄邯的后裔,曾经在早先出过多位二千石的大吏。随着时间推移,甄氏一族渐渐在仕途上并无太大的成就,好几代都没有出过二千石一级的大吏。可是百余年的累积下来,甄氏在无极县,甚至是中山国内,都以田土广袤著称,宾客、徒附之属更是以万计,也算是独霸一方的大豪强。

虽然极为有钱有势,甄氏行事却以“谦守行善”为原则。每当郡中有饥荒威胁出现,甄氏都会主动出粮赈济,救活的人众也以万计。因此,甄氏在当地声誉极好,可谓是一呼百应,就连附近的盗匪山贼之流,都相约不去侵扰甄氏。

在周边各地由于战乱,人民流离失所,死者无数的大背景下,甄氏的地盘上却因为他们的善举庇护了一方民众,在乱世中依然保持了足够的安宁。而这份安宁,更让甄氏的粮食年年丰收。以至于当时的冀州西北部,流传着这么一句童谣:

“要吃粮,找甄娘!”

童谣里的“甄娘”,指甄氏的两个女人。一个,是甄氏当家的张氏夫人,另一个,则是张氏夫人的小女儿甄洛。

甄氏的家主甄逸早死,所以此后甄氏的实际当家人,其实是甄逸的夫人张氏。而甄氏在天下大乱来临后,之所以经常开仓放粮,救济饥饿的民众,据说则是张氏受到小女儿甄洛的劝说才做的。因此,甄洛的德才之名闻名于全郡,甚至连其他郡县的士人,也多有耳闻。

过去,对张狂入主冀州一事,甄氏并未表示出好感,却也没有露出敌视的态度。不过,在张狂由于财政困难,不得不厚起脸皮向州中的大户豪强借贷之时,甄氏却很痛快的答应了张狂的请求。

接下来,甄氏给出借贷财货的数量之大,条件之宽松,让张狂都有些惊奇。好在听到甄氏的一个附带请求时,张狂立刻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

甄氏的请求是,献上小女儿甄洛,愿张狂纳为小妻!

哪怕对历史细节并不是非常熟悉,张狂还是清楚的知道,这个甄洛多半就是后世大大有名的“甄皇后”。这一点,后世的各种三国游戏和文章,都快把甄洛给描写滥了,他想不知道都难。

来到这个时代以后,张狂虽然也想过,是不是找几个三国时期的著名美女,例如糜氏、貂蝉、大小乔什么的来玩玩,却一直没有付之行动。

无他,三国的著名美女们,多半都是依靠家世成名,不是大贵族世家,就是大豪强出身,天然就与张狂这个黄巾余孽不对盘。张狂要是派人去说亲,大约属于送脸上门,给人打得啪啪响的那种。特别是那位“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更是董卓和吕布为之争夺的女人。对于志在天下的张狂来说,他可没有为了一个素未谋面的女人,就给自己找上一个大麻烦的脑残想法。

然而张狂不去求取,如今甄氏却自动的,将“甄皇后”这个大大有名的美人给献上来了!

甄氏的举动,其中意味并不难以解释。

就算冀州的豪强再不喜欢张狂这个统治者,可在张狂的统治渐渐牢固起来之后,冀州的豪强也开始自发的向张狂靠拢了。

哪怕张狂定下的不少政策,都有抑制豪强发展的味道,但他毕竟不曾直接进行赶尽杀绝的行径。所以,无论是考虑到当前的处境,还是考虑到张狂以后很有可能一统天下,建立新帝国的可能,冀州剩下的豪强们,都在想办法修复与张狂的紧张关系。

毕竟,那些最敌视张狂的豪强世家们,不是在几年前就已经搬迁走了吗?

甄氏献上甄洛,求为张狂的小妻,便是这样的一种政治表态。张狂若收下甄洛,意味着接受了冀州豪强的有限度投靠,大家都能够从此安心下来了。可张狂如果拒绝甄洛,则意味着张狂没有与冀州豪强和解的想法,如此一来,冀州豪强必将人心不安,难免再闹出什么大乱子来。

将这些政局上的考量讲给赵雨听之后,赵雨哪怕妒意再强,也不能阻止甄洛的进门了。于是,窃喜中的张狂,心满意足的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甄皇后”收入私房,任意享用起来。

好吧,就不去讲张狂是怎么让甄洛进行cosplay活动的了。自从甄洛过门以后,张狂在冀州实施的法令中,就多出了一条“捐吏”制度。这条制度规定,出身良家的子弟,只要向州牧府缴纳一笔大约为十万钱的财货,就具备了入仕为吏的资格,而无需进行科举考试。

这条道路,就是张狂特地给豪强子弟留出的一条便捷入仕通道。

第89节 巷里敌可踩(上)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54节 太傅显老谋第57节 短弓对强弩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第4节 需胜方由己(下)第9节 冀州一人故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33节 郭嘉说局势(上)第7节 青州有变故(上)第62节 枭雄大事成(四)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65节 假意屈流言第42节 伐交显谋略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18节 掠地需商量第47节 但埋头种田(二)第17节 董卓思时局(上)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65节 冀州换方伯第39节 彭城有曹氏第23节 豪强陷阵急(上)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6节 天子坐明堂(下)第20节 美人犹奉侍(下)第39节 巨鹿外无援(上)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57节 孙坚战且逃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34节 金毛现狮王?第72节 董卓终不存第23节 征战漫天急(二)第66节 大旗力可扶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58节 华雄谨而骄第55节 两汉论根本第97节 三英现峥嵘(上)第57节 短弓对强弩第7节 马骨空北羣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53节 科举可立国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53节 回天因无意(四)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36节 郭汜当先骑第36节 郭汜当先骑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26节 布尤难断兮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43节 徐州变数起第11节 曹操出师黯第50节 筹谋幕府间第49节 自当顺人意(三)第21节 敌讯水上败(五)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53节 回天因无意(四)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63节 袁绍定决心第22节 二帅意自平(下)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50节 豪杰夜带刀第71节 袁术累三军第81节 智者细细思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33节 飞将非无敌(上)第二 卷终·恰如猛虎卧荒丘第59节 胜负本鲜明第25节 伏兵城中来(四)第99节 关既不得脱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35节 青史本无常第4节 游侠探可疑(下)第26节 猛虎初露头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45节 大刀斩虏敌(中)第68节 孰料伏对伏第26节 大汉病天子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13节 颜良何狂勇(上)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
第89节 巷里敌可踩(上)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54节 太傅显老谋第57节 短弓对强弩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第4节 需胜方由己(下)第9节 冀州一人故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33节 郭嘉说局势(上)第7节 青州有变故(上)第62节 枭雄大事成(四)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65节 假意屈流言第42节 伐交显谋略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18节 掠地需商量第47节 但埋头种田(二)第17节 董卓思时局(上)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65节 冀州换方伯第39节 彭城有曹氏第23节 豪强陷阵急(上)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6节 天子坐明堂(下)第20节 美人犹奉侍(下)第39节 巨鹿外无援(上)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57节 孙坚战且逃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34节 金毛现狮王?第72节 董卓终不存第23节 征战漫天急(二)第66节 大旗力可扶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58节 华雄谨而骄第55节 两汉论根本第97节 三英现峥嵘(上)第57节 短弓对强弩第7节 马骨空北羣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53节 科举可立国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53节 回天因无意(四)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36节 郭汜当先骑第36节 郭汜当先骑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26节 布尤难断兮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43节 徐州变数起第11节 曹操出师黯第50节 筹谋幕府间第49节 自当顺人意(三)第21节 敌讯水上败(五)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53节 回天因无意(四)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63节 袁绍定决心第22节 二帅意自平(下)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50节 豪杰夜带刀第71节 袁术累三军第81节 智者细细思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33节 飞将非无敌(上)第二 卷终·恰如猛虎卧荒丘第59节 胜负本鲜明第25节 伏兵城中来(四)第99节 关既不得脱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35节 青史本无常第4节 游侠探可疑(下)第26节 猛虎初露头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45节 大刀斩虏敌(中)第68节 孰料伏对伏第26节 大汉病天子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13节 颜良何狂勇(上)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