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 金毛现狮王?

真要是这样,张狂的主帅之位,就有些不太稳当了。

虽然像王果、于禁、典韦、沈富等人,都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应当不会轻易背弃张狂。可是,不要忘记了,天平军的主体,却是长社大火中,逃出来的两千败兵!

凭借着“波才帅”在黄巾军中的声望,固然双方都是一个“方”的“渠帅”,可是以张狂这点儿斤两,在人家这位“大帅”面前,只能算是一个“小帅”。“波才大帅”想要夺他的兵权,大概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来者何人?”

事到如今,张狂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好在这个时候,各部黄巾军的领导权还没有混乱,不会像以后的那些个“黄巾贼”那样,自身经常搞火并。张狂作为一方“渠帅”,凭着收罗这些部队的功绩,大概能升为“副帅”,掌管个本部四、五百人吧?

“某等是‘波才大帅’……”

张狂的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里。

“……的部下,奉大帅之子……”

张狂长出了一口气:原来,不是“波才”啊……

“……快开城门!”

张狂这一分心,漏过了一大段没听,只听到最后一句。他目视了周仓一眼,周仓低声说道:

“下面那位,必然是‘波才帅’之子无疑。渠帅,咱们原来也听说过‘波才帅’的长相啊……”

张狂再一次搜索记忆,头脑中突然冒出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形象来。再仔细分辨了一下城下的黄巾军,发现被裴元绍等人团团簇拥着的,的确是一个头发金黄的年幼少年。记忆中,除了波才帅父子二人,没有其他太平道中人,是这样一副白种人长相。

——这样的奇葩相貌,还真是吻合了“黄天使者”的说法啊……

由于出身于张角的近亲,张狂对“太平道”中的一些轶事,颇有了解。这位“波才帅”据说原本是北方草原的霸主——鲜卑部落的一个“大人”,因为年轻时得罪了“鲜卑大王”檀石魁,被迫逃到大汉的地界。

为了融入汉人的生活,这位鲜卑部落的“大人”,主动加入了“太平道”,并且由于擅长军事,被派到颍川,指挥黄巾军的作战。

——“波才帅”的儿子到了,“波才帅”自己却没到,难道说……

张狂回过神来,对着掌管城门的“五十人长”点了点头。城门缓慢的打开,一行风尘仆仆的黄巾军,虽然疲惫,却依然秩序井然,一个接一个的沿着城门缝隙,鱼贯而入。

这个年头的人,习惯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原本多是平民出身的黄巾军,也基本遵循这一规律。如今已是二更天【21点到23点之间】,没有值守的天平军将士,多已经入睡。不过,这些不速之客的到来,却将不少已经睡着的天平军战士给惊醒了。

张狂来到县衙,率领着手下主要将领,与来人正式会面。虽然来客一行,不过二百多人,可是里面的人物,却是相当不少。

“波才帅”之子,虽然年纪还小,看起来却是相貌堂堂,极有威严。张狂原来在“大贤良师”张角身边侍从时,曾经听人说起,“波才帅”娶了汉女为妻,生下的儿子也随了母亲一方的汉姓。

不过,光看外表,这位少年还是主要继承了父亲一方的遗传。八尺五寸以上的身高,配上他那一头浓郁的金黄色头发,令张狂不由得想起了一个响当当的称呼。

——金毛狮王……

随侍在这位“金毛狮王”身边的,是两位黄巾军小帅,也是兄弟二人。兄长叫何仪,兄弟叫何曼,都是“波才帅”麾下著名的勇将。

此外,还有太平道的“祭酒”十余人,皆是满腹经纶的寒门士子出身,属于黄巾军的精神引导者。为首者“泰大师”,更是得到了“大贤良师”张角的医术传承,在豫州、兖州一带活人无数,吸引了大量平民百姓,踊跃参加黄巾军。

就连张狂的部下,也有不少人,受到过“泰大师”的恩惠。当“泰大师”到来的消息,被眼尖的天平军将士传开之后,在天平军大营中,已经没有几个人还能睡得着了。

好在张狂见情势不妙,急忙命令王果和于禁,率领本部人马,监督军中的纪律。这样一来,才让整个军营,恢复了表面上的平静。但是,营地中的窃窃私语声,却始终不曾完全消失。即使是挨了军棍的士卒,也没有想办法再次进入睡眠之中。

再说那位“金毛狮王”,虽然长相有异于汉人,可是一开口,却是一股子地道的大汉官话:

“在下姓谢,名逊,字退思。见过张大帅!”

这一刻,张狂就像被雷劈过那样,瞠目结舌,不可思议的说道:

“‘金……金毛狮王’谢逊……?”

谢逊双眉一扬,好奇的问道:

“张大帅……莫非认识在下?金毛狮王?好名号……”

张狂的脑子有点混乱。

——莫非,我穿越到了的世界里?可是,不对啊,里说的明明白白,是在元朝末年啊?……

“主公!”

典韦在张狂耳边轻声一叫,总算是让张狂清醒过来。他急忙请远来的贵客入席,填一填空虚的肚子。

由于刚和汉军交战完毕,天平军正在犒赏三军,故此端上来的食物中,肉食不少,让这些狂奔了数天的黄巾军同道,吃的是大快朵颐。趁着这时,周仓悄悄的拉着裴元绍,来到借“更衣”遁入后堂的张狂身边,打探起这只黄巾军的底细来了。

所谓“更衣”,可不是“换衣服”的意思,而是“上厕所”的委婉说法。差不多相当于后世所说的“方便一下”。

裴元绍也是个精细的人,虽然被诱人的食物香味,引得肚子“咕咕”直叫,却知道这一刻,其实是自己站队的大好时机,也不推脱,简单的介绍了这一行人马的来龙去脉。

原来,“波才帅”麾下的近十万黄巾军,在长社大火之后,四处溃散,败得一发而不可收拾。

“波才帅”好不容易,收拾起一只六、七千人的残部,北上投奔另一位黄巾军大帅“卜己帅”。然而,一只汉军骑兵,却如同附骨之疽,紧紧盯住“波才帅”所部不放,一路追击。

“波才帅”虽然多次设计反击,无奈这只汉军的统帅,着实狡猾,将多个陷阱一一化解,就算有一次不小心中了伏兵,也果断的发动反扑,从容退去。

双方缠战了十余天,处于劣势的黄巾军,人数日渐稀少。最后,在一条小河边,汉军对疲惫不堪的黄巾军,发起了一次强袭。就是在这一战中,被颍川黄巾军视为“战神”的“波才帅”,在汉军的突击下,身受重伤!

“那支汉军的统帅是谁?”

听到这里,张狂期待着提出了疑问。从手下那些曾经从属于“波才帅”的长社败兵口中,张狂对这位出身鲜卑的黄巾大帅的统帅能力,那是自叹不如。

可是这样一个强力统帅,居然会被一只汉军骑兵,追的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对方汉军首领的统帅力之强,已足以让张狂心生恐惧。

“好像是叫什么……曹操吧?”

果不其然,裴元绍说出了一个在张狂意料中的名字。这一刻,张狂的心脏,忍不住剧烈的跳动了一下。

ps:人物——谢逊。

金庸作品,作者最爱。之中,配角最爱谢逊。此处的身世描写,如果有些破绽,这纯属个人心中的一点执念,就让它破去吧。

人物——何仪、何曼、裴元绍。

这三位,都是里的黄巾军龙套。既然要在黄巾军阵营里边混,自然会碰到大量的黄巾军人物。别的不说,凑个数也是好的。

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20节 苦肉收军心第16节 乐进破阵弩(下)第13节 复闻黄巾起第42节 伐交显谋略第9节 冀土奇袭谐(一)第60节 王庭选良马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44节 单挑拼一骑!第58节 轻骑刺心腹第50节 回天因无意(一)第13节 三英战吕布(二)第35节 青史本无常第9节 田丰无明主(上)第23节 豪强陷阵急(上)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7节 马骨空北羣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22节 伏兵城中来(一)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57节 贰臣动干戈(上)第14节 颜良何狂勇(下)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第13节 浴血豪强间(中)第42节 欢宴隐杀机(中)第70节 陈宫献小计第13节 颜良何狂勇(上)第36节 侠士亦官迷(上)第2节 纵败无降意(下)第63节 袁绍定决心第68节 太行根基盛(五)第26节 决胜制万骑(二)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40节 巨鹿外无援(下)第24节 运筹谋千里(八)第22节 征战漫天急(一)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25节 决胜制万骑(一)第15节 乱石穿空过第42节 伐交显谋略第29节 决胜制万骑(五)第12节 浴血豪强间(上)第93节 独品惊共骇(上)第39节 彭城有曹氏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4节 刘虞心在帝第41节 攻城需汗血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3节 公孙忧何食?第72节 居心藏诡异(下)第23节 运筹谋千里(七)第9节 田丰无明主(上)第42节 伐交显谋略第45节 陷地终有计(一)第35节 眭固献大郡第10节 西园八校出第33节 先登浩浩威第19节 敌讯水上败(三)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68节 赵云逞单骑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16节 元城故吏说第29节 宫掖藏杀机(上)第66节 太行根基盛(三)第46节 陷地终有计(二)第44节 单挑拼一骑!第30节 先登知是谁?(下)第28节 大军急急退(下)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30节 先登知是谁?(下)第18节 君臣青且嫩(下)第35节 多情难相忘第61节 料中是良骥第29节 强敌徐徐随(上)第35节 李傕托士气第70节 蛮夷轻节气(下)第52节 自当顺人意(六)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96节 两军斗智勇(下)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65节 假意屈流言第25节 伏兵城中来(四)第53节 二袁自暗斗第3节 诸侯汹汹势(一)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第26节 大汉病天子第二 卷终·恰如猛虎卧荒丘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第52节 内廷见尚书第58节 贰臣动干戈(下)第44节 汉宫现连环(二)第49节 公曹当覆灭(上)第42节 元龙湖海士
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20节 苦肉收军心第16节 乐进破阵弩(下)第13节 复闻黄巾起第42节 伐交显谋略第9节 冀土奇袭谐(一)第60节 王庭选良马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44节 单挑拼一骑!第58节 轻骑刺心腹第50节 回天因无意(一)第13节 三英战吕布(二)第35节 青史本无常第9节 田丰无明主(上)第23节 豪强陷阵急(上)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7节 马骨空北羣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22节 伏兵城中来(一)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57节 贰臣动干戈(上)第14节 颜良何狂勇(下)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第13节 浴血豪强间(中)第42节 欢宴隐杀机(中)第70节 陈宫献小计第13节 颜良何狂勇(上)第36节 侠士亦官迷(上)第2节 纵败无降意(下)第63节 袁绍定决心第68节 太行根基盛(五)第26节 决胜制万骑(二)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40节 巨鹿外无援(下)第24节 运筹谋千里(八)第22节 征战漫天急(一)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25节 决胜制万骑(一)第15节 乱石穿空过第42节 伐交显谋略第29节 决胜制万骑(五)第12节 浴血豪强间(上)第93节 独品惊共骇(上)第39节 彭城有曹氏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4节 刘虞心在帝第41节 攻城需汗血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3节 公孙忧何食?第72节 居心藏诡异(下)第23节 运筹谋千里(七)第9节 田丰无明主(上)第42节 伐交显谋略第45节 陷地终有计(一)第35节 眭固献大郡第10节 西园八校出第33节 先登浩浩威第19节 敌讯水上败(三)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68节 赵云逞单骑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16节 元城故吏说第29节 宫掖藏杀机(上)第66节 太行根基盛(三)第46节 陷地终有计(二)第44节 单挑拼一骑!第30节 先登知是谁?(下)第28节 大军急急退(下)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30节 先登知是谁?(下)第18节 君臣青且嫩(下)第35节 多情难相忘第61节 料中是良骥第29节 强敌徐徐随(上)第35节 李傕托士气第70节 蛮夷轻节气(下)第52节 自当顺人意(六)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96节 两军斗智勇(下)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65节 假意屈流言第25节 伏兵城中来(四)第53节 二袁自暗斗第3节 诸侯汹汹势(一)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第26节 大汉病天子第二 卷终·恰如猛虎卧荒丘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第52节 内廷见尚书第58节 贰臣动干戈(下)第44节 汉宫现连环(二)第49节 公曹当覆灭(上)第42节 元龙湖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