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 贰臣动干戈(下)

在光熹元年【189年】八月辛未日这一天,董卓感觉自己几乎达到了人生功业的顶点。

前天中午时分,满头大汗的名士许攸,以司隶校尉从事的身份闯入凉州军大营,气喘吁吁的向董卓传达了据说来自太傅袁隗的一封密信。密信上的措辞很简单,只在丝绢上写着这样几个字:

——京师有变,见信即刻上雒!十万火急!

这种极为强烈的语气,让董卓当场大吃了一惊。他一边下令,让最为亲信的“飞熊军”准备一人双马,以备奔行所用,一边随口盘问送信的许攸,京师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结果,那个许攸如同董卓预料中的一般,故意语焉不详,只是一个劲的推说,是从太傅那儿传来的急令,其余一概不知。

只是,董卓心里早有上雒的想法,并不介意许攸的含糊其辞。对他来说,不管这封书信是真是假,都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自信的董卓相信,就凭他手中的三千飞熊军,只要进了雒阳城,就能有效的支持太傅袁隗掌控朝堂。而太傅袁隗看在他手下数万精锐的面子上,也必然会将足够的权柄交付给他,让他真正实现以武人的身份,参与大汉国策制定的愿望!

为了这个愿望,董卓带着飞熊军,一路狂奔,从渑池赶到雒阳城郊,只花了不到两天两夜的时间。虽然一路上倒毙的好马极多,但在听到西凉军的前锋发现疑是新“天子”和“陈留王”的两名少年儿童时,董卓不由得老怀大慰,感觉这两千匹好马的倒毙,都是值得的!

董卓还没有见过新天子。既然在路上相遇,他也就正好上前拜见一番。好给天子留下个好印象,以后在朝中也多少有些好处。

不料,少年天子见了董卓,根本就是不理不睬,让董卓的热脸贴了个冷屁股。倒是一边只有八、九岁模样的陈留王,听到董卓自报姓名。颇为欣喜的上前来,问了一句:

“你是太后家的人吗?”

董卓听了这话,刚要否认,突然脑子里又想到了什么,反问了一句:

“请问,王爷说的是哪一位太后?是孝仁皇后【董太后】,还是孝灵思皇后【何太后】?”

问完这句话,董卓一眼瞥到年幼天子的脸色,越发显得阴沉起来。反倒是陈留王兴致勃勃的说道:

“当然是孝仁皇后啦!你又不姓何!”

其实董卓与已故的董太后之间。并没有什么亲戚关系。想来也是,一个是冀州河间人,一个是凉州陇西人,两地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不过,既然陈留王问到了这一点,董卓也就似是而非的答了一句:

“臣与孝仁皇后向来少有联络,其实也不是很清楚这些……”

如果是一个年纪大一些的人,当然能听出董卓话语里隐含的否认意思。不过。谁让陈留王只有八、九岁呢?

如此一来,陈留王当然误以为董卓是董太后的亲戚。立刻高兴的说道:

“太好了!你既然是孝仁皇后家的,我就安心了。”

听到陈留王的话,董卓隐约间想起了某些宫闱秘闻。据说,这位陈留王似乎是从小在董太后的身边长大的,他对姓董的人有好感,还真是理所当然。不过。对于面前那位一言不发的天子来说,他好像应当不喜欢姓董的人吧?

董卓的猜测还真是没错。

年幼天子性子有些软弱,可并非智力有问题。由于天子刘辩身处的位置,自然对宫廷里的种种权谋阴暗处,都有所耳闻。

天子刘辩今年十四岁。正是后世人称“中二”1的年纪。所以,按照某些“中二”少年一根筋非此即彼的想法,凡是何太后一边的就是自己人,凡是非何太后一边的就是敌人。

董太后虽然是天子的亲祖母,却反对他当天子,所以是敌人。十常侍虽然有些不阴不阳,却是何太后身边的亲信,是自己人。眼前这个董卓,与杀了十常侍的人是一伙的,又姓董,自然属于敌人的范围了。

作为一个“中二”少年,对于自己的敌人,少年天子没有当场喊打喊杀,就已经是很给面子了。这还是多亏了少年天子性子偏软。故而,董卓受到天子的冷遇,那真是毫不出奇。

相比之下,天子对陈留王这个弟弟,还是很喜欢的。这个异母兄弟,少年天子高兴了可以逗一逗,不高兴了可以欺负一下,但是过一会儿,他又能与天子和好如初,实在是比身边的小宦官和小宫女们好玩多了。

虽然对天子莫名其妙的敌视有些郁闷,但董卓与活泼可爱的陈留王说了一会儿话,心情立刻变得好多了。

而且,不管如何,能够遇到流亡在外的天子,并将他保护回京,这就是大功一件。所谓“功高莫过于救驾”,不管目前还没有掌权的天子有什么意见,朝中重臣们对董卓的功劳,一定要有足够的封赏。要不然,朝廷可就要在天下人面前大失人望了。

否则的话,就算董卓在雒阳城内发起兵变,也是情有可原的。

簇拥着天子和陈留王,凉州军的大队兵马横冲直撞,一直来到雒阳城的大门处。董卓举目远望,但见一排排的华丽缁车整齐的列在两边。这些缁车,当然便是朝廷公卿大臣们的座驾。至于座驾的主人,正在前方列队相迎。

见到这番景象,董卓不敢托大,让亲卫将天子和陈留王扶在马上,走在最前列,自己落后一步,以免被人说他僭越了。

公卿队伍见到董卓大军的到来,也略微骚动了一下。接着,一个汉官走出公卿的队伍,昂然向天子迎来。董卓毕竟曾经在朝廷中厮混过一阵子,认识这位,却是担任“卫尉”的杨彪。

杨彪的出生不凡,是弘农杨氏的嫡子。弘农杨氏可不是普通世家,向来与汝南袁氏并称为大汉两大“四世三公”世家。杨彪的父亲杨赐,也是官至太尉。杨彪本人娶了袁氏的嫡女,在身份上丝毫不弱于袁绍。

如果不是弘农属于关西地界,在世家数量和学风上远远弱于关东,弘农杨氏的势力,绝不会弱于大汉第一豪门的汝南袁氏。

杨彪前来,先是拜见过天子和陈留王,接着就提出了他的真正目的。杨彪与董卓见过礼之后,直截了当的对董卓说道:

“公卿皆以为,外兵不宜入城。前将军,还请约束好自己的兵马,早些在城外安顿下来吧!”

这句话,让董卓的脸色一变。

董卓手下的三千飞熊军,由于要长途跋涉,所以将沉重的明光铠之类的负担都抛在军营里,只装备了简易的轻型皮甲和刀戟弓弩等必要装备。此刻,这些风尘仆仆的精英,由于劳累而显得颇为狼狈,卖相当然不佳。这样一来,未免让雒阳城内的公卿们,有些小看他们了。

董卓相信,如果自己的飞熊军是以盛装铁甲的模样,出现在这些公卿面前,他们绝对不会随随便便就说出让自己的大军呆在城外。

“这些话,是袁太傅说的吗?”

董卓原本在马下,客客气气的对待杨彪。听到杨彪的话之后,他也不回答,直接就反问了一句。

杨彪闻言,心中有些恼怒。不过,他也不会故意挑衅眼前这位手握兵权的大将,淡淡的说道:

“三公皆有此意,太傅也没有反对。”

“没有反对,也就是没有赞成咯?”

董卓的回话依然直接了当。杨彪被他这么一撑,火起就真的起来了,不客气的答道:

“朝廷的意思很明确,前将军,你若违背朝廷的意思,是想要变成‘前’将军吧?”

董卓听到杨彪口中的威胁,呵呵冷笑一声,说道:

“三公九卿,诸人皆为国家的大臣,却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国家播荡,天子离宫,还有何颜面,要吾不得率军入城!”

说罢,董卓翻身上马,令手下亲兵簇拥着天子和陈留王一路前进,将三公九卿之流视若无物!(未完待续。。)

ps:??ps:1“中二”,指一种自我认知心态。“中二”是日语对“初中二年级”的称呼,中二病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初二年级青少年的某些病态自我意识。其实它不限于初二年级,也未必算正规意义上的病,这只是一种谑称。

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3节 点化当为禄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32节 决胜制万骑(八)第5节 郡国嚣张卒第22节 单父现重礼(下)第40节 称王成风潮第31节 何进立少帝第3节 公孙忧何食?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14节 难现太平齐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第68节 孰料伏对伏第24节 万军无主将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第43节 谈判无二意第2节 黄巾据太行(中)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73节 难分胜或负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31节 出阵有风险第68节 公孙战袁绍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35节 多情难相忘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5节 公路何足道(上)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28节 决胜制万骑(四)第8节 小人偏遇吉第24节 万军无主将第56节 踟蹰忧胜负第83节 欲求国中智(上)第10节 西园八校出第41节 冀土意未宁(上)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13节 三英战吕布(二)第50节 公曹当覆灭(下)第1节 黄巾据太行(上)第2节 黄巾据太行(中)第47节 越河袭粮道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24节 麹义意果敢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65节 假意屈流言第40节 白波起乱战(四)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二 卷终·恰如猛虎卧荒丘第18节 君臣青且嫩(下)第5节 河北鏖战烈(一)第六 卷终一时多少豪杰第75节 判敌未如判第14节 三英战吕布(三)第3节 兖州名士劫(上)第25节 败犬疲且瘦第57节 真定藏麒子第48节 论“大贤良师”第42节 白波起乱战(六)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52节 臧氏两父子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15节 乱石穿空过第31节 张杨思太原第32节 天师登神坛第47节 汉宫现连环(五)第62节 枭雄大事成(四)第6节 张狂攻可取第39节 并州初落定(上)第93节 独品惊共骇(上)第33节 客来意带殇第58节 贰臣动干戈(下)第26节 布尤难断兮第49节 杀伐天子殿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52节 回天因无意(三)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2节 名族遭毒手第28节 决胜制万骑(四)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33节 郭嘉说局势(上)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30节 决胜制万骑(六)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3节 黄巾据太行(下)第43节 欢宴隐杀机(下)第65节 冀州换方伯第32节 科举立新制(下)第60节 飞将不可追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24节 运筹谋千里(八)
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3节 点化当为禄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32节 决胜制万骑(八)第5节 郡国嚣张卒第22节 单父现重礼(下)第40节 称王成风潮第31节 何进立少帝第3节 公孙忧何食?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14节 难现太平齐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第68节 孰料伏对伏第24节 万军无主将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第43节 谈判无二意第2节 黄巾据太行(中)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73节 难分胜或负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31节 出阵有风险第68节 公孙战袁绍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35节 多情难相忘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5节 公路何足道(上)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28节 决胜制万骑(四)第8节 小人偏遇吉第24节 万军无主将第56节 踟蹰忧胜负第83节 欲求国中智(上)第10节 西园八校出第41节 冀土意未宁(上)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13节 三英战吕布(二)第50节 公曹当覆灭(下)第1节 黄巾据太行(上)第2节 黄巾据太行(中)第47节 越河袭粮道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24节 麹义意果敢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65节 假意屈流言第40节 白波起乱战(四)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二 卷终·恰如猛虎卧荒丘第18节 君臣青且嫩(下)第5节 河北鏖战烈(一)第六 卷终一时多少豪杰第75节 判敌未如判第14节 三英战吕布(三)第3节 兖州名士劫(上)第25节 败犬疲且瘦第57节 真定藏麒子第48节 论“大贤良师”第42节 白波起乱战(六)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52节 臧氏两父子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15节 乱石穿空过第31节 张杨思太原第32节 天师登神坛第47节 汉宫现连环(五)第62节 枭雄大事成(四)第6节 张狂攻可取第39节 并州初落定(上)第93节 独品惊共骇(上)第33节 客来意带殇第58节 贰臣动干戈(下)第26节 布尤难断兮第49节 杀伐天子殿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52节 回天因无意(三)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2节 名族遭毒手第28节 决胜制万骑(四)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33节 郭嘉说局势(上)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30节 决胜制万骑(六)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3节 黄巾据太行(下)第43节 欢宴隐杀机(下)第65节 冀州换方伯第32节 科举立新制(下)第60节 飞将不可追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24节 运筹谋千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