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 何进立少帝

蹇硕的尸体被抬走之后,刚刚十岁多一点的少年皇子辩,很快就在十常侍一伙人的搀扶簇拥下,来到了朝堂上。当看到年幼的外甥,终于一屁股坐在那个至高无上的龙椅上时,拜倒在地的大将军何进,有着一种全身酥软无力的感觉。

——不容易啊!

——真是不容易啊!

想要在天子的敌视下,把一个少年扶上皇帝的宝座,到底有多么艰难?

没有经历过的人,是绝对想不到的。

先皇帝刘协,绝对是一个聪明人。他在任命蹇硕为西园军统帅之后,发现蹇硕依然有些控制不住军中的形势,先是借口下军校尉鲍鸿征讨葛陂黄巾军不利,将他下狱而死,以剪除大将军的直系羽翼。而后,天子不等何进反应过来,立刻又下了另一招狠棋:

——让大将军何进,亲自率领大军,前去讨伐西凉由名士边章、韩遂领导的羌汉叛军!

何进这个大将军是怎么来的,朝野上下无人不知。何进在此之前的主要军功,也就是主持捕杀了马义元等一干太平道反贼。

可是,汉灵帝刘宏就是要放着名将皇甫嵩、董卓等人不派,偏偏让大将军前去征伐。这其中的味道,就算雒阳城的看门人,也能够品味的出来。

但是,就算如此,偏偏大将军何进对这个命令,还无法反驳。

究其缘由,大将军一职最初的设立,就是在本朝武皇帝之时,为了西击匈奴,天子刘彻亲自为大将卫青,所量身打造的一个军职。在卫青之前。虽然也有韩信等人出任过“大将军”的职位,可是与卫青大将军相比,差别很大。

自卫青大将军以后,历任大将军中,固然有些从来没有出过兵,打过仗的。却也不乏如窦宪那般,建立过“勒石燕然山”之类丰功伟绩的。所以,既然西凉叛乱历时数年,始终未曾平息,那天子让大将军出兵,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万幸的是,何进有一个好妹妹。何皇后虽然被灵帝疏远,却依然能够拉拢十常侍当中的几位。灵帝下令让大将军出征的消息,还没有在朝堂上正式发布。就已经被何进得知。被吓出一身冷汗的何进,立刻请袁绍与何顒等智谋之士前来商量对策。

何顒不愧是闻名天下的智谋之士,转眼间就想出了一条可行的对策。那就是:

——拖!

当时,何进一方已经从太医院医士的口中,掏出了灵帝身体虚弱,恐怕命不久矣的消息。在这种情势下,只要拖上一段时间,说不定灵帝就自己病倒了。天子一病倒。担任天下重任的大将军自然就要留下来,坐镇帝都。以防备宵小和不测之事。

当然,若是灵帝没有自己病倒,势力渗透到了太医院的何进一方,也可以想办法帮助灵帝早点儿病倒。

于是,在朝廷命令大将军率军出征的消息正式颁布前,大将军抢先一步。让中军校尉袁绍,火速带兵出京,直奔青、徐二州,前去镇压当地愈演愈烈的黄巾贼叛乱。

袁绍的动作很快,而且一口气就带走了西园军的半数兵力。蹇硕这个上军校尉。对此居然完全制止不了。因为,那时他还在宫中,等待让大将军出征的诏书被颁发下来。

随后,大将军何进以手中兵力不足,需要等待袁绍从青徐战场上带兵返回,才能出兵为由,冠冕堂皇的推迟了灵帝的出兵命令。直到灵帝如约的按时病倒,大将军何进才暗中命令袁绍,率军从前往青徐战场的途中悄悄脱身,潜回雒阳。

接着,何进以袁绍为桥梁,秘密与后将军袁隗见面。在得到了未来出任太傅的承诺之后,汝南袁氏家主袁隗表示,愿意暗中相助大将军对抗蹇硕,扶立皇子辩继位。

通过这种种让人心力交瘁的暗棋布置,何进终于在继位之争中,笑到了最后。回想起事前的种种努力,何进忍不住有种做梦般的感觉。

大局,终于定下了!

中平六年己巳年夏,四月十三戊午日,皇子辩在群臣的拥戴下,正式继位为皇帝,改元“光熹元年”。同日里,天子刘辩下诏,以“后将军”袁隗忠勤国事、劳苦功高,进位为“太傅”,位列三公之上,与“大将军”何进共秉朝政。

同时,大将军何进又以中军校尉袁绍品行高洁,能力非凡为由,举荐袁绍出任司隶校尉一职。这个举荐在朝廷里没有遇到丝毫反对,一下子就顺利通过了。

中军校尉和司隶校尉,还有张狂的那个太行校尉,虽然都是校尉,其中的差别,却可以说是天差地远。

张狂那个太行校尉,正统的汉家官吏,都将他视作玩笑。要知道,校尉一职,在汉朝可是秩比二千石的高官。至于六百石的校尉,在近几十年以来,除了张狂,还真没有第二个人当过。

司隶校尉却又与一般的校尉不一样了。虽然依旧是秩比二千石,司隶校尉却堪称是“天下第一校尉”。

这个职位,因为手下居然能够在都城拥有一支千人级别的直属武装力量,又专门负责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拥有弹劾百官的权利,在朝中向来有“卧虎”之称。与尚书令、御史中丞一样,司隶校尉在朝会时也有专席,三者合称为“三独坐”,身份超然。

成为了司隶校尉,标志着袁绍从此正式成为朝廷里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而不仅仅是依靠自己暗中的影响力,来操纵朝局。

接下来,当新任天子的地位得到天下臣民的公认之后,在五月,何进迫不及待的与朝廷三公一起上奏,弹劾董太后道:

“孝仁皇后【董太后】使故中常侍夏恽等交通州郡,辜较财利,悉入西省。故事,蕃后不得留京师;请迁宫本国。”

——董太后原系藩妃。不是皇帝的妻子,不宜久居宫中,应该迁于老家河间郡安置。

于是,前任皇帝的生母,就这样被迫离开居住了二十年的皇宫,戚戚然的返回了河间老家。不久以后。董太后突然身死,引起朝野间的无数议论。人们暗中谈论,都认为是大将军何进毒死了董太后。

接下来,骠骑将军董重也成为了牺牲品。何进以兵围困骠骑将军府,在这种赤.裸.裸的威胁下,董重非常识趣,自杀身亡,用自己一条命,换得了全族上下的一条活路。

从此以后。大汉的朝政,完全被大将军何进一手把握。而何进也终于达到了他人生最巅峰的时刻,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正宗权臣。

当然,朝廷里的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与张狂关系不大。当新皇帝继位的消息传到美稷县城的时候,张狂已经准备动身南下,去河东白波谷走一趟了。

太行军中。由于张狂几年前就预言过汉灵帝的死亡时间,将士们对汉朝皇帝的死亡。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震动。不过,张狂那个“小天师”的头衔,倒是被将士们私下里叫得更加起劲了。连带的,张狂部下对他的忠诚度,居然有了一次小规模的提高。

张狂这次南下白波谷,不是一个人去。而是带上了两千战兵和三千民夫的大部队。严格的来说,本来太行军是派出五百战兵,护送三千民夫去河东运粮。但是,这支队伍走完了大半路程,张狂又亲自带着一千五百战兵。从后面赶上来,加入行军的队伍。

光凭此点来看,已经足以证明,白波谷里发生了大事件。

这件大事,还要从中平六年【198年】的三月末说起。

在中平五年的时候,葛陂黄巾军击败了下军校尉鲍鸿,势力更盛,兵锋遥指汝南郡城,引起了天下震动。肩负着整个大汉帝**事调度大权的大将军何进,只得派出更多的军力,对这支嚣张一时的黄巾军进行镇压。

虽然大将军何进为了保证所派部队的兵权,让兄弟何苗担任了镇压葛陂黄巾军的主将。不过,深知兄弟军事才能的何进,给何苗派出了曹操、鲍信等有才干的副将,来保证战斗的顺利。

果然,在典军校尉曹操、骑都尉鲍信的有效辅佐下,何苗成功的击败了葛陂黄巾军,让整个豫州的反叛军,都暂时藏起头来。而何苗虽然是个甩手掌柜,也凭借此功,被朝廷封为“车骑将军”,从此拥有从何进麾下独立出来的底气。1

另一方面,青徐两州的黄巾军,也遭到了地方州郡长官的有效遏制。特别是在黄巾军气势汹汹的徐州,刚刚上任的徐州刺史陶谦,在对付黄巾军时,处事极有方略。

陶谦一到徐州,就任用了在东海郡颇有实力的泰山豪杰孙观、吴敦、尹礼等人为将,并征辟彭城曹氏的猛将曹豹,让他率领本家私兵为辅佐,大败黄巾军。另一方面,陶谦还将曾经被张狂俘虏过的陈登拜为典农校尉,用以恢复战乱带来的郡县残破局面。

更加令人叫绝的是,面对在徐州广为流传的太平道,陶谦居然想出了一条釜底抽薪的绝户计。那就是:推广浮屠教。

浮屠教就是佛教的古称。虽然浮屠教已经传入中国上百年,但在中土一直信众不多。陶谦此前只是在雒阳白马寺见识过浮屠教的行事,不过对这种“方士”一流的宗教并无兴趣。

不过,当部将孙观提出,用浮屠教来压制太平道的时候,思维敏锐的陶谦立刻欣然接受。作为具体的行动,陶谦立刻任命同郡老乡、虔诚的浮屠教徒——名士笮融为下邳相,在太平道根基深厚的广陵、下邳、彭城等郡大修浮屠寺,以传播浮屠教,压制太平道。

在文武两手双管齐下的手段下,徐州的局面迅速好转。连带的,黄巾军在中平五年【188年】所掀起的第二波黄巾浪头,在进入中平六年之后,出现了明显的回落。

这一点,就连张狂都感受到了。具体的来说,原本朝廷答应提供的第三批赈济物资,在进入中平六年之后,就再也没有被提及过。

白波谷大事件的发生,正是这样一种背景。

ps:??ps:1史书记载何苗担任车骑将军的时间,是在中平四年。记载:二月,荥阳贼杀中矣令。三月,河南尹何苗讨荥阳贼,破之;拜苗为车骑将军。此处的更改,识者勿怪。

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71节 居心藏诡异(上)第32节 入城暗横剑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36节 瘟疫实难当第35节 青史本无常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7节 大事多磨砺第5节 公路何足道(上)敌讯水上败一第22节 征战漫天急(一)第62节 征程鞍未解(中)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2节 黄巾据太行(中)第47节 歌“明月几时”第46节 汉宫现连环(四)第30节 强敌徐徐随(下)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20节 苦肉收军心第3节 公孙忧何食?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32节 两败未俱伤!第22节 二帅意自平(下)第45节 陷地终有计(一)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三 卷终·此去经年第71节 管亥展勇武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40节 称王成风潮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33节 客来意带殇第20节 复仇起草莽(二)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66节 太行根基盛(三)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79节 料敌暂为停第20节 运筹谋千里(四)第41节 攻城需汗血第12节 浴血豪强间(上)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21节 敌讯水上败(五)第14节 三英战吕布(三)第2节 黄巾据太行(中)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94节 独品惊共骇(下)第8节 智士款款析(二)第41节 冀土意未宁(上)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68节 赵云逞单骑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18节 掠地需商量第52节 臧氏两父子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45节 陷地终有计(一)第54节 太傅显老谋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14节 片语闻敌情第3节 游侠探可疑(上)第63节 无忌思好逑(中)第52节 内廷见尚书第75节 吕布遭暗算第65节 军威强为主第45节 且冷眼旁观(三)第6节 公路何足道(下)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40节 巨鹿外无援(下)第20节 美人犹奉侍(下)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39节 武夫做干城第六 卷终一时多少豪杰第38节 此是平生志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第76节 战歌当好战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35节 眭固献大郡第63节 无忌思好逑(中)第91节 细分狐与豺(上)第3节 兖州名士劫(上)第5节 公路何足道(上)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9节 踌躇黄河岸(上)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31节 何进立少帝第37节 大刀速斩“羊”第19节 敌讯水上败(三)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第25节 小县藏能吏第50节 夺权需威压
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71节 居心藏诡异(上)第32节 入城暗横剑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36节 瘟疫实难当第35节 青史本无常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7节 大事多磨砺第5节 公路何足道(上)敌讯水上败一第22节 征战漫天急(一)第62节 征程鞍未解(中)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2节 黄巾据太行(中)第47节 歌“明月几时”第46节 汉宫现连环(四)第30节 强敌徐徐随(下)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20节 苦肉收军心第3节 公孙忧何食?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32节 两败未俱伤!第22节 二帅意自平(下)第45节 陷地终有计(一)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三 卷终·此去经年第71节 管亥展勇武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40节 称王成风潮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33节 客来意带殇第20节 复仇起草莽(二)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66节 太行根基盛(三)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79节 料敌暂为停第20节 运筹谋千里(四)第41节 攻城需汗血第12节 浴血豪强间(上)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21节 敌讯水上败(五)第14节 三英战吕布(三)第2节 黄巾据太行(中)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94节 独品惊共骇(下)第8节 智士款款析(二)第41节 冀土意未宁(上)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68节 赵云逞单骑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18节 掠地需商量第52节 臧氏两父子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45节 陷地终有计(一)第54节 太傅显老谋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14节 片语闻敌情第3节 游侠探可疑(上)第63节 无忌思好逑(中)第52节 内廷见尚书第75节 吕布遭暗算第65节 军威强为主第45节 且冷眼旁观(三)第6节 公路何足道(下)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40节 巨鹿外无援(下)第20节 美人犹奉侍(下)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39节 武夫做干城第六 卷终一时多少豪杰第38节 此是平生志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第76节 战歌当好战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35节 眭固献大郡第63节 无忌思好逑(中)第91节 细分狐与豺(上)第3节 兖州名士劫(上)第5节 公路何足道(上)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9节 踌躇黄河岸(上)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31节 何进立少帝第37节 大刀速斩“羊”第19节 敌讯水上败(三)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第25节 小县藏能吏第50节 夺权需威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