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 掠地需商量

曹操不愧是当世知名的兵法大家。汉末十多年中战乱不休的磨砺,将曹操所学过的兵书战策,彻底的融入到曹操的带兵艺术当中。而兵法煌煌万言中的一个重要作战原则,便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此前张狂动用了相当数量的兵力,在兖州徐州边境地带耀武扬威。以曹操的军事眼力,如何看不出这是在使用疲兵之计?

但是,张狂此计用的是阳谋,拼的就是双方的国力。曹操力不如人,也只能无可奈何的被动应对。

为了应对冀州的袭扰行动,整个兖州的兵力,被曹操动员起来三分之二。若不如此,万一张狂弄假成真,突然出动大军打过来,那曹操连哭的地方都没有了。

不过,就在刘宠和孙策的援军陆续到达以后,曹操的兵力突然一下子充裕起来。兖州根基的安全既然有了保障,不甘心老是被张狂压制的曹操,立刻策划着给张狂一个反击。

反正,当前负责威压兖州的张狂所部,主将是于毒。这家伙的能力,曹操哪会不清楚。如果连于毒都对付不了,曹操也就不用去打反击张狂的主意了。

孙策是年轻人,热血激扬,崇尚进攻;刘宠自从黄巾之乱起兵以来,虽然手中兵力不俗,却由于王爵的身份限制,还真没有和其他诸侯干过什么大仗,心里憋得慌。曹操的提议,显然正合两人的意思。

大家都有求战之心,三方很快商定,各自挑选三千精兵和五百精骑,组成一支万人突击军团,以曹操为主将,刘宠和孙策为副将。对陈设在兖州与冀州边境地带,威慑南方的张狂所部,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突击反击。

如此一来,在元城就有了前面出现的那一幕。

要算起来。也是于毒活该。他在兖州和冀州边境线附近。耀武扬威了几个月,心理上难免变得有些自高自大。而且曹操曾经在兖州将他打得大败而逃。如今于毒有机会占到上风,自然要加倍的贬低曹操,好给自己找回些心理上的满足感。外加上曹操数月以来,一直都很配合的龟缩不出。达成了骄兵之计。多种原因综合下,于毒所部出现军纪懈怠,戒备松散的现象,也就变成了应有之意。

因此,当一直龟缩的曹操,突然联合当世另外两位悍将,向毫无防备的于毒发动突袭的时候。于毒一下子就被打糟了。一个没有反应过来,于毒便在刘宠麾下“强弩士”手中,丢掉了自家的性命。连带他那位“十六雏鹰”中的幸存者副将,也被孙策一枪捅死。变成了一只死鹰。

至于元城县城,由于有于毒在附近镇守,元城的戒备也是极为松懈,城内并无多少士卒守备。所以,曹操的夺城计划,进展才会一如刘宠和孙坚夹击于毒那般顺利。

初战得胜,曹操与刘宠、孙策进入元城暂时休整,并商量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三人都是锐意进取之辈,发现当前的战局势态极为有利,并没有就此罢手回缩的打算。由于于毒所部的溃灭,张狂军在周围数县中,已经没有了足以阻挡联军的军队。而于毒战败的消息,也不会那么快就传到张狂的耳朵里。在张狂反应过来之前,至少还有十天的时间,可以让联军在附近扩大战果。

但是,下一步是北上馆陶,还是东进魏县,却让三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分歧。

馆陶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是魏郡的一处繁华所在。可是此处靠近张狂的腹地巨鹿,一不小心,就会遭到张狂的重兵围攻。而魏县虽然离兖州更近,有利于大军撤退,但地位不高,就算攻下来,也不会对张狂有多大的触动。

经过一番争论,陈王刘宠和孙策联手,说服了想要谨慎些的曹操。他们这一万大军都是精锐,就算遇到冀州军的围攻,只要把握好时机,撤回兖州并不困难。而且,攻克馆陶的话,能够有效的打击张狂的嚣张气焰,鼓舞“反张联盟”的气势,免得有些人畏敌如虎,在张狂大军面前完全没有底气。

计较已定,三人各自统帅本部兵马,果断北上。不光是馆陶,若是有机会的话,联军甚至想要杀到巨鹿郡内,好好搅一搅张狂的腹心之地。

战事进展的极为顺畅。冀州军的抵抗几近于无。就在七月末,馆陶失陷于联军之手。

曹操站在馆陶的城头,心中老是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这馆陶城,失陷的也太容易了吧?

大军的行动速度再快,也不可能真的快过消息的传播速度。当曹刘孙联军杀到馆陶城下的时候,馆陶城已经有了一天的准备时间。

三方联军本以为想要夺下馆陶城,需要经历一番苦战。结果到一动手,三方联军居然发现,馆陶城的防御兵力严重不足,几乎都是临时动员的民夫。虽然馆陶的城防修建的不错,但没有可靠的守护者,面对刘宠的千张强弩激射,面对曹操部下的虎狼之将,面对锐气丛生的好斗孙策,馆陶城几乎就是一鼓而下!

哪怕没有额外的援军,只要馆陶城本地的县兵还在,馆陶的防守也不可能如此稀松。而三位联军统帅从战俘口中得知的情报却是,半月之前,本地的县兵主力,居然被上级一道军令给调走了?

听到这个奇怪的消息,刘宠和孙策只是感慨一下己方的运气不错。可是多疑的曹操却总是觉得,这里面有一个大大的阴谋。虽然曹操无法猜出对方阴谋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可心里怀着此等感觉,让曹操总是莫名的感到很是不安。

于是,在接下来的战略计划讨论中,当孙策提议继续尝试进攻平恩县,威胁巨鹿郡的时候,曹操很固执的坚决反对。深感不安的曹操强硬的宣布,他不会参加继续进攻的行动。此次突然袭击,能够取得当前的战果,已经是邀天之幸。接下来,应该是考虑安全撤退的时候了。

这一次会议,刘宠支持了曹操的提议。这位陈王虽然表面上性情好斗,做事却始终有些畏首畏尾。要不然,他也不至于从董卓入京不久后起兵,直到现在都没有真正的和其他诸侯认真抢夺过地盘,以壮大自己。诸侯王的身份帮助了刘宠立足于汉末乱世,却也让他在行事时畏首畏尾,总是担心被人们看成觊觎皇位的篡逆之辈。

二比一的决议,并不能让孙策就此退缩。事实上,孙策对曹操和刘宠的表态不置可否,他在返回自家营地之后,立刻出兵向北。当孙策的部将问他,下一步进军目标何处的时候,孙策果断回答道:

“巨鹿!”

当然,孙策并没有真的想要打到巨鹿郡去。他在一鼓作气,攻下巨鹿边上的平恩城之后,只是在城中逗留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便将县城的府库一把火烧掉,率部掉头返回馆陶城,与曹操和刘宠汇合。

整个进兵过程,孙策耗时不过四天,便往返一百余里,可谓用兵神速。而曹操和刘宠也不好在敌情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就将孙策丢在冀州不管。因此,当孙策率军返回的时候,曹操和刘宠依然没有撤离馆陶。

孙策不受曹操和刘宠的意见影响,轻松攻克平恩城,本来正得意非凡。可是,在见到前来迎接的曹操和刘宠时,曹操黑着脸递给他的一份情报,却像是一盆凉水,将孙策的得意,浇了个透心凉。

“七月初九臧霸陷琅琊国!”

琅琊国是徐州的重镇,国相萧建能力过人,将以莒县为中心的精华地带牢牢掌控住,一直以来都游离于州牧吕布的控制之下。吕布屡次想要出兵讨伐琅琊国,都被徐州内部的豪强们所劝解。而吕布也没有强行攻克莒县的把握,借着别人的劝解,也就顺坡下台了。

不过,自从张狂全取青州以后,由于琅琊国与青州直接接壤,在北方的军事威胁下,琅琊相萧建为了保全自己,已经主动向徐州牧吕布献上不少金珠、粮草、军械,表示愿意服从吕布的指挥。

按照道理来说,有了吕布的随时支援,萧建本人又直接掌控了上万的精兵,也是横行一方的小小霸主,怎么会被兵力有限的臧霸突然就拿下了呢?

“还有呢!”

孙策的惊讶还没有完。曹操随手又递过一份情报。这份情报给出的消息,更是让孙策几乎叫出声来。

“张狂主力十万南下徐州吕布告急!”

“十万主力!张贼什么时候动用了这么多兵?”

惊讶过后,孙策疑惑的问道。

“攻克馆陶,还有平恩,不是觉得太容易了吗?因为张逆将冀州的县兵都东调到青州,去进攻徐州了呀!”

陈王刘宠开口,解答了孙策的疑惑。

“有吕徐州在,徐州不是轻易可以攻克的。张逆若想抓住琅琊失陷的机会,一举攻下徐州,动用十万大军,也就是勉强够用罢了。此僚自恃有于毒这个废物在前面顶着,以为后方无虑,这才大胆的调动冀州守军。我军不过是钻了他的空挡罢了!”

事到如今,曹操终于明白自己过去的不安,到底来自何处。虽然他带兵进攻冀州,占了冀州军不少便宜,可是他的脸色,却丝毫不见得意之处。

第5节 公路何足道(上)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第9节 冀土奇袭谐(一)第67节 愿吃苦中苦第20节 苦肉收军心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51节 若欲斩桥瑁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19节 运筹谋千里(三)第82节 锐士悄悄至第56节 董卓大起兵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第13节 复闻黄巾起第52节 但须招曹操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33节 陈登甘称臣第60节 飞将不可追第23节 黄巾密密铺(上)第36节 郭汜当先骑第29节 强敌徐徐随(上)第100章 张亦难躲过第35节 李傕托士气第24节 黄巾密密铺(下)第38节 此是平生志第61节 料中是良骥第77节 交锋和观察第30节 祖茂现峥嵘第58节 贰臣动干戈(下)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9节 长社火起否?(上)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第48节 论“大贤良师”第6节 豪杰忿怒顾第57节 贰臣动干戈(上)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29节 宫掖藏杀机(上)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22节 二帅意自平(下)第66节 太行根基盛(三)第21节 烽火遍地起(三)第46节 汉宫现连环(四)第56节 踟蹰忧胜负第55节 豪强罪当逃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28节 朝堂拟新帝(下)第2节 竖子安敢欺?(下)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56节 董卓大起兵第51节 自当顺人意(五)第40节 白波起乱战(四)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32节 天师登神坛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65节 军威强为主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13节 三英战吕布(二)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4节 需胜方由己(下)第50节 功臣孰为首?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36节 关羽破强军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1节 四处烽烟起第60节 枭雄大事成(二)第1节 枭雄报新仇第56节 董卓大起兵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49节 公曹当覆灭(上)第28节 司隶又交兵(下)第1节 黄巾据太行(上)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7节 马骨空北羣第16节 元城故吏说第21节 单父现重礼(上)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61节 子龙搏激流(下)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32节 决胜制万骑(八)第64节 公孙破黄巾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第47节 越河袭粮道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49节 好盐入味道第68节 公孙战袁绍
第5节 公路何足道(上)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第9节 冀土奇袭谐(一)第67节 愿吃苦中苦第20节 苦肉收军心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51节 若欲斩桥瑁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19节 运筹谋千里(三)第82节 锐士悄悄至第56节 董卓大起兵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第13节 复闻黄巾起第52节 但须招曹操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33节 陈登甘称臣第60节 飞将不可追第23节 黄巾密密铺(上)第36节 郭汜当先骑第29节 强敌徐徐随(上)第100章 张亦难躲过第35节 李傕托士气第24节 黄巾密密铺(下)第38节 此是平生志第61节 料中是良骥第77节 交锋和观察第30节 祖茂现峥嵘第58节 贰臣动干戈(下)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9节 长社火起否?(上)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第48节 论“大贤良师”第6节 豪杰忿怒顾第57节 贰臣动干戈(上)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29节 宫掖藏杀机(上)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22节 二帅意自平(下)第66节 太行根基盛(三)第21节 烽火遍地起(三)第46节 汉宫现连环(四)第56节 踟蹰忧胜负第55节 豪强罪当逃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28节 朝堂拟新帝(下)第2节 竖子安敢欺?(下)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56节 董卓大起兵第51节 自当顺人意(五)第40节 白波起乱战(四)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32节 天师登神坛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65节 军威强为主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13节 三英战吕布(二)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4节 需胜方由己(下)第50节 功臣孰为首?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36节 关羽破强军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1节 四处烽烟起第60节 枭雄大事成(二)第1节 枭雄报新仇第56节 董卓大起兵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49节 公曹当覆灭(上)第28节 司隶又交兵(下)第1节 黄巾据太行(上)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7节 马骨空北羣第16节 元城故吏说第21节 单父现重礼(上)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61节 子龙搏激流(下)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32节 决胜制万骑(八)第64节 公孙破黄巾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第47节 越河袭粮道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49节 好盐入味道第68节 公孙战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