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

对张狂来说,接下来这一仗,一定要打得漂亮!借着汉军们血淋淋的人头来立威,可比杀自己人,效果要好得多了!

“哒哒、哒哒、哒哒……”

响亮的马蹄声响起,汉军的大队骑兵,终于不紧不慢的追了过来。

——哈哈,正如所料……

见到这一幕,张狂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战事尽在掌握”的豪气。

这些汉军的骑兵,身上只穿着薄薄的掩心皮甲,手中握着小型的机弩,腰中带着短柄环首刀,举着火把,催着马,一路小跑,驱赶着心惊胆颤的黄巾败兵。

虽然是在追击敌人,但是汉军骑兵们的神情,却是相当的轻松。不时有骑兵跳下马来,将在奔跑中体力耗尽,倒在地上的黄巾军战士杀死,割下他的首级。

不少的骑兵,在马头上挂着斩获的黄巾军人头。少的一两个,多则四五个。其中一个身形瘦小的骑兵,最为夸张,马前马后居然挂着不下十个人头!

骑兵的前队,从张狂的面前走过,那些滴着血的人头,在大道上留下了清晰的印记。见到这一幕的黄巾军伏兵们,无不义愤填膺。

然而,这些天接受的军纪训练,终于让黄巾力士们控制了自己的想法。

但是,每一个感到兔死狐悲的黄巾力士,都在心中不停的呐喊:

——为什么,出击的信号,还没有发出来!?

在黄巾力士的心中,这一刻,时间过得是那样的漫长。

当这支两百余人的汉军骑兵队伍,已经有一半人通过了伏兵的伏击圈时,张狂才大喝一声:

“杀!”

“杀啊!”

等待多时的黄巾军战士们,从树林中一跃而出,手中拿着长枪大戟,对着措手不及的汉军骑兵,发起了凶猛的攻击!

典韦、周仓两大猛将一马当先,冲在最前边。

周仓挥舞着数十斤重的长柄大刀,犹如切瓜砍菜一般,一个呼吸的时间,就将两名马上的骑兵,拦腰砍成两截。

典韦则提着两只各重二十余斤的短戟,大声呼喝,一路冲撞,奔出十步的距离,已经切下了两颗人头、三只手臂、四条马腿,外加一匹被生生撞倒昏迷的战马!

这两员勇将,一头一尾,将整只敌人骑兵,拦腰截成了三段!

“啊!”

“不!”

“有埋伏!”

……

猛然间遭受这样的打击,整只骑兵队乱成了一团。有的骑兵急忙举起弩机瞄准,有的则在马上抽出环首刀挥击,但是更多人却是手脚忙乱,不知道往哪里放。

总算这只骑兵的指挥官,大汉北军的“营司马”有些经验,一运“战炁”,发力从战马上跳下来,躲过了典韦气势汹汹的冲击,然后放声大叫:

“下马!结阵!下马结阵!……”

其他的汉军,听到首领的呼唤,如梦初醒,这才纷纷跳下马来,三五成群的凑到一起,结成小阵,相互掩护。这样一来,突袭的黄巾军战士,第一次出现了伤亡。

当然,汉军营司马的这番大叫大嚷,立刻让他成为黄巾力士们眼中的首要目标。不说别人,典韦一拳打晕了这个营司马的坐骑,手中短戟挥动如风,每一下都朝着汉军营司马的要害砸过来。

汉军营司马在地上打了一个滚,躲过了典韦的又一次横扫,正想加入旁边的一个汉军小阵中,突然心口一痛,低头一看,难以置信的发现,一截锋利的剑刃,已经从心口冒出来了!

他大叫一声,用手去抓那截剑刃。可是,一眨眼的功夫,剑刃便不见了。营司马抓了一个空,身体轰然倒下,在地上抽搐了几下,惊怒的双目依然圆睁,显然是死不瞑目。

西园军骑兵营司马,弘农杨氏子弟杨空,阵亡!

张狂收回滴着血的宝剑,身形一动,隐入了密林之中。

张狂的功夫,虽然不怎么适合正面战场,却极其擅长乱战刺杀。因为,当年“大贤良师”张角在选择教导他的时候,本来就是将张狂,作为一个“剑客”来培养的。

即使现在的张狂,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灵魂,可还是保留吸收了这具身体,原本的一些能力,甚至是性格。要不然,以他原本二十一世纪,一介网络游民的身份,哪能做出这等杀人不眨眼的事情来?

如今张狂小露身手,发现自己的武力,其实也相当了得,心中大是开怀。

到了这个份上,汉军们可以说是败局已定。在没有被卷入混战的地方,一些机灵的骑兵,开始策马逃走。但是,对大部分被黄巾力士们缠住的汉军们来说,这个想法根本难以实现。

特别是,大路的两旁,尽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步行可以通过,马匹却是无论如何都过不去的。虽然有些汉军骑兵,果断弃马入林,毕竟数目不多。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杀!……”

不远的地方,又传来了震天的喊杀声。那是张狂预先准备的后备队。看着大片大片的火把,如同一片云层,伴随着喊杀声渐渐逼近,汉军们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的**,开始了全面的崩溃。

“降者不杀!降者不杀!……”

见到局势的发展,周仓第一个大声的喊起来。有了一线生机,处于绝望中的汉军们,试探着放下自己的武器。当他们发现,投降的人果真没有被杀死,立刻开始了争先恐后的投降。

当然,事情总有例外。

一个身材矮小的士卒,背靠着一棵大树,挥动手中抢来的一支大戟,虎虎生风,愣是将三个围攻他的黄巾军战士,逼退了数次。不远处,有两个受伤的黄巾军战士,捂着伤口,正用恶狠狠的眼神,死死的盯着这个罪魁祸首。

“快投降啊!”

“逃不了的!”

“不投降,就杀了你!”

面对黄巾军士卒的劝降,这个小个子骑兵,倔强的抿着嘴唇,一言不发。但是他手上的大戟,却始终对着前方。

“小乐子,降了吧!司马也死了,何苦无谓的拼上自己的小命啊!……”

一个被解除了兵器的老卒,看着小个子骑兵,还在死战,不由得开口劝说。

“是啊,咱们又不是被那些残暴的胡人给抓住了,都是汉人,降了也没啥……”

老实说,“太平道”的传教,对中下层的汉军来讲,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在大势已去的形势下,汉军士卒的抵抗意志并不高。否则,战技高超、装备精良的上万北军精锐,又怎么会在月前,被精锐战兵不过三、四万的颍川黄巾军给击败?

面对同僚的劝降,小乐子始终不语,只是大戟挥动,一击勾中一个黄巾军士卒的胸口。若不是有皮甲的保护,这一下,就要让那个黄巾军士卒开膛破肚了。

“他叫什么?哪里人?”

解决了其余的汉军骑兵,张狂走过来,发现居然还有一个硬骨头,一时好奇,问了那个劝降的老卒一句。

第12节 浴血豪强间(上)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62节 征程鞍未解(中)第30节 颜良意且犹(下)第32节 董卓起私意第37节 飞骑未可持第41节 冀土意未宁(上)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32节 入城暗横剑第28节 司隶又交兵(下)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90节 巷里敌可踩(下)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62节 征程鞍未解(中)第56节 李郭功皆高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40节 并州初落定(下)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35节 多情难相忘第11节 两军窥匈奴(五)第36节 相逢是冤家第12节 冀土奇袭谐(四)第20节 苦肉收军心第29节 决胜制万骑(五)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52节 王刘遭暗劫(下)第四 卷终·离乱从头说第60节 飞将不可追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25节 小县藏能吏第62节 无忌思好逑(上)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32节 两败未俱伤!第59节 子龙搏激流(上)第52节 内廷见尚书第46节 陷地终有计(二)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57节 孙坚战且逃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20节 复仇起草莽(二)第50节 功臣孰为首?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65节 苦斗马不歇(中)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15节 文丑亦凶猛(上)第34节 金毛现狮王?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48节 友军藏敌意第36节 相逢是冤家第6节 豪杰忿怒顾第36节 侠士亦官迷(上)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27节 大军急急退(上)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82节 锐士悄悄至第33节 客来意带殇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第8节 小人偏遇吉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8节 战炁耀三军第68节 公孙战袁绍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第59节 骄兵终有悔第32节 天师登神坛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20节 运筹谋千里(四)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25节 决胜制万骑(一)第14节 片语闻敌情第57节 挑战亦快意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99节 关既不得脱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60节 子龙搏激流(中)第79节 料敌暂为停第29节 宫掖藏杀机(上)第16节 乐进破阵弩(下)第29节 颜良意且犹(上)第四 卷终·离乱从头说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12节 北骑若入口(下)第65节 太行根基盛(二)第37节 飞骑未可持第13节 复闻黄巾起
第12节 浴血豪强间(上)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62节 征程鞍未解(中)第30节 颜良意且犹(下)第32节 董卓起私意第37节 飞骑未可持第41节 冀土意未宁(上)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32节 入城暗横剑第28节 司隶又交兵(下)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90节 巷里敌可踩(下)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62节 征程鞍未解(中)第56节 李郭功皆高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40节 并州初落定(下)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35节 多情难相忘第11节 两军窥匈奴(五)第36节 相逢是冤家第12节 冀土奇袭谐(四)第20节 苦肉收军心第29节 决胜制万骑(五)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52节 王刘遭暗劫(下)第四 卷终·离乱从头说第60节 飞将不可追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25节 小县藏能吏第62节 无忌思好逑(上)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32节 两败未俱伤!第59节 子龙搏激流(上)第52节 内廷见尚书第46节 陷地终有计(二)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57节 孙坚战且逃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20节 复仇起草莽(二)第50节 功臣孰为首?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65节 苦斗马不歇(中)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15节 文丑亦凶猛(上)第34节 金毛现狮王?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48节 友军藏敌意第36节 相逢是冤家第6节 豪杰忿怒顾第36节 侠士亦官迷(上)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27节 大军急急退(上)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82节 锐士悄悄至第33节 客来意带殇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第8节 小人偏遇吉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8节 战炁耀三军第68节 公孙战袁绍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第59节 骄兵终有悔第32节 天师登神坛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20节 运筹谋千里(四)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25节 决胜制万骑(一)第14节 片语闻敌情第57节 挑战亦快意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99节 关既不得脱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60节 子龙搏激流(中)第79节 料敌暂为停第29节 宫掖藏杀机(上)第16节 乐进破阵弩(下)第29节 颜良意且犹(上)第四 卷终·离乱从头说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12节 北骑若入口(下)第65节 太行根基盛(二)第37节 飞骑未可持第13节 复闻黄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