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

“纪公台!杀了他!”

当然,在现在这个时候,袁术说的这句话好像是句废话。

“公台”是那位猛将的字。此人的姓名,叫做纪灵。在后世,他也是颇有些名气的三国人物之一呢。

纪灵的年纪在三十岁左右,任何人只要看上他一眼,就可以判断出,他是一个极为强悍武者。不说别的,只看纪灵手上的那柄奇门兵器,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件奇门兵器,柄长四尺,刃长三尺,两面开锋,在刀锋的最前端,却又向左右开出了两个刀刃。韩当认不出这件兵器的名字,可是张狂一眼看到了这东西,一个口顺的名字就脱口而出:

“三尖两刃刀!?”

认出这件兵器,张狂也就等于认出了这个敌人。袁术手下第一战将,即使在巅峰期的关羽手中,也曾经支撑过二、三十回合的强力猛将——纪灵!

当然,以张狂记忆中的历史,并不清楚这件兵器其实出自于《三国演义》的编造。让我们再次原谅这位,将《三国演义》当做真实历史的穿越者吧!

那么,作为历史上孙坚麾下先锋大将的韩当,对上曾经的南方霸主袁术手下的头号大将纪灵,将会是谁胜谁负呢?

在极为短暂的时刻当中,韩当曾经被纪灵的气势所震慑。但在此之后,韩当迅速的回过神来。面对着迎头扑来的凶兽纪灵,韩当将马头一带,就想要避过这个硬骨头。

毕竟,韩当的目标,不是纪灵,而是纪灵的主子,“四世三公”汝南袁氏的嫡子——袁术、袁公路!

只是,韩当若想前进,纪灵此人就是避不开的。

马头一转,纪灵随之又拦在了韩当的前方。

这一刻,双方的距离,不到五步。

纪灵出手了。

三尖两刃刀的长度,超过了韩当的大刀。在使用这件重量达到五十余斤的沉重兵器时,纪灵并没有去发挥这件兵器可以施展出的种种技巧。

他只是平平的一刀横切过来,不带任何花哨。

但是,在看似简单的一刀之中,却蕴藏着至少十种以上的后续变化。正是因为前面的出招留了三分力道,纪灵才能够在这一刀的背后,施展出足以克敌制胜的变招来。

就算纪灵不变招,这样一刀下去,也足以切掉对手战马的头颅。为了施展出这看似简单的一招,纪灵在过去的十年之内,每天都要将这一招练习三遍以上。

光从这一招之中,就可以窥见,纪灵的武技,其实已经达到了化繁为简、大巧似拙的境界了。如果他的战炁修为能够再进一步,便是一位新的“万人敌”!

那么,韩当又当如何化解呢?

韩当果断出刀。

不是一刀,而是连斩五刀。

这五刀,有的力道轻,有的力道重。有的横斩,有的斜切。有的击中刀刃,有的击中刀面。这样一系列的巧妙敲打之下,纪灵的这一刀,终于砍不下去,主动变招。

纪灵手腕一抖。

这一抖,三尖两刃刀突然弹起来,一侧的刀尖变了方向,向着韩当的脸上刮去。饶是韩当手中刀,挥动的足够快,依然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三尖刀的刀锋,掠过脸庞时的锋锐。

Wшw ¤TTKΛN ¤C〇

这一次交手,却是纪灵占了上风!

“义公快退!”

张狂的声音,从后方传过来。

在一时的冲动之后,张狂突然想到了两个问题:

——能不能杀了袁术?

——能不能杀的了袁术?

要知道,袁术作为在东汉末年的风云变幻中,深刻参与时局演化中的重要一员,若是死在茬平这样的小地方,会不会对未来的大汉朝廷局势变化,产生某种影响?

比如说,汉灵帝死去,何进被宦官杀死,导致董卓掌握朝廷大权,这一系列的事情,是否还能如期的发生呢?

对于这个问题,张狂老早之前,就曾经想到过。根据他在前生网上所看到过的一些资料,当然知道所谓的“蝴蝶效应”会带来什么结果。万一袁术被干掉了,那以后的历史还会不会如同张狂记忆中的那样推演呢?

或者说,历史就是历史,根本无法更改?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张狂心里的那点儿野望,终究必然落得一场空。而对他来说最好的一条路,也就是乘早躲进哪个山沟沟里,老老实实的做一个缩头乌龟,来保全自己的性命罢了。可是如此狼狈的结局,绝不是张狂愿意接受的。

不过,想到归想到。张狂目前连他到底是穿越到《三国演义》中,还是真实的三国历史中,都弄不清楚。对于这种局势的推演,就更加无从着手了。既然资料不足,张狂姑且认为他所处的时空并没有将未来限死。这样的话,他如今的这一番拼搏,才会是有意义的。

而且,作为“四世三公”袁氏的嫡子,袁术的身边,必然是高手如云。光是张狂刚才得以辨认出来的那个纪灵,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凭借直觉,张狂知道,韩当未必是纪灵的对手。

所以,张狂对于向袁术发起攻击这件事情,有了些许后悔之意。可千万不要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眼见袁术被几名神情镇定的侍从高手,牢牢的护卫在身后,韩当顺势就拨转马头,向后退却。敌人不是个善茬,他连一个纪灵都未必赢得了,自然不会冒失的再去截杀袁术。

不得不说,人在吃了亏之后,印象是最为深刻的。在单父之战中因为冒进而被俘获的教训,让年纪不足二十的韩当,一下子谨慎了不少。

见到韩当开始撤退,刚刚被吓了一跳的袁术,自然难以咽下这口气。

——敢让本公子差点儿出丑,本公子就要你们的小命!

袁术环视一下周围,高声的叫道:

“纪灵,张勋,桥蕤!你们去将刚才那厮,给我斩杀了!”

“得令!”

纪灵和桥蕤两人,大声的应诺着。不过,在三人中年纪最大,行事最为老成的张勋,却并没有马上应诺,而是皱了皱眉头,劝说袁术道:

“主公!此处不是善地,不可久留!吾等三人若是一齐出击,万一突然再来一个刚才那样的刺客,那主公的安危,岂不是……”

这句话让袁术的脸色一沉。不过,立刻,袁术又转怒为笑,用马鞭在张勋的盔甲上虚抽了一记,笑道:

“还是老张老成些。好了,我跟一帮乱臣贼子生什么气?咱们先且回营,等汇合了陶恭祖的人马,再来将这些不知死活的蛾贼,一股脑儿尽数杀光!”

得了袁术的夸奖,张勋的胸口,都额外的挺起几分来了。一旁刚刚与敌人交手了一招的纪灵,心中很有些忿忿不平:

“老子在一旁打生打死,你这老小子倒好,张张嘴,就得了主公的夸奖……”

仿佛是感受到了纪灵的小小抱怨,袁术的话头一转,对纪灵说道:

“老纪也不错,出了不少力气。等回了营地,记得到管家那里,去领五块金饼!”

“主公英明!”

对于袁术的赏赐,侍从们齐声颂扬。不得不说,在如何驾驭部下的问题上,袁术这样的世家公子,实在是有着太多的经验和家族传承。外加上袁术出手阔绰,跟随在袁术身边的豪杰,对袁术的忠心度还是相当不错的。听着侍从们的恭维声,袁术呵呵一笑,向前方狠狠的瞪了一眼,像是要记住那些得罪自己的敌人,这才调转马头,背着张狂一行,旁若无人的扬长而去。

张狂虽然在思量之后,打消了与袁术战斗的想法。不过,他见到袁术这种趾高气昂的态度,心中难免有些生气。

要知道,现在跟在他身边的亲兵,都是军中的精锐。张狂将这些精锐调集到自己身边,一方面是加强他们的忠诚度,另一方面,也是在言传身教的引导他们学习各种军事知识。在不远的将来,如果天平军需要在规模上进行扩张,这些亲兵就会被作为新军基层中的什长、五十人长任用。

拥有这样一群好手在身边,就算袁术手下拥有多个“千人破”级别的武将,真要打起来,张狂也不怕会输掉。更别说,侍立在一旁的关羽,在关键时刻,也必然会出手相助。

只是,此刻的行径,对双方来说,毕竟只是意气之争。张狂身边的亲兵,都是未来组建大军的基层骨干。万一损伤了哪一个,都够张狂心痛半天的了。就比如几天前,战殒于刘备军手下的何迁何老四,让张狂到现在,都心痛不已。

所以,目送这些不速之客的离去,张狂并未有着追击的念头,而是转过身去,再次为缓慢的渡河进度而发愁起来。

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58节 贰臣动干戈(下)第24节 运筹谋千里(八)第52节 臧氏两父子第12节 浴血豪强间(上)第14节 颜良何狂勇(下)第93节 独品惊共骇(上)第42节 冀土意未宁(下)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37节 有公国名赵第17节 运筹谋千里(一)第34节 飞将非无敌(中)第5节 麹义观局势第51节 当朝有太傅第21节 复仇起草莽(三)第18节 董卓思时局(下)第2节 赫赫猛将威!第39节 并州初落定(上)第10节 智士款款析(四)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52节 但须招曹操第26节 白马悠悠突(下)第36节 人杰当称王?第69节 蛮夷轻节气(上)第63节 暂留基未立第52节 王刘遭暗劫(下)第90节 巷里敌可踩(下)第51节 自当顺人意(五)第24节 豪强陷阵急(下)第44节 且冷眼旁观(二)第44节 何得识天机(四)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42节 欢宴隐杀机(中)第23节 运筹谋千里(七)第58节 贰臣动干戈(下)第52节 王刘遭暗劫(下)第4节 需胜方由己(下)第22节 征战漫天急(一)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37节 飞骑未可持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90节 巷里敌可踩(下)第35节 眭固献大郡第9节 田丰无明主(上)第65节 假意屈流言第42节 白波起乱战(六)第59节 胜负本鲜明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3节 需胜方由己(上)第10节 冀土奇袭谐(二)第53节 二袁自暗斗第74节 易断势与局第60节 枭雄大事成(二)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26节 布尤难断兮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58节 本初终陨落(下)第14节 颜良何狂勇(下)第60节 奉先喜得国(下)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第23节 征战漫天急(二)第45节 大刀斩虏敌(中)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37节 何为万人敌?第52节 回天因无意(三)第33节 客来意带殇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7节 智士款款析(一)第35节 眭固献大郡第25节 决胜制万骑(一)第42节 伐交显谋略第56节 煌煌威共势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13节 三英战吕布(二)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35节 多情难相忘第19节 敌讯水上败(三)第28节 朝堂拟新帝(下)第57节 真定藏麒子第53节 常侍非束手第2节 赫赫猛将威!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50节 自当顺人意(四)敌讯水上败一第30节 祖茂现峥嵘第52节 但须招曹操第3节 公孙忧何食?第38节 小锤可获“獐”第15节 文丑亦凶猛(上)第43节 虚实需暗探第44节 巨鹿危机至第2节 名族遭毒手第47节 但埋头种田(二)第5节 麹义观局势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51节 当朝有太傅
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58节 贰臣动干戈(下)第24节 运筹谋千里(八)第52节 臧氏两父子第12节 浴血豪强间(上)第14节 颜良何狂勇(下)第93节 独品惊共骇(上)第42节 冀土意未宁(下)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37节 有公国名赵第17节 运筹谋千里(一)第34节 飞将非无敌(中)第5节 麹义观局势第51节 当朝有太傅第21节 复仇起草莽(三)第18节 董卓思时局(下)第2节 赫赫猛将威!第39节 并州初落定(上)第10节 智士款款析(四)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52节 但须招曹操第26节 白马悠悠突(下)第36节 人杰当称王?第69节 蛮夷轻节气(上)第63节 暂留基未立第52节 王刘遭暗劫(下)第90节 巷里敌可踩(下)第51节 自当顺人意(五)第24节 豪强陷阵急(下)第44节 且冷眼旁观(二)第44节 何得识天机(四)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42节 欢宴隐杀机(中)第23节 运筹谋千里(七)第58节 贰臣动干戈(下)第52节 王刘遭暗劫(下)第4节 需胜方由己(下)第22节 征战漫天急(一)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37节 飞骑未可持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90节 巷里敌可踩(下)第35节 眭固献大郡第9节 田丰无明主(上)第65节 假意屈流言第42节 白波起乱战(六)第59节 胜负本鲜明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3节 需胜方由己(上)第10节 冀土奇袭谐(二)第53节 二袁自暗斗第74节 易断势与局第60节 枭雄大事成(二)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26节 布尤难断兮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58节 本初终陨落(下)第14节 颜良何狂勇(下)第60节 奉先喜得国(下)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第23节 征战漫天急(二)第45节 大刀斩虏敌(中)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37节 何为万人敌?第52节 回天因无意(三)第33节 客来意带殇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7节 智士款款析(一)第35节 眭固献大郡第25节 决胜制万骑(一)第42节 伐交显谋略第56节 煌煌威共势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13节 三英战吕布(二)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35节 多情难相忘第19节 敌讯水上败(三)第28节 朝堂拟新帝(下)第57节 真定藏麒子第53节 常侍非束手第2节 赫赫猛将威!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50节 自当顺人意(四)敌讯水上败一第30节 祖茂现峥嵘第52节 但须招曹操第3节 公孙忧何食?第38节 小锤可获“獐”第15节 文丑亦凶猛(上)第43节 虚实需暗探第44节 巨鹿危机至第2节 名族遭毒手第47节 但埋头种田(二)第5节 麹义观局势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51节 当朝有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