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节 独品惊共骇(上)

刘备刚带着队伍到卢植手下,没过几天,卢植居然就被朝廷给下狱了!

根据军中的小道消息,这里面的缘由,是宦官小黄门左丰索贿不成,便诬告了卢植。刘备当时心中那个纠结彷徨,就别提了。

情急之下,刘备想办法偷偷的与卢植见面,提出劫狱,帮助卢植逃亡。

不过,卢植是何等人物,怎么会出此下策?他知道刘备这是生怕以后没了前途,便为刘备写了一封信笺,让刘备南下东郡,前去投奔左中郎将皇甫嵩。

得了这样一封信笺,刘备才算是勉强安心下来。接下来,他不愿见到接任汉军统帅的董卓,直接带兵南下,投奔了皇甫嵩的大军。

刘备来到皇甫嵩大军中时,正好遇到回家祭祖的议郎陶谦自告奋勇,从老家丹阳郡,招募了一支七百多人的丹阳兵队伍,也到达皇甫嵩大军营地。

世代从军的皇甫嵩,向来重视军队的纪律。他的心中其实并不太喜欢这些颇具勇武,但是纪律不严的义兵。既然议郎陶谦到来,皇甫嵩就干脆将前前后后投奔过来的三千多义兵,统统拨调给陶谦。

看在卢植的面子上,刘备额外从汉军缴获的武器中,领取了数百件兵器盔甲,也就心满意足的跟陶谦走了。

在陶谦麾下,刘备与陶谦相处的甚为自得。几场大战下来,刘备已经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将来平定黄巾之后,他觉得自己至少能从朝廷那里,得到一个俸禄在三百石以上的任命。

至于向上还有没有余地,就要看刘备接下来的表现了!

“天平军?还真是个古怪的名字啊。与这些家伙显示出来的行动,一样古怪。”

刘备在心中悄悄的嘀咕着,带领手下最为骁勇善战的两百多义兵,跟在天平军后军五百步的距离上。

不是他不想冲上去干上一仗。只是,刘备觉得自己冲上去,恐怕占不到什么便宜。

刚才,刘备派出去刺探敌情的骑兵斥候小队,与敌军的斥候队相遇了。付出损失三个人的代价以后,己方斥候的收获,只是得到了对方军队的自称。

在距离刘备的位置,不足两里的大路上,张狂也被刚刚得到的消息震惊了。

“刘备?涿郡义兵?”

——难道真的是那个,传说中的“刘皇叔”?蜀汉先帝?

——他·妈·的,这个打不死的小强,怎么跑到老子这里来了?

张狂顿时就觉得自己脑子里有些发胀,不由得轻轻的晃了晃头。他定下心来,对前来报告的何曼说道:

“俘虏在哪里?带我去看看!”

何曼对张狂的表情动作觉得有些奇怪,却也不说什么,答应了一声,就开始带路。

由于后军被敌人给盯上了,天平军的前进速度被明显拖慢。早上的两个时辰,天平军赶了十五里路。但是被盯上之后,同样是两个时辰,天平军就只前进了八、九里地。

被何曼亲自出手俘虏的,有两个家伙。其中一个嘴硬,何曼一时半会儿没能问出什么。不过,另外一个,就有些口无遮拦了。刘备的消息,就是从这厮的口中得到的。

根据问话,这个口无遮拦的家伙,本来是另外一支义兵队伍里的人。不过,这支义兵运气不好,在战斗中被打垮了。于是,这厮才凭借一身好功夫,转而投奔了在战斗中大放光彩的刘备义兵。

由于时日尚短,这厮对刘备还没有多少归属之心,所以出卖起情报来,也毫无愧疚之意。反正他认为,自己知道的,都是些随便一个人就打听的出来的东西。至于机密一些的情报,他还没在队伍里混到,能够有资格接触得到的位置。

张狂得知这些消息以后,心中暗暗高兴。他和颜悦色的对这个俘虏说道:

“那个刘备,可是字玄德的?”

“这个,俺不知道。俺们都是粗人,要么叫他头领,要么叫他刘老大。俺真不知道!”

“那刘备手下,可有叫做关羽和张飞的头目?”

“咦,兄弟你听过他们啊?关羽是二头领,张飞是三头领,还有一个叫做简雍的,是他们的四头领。一般来说,俺们私下里叫他们刘大,关二,张三,简四。”

“这几个头领,是否结义兄弟?”

“啊?结义兄弟?俺们不知道。没听人说起过……”

其实,这是张狂被后世的《三国演义》给误导了。《三国演义》成书的明代,成年男子间学习宋太祖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流行相互结拜。不过,张狂现在可是在汉末,这种风俗还没有兴起呢。

问了一通话,张狂对后方前来追击的对手,有了不少了解。刘关张率领四、五百人为前锋,一个姓陶的议郎在后方压阵。这样的对手,放在两个月以前,张狂还要担心一下。不过现在嘛……

有手中多员猛将压阵,需要担心的,反正绝不是张狂。

正当张狂这样得意的想着,突然,从天平军的后方,传来一阵鼓声。

战鼓擂!

张狂心下一凛,抬眼望去,后军已经停下列阵。

——刘关张,你们好大的胆子,敢用几百人,主动进攻我方几千人?

——不知于禁能不能给这些家伙,来上一个好看?

于禁冷静的发出号令,让部下对着后方,列出一个简单的方阵。

敌人看起来气势汹汹,于禁的脸上,却完全是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

敌人还在百步之外,他手下两百人的阵型,已经转换完毕。三十张射程可达百步距离的蹶张弩,已经上好了弦,随时可以激发。

眼前的这些敌人,队形散乱,衣甲缤纷,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正规的汉军。这样的乌合之众,是治军严谨的于禁最为鄙视的一种敌人。

而且,于禁还注意到,敌人前进的速度,似乎有些偏慢。

为首的敌人,是一个手提长柄大刀,面貌极其威武的壮汉。此人骑在一匹颇为健壮的战马上,却由于身材长大,看起来仿佛是骑在驴背上似的。

持刀壮汉带着五名骑士,在百人左右的步卒簇拥下,一言不发,只是沉默着,前进着。

虽然距离还有六十步,于禁却能够清楚的看到,作为敌人头目的持刀壮汉,脸上那双丹凤眼,居然只是眯着。一不小心,别人看见这一幕,多半还会以为这位壮汉正在闭目养神呢!

——是群老兵!

于禁的心里,浮现出这样的念头。这些敌人的奇特气势,虽然让于禁麾下略有骚动。不过,不用于禁出手,部下已经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经历过多次战斗的洗礼,和数月的严格训练之后,于禁所统御的百人队,已经是张狂手下,阵战能力最强的一支部队。在充分的列好阵型之后,除非是典韦这样的强力“万人敌”前来冲锋陷阵,否则,于禁的敌人们,难免会有些凶多吉少的意思。

于禁所部严阵以待。汉军追兵则继续前进。

五十步

四十步。

三十步。

来敌的头领,一双大眼睛,居然眯得更细了。

他们这些涿郡义兵,在经历了十多次战斗之后,所总结出来的“沉默冲锋”战法,不但能有效的节约士卒的体力,对敌人精神上的冲击,也比寻常的大喊大叫更加骇人。

只要是稍微有些战场经验的人,一看这股沉默的架势,还有冲锋的劲头,就知道己方不是好对付的。这种战法,在从前对付那些小股蛾贼时,极为好用。不少人数远远在己方之上的蛾贼,在他的沉默气势威慑下,经常普一接战,就大溃而逃!

但是,今天追上的这支蛾贼队伍,果然精锐过人。义兵们都已经冲到了距离蛾贼三十步的位置了,眼前的敌军,居然一丝动摇的迹象都没有。

沉默对沉默!

眼看着两只同样沉默的悍卒队伍,就要在悄无声息中,迎头撞上。义兵头领不得不发出了指令。

“向右转!”

义兵头领扬起手中数十斤重的长柄大刀,向右方一指,已经小跑着冲锋到,距离天平军三十步左右距离的涿郡义兵,居然就这样跟着头领,一个大转弯,从右边斜刺里拐了出去!

看到这一幕,于禁终于解开了,刚才深藏在心中的一个小疑惑。

这些家伙,为什么冲锋的速度有些慢了?

却原来,他们一开始就打定了,若有什么不对劲的,就向两边开溜的主意啊!

——既然如此,那么,你们这些虚张声势的家伙,就给我留下一些什么来吧!

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74节 李肃有担当第37节 侠士亦官迷(中)第8节 小人偏遇吉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45节 孙袁皆受挫第59节 子龙搏激流(上)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24节 麹义意果敢第37节 大刀速斩“羊”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12节 张狂屯民户第36节 相逢是冤家第39节 代汉当涂高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52节 回天因无意(三)第18节 君臣青且嫩(下)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14节 难现太平齐第5节 郡国嚣张卒第2节 竖子安敢欺?(下)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46节 何得识天机(六)第66节 太行根基盛(三)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23节 运筹谋千里(七)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75节 判敌未如判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第32节 科举立新制(下)第25节 败犬疲且瘦第75节 吕布遭暗算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34节 金毛现狮王?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第37节 何为万人敌?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53节 科举可立国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74节 易断势与局第38节 小锤可获“獐”第43节 何得识天机(三)第76节 战歌当好战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50节 公曹当覆灭(下)第37节 大刀速斩“羊”第49节 杀伐天子殿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31节 张杨思太原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74节 李肃有担当第41节 袁术惊遇袭第60节 奉先喜得国(下)第67节 愿吃苦中苦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93节 独品惊共骇(上)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25节 败犬疲且瘦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47节 但埋头种田(二)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30节 宫掖藏杀机(下)第28节 司隶又交兵(下)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34节 郭嘉说局势(下)第39节 代汉当涂高第65节 假意屈流言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
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74节 李肃有担当第37节 侠士亦官迷(中)第8节 小人偏遇吉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45节 孙袁皆受挫第59节 子龙搏激流(上)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24节 麹义意果敢第37节 大刀速斩“羊”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12节 张狂屯民户第36节 相逢是冤家第39节 代汉当涂高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52节 回天因无意(三)第18节 君臣青且嫩(下)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14节 难现太平齐第5节 郡国嚣张卒第2节 竖子安敢欺?(下)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46节 何得识天机(六)第66节 太行根基盛(三)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23节 运筹谋千里(七)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75节 判敌未如判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第32节 科举立新制(下)第25节 败犬疲且瘦第75节 吕布遭暗算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34节 金毛现狮王?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第37节 何为万人敌?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53节 科举可立国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74节 易断势与局第38节 小锤可获“獐”第43节 何得识天机(三)第76节 战歌当好战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50节 公曹当覆灭(下)第37节 大刀速斩“羊”第49节 杀伐天子殿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31节 张杨思太原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74节 李肃有担当第41节 袁术惊遇袭第60节 奉先喜得国(下)第67节 愿吃苦中苦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93节 独品惊共骇(上)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25节 败犬疲且瘦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47节 但埋头种田(二)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30节 宫掖藏杀机(下)第28节 司隶又交兵(下)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34节 郭嘉说局势(下)第39节 代汉当涂高第65节 假意屈流言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