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

被凉州叛乱军和关东诸侯军东西夹击,当今的局面,对董卓来说,可以算是极为恶劣了吧?

但是,这还不是让董卓的局面最为糟糕的地方。最糟糕的是,由于董卓悍然棒杀皇甫规之妻,直接导致了他与昔日战友与竞争对手——皇甫嵩的彻底决裂。

皇甫嵩堪称大汉第一名将,从军二十余年,战必胜,攻必克,鲜有败绩。他在大汉军中的地位,比起董卓来只高不低。皇甫嵩若是想要向董卓发难,只要一句话,他部下的将士连问都不会问,直接跟着皇甫嵩的战旗走便是。

如此一来,董卓还不得不时刻担心,肩负着防御西凉叛军重任的皇甫嵩,以手上三万大军在西京长安发动兵变,联手关东诸侯,来反对董卓。

一时间,董卓一方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局势之恶劣,让局外人都对他失去了信心。从目前的状态来分析,董卓空有“相国”之名,却连可以治理的“国”都没有。差不多点,天下人都在暗中看他的热闹,估算董卓会在什么时候下台。

可是,就在董卓几乎陷入了四面楚歌,人人喊打的境地之时,却有一方势力公然顶着天下士人的舆论,旗帜鲜明的表示对董卓控制的朝廷的支持。

这个敢于挑衅天下士人,对门生故吏遍天下的袁氏,公然表示不屑的势力,便是割据太行山与南匈奴故地,由黄巾余孽张狂统帅的太行军!

太行军虽然名为“太行”军,实际势力却远不止占据了区区一条太行山脉。自从前年太行军大举出兵,一口气平定了西河郡一带的南匈奴叛乱部落,这些出身于黄巾余孽的山贼,便乘机控制了西河郡大部。

后来。在挫败了北方鲜卑的游牧骑兵以后,太行军又将被大汉朝廷废弃数年的朔方、五原二郡,从鲜卑人手中夺了回来。除此之外,太行军还南下河东郡,占据了河东北部小半个郡的地盘。

虽然这些地盘,多是些荒凉苦寒、蛮夷遍地的旮旯犄角。可是。若将这些地盘加在一起,无论是从人口,还是看地盘,太行军首领张狂,也能够不折不扣的被天下人,看做是一路真正的诸侯了。

对于太行军向己方表达的支持态度,董卓并不太在意。因为太行军的出身问题,天下人提到他们的时候,向来是将其当做黄巾余孽。属于盗匪一流。被这样一伙声名狼藉的盗匪支持,董卓还真是没什么好得意的。

但是,太行军的支持,又总比反对的好。

尤其是太行军陈兵在雒阳北方,如果他们决定南下的话,还是会让董卓相当难过的。以太行军过去两年里,在征战中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董卓若是不派出至少一万精锐士卒。根本就抵挡不住对方的大举进攻。

所以,作为对张狂善意的表示。董卓让朝廷下诏,给张狂送上一个亭侯的爵位。不过,表示也仅仅到此为止。在太行军没有做出实际的行动来支援朝廷之前,董卓也不会傻到将真正的好东西自动送上。

张狂的示好,只是一个插曲。除了心理上的一点儿安慰,对凉州军目前的处境。并没有什么帮助。关东诸侯与西京皇甫,就如两座大山,压迫得雒阳的凉州军,快要动弹不得了。

面对如此恶劣的局面,董卓并没有就此丧气。他在几十年的征战生涯中。经历过的危难时刻,不知凡几。接受过那么多困难的磨砺,董卓已经在本心中养成了,不会轻易放弃的执着。受益于过去艰难的磨砺,所要面对的局势越是恶劣,董卓的反击,就会越发的凌厉!

董卓的第一波反击,是针对河内太守王匡的。

河内郡位于司隶的东边,与兖州、冀州、并州接壤,和大汉帝都雒阳城所在的河南尹,更是只隔着一条黄河。这处要地,是关东诸侯兵锋直接威胁雒阳的关键点之一。虽然黄河有些难渡,可控制了河内的敌人,甚至都能在夜中,从黄河岸边看到帝都雒阳的灯火!

河内太守王匡,是大将军何进的故吏。董卓为了牢牢的把握雒阳的兵权,将何进的司马吴匡和部曲将张璋先后除去。有了前车之鉴在,王匡对董卓的态度可想而知。

当关东袁氏起兵反董的号召发出之后【即桥瑁的矫诏】,王匡正愁大将军故去后,自家没了组织,一听这个消息,马上兴奋无比的主动加入讨董大军。

发布了反对董卓的檄文后,王匡为了在全天下士人面前展示自家的积极性,主动行动起来,想要威胁董卓控制下的雒阳。他先是派郡中从事韩浩,率领两千郡兵,驻扎在孟津渡口,还将手中最为精锐的“泰山兵”千人,以心腹大将方悦为统帅,放置在河阳津渡口。

对这种蹲在家门口的关键位置,对于久经战阵的董卓来说,自然不能够被敌人所把握。特别是河阳津这个地方,过了黄河就是北邙山,再翻过地势略高的北邙山,就能眺望到雒阳城的城垣,堪称是整个雒阳城防系统的一处关键防御据点。

假设一下,关东联军如果从河阳津这个地方杀过来,直接就能废掉董卓在荥阳、成皋一带布置的防线,与董卓决战在雒阳城下。一旦被人兵临城下,则董卓对朝廷和雒阳城的控制能力,可就不敢保证不出问题了。

既然王匡如此积极,按照后世“枪打出头鸟”的说法,董卓当然要做点儿什么给天下的反对者看看了……

所以,倒霉的王匡,遭到了董卓大军的迎头痛击。

董卓虽然由于在腹背受敌,内部又不稳固的情形下,不得不将主要的军力,用于维持雒阳的秩序。可是。他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在重重困难下,还是克服了种种制约,调动出数千机动兵力,用于河内攻略。

在大将华雄的指挥下,凉州军利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先是在平阴县吸引住王匡的注意力,主力却在小平津渡过黄河,将王匡部将方悦所统帅的“泰山兵”全部歼灭。这个出乎意料的打击,让王匡突然间慌了手脚,急忙调回从事韩浩的部队,守卫郡城,同时向袁绍告急。

袁绍这时,已经凭借着袁氏的强大声望,从其他州郡大吏那里得到了赠送而来的七、八千士卒,以及大批的粮秣。同时,依靠自身对士人的巨大吸引力,有不少士族世家,纷纷派遣年轻的子弟到袁绍身边,担任各种职位,以博取一个出头的机会。

正在袁绍得意之际,突然就传来了王匡军在河内大败的消息。袁绍不愧是纵.横前三国的一代强者,听到这个消息,他依然镇定自若,表现的毫无畏惧。

在与身边幕僚们简单的商量过局势以后,袁绍便果断的星夜从酸枣出兵,亲自前往河内,以救援王匡,确保从河内进攻雒阳的线路,不被敌人切断。

由于袁绍的反应很快,当华雄率领主力精兵五千人到达河内郡城城下时,城中由于袁绍部的到达,兵力总数已经超过了华雄的兵力数量。在这种情况下,纵然华雄勇武过人,也无法继续对一座坚城发动进攻。

于是,华雄只得带兵退回温县与河阳渡口一带,依托渡口的地形,修建了一处防御城寨,与袁绍、王匡所部进行对峙。

于是,董卓策划的第一次对关东诸侯联军作战,虽然在战术上达成了胜利,却由于袁绍的快速反应,没能达成董卓所希翼的战略成果。雒阳城的北方侧翼,此刻依然在关东联军的威胁之下。

反观袁绍,由于救援王匡的行动极为及时,他成功的在参与反董的州郡大吏中,提高了自家的威信。这样,在几天后举行的“酸枣会盟”中,心怀感激的王匡一提议,其余的州郡大吏都纷纷表示,支持袁绍担任盟主的职位。

这一幕,让巴巴的从老家汝南一带,一路狂奔赶过来参与会盟的袁术,心里极为不甘。于是,袁术便对参与了酸枣会盟的州郡大吏表示,袁绍这次同盟,只有北方诸侯参与,规模不够。他袁术将在南方武关方向,再组织一支讨董大军,与盟主袁绍一南一北,相互呼应。

参与会盟的诸侯们都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人,哪里听不出袁术话语里暗示的意思?

袁术这些话,摆明了就是他不会听从袁绍的安排和指挥,而会在南方自行纠合一支大军,参与对董卓的战斗。

面对袁术半公开展示出来的桀骜,别说王匡之流的州郡大吏,就连盟主袁绍也是无可奈何。

毕竟,袁术也是袁氏的嫡子,在袁氏家族内的地位,并不比袁绍要低。而若是提及与袁氏各个分支子弟间的关系,就连袁绍都无法与他相比。

对于这一点,其实也很容易理解。

袁绍由于娶了“天下楷模李元礼”之女为前妻,向来受到宦官一脉的猜忌。袁氏的分支子弟,为了避免与宦官一派交恶,通常与袁绍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敢来往太密切。

相反的,对袁术来说,他这个擅长吃喝玩乐,飞鹰走马的浪荡子,却很容易与袁氏的其余年轻一代子弟,通过种种纨绔之间的交际活动拉上关系。

外加上袁术刚到手的“后将军”官位,远在参与会盟的诸侯之上,袁术要想说点什么,做点什么,还真是没谁有资格来指责他。(未完待续。。)

第62节 枭雄大事成(四)第12节 冀土奇袭谐(四)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61节 征程鞍未解(上)第4节 刘虞心在帝第67节 愿吃苦中苦第25节 决胜制万骑(一)第44节 汉宫现连环(二)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63节 无忌思好逑(中)第64节 无忌思好逑(下)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29节 决胜制万骑(五)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26节 大汉病天子第23节 黄巾密密铺(上)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4节 游侠探可疑(下)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37节 大刀速斩“羊”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2节 纵败无降意(下)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14节 难现太平齐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48节 论“大贤良师”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4节 诸侯汹汹势(二)第24节 万军无主将第18节 掠地需商量第46节 汉宫现连环(四)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43节 虚实需暗探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14节 三英战吕布(三)第15节 乱石穿空过第60节 子龙搏激流(中)第8节 智士款款析(二)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51节 自当顺人意(五)第44节 何得识天机(四)第52节 但须招曹操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59节 汉家有好甲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39节 代汉当涂高第21节 单父现重礼(上)第21节 二帅意自平(上)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9节 冀州一人故第47节 汉宫现连环(五)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71节 居心藏诡异(上)第32节 入城暗横剑第46节 何得识天机(六)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65节 假意屈流言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39节 胜负终落定第36节 张狂行暗计(下)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55节 两汉论根本第64节 无忌思好逑(下)第11节 踌躇黄河岸(下)第48节 友军藏敌意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第63节 无忌思好逑(中)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98节 三英现峥嵘(下)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50节 自当顺人意(四)敌讯水上败一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69节 蛮夷轻节气(上)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88节 城中路何在?(下)第35节 多情难相忘第9节 智士款款析(三)第71节 居心藏诡异(上)第76节 王允揽大权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28节 抢城若儿戏
第62节 枭雄大事成(四)第12节 冀土奇袭谐(四)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61节 征程鞍未解(上)第4节 刘虞心在帝第67节 愿吃苦中苦第25节 决胜制万骑(一)第44节 汉宫现连环(二)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63节 无忌思好逑(中)第64节 无忌思好逑(下)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29节 决胜制万骑(五)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26节 大汉病天子第23节 黄巾密密铺(上)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4节 游侠探可疑(下)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37节 大刀速斩“羊”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2节 纵败无降意(下)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14节 难现太平齐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48节 论“大贤良师”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4节 诸侯汹汹势(二)第24节 万军无主将第18节 掠地需商量第46节 汉宫现连环(四)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43节 虚实需暗探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14节 三英战吕布(三)第15节 乱石穿空过第60节 子龙搏激流(中)第8节 智士款款析(二)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51节 自当顺人意(五)第44节 何得识天机(四)第52节 但须招曹操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59节 汉家有好甲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39节 代汉当涂高第21节 单父现重礼(上)第21节 二帅意自平(上)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9节 冀州一人故第47节 汉宫现连环(五)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71节 居心藏诡异(上)第32节 入城暗横剑第46节 何得识天机(六)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65节 假意屈流言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39节 胜负终落定第36节 张狂行暗计(下)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55节 两汉论根本第64节 无忌思好逑(下)第11节 踌躇黄河岸(下)第48节 友军藏敌意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第63节 无忌思好逑(中)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98节 三英现峥嵘(下)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50节 自当顺人意(四)敌讯水上败一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69节 蛮夷轻节气(上)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88节 城中路何在?(下)第35节 多情难相忘第9节 智士款款析(三)第71节 居心藏诡异(上)第76节 王允揽大权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28节 抢城若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