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 屯田有章法

董卓目前实际占据的地盘,大约就是凉州的一半,外加一个不算完整的司隶。其他州郡的税赋,在当地州郡大吏的截留下,都不可能到达长安。依靠这么一点儿地盘,董卓却要想办法养活手下近十万大军,还有庞大的朝廷公卿百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按照张狂的估计,就算董卓在先前的迁都过程里,将雒阳的富户抄了一次家,又将前朝的皇陵都挖掘一空,他最多也就能维系三、四年的开销。面对如此严重的财政压力,董卓想要铸造些低价值的小钱来取代五铢钱,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但是,理解归理解,张狂却绝不会同意!

小钱一出,根本就不具备货币的基本价值。所以,董卓此举,必然导致治下整个货币系统的崩溃。货币系统一崩溃,物价飞涨,斗米万钱那是指日可期。虽然官府可以借助这等手段,将升斗小民大半辈子所积蓄的财富,轻松的掠夺到府库中,代价却是朝廷信用的毁灭。

这等手段用出来之后,最终的结果,多半是民间财富受到巨大洗劫,而民众则选择拒绝不足值的新货币流通,商业体系则倒退到过去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

想到这一点,张狂就会回忆起后世的津巴布韦。那里的人,各个都是万亿级别的富翁。可惜,他们的亿万身家财产,却往往买不起足够的食物来充饥。

董卓治下的民众破产,张狂当然可以幸灾乐祸。但是,如果让董卓所铸造的小钱流入并州地界,那张狂可就要连哭都哭不出来了!

所以,对董卓即将铸造出来的小钱,张狂要严厉抵制。他下达的命令。就是禁止司隶小钱在并州流通。并州一切商业活动,依然使用原有的五铢钱。胆敢违令使用小钱者,直接没收所有小钱。

不过,鉴于董卓如今是并州的盟友,张狂也手书一封,让小吏带给董卓的使者。以解释并州的命令并非要与朝廷为敌。作为拒绝小钱流通给双方关系造成裂痕的补偿,张狂甚至在信件中提议,双方各自削减在边境地带的军力,以示友好合作之意。

为了体现并州的诚意和善意,张狂特别提出,并州将先把白波谷的于禁所部主力,东移到上党。如此一来,董卓安排在河东的牛辅部,就可以被解放出来。用于东线防御关东诸侯的联军。而于禁主力进入上党,无疑也将增加盘踞河内的袁绍军的压力,有利于董卓。

在做出如此处理以后,张狂便将带董卓的使者抛到脑后,前往河套一带,检查当地屯田的情况。相信以董卓和身边谋主的智慧,不会看不出凉州军现在不适合与并州交恶。有了撤军的提议,在短时间里。足以打消董卓对并州的疑虑。

河套的屯田,经过两年的发展。已经粗具规模。沈富上任不过数月,却已经摸透了有关屯田的一应事项。原本有些混乱的屯田事宜,也被他整理的井井有条。

目前在河套一带,从事屯田的民众,数量达到了二十万之多。其中有十五万人,已经分到了被重新开垦出来的田地。正在安心的进行耕种。另外还有六万多新近到达的流民们,则在沈富的组织下,被编成了若干个工程队,为并州的各项工程设施建设,贡献劳动力。

河套原来的开垦。采取的是招募来人员,就可以得到由官府提供的必要农具和耕牛,然后分得一块土地,自行开垦种植的方法。这种方法,好处是对流民的管理压力不大,可以迅速的将手头的闲散劳动力,重新转变成从事生产的农夫,以解决当时粮食紧张的问题。

但是,由于对第一批流民收取的租税高达四成,那些农夫在经历了一年的赋税征收以后,对过高的赋税纷纷表示出不满意。同时,部分流民由于对河套地区的气候与水土了解不足,收成并不理想。这些事情,让原本负责此事的官吏们头痛不已。

沈富上任以后,很快调整了对农夫的授田过程。

原有农夫的田地不做变更,但他们并不能无偿获得这些土地。作为得到官府授田的代价,第一批农夫必须在得到耕地的前五年中,缴纳四成的收获。然后,在接下来的五年中,每年缴纳三成的收获。再接下来的五年,每年缴纳两成收获。

当农夫连续在土地上耕作完十五年的时间,那片土地以后便正式属于农夫所有。在十五年以后,农民们每年只需要上缴十分之一的收获,就算是缴纳完所有的税赋。

这个缴税比例,与大汉各地奉行的三十税一相比,看起来有些多。但是,张狂为了方便收税,也为了避免收税的小吏从中上下其手,中饱私囊,很干脆的将农民本来应该缴纳的“算赋”和“口钱”,也就是人头税,给折算在农田里了。

汉朝的赋税制度在秦朝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的人头税分为口赋与算赋两类,口赋也叫口钱,所有人都要交,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田税曾经经历由轻到重,由重转轻的过程。刘邦时期为三十税一,到了刘彻为十五税一,刘秀又变成三十税一。

另外,汉朝的工商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因而工商业方面的税收,也成为国家的重要税收来源。从已知的历史文献上来看,汉朝的工商税的税种,主要包括工商税、手工业税、商人税和关税。

如果仔细计算的话,农民们发现,虽然并州所收取的税赋比例更高,可真正需要缴纳的税赋总数,却也未必会多过汉朝的平均税赋水平。农民们都是些精明的人,在仔细算过账以后,受到可以廉价到手的农田诱惑,又惧于并州军的威势和战绩,他们勉强算是接受了沈富的缴税方案。

处理完第一批屯田移民的事情后,后来到达的那些屯田民众的事情,也就有了定例。由于最初的屯田者,已经将最好的一批靠近黄河的田地给占据了,后来屯田者所需要的土地,就必须花费一番力气,在原有抛荒农田的基础上重新开垦。

由于气候干旱少雨,河套一带的垦荒,主要看附近有没有水源可用于灌溉。当地未曾被废弃以前,官府每年都会组织民夫,清理淤积的引水渠,以方便将黄河水引到距离河堤数十里以外的灌溉农业区中。那时候,河套一带的人口达到百万之众,却依然能够向当地屯驻的边郡提供足够的军粮,其粮食的高产,可见一斑。

不过,在遭受十多年的废弃以后,这些原有的引水渠,多半都被泥沙淤积,或者自行崩坏,总之是无法使用了。所以,想要让昔日的那些良田再次变成膏腴之地,就必须先将原来的沟渠挖开,清理完毕。

这种艰苦的建设活动,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是,以并州目前的情形,是不可能发动大量夫役来做这件事情的。为此,沈富便没有将手头的已有土地,急切的分配下去,而是将土地作为奖励和诱饵,激发无地流民们的干劲。

沈富规定,新近来到并州的外地流民,没有资格立刻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必须在并州官府设定的工程队里工作,并根据劳动的表现来获得土地。

在工程队中,新流民必须学习并州官府颁布的一些相关新法令和新制度,还有对河套的气候与水土的特点介绍。当然,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在官府的组织下,从事各项基本的工程建设,比如说开挖河渠,铺设道路,修建民居,运输粮食物资,进行公田的开垦和集体耕作等等。

除此之外,流民们每个月还会被安排两天的军事训练,用以掌握一些基本的军事技巧。一些身体和精神状况适合从军的流民,便会在此时被挑选出来,成为并州军的新兵。另一些拥有一技之长的流民,也会通过在工程建设等活动崭露头角,证明自己的技能以后,成为地位不错的工匠中的一员。

在工程队中,沈富很仔细的了解流民们的生活水平和生产状态,并努力使得他们能够吃饱穿暖。那些干活认真,表现优异的流民,在为期两年的劳役生活以后,将会得到优先挑选土地和住宅的权利,并得到一笔为数不多的物资奖励。而干活不卖力的家伙,则会被责令延长劳役的时间,以补偿此人偷奸躲懒所带来的损失。

得到田宅的新居民,接下来就要如同他们的前辈那样,慢慢偿还得到土地的田价。由于经历过两年辛勤劳作,沈富将他们的偿还时间缩短了两年。这样一来,他们只要交纳三年的四成税赋,接下来就可以进入五年的三成税赋,五年的两成税赋,最终完全获得他们所耕作的土地了。

听取完沈富对屯田民众的未来规划和安排,张狂表示满意。其实,前任的郭缊能力也相当不错。不过郭缊出身豪族,对底层流民的态度有些高高在上,并不曾真正的去关心了解他们。相比之下,出身贫寒的沈富,足以让张狂在屯田的相关事务上彻底放心。

在河套呆了一段时间,张狂深入的了解了目前屯田民众的生存状况,并对沈富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最后,撤销了三名不称职和贪腐的小吏的职务以后,张狂冒着秋末的第一次霜冻,于九月初返回了晋阳城。(未完待续。。)《

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44节 胜负难明言第24节 万军无主将第62节 冀州强龙伺第60节 奉先喜得国(下)第31节 何进立少帝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39节 彭城有曹氏第1节 枭雄报新仇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36节 相逢是冤家第61节 子龙搏激流(下)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25节 败犬疲且瘦第4节 刘虞心在帝第56节 董卓大起兵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42节 元龙湖海士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第76节 王允揽大权第48节 围城攻坚堡第47节 汉宫现连环(五)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4节 游侠探可疑(下)第7节 马骨空北羣第25节 白马悠悠突(上)第11节 曹操出师黯第79节 料敌暂为停第42节 伐交显谋略第47节 汉宫现连环(五)第37节 有公国名赵第3节 诸侯汹汹势(一)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13节 只言断忠佞第25节 白马悠悠突(上)第40节 白波起乱战(四)第26节 伏兵城中来(五)第56节 阉党鸣挽歌(下)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六 卷终一时多少豪杰第40节 巨鹿外无援(下)第55节 磨刀向东胡第32节 天师登神坛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31节 出阵有风险第46节 但埋头种田(一)第51节 自当顺人意(五)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76节 王允揽大权第21节 复仇起草莽(三)第7节 青州有变故(上)第38节 白波起乱战(二)第38节 白波起乱战(二)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49节 杀伐天子殿第47节 越河袭粮道第99节 关既不得脱第48节 自当顺人意(二)第26节 猛虎初露头第52节 回天因无意(三)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65节 太行根基盛(二)第56节 李郭功皆高第23节 黄巾密密铺(上)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6节 王芬谋大事第31节 出阵有风险第70节 蛮夷轻节气(下)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62节 征程鞍未解(中)第51节 王刘遭暗劫(上)第24节 运筹谋千里(八)第33节 飞将非无敌(上)第25节 白马悠悠突(上)第20节 美人犹奉侍(下)第68节 赵云逞单骑第70节 陈宫献小计第32节 两败未俱伤!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32节 董卓起私意第17节 取城如探囊第47节 汉宫现连环(五)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12节 张狂屯民户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39节 并州初落定(上)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50节 筹谋幕府间第13节 颜良何狂勇(上)第40节 骤雨现奇袭!
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44节 胜负难明言第24节 万军无主将第62节 冀州强龙伺第60节 奉先喜得国(下)第31节 何进立少帝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39节 彭城有曹氏第1节 枭雄报新仇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36节 相逢是冤家第61节 子龙搏激流(下)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25节 败犬疲且瘦第4节 刘虞心在帝第56节 董卓大起兵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42节 元龙湖海士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第76节 王允揽大权第48节 围城攻坚堡第47节 汉宫现连环(五)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4节 游侠探可疑(下)第7节 马骨空北羣第25节 白马悠悠突(上)第11节 曹操出师黯第79节 料敌暂为停第42节 伐交显谋略第47节 汉宫现连环(五)第37节 有公国名赵第3节 诸侯汹汹势(一)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13节 只言断忠佞第25节 白马悠悠突(上)第40节 白波起乱战(四)第26节 伏兵城中来(五)第56节 阉党鸣挽歌(下)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六 卷终一时多少豪杰第40节 巨鹿外无援(下)第55节 磨刀向东胡第32节 天师登神坛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31节 出阵有风险第46节 但埋头种田(一)第51节 自当顺人意(五)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76节 王允揽大权第21节 复仇起草莽(三)第7节 青州有变故(上)第38节 白波起乱战(二)第38节 白波起乱战(二)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49节 杀伐天子殿第47节 越河袭粮道第99节 关既不得脱第48节 自当顺人意(二)第26节 猛虎初露头第52节 回天因无意(三)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65节 太行根基盛(二)第56节 李郭功皆高第23节 黄巾密密铺(上)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6节 王芬谋大事第31节 出阵有风险第70节 蛮夷轻节气(下)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62节 征程鞍未解(中)第51节 王刘遭暗劫(上)第24节 运筹谋千里(八)第33节 飞将非无敌(上)第25节 白马悠悠突(上)第20节 美人犹奉侍(下)第68节 赵云逞单骑第70节 陈宫献小计第32节 两败未俱伤!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32节 董卓起私意第17节 取城如探囊第47节 汉宫现连环(五)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12节 张狂屯民户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39节 并州初落定(上)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50节 筹谋幕府间第13节 颜良何狂勇(上)第40节 骤雨现奇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