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文丑亦凶猛(上)

在当年的“黄巾之乱”中,冀州的豪强们为了抵御黄巾军的攻袭,保护自家的丁口、财货、粮食等等,纷纷在庄园中建设坚固的坞堡。当“黄巾之乱”平息,天下却并未随之而太平多少,所以豪强们的坞堡也是依然在不断修建中。特别是近年以来,随着袁绍与公孙瓒在冀州大打出手,兵荒马乱之下,豪强们的坞堡修筑的就更加坚固了。

只不过,巨鹿经历过黄巾之乱的洗礼后,人口大减,豪强的损失也居于全冀州之冠。没有足够的人手和资源,巨鹿郡内的大部分坞堡,也就是能够容纳几百号人的规模。像颜良撤退进入的那个坞堡,怕是能够容纳上千人丁居住,按照规模来说,整个巨鹿怕是也没有多少座。

小将记得,这个坞堡在“仁大师”所提供的地图上标注过,乃是巨鹿大族田氏所有。而巨鹿田氏目前的家主,正是在袁绍麾下担任刺史别驾的田丰、田元皓。

田丰是冀州知名的智者,又有“知兵”之称。小将不过粗略的看了看田氏的坞堡形制,发现田丰果然名不虚传,整座坞堡修建的极为合理,箭楼和马面比比皆是,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死角,防御力着实不低。

再说坞堡的外围吧,田氏坚壁清野的工作显然做得很彻底。除了西侧一字排开的几个简陋草垛子,附近两、三里中,都没有多少可以收集起来的物资……

——等等!

——草垛子?

看着颜良的步卒做出一副将要鱼贯进入坞堡的势态,被分了心的小将,突然反应过来。

田丰既然号称“知兵”,又能够将坞堡修筑到这等严密的程度,又怎么可能在坞堡大门前,留下如此一个明显的破绽呢?

——有诈!

小心提防中的小将。没有第一时间发现这处破绽,但也没有对此视而不见。

可惜,当小将反应过来的时候,敌军已经发动了。

从那一排低矮的草垛子后方,无声的冲出一队骑兵,为数不多。大约两百出头。即使相隔尚远,小将也能够从最前边的那名带兵大将身上,感受到一股冲天的杀气!

小将是个自信的人,从来不喜欢妄自菲薄。在并州军中,除了那些成名已久的“万人敌”强者,小将从来不曾对其他武将服输。然而,当他第一眼看到敌方埋伏骑兵的首领时,小将就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绝对不是那人的对手。

没办法。谁让那员头戴面具的敌将,周身的青气弥漫,几乎有给人以正在熊熊燃烧的感觉?

不光小将看出来了,不少并州军老卒也认出来了。在下曲阳附近,除了颜良之外,能够拥有这等实力的冀州武将,只有一个。那就是:

——“河北四庭柱”之,文丑!

“良丑二将”中的文丑。长得其实并不丑,反而是相貌堂堂的一条昂扬大汉。他这个“丑”。是“子丑寅卯”中的“丑”。由于文丑与颜良都是字“子美”,又都是冀州少有的猛将,两人从很早以前就相互认识。

多年的切磋较量下,两人从相互竞争,到相互欣赏,慢慢的就成了生死之交。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的说法。在“良丑二将”的身上,却是行不通的。

文丑的年龄比颜良略小,自从两人订交以来,文丑向来都是以兄长之礼对待颜良。在世人眼中,虽然两人总是并称在一起。可文丑的名声到底比颜良要差上一些。却不知,如果不论对军队的统率力,文丑的武力尚在颜良之上!

——就算是文丑,又如何?

小将毕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即使面对着文丑的突击,依然毫无惧色。在他想来,文丑的武力固然高过自己,可自己总是能够顶过几十回合的。部下有着优势的骑兵协助,大不了自己且战且退。

君不见,名声尚在文丑之上的颜良,尚且花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杀死了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另一员小将?难道文丑还能几招就干掉自己不成?

于是,小将虽慌不乱,大吼一声,果断的带着部下骑兵,迎着文丑来袭的方向发动反击!

这个决定,是小将此生最不后悔的一个决定。

因为,他已经没有后悔的机会了。

小将举起长刀,迎着带上铁面具的文丑当头斩落。两把大刀在两颗马头中间猛然相遇,发出的声音,差点儿将这两匹训练有素的优良战马,当场刺激得发狂!

淡青,是文丑木属性“战炁”的颜色;紫红,是小将火属性“战炁”的颜色。双方的“战炁”属性并无相克,可是就在两刀相遇的那一瞬间,淡青色猛然暴涨,其气势至少超过紫红色“战炁”的十倍!

小将的武器显然质量不错,居然没有被文丑当场斩断。不过,巨大的反震力,让小将再也握不住手中的兵器。反震回来的大刀,刀脊重重的撞击在小将腰间,差点把小将的肠子给打断了。

不过,小将根本没有来得及感受腰间的痛楚。他的头颅在下一刻,已经猛然拔高,飞上了天际。在彻底失去意识的前一刻,小将的感触居然是:

——原来飞翔的感觉是如此奇妙……

有着“河北四庭柱”称号的猛将文丑,只一刀,便将胆敢与他主动对攻的并州“十六雏鹰”之一,阵斩!

随着小将的战死,他统帅的五百多并州骑兵立刻失去了有效指挥。随后,群龙无首之下,并州骑兵的战斗意志急剧下降,在颜良和文丑两大强将的夹击下迅速开始溃逃。而张狂麾下的“十五雏鹰”,则再次缩水为“十四雏鹰”。

不得不说,有了来自草原的良马和胡人骑手加入,并州骑兵的骑术,就是比冀州骑兵要好。即使颜良、文丑全力追杀,大部分并州骑兵依然成功的逃脱了冀州军的堵截。除了几十个没有选对方向的倒霉蛋,颜良和文丑的收获并不是太大。

当然,这也和颜良与文丑没有穷追有关。

只追杀了两里地,两位猛将便并肩的返回田氏坞堡。但是,此时的田氏坞堡里,主持事务的人却不是家主田丰。田丰正远在南方的斥丘县组织反攻邺城的事项,现在根本就回不来。替代田丰在坞堡内部署指挥战斗的人,是田丰的好友,另一位冀州名士沮授。

沮授是广平大族沮氏的家主,可是举过“茂才”的知名人士,无论是韩馥还是袁绍,都对其敬重有加。韩馥任命他做自己的别驾,后来更是升迁为骑都尉。而在袁绍占据冀州以后,沮授更是受到重用,被袁绍任命为“奋威将军”,安排在颜良、文丑所部中担任监军。

颜良、文丑都是冀州顶尖的悍将,性情高傲,等闲人物根本压制不住他们两位。袁绍手下,也只有麹义、田丰、沮授等寥寥几人,能够被两人敬重,其余如淳于琼、许攸之流,也都不被颜良、文丑放在心里。

作为当世猛将,颜良和文丑的战斗力自然无需多说。但是,大概是练武练得太过头了,这两位的脑子并不算太灵光,在面对一些小小的诡计时,往往会一头栽进去。沮授这个监军,一方面是督查颜良和文丑不得乱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颜良、文丑在战场上出谋划策。

沮授是个性情低调的人,喜欢做了不说。他此次前往下曲阳,还是在袁绍与公孙瓒开战之前的几天里。兵贵机密,为了避免公孙瓒军探知沮授的所在,沮授此行更是极为隐蔽,连巨鹿太守董昭都瞒过了。

若公孙瓒在不知道沮授存在的情况下,想要分兵攻击颜良、文丑所部,则沮授必然能够让公孙瓒军吃上一个大亏。

当然,谁都没有料到,最后的结果居然是:

——公孙军没来,来的却是并州军!(未完待续。。)

ps:??端午快乐!

今儿字数有些少,抱歉了。

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11节 曹操出师黯第47节 陷地终有计(三)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12节 冀土奇袭谐(四)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13节 复闻黄巾起第58节 贰臣动干戈(下)第46节 但埋头种田(一)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99节 关既不得脱第3节 黄巾据太行(下)第44节 单挑拼一骑!第76节 战歌当好战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62节 征程鞍未解(中)第11节 曹操出师黯第43节 何得识天机(三)第68节 孰料伏对伏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74节 李肃有担当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第63节 暂留基未立第56节 李郭功皆高第17节 董卓思时局(上)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41节 何得识天机(一)第11节 踌躇黄河岸(下)第69节 麹义树威信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第24节 豪强陷阵急(下)第17节 取城如探囊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46节 但埋头种田(一)第六 卷终一时多少豪杰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66节 太行根基盛(三)第27节 攻城休怨累(上)第21节 单父现重礼(上)第49节 公曹当覆灭(上)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57节 挑战亦快意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第26节 大汉病天子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37节 飞骑未可持第3节 游侠探可疑(上)第61节 料中是良骥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30节 强敌徐徐随(下)第4节 天子坐明堂(上)第37节 大刀速斩“羊”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52节 但须招曹操第3节 游侠探可疑(上)第40节 三军取全胜第1节 黄巾据太行(上)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1节 朝中风波恶(上)第20节 美人犹奉侍(下)第9节 冀土奇袭谐(一)第24节 征战漫天急(三)第2节 赫赫猛将威!第40节 得失未分明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36节 人杰当称王?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62节 枭雄大事成(四)第56节 煌煌威共势第3节 需胜方由己(上)第30节 先登知是谁?(下)第27节 谈笑定军机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100章 张亦难躲过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二 卷终·恰如猛虎卧荒丘第22节 征战漫天急(一)第54节 回天因无意(五)第35节 李傕托士气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6节 天子坐明堂(下)第2节 二将城头议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44节 汉宫现连环(二)第35节 多情难相忘
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11节 曹操出师黯第47节 陷地终有计(三)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12节 冀土奇袭谐(四)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13节 复闻黄巾起第58节 贰臣动干戈(下)第46节 但埋头种田(一)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99节 关既不得脱第3节 黄巾据太行(下)第44节 单挑拼一骑!第76节 战歌当好战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62节 征程鞍未解(中)第11节 曹操出师黯第43节 何得识天机(三)第68节 孰料伏对伏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74节 李肃有担当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第63节 暂留基未立第56节 李郭功皆高第17节 董卓思时局(上)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41节 何得识天机(一)第11节 踌躇黄河岸(下)第69节 麹义树威信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第24节 豪强陷阵急(下)第17节 取城如探囊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46节 但埋头种田(一)第六 卷终一时多少豪杰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66节 太行根基盛(三)第27节 攻城休怨累(上)第21节 单父现重礼(上)第49节 公曹当覆灭(上)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57节 挑战亦快意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第26节 大汉病天子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37节 飞骑未可持第3节 游侠探可疑(上)第61节 料中是良骥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30节 强敌徐徐随(下)第4节 天子坐明堂(上)第37节 大刀速斩“羊”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52节 但须招曹操第3节 游侠探可疑(上)第40节 三军取全胜第1节 黄巾据太行(上)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1节 朝中风波恶(上)第20节 美人犹奉侍(下)第9节 冀土奇袭谐(一)第24节 征战漫天急(三)第2节 赫赫猛将威!第40节 得失未分明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36节 人杰当称王?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62节 枭雄大事成(四)第56节 煌煌威共势第3节 需胜方由己(上)第30节 先登知是谁?(下)第27节 谈笑定军机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100章 张亦难躲过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二 卷终·恰如猛虎卧荒丘第22节 征战漫天急(一)第54节 回天因无意(五)第35节 李傕托士气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6节 天子坐明堂(下)第2节 二将城头议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44节 汉宫现连环(二)第35节 多情难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