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烽火遍地起(三)

关羽一行人在这里指指点点,却惹恼了吕布军营中的守军。毕竟,关羽一行人与吕布军营的距离,只有两百步不到。在这么近的地方观敌瞭阵,无异于明显的挑衅行为。如果守营者就这样任由敌人近距离的指指点点,将军中的虚实都看得去了,可是严重的失职行为呢!

于是,不出关羽的所料,很快的吕布军大营营门开启,从营地中冲出了一队为数接近百人的骑兵。见到这一幕,关羽微笑着对关平说道:

“哼,平儿且看,这次为父可要让高顺那厮心痛一会儿了。”

徐州牧吕布是并州人,其手下善于骑射的将士,可谓比比皆是。而且吕布当年从关中长安城逃出的时候,可是顺带牵走了上千匹优良战马的。若从这个角度来说,吕布军应该是不缺马的。

但是,那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

自从天下战乱不休以来,对战马的需求一直都极大。吕布自从进入关东地界,就极少有机会给自己补充马匹。而他之前所得到的千余匹战马,在历次的战事中折损严重。所以到得如今,就算吕布占据了号称富庶的徐州一地,但徐州并非产马地,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徐州当地马都不能让吕布满意。

现在吕布手中的战马,除了保持亲卫骑兵营的使用之外,也只能给每一个千人的营头配上五、六十匹马,用作斥候和传信了。至于大规模的骑兵队伍,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有鉴于此,关羽如果能够将迎面追来的近百人骑兵统统吃下,还真的能让骑兵数量不足的高顺所部大大心痛。

话是这样说,不过关羽毕竟不是莽夫。没有就凭着身边十余骑,与优势敌人硬拼的打算。哪怕他有自信,就这样硬拼,最后获胜的也一定是己方。

“走!”

关羽一拨马头。让儿子和部下先走。他则略微殿后一些,以保证己方的安全。身为“万人敌”。他当然有这个能力和信心。

“追!”

吕布一方骑兵,为首之人黑盔黑甲,脸孔被面甲遮蔽住。从此人身上的衣甲来判断,显然是一个地位不低的将领。他看到关羽一行人主动退走。自然要追上一阵,以鼓舞军中士气了。

至于追不追的上……

且另当别论。

不过,当吕布的骑兵追过一里地之后,他们就开始后悔了。

在多年以前,张狂军便开始以骑兵著称。不说数月之前,由乐进统御的上万骑兵,突袭青州大获成功。单以张狂军中普通将校手中骑兵的比重来看,就远远超过了其余诸侯甚多。

光以关羽本部来说,总兵力四千人里,虽然大多为步卒。却也有一支为数五百的骑兵配备。若是再加上那些有马的斥候和传令兵,则全军中善于骑战的人员,足足可以达到八百之多。

所以,吕布军想要与张狂军比较骑兵,除非是动用吕布的直辖亲卫骑兵,否则完全不够看。

作为一军主将,关羽胆敢潜入到距离敌营只有两百步的距离窥探敌情,自然是要做好准备的。在他身后不远处,便潜伏着一支两百人的护卫骑兵。这支骑兵跟在关羽的小队伍后面,悄悄的靠近敌方大营,还利用了一处森林的拐角处埋伏起来,成功的避开了吕布军的哨探。

当关羽引诱敌人追上来的时候,事先埋伏起来的骑兵们,纷纷按照军官的号令跃上马背,提起马槊、战刀,组成一个锥形阵。在吕布军骑兵刚一冲出森林拐弯处,暴露在伏兵面前时,两百骑兵的指挥官将手中的牛角一吹,“呜呜”响起的牛角声,便是骑兵出击的讯号!

“杀!”

两百多匹战马奔腾起来,那气势虽然不能说是惊天动地,却也足够让正对着他们的敌人心惊胆寒了。不过,这些战马的马蹄声明显有些不对,连为数只有一半的吕布军骑兵的声响都不如。熟悉骑兵战法的那位吕布部将只是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原因。

——这些北疆军,在马蹄上裹了麻布!

只花了一瞬间,吕布部将对敌人为什么能够悄无声息的潜伏到军营附近,而不被发现其动静,便有了合理的解释。不过,这些疑惑的解开,并不能帮助他对抗即将冲到的敌人。

关平兴奋的策马飞奔,冲锋于伏击骑兵的第一线。他在跟随父亲关羽拐过森林之后,就自动来到伏击骑兵的阵型当中,参与了对吕布军骑兵的反击战。

由于从军时日尚短,关平还没有得到他军事生涯中的第一滴血。不过,他相信,再过一会儿,他就能够真正成为一名有过战绩的老兵了!

“你娘的!撤!”

为首的吕布部将也是身经百战之人,什么伏击战、被伏击战都经历过若干回了。一看见眼前的架势,他哪里还会不知道接下来将要发生些什么?

一边在肚子里骂那些个斥候无能,居然让敌人潜入到距离大营如此近的地方,那员部将一边调转马头,驾驭着马儿灵巧的奔驰过一道弧线,朝向大营所在逃去。

不过,若是认为这名部将只会逃跑,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弓在手,箭在弦,这名吕布部将单凭两腿的力量,便牢牢的端坐在起伏的马背上。他将马速控制在中等匀速,突然在马鞍上扭过身形,对着后方便是一箭射出!

此时,张狂军骑兵距离吕布骑兵,大约只有三十步。那支附着淡蓝色“战炁”的离弦之箭,可谓是迅捷无比,完全没有给对方反应的时间。但听“啊”的一声惨叫,一名冲在最前方的张狂军骑兵捂住胸口,一头栽落马下,生死不知。

“好一个‘回头射月’!”

在一旁观战的关羽,情不自禁的夸了对方一句。

话音未落,但见那将又一个回头,飕的一箭,将另一名冲在前方的张狂军骑兵射伤。好在有了战友的前车之鉴,那名骑兵提高了防范,这一箭并未射中他的要害。只是看到中箭骑兵在马上摇摇欲坠的样子,本来神态悠闲的关羽突然间双眼圆睁,怒目相向。

这一切,只因为中箭的人,名叫关平。可怜这个年轻的小伙子,第一次正式出战,虽然成功的拿到了一血,却是自己的。

本来这一次小规模接战,关羽是不打算自己出手的。他如今是一军主将,有好几千人需要统帅。若是还像从前那样老是一个人冲杀在前,未免有些主次不分。要是被捅到上面去,关羽肯定会被烙下一个“逞匹夫之勇”的评定。

可是,儿子就在眼前的负伤,却让关羽淡定不了了。

愤怒之下,关羽无疑有了合适的出手理由。

关羽发动起来。

单以骑术论,关羽完全能够在人才辈出的张狂军中,排上前三位。光以战马论,关羽骑着的这匹“飞电”,绝对是最适合短促突击的宝马之前三者。两者结合之下,关羽单骑突击的威力,哪怕是放眼天下,也绝对难有比拟者。

或者,拼命状态下的吕布,能够与之相仿?

但是,吕布不可能出现在这里。需要面对盛怒之下的关羽的,只是吕布的一个部将而已。

吕布部将转身连射三箭,击伤三名敌人,正自有些得意,眼角却一眼瞥到一匹高头大马,如雷霆般直奔自己而来。这一眼,立刻让吕布部将紧张起来。

无他,关羽的标志性大刀,还有标志性大马,实在是太容易认出来了。连“文丑”这等万人敌级别强者都被他给斩了,关羽的名气,已经不局限在河北地区了。

事实上,吕布部将对关羽的恐惧,更多的是来自于吕布的描述。

吕布有多厉害,部将心中当然是有数的。而吕布曾经在一次演武时坦言,若是对上张狂麾下的关羽,他虽然必能取关羽的性命,却多半也要付出重伤的代价。

以吕布的勇武程度,普天之下能够得到吕布这等评价的武将,加起来怕是还不足五指之数。因此,在这名部将的心里,如今只有一个念头。

那就是:

——绝不要让关羽近身!

害怕归害怕,多年战场厮杀的经验,让部将并未因此慌乱。越是对上强敌,越需要冷静应对。如果失去了抵抗的意志,那就多半真的会死掉。

马速不变,吕布部将却继续从箭袋里抽出一支长箭。

——额可是温候之下,徐州射术第一呢!

“回马箭”发动!

这一箭,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在力道上,都比射中关平的那一箭强上五成。而附着在箭上的“战炁”,颜色浓郁,几乎要从淡蓝转为深蓝。面对发挥了这部将十成射术的一箭,就算是“万人敌”强者,也有极大的可能性中箭。

关羽的武技,最重气势,力道也是惊人,唯独速度不怎么样。这也正常,若是能够将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耍的如风车一般遛,很难说那是人类能做得到的。

双方相距三十步,面对迅疾如电的一箭,关羽根本躲不过去。

所以,关羽没有躲。

他只是用刀一挡。

第19节 烽火遍地起(一)第30节 强敌徐徐随(下)第71节 管亥展勇武第2节 赫赫猛将威!第25节 小县藏能吏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54节 回天因无意(五)第10节 西园八校出第9节 田丰无明主(上)第5节 郡国嚣张卒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49节 自当顺人意(三)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55节 磨刀向东胡第9节 冀州一人故第55节 阉党鸣挽歌(上)第10节 田丰无明主(下)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38节 小锤可获“獐”第62节 冀州强龙伺第51节 自当顺人意(五)第83节 欲求国中智(上)第69节 蛮夷轻节气(上)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第24节 运筹谋千里(八)第36节 张狂行暗计(下)第7节 青州有变故(上)第67节 愿吃苦中苦第40节 巨鹿外无援(下)第4节 游侠探可疑(下)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39节 代汉当涂高第29节 宫掖藏杀机(上)第50节 豪杰夜带刀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21节 复仇起草莽(三)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37节 飞骑未可持第41节 真气世家子第17节 运筹谋千里(一)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28节 大军急急退(下)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5节 麹义观局势第60节 枭雄大事成(二)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1节 四处烽烟起第53节 常侍非束手第24节 征战漫天急(三)第37节 侠士亦官迷(中)第69节 蛮夷轻节气(上)第45节 孙袁皆受挫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11节 两军窥匈奴(五)第44节 何得识天机(四)第43节 何得识天机(三)第18节 董卓思时局(下)第44节 何得识天机(四)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第41节 攻城需汗血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7节 大事多磨砺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18节 君臣青且嫩(下)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第20节 苦肉收军心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39节 并州初落定(上)第7节 马骨空北羣第52节 但须招曹操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第44节 何得识天机(四)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7节 河北鏖战烈(三)第41节 何得识天机(一)第12节 张狂屯民户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35节 李傕托士气第25节 白马悠悠突(上)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56节 阉党鸣挽歌(下)
第19节 烽火遍地起(一)第30节 强敌徐徐随(下)第71节 管亥展勇武第2节 赫赫猛将威!第25节 小县藏能吏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54节 回天因无意(五)第10节 西园八校出第9节 田丰无明主(上)第5节 郡国嚣张卒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49节 自当顺人意(三)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55节 磨刀向东胡第9节 冀州一人故第55节 阉党鸣挽歌(上)第10节 田丰无明主(下)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38节 小锤可获“獐”第62节 冀州强龙伺第51节 自当顺人意(五)第83节 欲求国中智(上)第69节 蛮夷轻节气(上)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第24节 运筹谋千里(八)第36节 张狂行暗计(下)第7节 青州有变故(上)第67节 愿吃苦中苦第40节 巨鹿外无援(下)第4节 游侠探可疑(下)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39节 代汉当涂高第29节 宫掖藏杀机(上)第50节 豪杰夜带刀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21节 复仇起草莽(三)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37节 飞骑未可持第41节 真气世家子第17节 运筹谋千里(一)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28节 大军急急退(下)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5节 麹义观局势第60节 枭雄大事成(二)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1节 四处烽烟起第53节 常侍非束手第24节 征战漫天急(三)第37节 侠士亦官迷(中)第69节 蛮夷轻节气(上)第45节 孙袁皆受挫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11节 两军窥匈奴(五)第44节 何得识天机(四)第43节 何得识天机(三)第18节 董卓思时局(下)第44节 何得识天机(四)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第41节 攻城需汗血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7节 大事多磨砺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18节 君臣青且嫩(下)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第20节 苦肉收军心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39节 并州初落定(上)第7节 马骨空北羣第52节 但须招曹操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第44节 何得识天机(四)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7节 河北鏖战烈(三)第41节 何得识天机(一)第12节 张狂屯民户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35节 李傕托士气第25节 白马悠悠突(上)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56节 阉党鸣挽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