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 蛮夷显心机

匈奴人全线崩溃!

太行军全力追杀!

但是,太行军毕竟是遭到突然奇袭的一方,准备严重不足。当数以百计的匈奴骑手,仓皇的逃离战场,四散奔逃之时,太行军的追击,就显得极为乏力。

而张狂在与军师程昱简短商量之后,所下达的命令,也只是让乐进带领少数反应快捷,及时上了马的骑兵,在匈奴人身后追杀五里便回。

在布置好周围的防御军事后,感觉到足够安全的张狂,第一反应,便是觉察浑身上下都是腰酸背痛。回想起刚才的激战中,自身所冒的风险,张狂依然后怕不已。如果情形再来一次,他不敢肯定,自己是否依然能向刚才那样,坚持死战不退?

“这些该死的匈奴子,到底是从哪个窟窿里冒出来的?”

吕布身份特殊,在刚才又与太行军并肩作战,齐抗匈奴,是以太行军诸将,对吕布的感官,也大有改善。其他人碍于上下尊卑,对这些突然出现的匈奴人,不好随意开口。只有吕布,才方便问出这句话。

当然,吕布问了也是白问。因为,到目前为止,包括张狂在内,诸人对于夫罗所部的突袭,依然是一头雾水。

不过,数目高达一千的突袭者,必然会留下大量的线索。也许太行军没办法事先预料他们的来袭。可是事后要想调查出具体些的信息,倒也并不困难。

“抓到一个大头目了!”

宋果粗豪的声音,猛然响起。话说当初协助太行军奇袭王庭的那一千多并州游骑兵,如今依然呆在美稷的,不过只有半数。杨奉、韩暹、宋果三位最有威信的大首领中,如今也只留下一个对太行军极为亲近的宋果还在。

杨奉不说,对韩暹此人,张狂直觉的感到,必然与匈奴人的奇袭有关联。不过,这种基于修炼而产生的个人感觉,张狂是不能将其当做理由,摆到明面上来说的。

“这个匈奴子,额认得。原来是羌渠手下的‘大当户’1,现在在于夫罗这个空头‘单于’手下,必然地位更高!”

宋果一把将手中拖着的匈奴俘虏,向张狂面前一掼,对张狂介绍道。

“没错,这是左大当户。”

吕布提起这人的发辫,看了一眼,确认道。

“吕赤那,你这个汉狗!”

匈奴大当户虽然摔断了一条腿,无法站立,可是他一看见吕布,依然愤恨的用手支起身体,恨恨的骂道。

“竟敢无礼!”

吕布面色一变,飞起一脚,将大当户踢了一个跟斗。

“吕从事,何必与一介俘虏计较?”

张狂脸上笑了笑,对吕布说道。接着,他转头对大当户说道:

“既然足下汉话说得不错,那我就开门见山的问了。我太行军不惜甘冒奇险,奔袭千里,斩杀你主人的杀父仇人。说起来,你我两家,应当是友非敌。可是你的主人,为何却要突袭我军呢?”

“是友非敌?”

大当户倔强的支起身体,抬起头来,布满络腮胡子的脸上,似笑非笑:

“岂不闻‘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2?须卜与单于之争,本是自家兄弟夺位,我大匈奴常见之事。何时轮得到你等汉人插手了?”

张狂冷笑:

“好一个‘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你既然饱读诗书,也应当知道,大汉,天之元子;匈奴,天之骄子3。如今你这个骄子家里不宁,我大汉身为元子,当然要尽一尽兄长的责任,替你们管一管不听话的孩子。”

大当户冷笑连连,突然又长叹一声:

“也罢,所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你们汉人早就说过了,我却与你争辩什么……”

不等张狂接口,大当户昂起头来,沉声说道:

“你等必然是要问,我家单于是如何悄无声息的奇袭你部。给我上好酒好肉来,等我吃饱喝足了,一一说与你听!”

虽然身为臣虏,这个大当户的言谈行为,却让张狂心中,暗暗升起不少好感。张狂悄悄运用人之卷的技法,查探了一下此人的敌意,对此人表现出来的行为,心中算是有了底。他对亲卫一点头,亲卫立刻搬出刚才酒宴剩下的酒肉饮食,摆在大当户面前。

“请……”

张狂面无表情的吐出一个字。

酒肉摆在面前,大当户毫不拘泥,两腿张开,箕坐在案几前,对旁边的亲卫大腿上一指:

“刀来!”

亲卫看了一眼张狂,得到示意,这才接下贴身的拍髀短刀,递给大当户。大当户用手理了理唇边的胡须,一手割肉,一手举杯,大吃大喝,旁若无人。

一旁的太行军将士为此人的豪气所感染,尽皆默然。唯有吕布看见这番做派,低声骂了一句:

“装模作样!”

吃喝了一通,大当户将拍髀短刀丢在案几上,拍了拍有些鼓起的肚子,大声道:

“吃饱了,喝足了,我这就把你们想要知道的事情,都告诉你们!”

这时,太阳已经西斜。亲卫点起火把,照得大当户的脸上忽明忽暗。张狂知道眼前之人,怕是已经心存死志,也就由得他去摆谱。

一切的起源,要从几个月前说起。

当初的“左贤王”于夫罗,响应汉室征兵的号召,带领南匈奴部族挑选出来的两千精锐骑士,前往北疆一带,去平定渔阳张举张纯之乱。然而,突然在一夜之间,匈奴内部爆发政变,于夫罗之父,“羌渠单于”被杀,叛逆们又推举“须卜骨都侯”继任,自称“单于”。

这个噩耗,直接导致了在前线奋战的“匈奴义从”军心大哗。数以百计的匈奴人,从前线叛逃回自家部落,让于夫罗的部下,完全失去了战斗意志。而于夫罗失去了自己的根基,自然如同丧家之犬,心里惶惶不可终日。

遇到这种事情,统帅北疆平叛军的汉军主将,身为中郎将的孟益,不得不将军中的匈奴人抽离出来,让于夫罗统领,返回帝都雒阳暂时屯驻,等待汉家天子的发落。

于夫罗身为“左贤王”,按照匈奴惯例,是单于的第一继承人。如今羌渠单于亡故,于夫罗自然就有理由自称为单于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于夫罗到了雒阳,多次上表,请求汉室天子的正式册封,都被汉室朝廷以“天子身体有恙”的理由,拖延过去。

没有得到汉室天子的正式册封,于夫罗的“单于”之位,就算不上名正言顺。外加上“须卜骨都侯”被匈奴贵人拥立为“单于”,每过上一天,“须卜骨都侯”的地位就牢固了一点儿。面临这等局面,于夫罗的日子,自然是极为难熬的。

为了摆脱困境,于夫罗在汉室朝廷中大肆活动,四处拜访求助。不过,汉室的暧昧态度,让朝中的重臣们对此事冷眼相待。于夫罗此次出战,又不可能携带多少财货,无法重金贿赂十常侍一伙,除了干等以外,别无他法。

更何况,在大汉士人的眼中,已经被汉军打断了脊梁的南匈奴,不过是一条用来看门的狗。不管这只狗是白皮还是黑皮,只要能帮助大汉隔离北边的鲜卑人,就是好狗。至于单于是谁,属于什么人的血脉,那其实不是一个问题。

钻营一番之后,一无所获的于夫罗,也算是摸清了汉室目前的一些困难。

汉室精锐部队,被西凉叛乱的羌人部落,牢牢的拖在西边。原本可以调动的北疆边军,又必须用于平定张举、张纯的叛乱。目前的汉室,除了镇守皇家宫室的南军,已经没有了可抽调的部队。

但是,直接保卫天子的南军,可能被抽调走吗?

所以,北疆和西疆的叛乱不得平息,汉室就不可能有余力发兵,为于夫罗复国。可问题是想要快速平定北疆和西疆的叛乱,汉室都不得不从南匈奴多次抽调兵力了。

如今本来被计算在平叛军队伍里的南匈奴骑士,突然从汉军的战斗序列中消失,自然会影响北疆的平叛过程。这又反过来让于夫罗的等待时间,越发的被拉长。

失望之极的于夫罗,只得掩留在汉地,每隔一段时间,便向汉室朝廷上一道表,请求朝廷出兵平定南匈奴之乱,以显示自己的存在。

不过,大半个月之前,前任豫州刺史王允的突然来访,却给于夫罗的复国大计,带来了新的希望。

从王允那里,于夫罗得到一个消息:

一支叫做“太行军”的汉军,正准备突袭匈奴王庭。若是于夫罗利用好这个机会,说不定,就能够乘机一举克复王庭!

ps:1大当户,匈奴官名,分左、右两人。单于的重要辅臣,位在大都尉之下,其号世袭,各有分地。分别统军,指挥作战。为“万骑长”之一。

2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出自。意思是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

3元子,骄子:“元子”是一般家庭的长子,在完备的宗法制下,则是嫡长子也就是世子。“骄子”,指为父母溺爱、放肆不受管束的儿子。

元子,骄子一说,出自: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

张狂整句话语里的意思,就是:我大汉是老天爷的嫡长子,你匈奴只是个受到宠爱的小儿子。小儿子出了事,嫡长子当然有权利来管一管。

又ps:于夫罗最出名的一件事情,便是抢了蔡文姬做老婆,生下了两个儿子。他其中一个儿子的儿子,据说便是推翻西晋后第一个建立胡人政权的汉赵皇帝刘渊。如今于夫罗被干掉了,

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68节 赵云逞单骑第30节 祖茂现峥嵘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45节 陷地终有计(一)第26节 白马悠悠突(下)第34节 金毛现狮王?第6节 豪杰忿怒顾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7节 河北鏖战烈(三)第57节 挑战亦快意第16节 文丑亦凶猛(下)第19节 伏击成笑柄第26节 猛虎初露头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69节 麹义树威信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第60节 枭雄大事成(二)第76节 王允揽大权第43节 欢宴隐杀机(下)第33节 郭嘉说局势(上)第42节 伐交显谋略第21节 烽火遍地起(三)第2节 赫赫猛将威!第50节 豪杰夜带刀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24节 豪强陷阵急(下)第29节 程普抢先攻第50节 豪杰夜带刀第61节 征程鞍未解(上)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39节 胜负终落定第8节 战炁耀三军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第52节 但须招曹操第16节 一城独临危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40节 并州初落定(下)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17节 运筹谋千里(一)第31节 出阵有风险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40节 巨鹿外无援(下)第18节 运筹谋千里(二)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33节 先登浩浩威第6节 河北鏖战烈(二)第11节 曹操出师黯第16节 一城独临危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24节 豪强陷阵急(下)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47节 陷地终有计(三)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38节 白波起乱战(二)第四 卷终·离乱从头说第16节 元城故吏说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35节 李傕托士气第32节 两败未俱伤!第58节 贰臣动干戈(下)第70节 蛮夷轻节气(下)第57节 贰臣动干戈(上)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51节 自当顺人意(五)第48节 论“大贤良师”第24节 麹义意果敢第57节 真定藏麒子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45节 大刀斩虏敌(中)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83节 欲求国中智(上)第57节 短弓对强弩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48节 围城攻坚堡第4节 游侠探可疑(下)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83节 欲求国中智(上)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63节 暂留基未立第29节 先登知是谁?(上)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57节 贰臣动干戈(上)
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68节 赵云逞单骑第30节 祖茂现峥嵘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45节 陷地终有计(一)第26节 白马悠悠突(下)第34节 金毛现狮王?第6节 豪杰忿怒顾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7节 河北鏖战烈(三)第57节 挑战亦快意第16节 文丑亦凶猛(下)第19节 伏击成笑柄第26节 猛虎初露头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69节 麹义树威信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第60节 枭雄大事成(二)第76节 王允揽大权第43节 欢宴隐杀机(下)第33节 郭嘉说局势(上)第42节 伐交显谋略第21节 烽火遍地起(三)第2节 赫赫猛将威!第50节 豪杰夜带刀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24节 豪强陷阵急(下)第29节 程普抢先攻第50节 豪杰夜带刀第61节 征程鞍未解(上)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39节 胜负终落定第8节 战炁耀三军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第52节 但须招曹操第16节 一城独临危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40节 并州初落定(下)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17节 运筹谋千里(一)第31节 出阵有风险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40节 巨鹿外无援(下)第18节 运筹谋千里(二)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33节 先登浩浩威第6节 河北鏖战烈(二)第11节 曹操出师黯第16节 一城独临危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24节 豪强陷阵急(下)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47节 陷地终有计(三)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38节 白波起乱战(二)第四 卷终·离乱从头说第16节 元城故吏说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35节 李傕托士气第32节 两败未俱伤!第58节 贰臣动干戈(下)第70节 蛮夷轻节气(下)第57节 贰臣动干戈(上)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51节 自当顺人意(五)第48节 论“大贤良师”第24节 麹义意果敢第57节 真定藏麒子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45节 大刀斩虏敌(中)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83节 欲求国中智(上)第57节 短弓对强弩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48节 围城攻坚堡第4节 游侠探可疑(下)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83节 欲求国中智(上)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63节 暂留基未立第29节 先登知是谁?(上)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57节 贰臣动干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