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 交锋和观察

就在张狂辅助管亥,收罗败兵、治疗伤患、计点损失的时候,一场激烈的骑兵碰撞,正在五、六里之外的一块平地上展开。

参加战斗的双方,一边是以一屯“越骑营”为骨干,搭配三屯郡国兵骑士的汉军阵营,主将成廉,副将宋宪,都是骁勇善战的悍卒。另一边,则是由一百天平军骑兵和三百青州黄巾军骑兵组成。主将于毒,副将乐进成员的骑术,颇有些参差不齐。

双方的兵力相当,兵器盔甲什么的,平均下来相差也不大。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实力相当。然而,普一交手,强弱之势就展示出来了。

所有的汉军骑士,都有一手在奔驰的马上射箭的本事。“越骑营”骑士人手一张手弩,郡国兵骑士则是弩、弓各半。

反观黄巾军骑兵,大部分人都只能装备强弱不一的短弓,而且多半无法在颠簸的奔马上射击。他们平时,都是在停下来之后,才能骑在马背上射箭。有些射术差一些的,更是需要跳下马之后,才能有效的射箭。

当两只敌对的骑兵,相距五百余步,摆开阵型,开始发起对冲突击的时候,紧张的气氛,将方圆数里内的鸟兽都吓得踪迹全无。

汉军主将一声号令,汉军骑兵就派出了一个简单的方形阵,由快到慢,逐步的开始加速战马。

黄巾军这一方,阵型却有些混乱。面对汉军的迫近,小帅于毒呼喝了几声,让手下随意摆出一个乱七八糟的阵型,园不圆,方不方的,也随着汉军逼近的脚步,开始了策马冲锋。

在这群乱糟糟的骑兵中,也只有乐进所部,还维持了一个稳定的阵型。于毒在混乱的指挥之余,看到这一幕,心中也不由得佩服了一下。

“轰隆隆……”

虽然双方骑兵的总人数,加起来还不足千人。可是几千只马蹄踩踏地面的声音,却如同雷霆一般,声势惊人。这样的场景,就算是上万步卒交战,只怕在场面声势的壮观程度上,也是比不上的。

由静到动,先慢后快,滚滚的骑兵洪流,终于启动起来,如同两股汹涌的洪流,就要一头撞在一起,迸发出最灿烂的火花!

四百步。

三百步。

两百步。

汉军骑兵的阵型,在马匹的加速过程之中,慢慢的发生了变化,由方形阵变成了偃月阵。两翼的骑兵越过了中间,不断突前,不断向外延伸,仿佛要将敌军一举包围!

于毒冷笑。

——人数相当,居然还敢玩包围?

乐进不安。

——敌人都是沙场老手,不可能犯低级错误。这阵型的变化里面,必定有着某种玄机。

但是,如今的情况,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无论于毒和乐进怎么想,他们都无能为力。想要得到一个合格的骑兵,可不是给步兵一匹马,就可以了事的。黄巾军的骑兵,毕竟训练不足,就连突击阵型都无法迅速摆好,更别说在奔驰中变阵了。

一百五十步。

骤变突生!

汉军的两翼,在一声苍凉的牛角声中,突然裂成三块!

偃月阵的两翼,与中间断裂开来。每一翼都分出了百余名骑兵,调转了前进的方向,避过了黄巾军骑兵的正面,向着两侧散开。

这时候,所有的黄巾军骑士,都感觉到了不对。即使再狂傲的黄巾军骑士,也不会以为,这是汉军临阵胆怯,想要逃跑了。

但是,还没有等他们意识到,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双方的距离,已经进入了一百步以内!

九十步。

八十步。

七十步。

六十步。

每一个黄巾军骑兵,都瞪大了眼睛,憋着一口气,迎接着即将到来的残酷骑兵对冲。这种骑兵对冲,只要稍有不慎,跌落马下,就会被后面跟进的奔马,踏成肉泥!

五十步。

从汉军分离出来的两翼,距离黄巾军只有五十步了!

两片轻云从左右两端升起,向着黄巾军骑兵笼罩过来。那,是两片箭云!

“夺夺夺……”

人喊马嘶之中,锋利的箭头,在黄巾军阵型中,绽开了朵朵血花。由此而仆倒的人和马,加起来,足有三十之数。

黄巾军骑兵的士气猛降!

然而,气人的是,这些射箭的家伙,明明就在四十步以内,却终于与黄巾军骑士们擦肩而过。眼睁睁的看着敌人在大量杀伤己方之后,扬长而去,这样的打击,让不少黄巾军几乎咬碎了后槽牙。

黄巾军骑兵,士气再降!

还没等黄巾军从第一波打击中恢复过来,第二波打击再次降临。

箭雨,又是箭雨!

迎头而来的汉军骑兵中军,在这几十步之中,已经再一次摆出了一个模糊的锥形阵。当双方的骑兵,距离缩短到四十步的时候,这些训练有素的汉军精骑,整齐的用随身的短弩,迎着黄巾军骑兵,当头射出了一箭。

由于距离近了不少,弩箭的威力也更加强大。冲在最前边的黄巾骑士,“呼啦啦”倒下了一片。

十多匹仆到在地的战马,给后面冲锋的黄巾军骑兵,造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障碍。措手不及的情形下,足有五、六匹马被脚下绊倒。这些倒霉的马匹和倒霉的主人一样,结局多半是被无数的马蹄踏为肉泥。

黄巾军士气再降!

被十几个亲卫簇拥在中间的于毒,吃惊的看着前排勇士的损失,心中一阵气馁,无端的对面前的汉军,产生了一丝恐惧。不过,他也是心志坚定,多有征战经验的战士,深知现在这个时候,乃是有进无退之局。为了振奋士气,于毒奋力大声叫嚷着: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一旁的亲卫们,早有默契,一齐大叫道: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主将的的鼓舞,让剩余的三百五十多名黄巾军骑兵,稍微恢复了些士气。不过,对面的汉军,征战经验自然更加丰富。当前锋汉军离速度已经明显放缓的黄巾军骑兵,不足十步的时候,在中间控制部队的成廉,也扯着喉咙,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尖锐狂嚎:

“汉军!”

这声变调严重的战嚎,立刻引发了如同山呼海啸般的反响。

“威武!”

呼应着主将的口号,第一排汉军骑兵,纷纷端直了手中的长枪,对准露出明显慌乱的对手,平平的刺了过去。

“汉军!威武!”

在第二声呼号响起的时候,突入黄巾军骑兵阵型的第一排汉军骑兵,已经纷纷丢掉长枪,将武器改成环首刀了。

这些北军精锐骑兵,不但骑术精绝,也精通各种骑兵战术。当年北军将士追随威名赫赫的“凉州三明”,平定西北的羌人叛乱时,将羌人的骑马刺枪术学到了军中。

所以,北军骑兵每人都随身带着一支一丈长短的轻型木矛。在与敌人的第一轮冲锋中,北军骑兵们就可以充分发挥长枪长度上的优势,在第一个照面,给敌人最为沉重的打击。

但是,第一个照面之后,双方通常会进行短兵相接,长枪的优势就没有了。这时候,按照北军骑兵的操练,必须弃枪拔刀,与敌人进行近身缠斗。

刀光纷乱,“战炁”狂舞。“越骑营”不愧是汉室精心打造的精锐之师,几乎每一个伍长以上军官,都掌握了某种“战炁”。相较之下,在汉军郡国兵和黄巾军骑士里,闪耀过“战炁”光辉的人,就显得稀稀拉拉。

然而,有一道格外璀璨的明黄色亮光,却如同皓月之与群星,猛虎之与家猫,格外的耀眼夺目。如果用二十一世纪的一句粗话来形容,那真是:“亮瞎了汉军的狗眼”!

第72节 董卓终不存第41节 何得识天机(一)第30节 久战乱未靖第30节 强敌徐徐随(下)第51节 匈奴伤心身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57节 本初终陨落(上)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43节 谈判无二意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98节 三英现峥嵘(下)第22节 征战漫天急(一)第36节 关羽破强军第5节 郡国嚣张卒第26节 决胜制万骑(二)第27节 大军急急退(上)第42节 元龙湖海士第68节 赵云逞单骑第29节 宫掖藏杀机(上)第66节 大旗力可扶第52节 回天因无意(三)第38节 天平实难敌第64节 无忌思好逑(下)第39节 武夫做干城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83节 欲求国中智(上)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7节 马骨空北羣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第45节 且冷眼旁观(三)第1节 朝中风波恶(上)第60节 奉先喜得国(下)第49节 自当顺人意(三)第21节 敌讯水上败(五)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16节 乐进破阵弩(下)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34节 郭嘉说局势(下)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65节 军威强为主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29节 决胜制万骑(五)第12节 北骑若入口(下)第41节 何得识天机(一)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50节 回天因无意(一)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9节 长社火起否?(上)第34节 金毛现狮王?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41节 欢宴隐杀机(上)第13节 浴血豪强间(中)第32节 天师登神坛第66节 太行根基盛(三)第8节 智士款款析(二)第97节 三英现峥嵘(上)第8节 智士款款析(二)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36节 侠士亦官迷(上)第13节 颜良何狂勇(上)第68节 太行根基盛(五)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48节 汉宫现连环(六)第40节 三军取全胜第55节 两汉论根本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14节 片语闻敌情第1节 枭雄报新仇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49节 杀伐天子殿第2节 二将城头议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3节 诸侯汹汹势(一)第22节 二帅意自平(下)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4节 诸侯汹汹势(二)第38节 小锤可获“獐”第8节 智士款款析(二)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25节 败犬疲且瘦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44节 巨鹿危机至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第40节 白波起乱战(四)第35节 飞将非无敌(下)第15节 乱石穿空过第32节 董卓起私意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20节 敌讯水上败(四)
第72节 董卓终不存第41节 何得识天机(一)第30节 久战乱未靖第30节 强敌徐徐随(下)第51节 匈奴伤心身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57节 本初终陨落(上)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43节 谈判无二意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98节 三英现峥嵘(下)第22节 征战漫天急(一)第36节 关羽破强军第5节 郡国嚣张卒第26节 决胜制万骑(二)第27节 大军急急退(上)第42节 元龙湖海士第68节 赵云逞单骑第29节 宫掖藏杀机(上)第66节 大旗力可扶第52节 回天因无意(三)第38节 天平实难敌第64节 无忌思好逑(下)第39节 武夫做干城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83节 欲求国中智(上)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7节 马骨空北羣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第45节 且冷眼旁观(三)第1节 朝中风波恶(上)第60节 奉先喜得国(下)第49节 自当顺人意(三)第21节 敌讯水上败(五)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16节 乐进破阵弩(下)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34节 郭嘉说局势(下)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65节 军威强为主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29节 决胜制万骑(五)第12节 北骑若入口(下)第41节 何得识天机(一)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50节 回天因无意(一)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9节 长社火起否?(上)第34节 金毛现狮王?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41节 欢宴隐杀机(上)第13节 浴血豪强间(中)第32节 天师登神坛第66节 太行根基盛(三)第8节 智士款款析(二)第97节 三英现峥嵘(上)第8节 智士款款析(二)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36节 侠士亦官迷(上)第13节 颜良何狂勇(上)第68节 太行根基盛(五)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48节 汉宫现连环(六)第40节 三军取全胜第55节 两汉论根本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14节 片语闻敌情第1节 枭雄报新仇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49节 杀伐天子殿第2节 二将城头议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3节 诸侯汹汹势(一)第22节 二帅意自平(下)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4节 诸侯汹汹势(二)第38节 小锤可获“獐”第8节 智士款款析(二)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25节 败犬疲且瘦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44节 巨鹿危机至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第40节 白波起乱战(四)第35节 飞将非无敌(下)第15节 乱石穿空过第32节 董卓起私意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20节 敌讯水上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