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伏兵城中来(一)

当船队出现在水北里附近时,整个水北里的外围防御工事,已经修好了大半。不过,徐盛自然不是来找兵曹掾李拀聊天的。他的目光,首先寻找的是太行军的将旗。

太行军出动的速度,无疑是相当的快。快到让李拀感到意外的地步。短短半天的时间,就有一只为数在五百左右的太行军骑兵,出现在水北里附近。好在此时郡兵们已经将南北两处小寨的外墙沟挖的差不多,足以打消骑兵的突击念头。

可是,在太行军骑兵到达以后不过一个时辰,源源不断的步卒,开始从东边出现。有了步卒的增援,先到的骑兵也开始活跃起来,分成两队,一东一西的堵住了水北里。这副架势,让李拀深感不安。

当远方隐隐出现一支船队的身形时,李拀估计,在水北里的东、西、北三个方向上,总共有不下三千人,参与了对太原郡兵的包围。

特别是从东边高高挑起的那一杆“张”字大旄,更是让所有的太原郡兵们都知道,对方那个有鬼神莫测之机,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打得北地的鲜卑和匈奴们俯首称臣的“小天师”张狂,就在对面!

所谓“人的名儿,树的影儿”。这两年里,伴随着太行军的南征北战,张狂的大名,也在并州一带变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位据说是当年“大贤良师”亲自挑选的太平道接班人,与故去的“大贤良师”一样,身怀可怕的高深道术。什么“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之类的,那都是不在话下的!

故而,代表着张狂的“张”字大旄一出现。当即将据守水北里的太原郡兵的士气,打落了一截。尤其是,敌人来的如此之快,如此之多,更是让不少军吏和士卒,心中打起了小鼓。

——这不会是一个陷阱吧?

——额们会不会中计了?

在兵曹掾视线所不及的地方。太原郡兵们私下里开始议论起来。当李拀从亲兵那儿听到士卒们的反应以后,就像一盆凉水浇到头顶。

——这是出师不利啊!

李拀的第一反应,是要将那些私下里不好好干活,反倒乱嚼舌头的家伙以军法从事。但是,他接着又想了想,觉得太行军的反应速度,的确是太快了一些。从这一点来说,那些家伙的反应倒也正常。

而且,李拀不过是一个秩二百石的兵曹掾。而他手下的郡兵中,屯长就已经是比二百石,军侯更是比六百石的级别。以李拀当下的地位,想要强行斩杀手下的郡兵,感觉还是有些勉强。如果军侯不买账,李拀就只是白白与对方撕破脸,却不会取得任何效果,还会削弱李拀对郡兵的控制能力。

虽然大汉向来有以位卑权重的官职。来指挥更高一级武将的传统,但李拀本身在军中的威望。可算不得有多高。在他手下的军侯,之所以会乖乖的听话,也只是因为李拀出身晋阳大族,那些军吏们若是还想在太原郡范围内混下去,必须要给李氏几分面子罢了。

但是,给面子是一回事。在关键时刻要不要听李拀的指挥,却是另一回事。在心中权衡一二,李拀决定,暂时还是不去理会这些小事。只要等到下一批援军到达,随着己方实力的增强。那些流言自然会随之而消失。

可是,当船队的身影再次出现时,李拀却在心中隐隐感觉有些不妙。

——来的太快了。

杜枫的能力,李拀是知道的。族弟指挥水军前进的速度,李拀心里也是大致有数的。这次船队的出现,比起预期的最短时间,整整早了一个时辰。李拀可不觉得,杜枫和族弟能够能干到,连船只航行的必要时间都省下来。

李拀心中的不祥预感,很快变得清晰。接下来,船队上插着的旗号,让本来看见船队出现而显得极为兴奋的郡兵,突然间变得瞠目结舌!

——是太行军的旗帜!

——怎么一转眼,这些船队就投靠了太行军?

驻守在水北里中的郡兵们,一个个面色大变,难以理解眼中的那一幕。

船队很快驶近靠岸。因为震惊而变得热闹起来的水北里,看到围绕在己方营地附近的太行军分出一支部队,前往接应靠岸的水军。接下来,从那些平底船中被押送出来的一串串俘虏,让不少看清这一幕的太原郡兵,心中充满了绝望!

“是李屯长!”

“连他都被俘虏了吗?”

水北里中的喧闹声突然达到了一次高峰,然后又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用目光盯着兵曹掾李拀,从目光中透露出来的意思,堪称是各种各样。

“完了……”

不知是谁第一个说出这句话。李拀猛地转身,想要寻找那个敢于胡乱动摇军心者。只是,在他眼前的,净是一些失魂落魄的面孔,一时间还真分辨不出,那句话到底是谁说的。

“万胜!”

从水北里的坡下,传出了千万人共同发出的欢呼,让李拀身体一晃,差点儿跌倒。他回头向外看去,但见一批手持大盾,身披铁甲的重装武士,一边呼喝,一边踏着整齐的步伐,缓缓向水北里逼近。

看来,乘着士气高涨,太行军是要直接进攻了!

“准备御敌!”

李拀大声的发号施令,倒是惊醒了附近那些本来面目呆滞的郡兵。在兵曹掾恶狠狠的目光注视下,郡兵们总算开始行动起来,纷纷拿起刀剑,准备御敌。

“弓弩手!弓弩手!”

面对敌军的逼近,李拀再次大叫起来。虽然水军已经失败,可李拀还是决心继续战斗下去。为了李氏家族的安危存亡,哪怕最终还是会失败,李拀也要让太行军付出足够的鲜血。

为了在优势敌军的围攻下,守住水北里,他可是将从晋阳武库里取出的四百张各色强弩,都带到这里来了。这其中,可是有着十具力道达到十石的“大黄弩”呢!

这些威力强大到,连“万人敌”强者都极为忌惮的战争机器,就是李拀守卫水北里的最后信心!

“守不住了……”

就在李拀急忙指挥的时候,却从他身侧传来这么一声低叹。李拀转头怒目而视,却发现这句话,居然是从郡兵中职位最高的军侯口中发出来的。

见到李拀用眼睛瞪过来,军侯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再次低声重复了一边刚才的话:

“守不住了……”

听到军侯的感慨,李拀突然觉得,自己身体里的力气,全都消失了。是的,军侯说的没错。李拀心中也明白,这一战,在己方船队全军覆没的那一刻,已经注定了终究会失败。

在前两次水军运送的物资中,大部分都是用于建造营寨的器械。至于军粮,如今营地里只有够一千人三天的分量。小丘下的太行军其实都不用进攻,只要包围上四、五天,军粮断绝的太原郡兵们,若是不想饿死,便只有投降这一条路了。

本来,即便情形恶劣如此,李拀还是觉得,可以先坚持着守卫几天,给太行军一个深刻的教训。只要守军的士气仍在,太行军就没有那么轻易,可以夺取水北里。

可是,在太行军公布了太原郡兵水军覆灭的消息以后,便意味着水北里守军的后路和补给统统断绝。如此一来,几乎所有的郡兵,都意识到己方陷入了绝境。

绝境,意味着此战必败。心中有了这等认知,士卒们的士气之低落,也就可想而知。李拀光是看着那几个慌慌张张举起强弩,却忘记上弦的弩手们,就有预感:

——说不得,怕是连第一次进攻,都撑不过去……

李拀的预感,很快成真。

发动攻击的第一波大盾甲士,一个个身材高大,魁梧有力。为首的那人,更是身高九尺,行动间犹如一座大山。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整只太行军中,名声最响亮的猛将:

——“古之恶来”典韦!

典韦将两支大铁戟别在背后,双手举着一块至少有六十斤重的木质牛皮大盾,稳步冲在第一个。他手中的那面大盾,与其说是盾牌,倒不如说是一片木墙。这面大盾,是用三寸厚的硬木,钉在胳膊粗细的木棍上为骨架,再钉上一层一寸厚的木板,蒙上一层坚实的生牛皮,才做出来的。这等防护,即使是郡兵手中威力惊人的大黄弩,也就能够勉强射穿这面大盾,却伤不了典韦分毫。

当然,如此厚重,分量在六十斤以上的大盾,也就典韦一个人能够正常使用。其余重铠队的壮士们所用的盾牌,可就没有这么夸张了。不过,重量在四十斤左右的牛皮大盾,也不是寻常弩箭可以射穿的。

不紧不慢的来到敌方营垒边,典韦大喝一声,双手将特制的盾牌,倒伏向营垒前的沟壑一方。那面沉重的盾牌,立刻转职为一道临时木桥,座落在郡兵花费了大半天时间挖出来的沟壑上。

典韦从背后抽出双铁戟,一脚在临时木桥上试了试,觉得足够牢固,这才再次大吼一声,如同山崩地裂般,大踏步冲入敌人的营寨!(未完待续。。)

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60节 枭雄大事成(二)第19节 运筹谋千里(三)第68节 公孙战袁绍第29节 先登知是谁?(上)第56节 董卓大起兵第64节 公孙破黄巾第74节 易断势与局第57节 贰臣动干戈(上)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25节 州固易得矣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59节 子龙搏激流(上)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28节 朝堂拟新帝(下)第60节 子龙搏激流(中)第51节 当朝有太傅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27节 朝堂拟新帝(上)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39节 并州初落定(上)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第20节 敌讯水上败(四)第63节 无忌思好逑(中)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49节 杀伐天子殿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53节 科举可立国第43节 何得识天机(三)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3节 点化当为禄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62节 征程鞍未解(中)第13节 三英战吕布(二)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50节 豪杰夜带刀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24节 豪强陷阵急(下)第22节 伏兵城中来(一)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29节 先登知是谁?(上)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33节 先登浩浩威第44节 巨鹿危机至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45节 孙袁皆受挫第82节 锐士悄悄至第20节 敌讯水上败(四)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31节 颜良战典韦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94节 独品惊共骇(下)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33节 飞将非无敌(上)第42节 冀土意未宁(下)第52节 白波现故人第63节 暂留基未立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44节 胜负难明言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65节 假意屈流言第2节 赫赫猛将威!第81节 智者细细思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11节 曹操出师黯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59节 胜负本鲜明第13节 复闻黄巾起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36节 关羽破强军第56节 煌煌威共势第65节 军威强为主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34节 郭嘉说局势(下)第5节 郡国嚣张卒第27节 谈笑定军机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13节 浴血豪强间(中)第33节 敌前徐缓动第4节 诸侯汹汹势(二)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4节 天下可布武第10节 冀土奇袭谐(二)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65节 军威强为主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
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60节 枭雄大事成(二)第19节 运筹谋千里(三)第68节 公孙战袁绍第29节 先登知是谁?(上)第56节 董卓大起兵第64节 公孙破黄巾第74节 易断势与局第57节 贰臣动干戈(上)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25节 州固易得矣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59节 子龙搏激流(上)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28节 朝堂拟新帝(下)第60节 子龙搏激流(中)第51节 当朝有太傅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27节 朝堂拟新帝(上)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39节 并州初落定(上)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第20节 敌讯水上败(四)第63节 无忌思好逑(中)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49节 杀伐天子殿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53节 科举可立国第43节 何得识天机(三)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3节 点化当为禄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62节 征程鞍未解(中)第13节 三英战吕布(二)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50节 豪杰夜带刀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24节 豪强陷阵急(下)第22节 伏兵城中来(一)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29节 先登知是谁?(上)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33节 先登浩浩威第44节 巨鹿危机至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45节 孙袁皆受挫第82节 锐士悄悄至第20节 敌讯水上败(四)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31节 颜良战典韦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94节 独品惊共骇(下)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33节 飞将非无敌(上)第42节 冀土意未宁(下)第52节 白波现故人第63节 暂留基未立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44节 胜负难明言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65节 假意屈流言第2节 赫赫猛将威!第81节 智者细细思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11节 曹操出师黯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59节 胜负本鲜明第13节 复闻黄巾起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36节 关羽破强军第56节 煌煌威共势第65节 军威强为主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34节 郭嘉说局势(下)第5节 郡国嚣张卒第27节 谈笑定军机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13节 浴血豪强间(中)第33节 敌前徐缓动第4节 诸侯汹汹势(二)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4节 天下可布武第10节 冀土奇袭谐(二)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65节 军威强为主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