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 三军心未定(下)

大帐之中,身为冀州讨伐军主将的持节、东中郎将董卓,正在一副对冀州一带地形、河流、城池等信息标定详细的羊皮地图上,研究决战的战术问题。在他的身边,环绕着诸多中级以上的军官。其中,光是俸禄达到“比二千石”这个级别的,就有三人。

“蛾贼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正面交战,就算得胜,也怕会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虽然董卓之前,已经将近日内必须出战的决定告知众将,可是担任着“护乌桓中郎将”的宗员在讨论战术的时候,依然时不时的隐晦表示一下他的不满。

不过,宗员仗着自己资历深,官职高,敢于这样当面暗自表示不满。在帐中的其他武将,却基本上都没有这个胆子。

通过冀州境内数月的战斗,董卓已经充分的展示了他和部下,身为凉州人的凶悍狂野。这种在数十年的羌乱厮杀中,锻炼出来的凶性,根本不是太平日久的关东人所能够抵挡的。

比如说,来自大汉北军的步兵校尉和射声校尉,都是出身宗族和世家的贵胄子弟,官位只是略低于董卓。私下里,两人也常常将这些凉州铁骑,蔑视的称为“乡巴佬”。但是,两位世家子弟在明面上,倒是对董卓恭恭敬敬,绝不肯当面得罪。谁知道那些在战斗中能够用敌人的鲜血来解渴的凉州蛮子,会如何下手对付那些逆了他们心意的人。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

一个长相极为英俊的健壮大汉,看都不看董卓的表情,大声的附和着宗员的话语。

“张角不但兵多,而且精擅道法,绝非易于之辈。董郎将,某麾下的骑兵,擅长骑射,却不适合冲突军阵。大军若是出战,若是要强行突入蛾贼军阵,可别把某家的‘白马义从’算进去!”

董卓脸色一变,不悦的说道:

“公孙长史可是怕了?”

英俊男子冷笑一声:

“呵,某公孙瓒即使面对数倍的鲜卑精骑,也不曾皱一下眉头。这些出身农夫,还没有习惯舞刀弄枪的蛾贼,值得某家害怕?”

他顿了一顿,用眼睛扫视了众将一圈,接着说道:

“某家不过是为卢师的一番心血,觉得惋惜罢了。”

“胡言乱语!来人,将他给我赶出大帐!”

董卓被公孙瓒这番话,气的是吹胡子瞪眼睛。他大力的一拍手,就要让帐外的亲兵,将这个满心不服的愣头青,赶出大帐。

其实,董卓虽然在表面上做出这般行为,可他在心中对公孙瓒此人,还是很有好感的。

不说别的,大家都是边地的武人出身,都是为了保卫大汉的边疆,常年累月的与周围大大小小的蛮夷血战厮杀。虽然大家分属不同的州郡,可是从这一点来说,就是同行,或者用后世的话,说得更详细一点儿,就是汉室朝中被合称为“武人”的同一利益集团。

而且,公孙瓒这人尊敬师长和上司,那是出了名的。毕竟他的老师卢植才刚被去职下狱,如果公孙瓒不是表现出这样的反应,那才叫怪事。有了这些大背景,对于公孙瓒的出言挑衅,董卓的心中,实在是没有什么好生气的。只是为了保持自己在军中的威信,董卓赶起人来,也是没有丝毫犹豫的。

并且,董卓在军中的心腹,还隐隐的听到一种军中流言,说是他董卓嫉妒卢植将要获得的剿灭黄巾军大功,在小黄门左丰面前大力挑拨,这才让左丰盯住卢植,索要贿赂。

这个流言,恶毒就恶毒在,从明面上看,卢植下狱的最大受益人,就是身为副将的董卓。所以,如公孙瓒这般的卢植嫡系,就算不完全相信这个流言,至少也是半信半疑。

要论起来,公孙瓒的行为,还算是好的。卢植的另外一个学生刘备,在董卓刚刚接任主将职位的时候,居然就一声不吭的开溜了。这才是真正的不给一点儿面子的行为呢!

不过,无论是已经开溜的刘备,还是留下来出工不出力的公孙瓒,都属于义务前来帮忙的“义兵”。这些不领汉室俸禄的“义兵”,属于需要朝廷大力表彰的孝义典范,单是在道义上来说,董卓还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当然,如果比较起实力来,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只要董卓完全不顾忌自己的名声,他还是能够治这些义兵的罪的。但如此做法,对董卓来说,完全是得不偿失的。

“不必叫人了!”

被董卓下令驱逐,公孙瓒并未做什么激烈的行为。他只是从鼻孔里冷哼了一声,在大帐中的众将注视下,面无表情的掉头就走。这一幕,让少数几个怀着看热闹心思的将领,比如射声校尉,略微有些意外。

公孙瓒只是个愤青,可不是傻子。

董卓的东中郎将官位,倒是没什么要紧。公孙瓒作为边境郡国的长史,也是秩六百石的官府要员。凭借一句牢骚话,不过是秩两千石的董卓,还治不了他的罪。

但是,不要忘了,董卓作为冀州讨伐军的主将,还有一个头衔,可是“持节”啊!

所谓“节”,代表了皇帝的身分。凡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权利。举凡如持节分封诸侯、持节收捕罪犯、持节镇压起兵叛乱、持节出使外国及持节签约议和等事。

作为一个“持节”的大将,意味着董卓,平时可杀无官位之人,战时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若是公孙瓒不知好歹,在大帐里闹将起来,固然可以让董卓很没有面子。但是董卓在恼羞之下,要是真的想斩杀公孙瓒,那可就轮到公孙瓒倒大霉了!

等器宇轩昂的公孙瓒,沉着的出了大帐,董卓携着顺利赶走公孙瓒的气势,环视了众将一眼,厉声喝道:

“可还有不同见解?”

众将相互对视了几眼。这个时刻,即使是副将宗员,也没有发出不同的声音。

——打就打吧!

仔细论起来,大汉立国四百年以来,汉军已经经历过无数次屠城灭国的大战役了。就连曾经雄霸北方大漠草原,疆域不下于大汉的匈奴人,都被汉军打成了一条乖乖的看门狗,在并州西河郡老老实实的呆着。区区一群蛾贼,还不值得让大家心怀恐惧。

前任冀州讨伐军主帅卢植在之前,之所以不肯出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想让部下死伤太大。毕竟,冀州汉军的组成中,卢植的弟子门生们比例不低。站在卢植的立场上,如何让这些弟子门生尽可能的保留下来,并且稳妥的获得足够的功绩,比起尽快剿灭张角,还要更加重要一点点。

不过,作为凉州人的董卓,可就没有卢植那么多的顾虑了。反正不是自己的嫡系,多死一批,少死一批,对他来说根本是无所谓。不但如此,就算是董卓自己亲自率领的手下士卒战损了一半,他只要回到并州,发一个征兵的通告,就能召集到更多的悍勇士卒。反正征兵花费的钱财又不是董卓自己的,对凉州人来说,他们最好的出路,就是在大汉朝廷里混上一份军饷。

当然,董卓也不会让手下白白送死就是了。

见到众将知趣的没有发出不同意见,董卓这才满意的开始向众将布置出战任务。

目前,冀州讨伐军的总兵力,大约为四万上下,对外则号称十二万。这种号称是惯例,并不是董卓故意的吹嘘。

其中,以大汉北军的“步兵营”和“射声营”为基础,又临时征募了大量司隶地区的“良家子”所组成的约一万朝廷大军,是讨伐军的主力。其余辅助战斗部队,则包括了董卓从西凉带来的两千余凉州铁骑,和冀州州师一部,约一千多郡国兵。

这些加起来达到一万六千人的部队,是真正可以被冠上“汉军”称号的部队。至于剩余的两万多接近三万人,一大半是当地豪强的私兵,另一小半则是来自冀州以外的各地,自发聚集而来的义兵。

作为一名汉军中的老牌将领,董卓在这些天的接触中,对豪强私兵和义兵的战斗力,表示很是不屑。

其中,豪强私兵也还马马虎虎算了。虽然他们训练极差,装备的盔甲很少,武器也不算充足,好歹为了保卫家园,拥有高昂的士气。若是打起来的话,击败同等人数的黄巾军,那是正常现象。

不过,那些所谓的义兵们,可就切切实实的让董卓看不上眼了。

按说起来,这些义兵武器装备比起豪强私兵们要好得多,战斗的技巧和经验也更加强力,其中还有不少“十人杀”、“百人斩”一级的勇士。光是从军事水平的角度来看,他们至少比起豪强私兵们,可要强上不少。

但是,在深入了解了这些义兵的底细之后,董卓却绝不敢将这些家伙,派上大规模的厮杀战场。

第24节 征战漫天急(三)第44节 单挑拼一骑!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31节 颜良战典韦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51节 自当顺人意(五)第40节 得失未分明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5节 河北鏖战烈(一)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51节 若欲斩桥瑁第40节 得失未分明第6节 河北鏖战烈(二)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40节 三军取全胜第62节 征程鞍未解(中)第65节 军威强为主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34节 郭嘉说局势(下)第20节 复仇起草莽(二)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68节 公孙战袁绍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38节 此是平生志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59节 子龙搏激流(上)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29节 先登知是谁?(上)第72节 董卓终不存第65节 军威强为主第65节 太行根基盛(二)第53节 流亡亦强力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41节 欢宴隐杀机(上)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65节 太行根基盛(二)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40节 称王成风潮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26节 决胜制万骑(二)第20节 美人犹奉侍(下)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9节 田丰无明主(上)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33节 飞将非无敌(上)第1节 四处烽烟起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3节 点化当为禄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69节 蛮夷轻节气(上)第19节 运筹谋千里(三)第24节 豪强陷阵急(下)第31节 出阵有风险第60节 飞将不可追第37节 飞骑未可持第45节 孰能横刀立?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第41节 欢宴隐杀机(上)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39节 并州初落定(上)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4节 诸侯汹汹势(二)第34节 飞将非无敌(中)第53节 遗言藏真卜第58节 贰臣动干戈(下)第15节 乐进破阵弩(上)第76节 王允揽大权第60节 奉先喜得国(下)第37节 何为万人敌?第21节 二帅意自平(上)第69节 麹义树威信第50节 豪杰夜带刀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55节 磨刀向东胡第99节 关既不得脱第32节 科举立新制(下)第34节 郭嘉说局势(下)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
第24节 征战漫天急(三)第44节 单挑拼一骑!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31节 颜良战典韦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51节 自当顺人意(五)第40节 得失未分明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5节 河北鏖战烈(一)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51节 若欲斩桥瑁第40节 得失未分明第6节 河北鏖战烈(二)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40节 三军取全胜第62节 征程鞍未解(中)第65节 军威强为主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34节 郭嘉说局势(下)第20节 复仇起草莽(二)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68节 公孙战袁绍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38节 此是平生志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59节 子龙搏激流(上)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29节 先登知是谁?(上)第72节 董卓终不存第65节 军威强为主第65节 太行根基盛(二)第53节 流亡亦强力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41节 欢宴隐杀机(上)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65节 太行根基盛(二)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40节 称王成风潮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26节 决胜制万骑(二)第20节 美人犹奉侍(下)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9节 田丰无明主(上)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33节 飞将非无敌(上)第1节 四处烽烟起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3节 点化当为禄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69节 蛮夷轻节气(上)第19节 运筹谋千里(三)第24节 豪强陷阵急(下)第31节 出阵有风险第60节 飞将不可追第37节 飞骑未可持第45节 孰能横刀立?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第41节 欢宴隐杀机(上)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39节 并州初落定(上)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4节 诸侯汹汹势(二)第34节 飞将非无敌(中)第53节 遗言藏真卜第58节 贰臣动干戈(下)第15节 乐进破阵弩(上)第76节 王允揽大权第60节 奉先喜得国(下)第37节 何为万人敌?第21节 二帅意自平(上)第69节 麹义树威信第50节 豪杰夜带刀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55节 磨刀向东胡第99节 关既不得脱第32节 科举立新制(下)第34节 郭嘉说局势(下)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