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反目成仇

京索之战之后,韩淮楚屯兵颍川,筑起深沟壁垒与楚军抗衡。楚汉双方暂时停战。汉王回国都栎阳,怜吕雉被囚,立其子刘盈为太子。

赴彭城谈判商议交换人质的陆贾谈判未果,原因是老头子范增不同意。

那范增刚刚与齐国军事强人田横签署了合议,承认其侄子田广的齐王地位。于是范增率领二十余万楚军退回彭城。

一听那汉使陆贾云要用虞姬来换刘太公与吕雉两人,老头子火冒三丈,在朝堂上呵斥道:“太公乃汉王之父,岂可与一妇人相提并论。换人质可以,用汉王妃与虞姬交换。汉王若想迎回太公,须退出颍川。若是不能,免谈!”

看来范增已把刘太公当成是奇货可居,竟然想用一个糟老头来换整个颍川。他却不想想刘邦是何人物,紧急时连妻子,儿子,女儿都可推下车,又怎会在乎一个戴绿帽子的爹?

那项羽恨不得虞姬早日回来,刚开口说了几句,老头子以杖击地,敲得殿砖当当响,怒斥道:“自古妇人皆亡国祸水,羽儿你一国之君须思社稷安危。彭城之战以魏王换虞姬已是不该,岂可一错再错?若要答应汉使,除非老夫闭了这双眼!”

老头子一发怒,项羽也没招,心中虽千不愿意万难忍受,只好作罢。陆贾谈判不成,只好归返栎阳。

※※※

老头子范增这一回来,立刻就彻查彭城失守的原因。一查就知那九江王英布见死不救,在六安按兵不动。于是大怒道:“英布者,陛下兄弟也,何以坐视彭城失陷而出一兵一卒相救?莫非其有异志?”

范增这么一说,倒把项羽给提醒了。心中只觉奇怪,“刘邦大军攻打彭城,小布怎不出兵相救?”

要说英布有反心,项羽绝不敢相信,毕竟是从小玩到大的兄弟。但这次英布不救彭城,确实令项羽生气。

他这个做哥哥的很快就明白了英布的心理,“这个小滑头,一定是见联军势大不敢出战。”于是替英布辩解道:“九江王兵不过五万将不过二十,如何抵挡得住联军数十万军马?小布如此,不过是保存实力耳。”

范增听了气得直发抖,怒道:“兵微将寡岂是不发兵相救的借口?九江王受陛下之封既为楚臣,便该肝脑涂地为陛下分忧。未战而怯,岂是人臣之道?”一席话说得项羽哑口无言。

但要追究英布之过,总不能一刀把他咔嚓了吧?要杀了英布,恐怕老爹老妈那里不答应。

范增就给项羽出了个主意,让英布领着那淮南军到彭城来,准备对付那屯兵颍川的韩信。顺便呵斥几句让他有个教训。

于是项羽派遣一使者去六安,征调英布兵马。

※※※

项羽的使者还在路上,汉王刘邦的使者——纵横家大师兄随何已悄悄到了六安。

那随何学得一口六安方言,诈称是淮南本地人士,备下重金来见九江国丞相贲赫,说是要其向英布引见。

“刘邦的使者!”贲赫一听就吓着了。那刘邦正是项羽的大对头,若在平日打死也不敢往英布那儿引,立马就要把来人轰走。看在那重金与乡亲的份上,暂时把随何安置在驿馆里。自个偷偷地将汉使来意告诉英布,看英布是何反应。

“狗日的刘季,居然敢派人来说降俺英布!”英布立马就要轰人。

便有谋臣奏道:“现项王兵败于韩信,楚汉两雄尚不知孰胜孰负。不如把汉使稳住,观望之。”

“那汉使吃喝都靠自己,观望又不用俺掏钱。先把他们晾在一边再说。”英布心里这么一嘀咕,便把随何一行晾了起来。

那随何被晾了三天,也不发急,又来找贲赫慢悠悠道:“英王之所以不见随何,是以楚强汉弱耳。这便是随何要见英王的道理,请大人向英王转告,容随何进见,与他述说这其中道理。如果入耳,请英王听之。如果不入英王之耳,就请英王将吾等二十余人斩杀在淮南市上,以明其对楚之忠心也。”

贲赫又答应了,再来见英布。

“就看这厮怎么说,一句话不中听,就把他给咔嚓。”英布正愁不救彭城被项羽责怪,有个表明忠心的机会送上门来是求之不得。于是答应让随何进见。

那随何进了六安王宫,见英布大刺刺坐在王座之上,二十名力士手拿利斧光着膀子立在英布两旁。他是面不改色心不跳,仰天大笑一声,拄着拐杖昂首而进。

这种一惊一诈纵横家诡辩之术的手段英布哪里见过,立马就问:“你这糟老头子,连路都走不稳当,为那刘季游说而来,为何如此张狂?”

随何道:“老朽瘸了一条腿是不中用,我看英王你也不怎么样。原以为英王你有三头六臂是条响当当的汉子,却不料见到的是个瘦猴子。”

英布顿时发怒道:“寡人纵横天下岂是浪得虚名?想寡人为秦国先锋之时,戏下一战连斩张楚上将二十余名,许城一战斩杀墨家钜子莫庄,临济一战斩杀圣剑门掌门仲孙玄华。天下诸侯名将丧命于寡人之手不下百人。至巨鹿一战,又是寡人为楚军先锋率先渡河,围歼秦国名将苏角。这些战绩,你哪里知道?寡人成名之时,那刘季还在沛中为一亭长耳。”

随何要是不知道英布这些昔日的辉煌,也就不用到六安来。他立马敛容作出一副肃然起敬的样子:“原来英王虽瘦小,却是如此英雄。恕老朽眼拙。我看英王英雄盖世,勇猛不下于项王也。”

英布被随何一夸,心里十分受用,却也有自知之明,呵呵笑道:“寡人如何能与项王想比。”

随何便道:“老朽只一瘸腿老儿,手无缚鸡之力。大王既如此英雄,为何要力士持斧而壮胆?若是被天下豪杰知道,岂不贻笑大方?”

英布道声惭愧,乃叱退力士,请随何上座。问道:“先生有何计教于寡人?”

随何这时开始下套,责难道:“大王与项王俱为诸侯,大王北面称臣以事之,便为楚臣。项王伐齐之日,大王理应率淮南之众为楚先锋,为何不见一兵一卒相助?”

英布辩道:“项王有三十万大军,何用寡人相助?”

随何点一点头:“诚如大王所言,楚军兵强马壮不用大王相助。然彭城一战,诸侯兵临楚都,大王为何按兵不动?此乃人臣之道乎?”

问到这话,英布无可辩解,只得沉吟不答。

随何哈哈一笑:“我看大王事楚,不过是看在楚势强可以依托也,空负了事楚之名。然大王所以不愿背楚,只因以汉弱也。其实大谬不然。孰不知楚兵虽强,却负下不义之名,只因项王弑杀义帝人神共愤,诸侯因此兴兵伐暴……”说到这里,随何将话题一顿,偷眼去看那英布。

弑杀义帝项羽是主谋,英布却是凶手。随何提起这档事来,他装着听不到,却已经开始脸红。

随何微微一笑,又道:“汉军虽彭城不利,但京索一战大败楚军精骑扬眉吐气。今汉王收河南河内之地,守成皋荥阳之间,深沟壁垒势与楚兵相持。楚兵若攻汉,深入千里自寻死路京索一战便是前鉴,势必会由强变弱。且楚为天下公敌,诸侯惧项王人人自危,若是攻汉,诸侯不期汉灭必来御楚。众怒难犯,项王安得不败?以老朽看来,说是汉不如楚,实则楚不如汉也。大王寄依托于危亡之楚,而不愿联汉,窃为大王不取也。”

任那随何口若悬河说得天花乱坠,英布还是无动于衷。

随何又将语调一提,说道:“大王若背楚投汉,待汉王取得天下必裂土分封,何止淮南百数里之地?大王英名将流传青史。如若不然,恐楚未灭,英王已先替项王背下弑君恶名,九江国先动摇也。”

英布拂袖而起,佯怒道:“义帝乃盗匪所杀,与寡人何干?道听途说不足为凭。”喝一声:“来人,遣汉使回驿馆,好生招待。”

那随何出得宫来,门外随从急忙上前问道:“先生说降英王结果如何?”随何用袖一拂额头上冷汗,说道:“英布色厉内荏,其实言不由衷已为老朽说动。然火候未到,尚须再添一把火。”随从问道:“如何再添一把火?”随何道:“待彭城来人到来再说。”

越两日,有西楚使者抵达彭城,英布急来迎接。楚使责备道:“汉王兵指彭城,英王为何不救?项王与上柱国甚为不满,令大王亲领倾国之兵发往彭城,攻打颍川。”

英布心里就是一吓,心想那韩信连你项羽都搞不定,我小布这么点兵马,去了还不是送死。于是支吾道:“待寡人与众臣商议再报与上使。”

那楚使回驿馆,有人报汉使求见。楚使心忖楚汉互为敌国,还是回避为好,便要门人挡驾。

忽听一声大喝:“九江王早答应弃楚归汉,项王为何使其发兵?”只见那随何一径而入,身后跟了剑客两名。

楚使大惊,转身急走。随何喊一声:“哪里跑!”早有两剑客上前,按住楚使砍为肉泥。

楚使既杀,随何谓楚国随从道:“请诸位回报项王,九江王已弃暗投明绝不与项王同流合污。”说罢扬长而去。

那楚国随从吓得个个目瞪口呆。说道:“英布叛楚,此地不宜久留,还不速走更待何时。”急急牵马离去。

※※※

出了楚使被杀这等大事,那驿官急报与英布。英布闻听惊愕不已,令人将随何带上。

随何入宫来是面不改色心不跳,说道:“项王见隙于大王在先,今又有使者被斩,项王定勃然大怒。纵大王与项王有兄弟之情,恐难幸免也。不如归汉,与汉王为盟,共击暴楚。”

“罢了罢了,到哪不是混?那宝儿终究与俺不是亲生兄弟,万一他翻脸不认人,俺就要人头落地。”

英布那小眼珠咕噜咕噜一转,对随何道:“谨从随公之意。”

于是那英布与随何立下盟约,由随何带回栎阳。

随何将盟约带回栎阳,刘邦大喜便欲请他出仕相佐。随何道:“贫道奉先师之命说降英布以正我纵横家之名,今功德圆满,贫道要回山去也。”刘邦无奈,只有使一马车送他去鬼谷,亲自送随何到十里城外。

※※※

却说那项羽在彭城听从者回报派去的使者被杀,犹不相信英布会反他,心想许是那汉使用的离间计。急派人去六安打听虚实。

只听得英布出了一张告万民书挂在六安城门,云项王无道寡人弃暗投明与之决裂云云,并日夜整顿军马以备楚军来攻。

这一次项羽动了真怒魔性再次发作。“好你个小布,巨鹿战前你流亡江湖如丧家之犬,天下诸侯皆视你为仇欲置你于死地,是朕收留了你让你做上这个九江王。你却胳膊肘向外扭,要帮那狗日的刘季来对付你大哥。”于是欲亲自出马来打英布。

范增道:“前陛下攻齐,给刘季可乘之机。黥面贼不过有勇无谋之徒,受那刘季挑唆背叛大王。只须择一良将讨伐便可,无须陛下亲征。”

项羽便问何人可领兵征讨英布,范增曰项缠军中元老,可担此重任。

那范增不知是什么眼光,说英布有勇无谋。就看鸿门宴上那项缠被张良玩得团团转,英布再怎么无谋也比那项缠脑筋转得快。

于是项羽令项缠领军八万,以项庄项佗为将,去九江征讨黥面贼英布。

※※※

正是:莫道捭阖终无用,唇舌能当十万兵。杀使逆天罪责重,随何一言动英豪。

那随何凭从鬼谷道场学来的诡辩之术与处变不惊的修为,刀光剑影唇枪舌剑说动九江王英布反楚,项羽与英布一对兄弟就此反目成仇。这段故事便是成语信口开河的出处。信口者,随口也。

楚汉争霸,汉营队伍中又增加了一个重头人物——九江王英布。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追读本文。

第四十七章 反目成仇第二十三章 冷枪战法第三十四章 水上争雄第三章 漂母馈食第五十章 袖里乾坤第十七章 秦军战阵第三十八章 沛公进城第二十八章 把臂同行第四章 前车之鉴第十章 王妃出马第十章 出尔反尔第十八章 退敌两箭第二十五章 御驾亲征第三十四章 请出高人第四章 做个看客第二十章 无米之炊第七章 先倨后恭第二十三章 堕入情网第三十三章 马踏红都第十九章 传檄而定第二十八章 诈死之计第二十五章 挡之披靡第二十章 肉粽作饵第十八章 掌教师尊第三十三章 马踏红都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七章 刎颈之交第十九章 吕四小姐第三十八章 军马云集第三十六章 虽远必诛第三章 空降奇兵第二章 相遇韩信第十章 师弟作说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九章 夙根未尽第五十六章 决胜千里第二十三章 魔道同门第十五章 指鹿为马第十六章 不速而来第三十一章 同门斗法第二十章 背水结阵第五十章 关门打狗第二章 倒海翻江第二十九章 因人而异第十三章 匪夷所思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第五章 韩信葬母第十章 项军骄女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三十八章 闭门三推第三十四章 请出高人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九章 带你上天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十五章 自请为王第二十八章 魂萦梦牵第二十五章 九天玄女第五十二章 英雄罢印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十一章 风雨欲来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计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五十六章 剥茧抽丝第十七章 匈奴王庭第五十八章 交个朋友第三十六章 霸王别姬第十五章 极乐之乡第五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六十章 毛遂自荐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七章 灭天见证第十七章 初战告捷第八章 流水无情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二十二章 羚羊挂角第三十五章 讨债而来第二十三章 战友对决第三十五章 讨债而来第十五章 自请为王第九章 引火自焚第五十一章 火攻降敌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灯第二十八章 诈死之计第四十六章 万念俱焚第十八章 大战之前第二十一章 金针刺穴第四十章 背信弃义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十六章 色胆包天第九章 血洗阏与第四章 落井下石第三十二章 呕心沥血第十三章 风起云涌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五章 待字吕雉第四十五章 邪恶到底第十二章 追儿何在
第四十七章 反目成仇第二十三章 冷枪战法第三十四章 水上争雄第三章 漂母馈食第五十章 袖里乾坤第十七章 秦军战阵第三十八章 沛公进城第二十八章 把臂同行第四章 前车之鉴第十章 王妃出马第十章 出尔反尔第十八章 退敌两箭第二十五章 御驾亲征第三十四章 请出高人第四章 做个看客第二十章 无米之炊第七章 先倨后恭第二十三章 堕入情网第三十三章 马踏红都第十九章 传檄而定第二十八章 诈死之计第二十五章 挡之披靡第二十章 肉粽作饵第十八章 掌教师尊第三十三章 马踏红都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七章 刎颈之交第十九章 吕四小姐第三十八章 军马云集第三十六章 虽远必诛第三章 空降奇兵第二章 相遇韩信第十章 师弟作说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九章 夙根未尽第五十六章 决胜千里第二十三章 魔道同门第十五章 指鹿为马第十六章 不速而来第三十一章 同门斗法第二十章 背水结阵第五十章 关门打狗第二章 倒海翻江第二十九章 因人而异第十三章 匪夷所思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第五章 韩信葬母第十章 项军骄女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三十八章 闭门三推第三十四章 请出高人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九章 带你上天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十五章 自请为王第二十八章 魂萦梦牵第二十五章 九天玄女第五十二章 英雄罢印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十一章 风雨欲来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计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五十六章 剥茧抽丝第十七章 匈奴王庭第五十八章 交个朋友第三十六章 霸王别姬第十五章 极乐之乡第五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六十章 毛遂自荐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七章 灭天见证第十七章 初战告捷第八章 流水无情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二十二章 羚羊挂角第三十五章 讨债而来第二十三章 战友对决第三十五章 讨债而来第十五章 自请为王第九章 引火自焚第五十一章 火攻降敌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灯第二十八章 诈死之计第四十六章 万念俱焚第十八章 大战之前第二十一章 金针刺穴第四十章 背信弃义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十六章 色胆包天第九章 血洗阏与第四章 落井下石第三十二章 呕心沥血第十三章 风起云涌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五章 待字吕雉第四十五章 邪恶到底第十二章 追儿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