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玫瑰战争的始末

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的英文原意是新约克(NewYork)那么老约克在哪里呢?英格兰的老约克位于北部的乌兹河畔,是英国的古城之一,也是英格兰约克家族的受封地,老约克城后来成为当年玫瑰战争的主要战场。由于这样的历史文化渊源,这座小城每年竟有300万游客参观。

(一)红玫瑰与白玫瑰阵营

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最后以英国的失利而告终,它对英国的影响不仅限于国际方面,也影响到英国国内本来就不稳定的政治形势。一方面,百年战争中一些英国贵族趁机扩大私人武装,为贵族间的局部冲突发展为内战准备了条件。另一方面,在百年战争的后期,英格兰出现了软弱的国王面对一个个相互间矛盾重重的强大贵族的局面。

10个月大就继位的亨利六世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幼主时期(1422~1436)不仅有严重的依赖性,而且政治经验不足。亨利六世的治国才能远不及他的父王亨利五世,他性格懦弱,还是个十足的书呆子,不善于处理复杂的***。在贵族斗争的压力下,他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国家大权部分落在法国国王的侄女、他的王后玛格丽特手中。当时英格兰由不超过60名贵族控制着,他们大多依靠联姻结成亲属关系。围绕对王权的争夺,他们分化为两个阵营,一部分贵族效忠于以亨利六世为代表、以红玫瑰为族徽的兰开斯特家族,而另一部分贵族则聚集在约克公爵身边,被称为约克家族,以白玫瑰为族徽。当时的约克公爵理查是金雀花王朝国王爱德华三世第五子埃德蒙的孙子,他一直对王位虎视眈眈。

玫瑰战争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玫瑰战争”一名并未使用于当时,而是16世纪时,莎士比亚在历史剧《亨利六世》中以两朵玫瑰被拔标志战争的开始后才成为普遍用语。此名称源于两个家族所选的家徽,兰开斯特的红玫瑰和约克的白玫瑰。

(二)贵族间的征战

1453年,百年战争终于以英国失去在法国的领地而收场,不列颠贵族永远丧失了他们在大陆的利益,一个个心怀怨恨。大批退伍军人无所事事,游荡乡里,惹是生非,成为两大贵族集团收编利用的对象。事有凑巧,多愁善感的亨利六世偏偏在这时患上精神病,宫廷权力之争很快发展到了公开摊牌的地步。约克公爵理查于1453年宣布为摄政,约克家族图谋乘势夺取政权,一些政治上失意的封建主看到有机会兴风作浪,纷纷站到约克家族一方。可当年年末,局势朝有利于兰开斯特家族的方向发展,11月玛格丽特王后终于生下了一位王子,一年后国王亨利六世也恢复神志。约克公爵不仅失去继承王位的资格,1453年2月摄政权也遭停止,不甘心大权旁落的他决心用武力夺取王权。

1455年5月22日,两大家族在圣奥尔本斯首次开战,约克派的兵力超过王军数倍,轻易取得胜利。王后玛格丽特带着王子进入附近的修道院避难。亨利六世被箭擦伤后到一家杂货铺里包扎,约克公爵闻讯后马上赶去,还虚情假意地下跪表示忠诚。他不愿背上弑君的恶名,认为控制朝政远比得到一个虚君的名号实在。他迫使国王亨利六世宣布自己为摄政王和王位继承人,成为英格兰的实际统治者。

兰开斯特家族不甘心失败,很快就又结集军队****,战端重开,双方军队互有胜负,1460年年底兰开斯特军队出其不意地袭击了奥克菲尔德(Wke.eld)重创约克派军队,约克公爵理查因轻敌而战败被杀,最后也和13世纪的孟福尔一样身首异处,还被戴上一顶纸糊的王冠以示羞辱,和他一起送命的还有上千名士兵和几十个大小贵族。

但约克派一方还没伤元气,约克之子爱德华匆勿从西部赶来,借兰开斯特军队休整的机会招集部众,挥师疾进,于1461年2月末率军攻克伦敦,受到了伦敦市民的欢迎。3月4日,爱德华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宣布自己为国王,称爱德华四世,开始了约克王朝的统治。

3月29日,爱德华四世统率军队在约克附近的陶顿(Towton)地区与兰开斯特特家族由国王亨利六世亲自率领,别看他经常疯疯癫癫,可眼下他还是十分清醒,他命令士兵对约克家族的人一律格杀勿论。旷野上,战马引颈嘶鸣,杀声震天,一片刀光剑影。从早上一直厮杀到下午,雪地上到处都是殷红的血迹。渐渐地,兰开斯特家族支持不住了。这时约克家族的后续增援部队及时到来让爱德华如虎添翼,杀得兰开斯特军队溃不成军、落荒而逃。据史料记载,此战估计有8万人参加了战斗,其中超过2万在战役中被杀,创英格兰土地上单日死亡人数的最高纪录。此后约克军队又取得了几次战争的胜利,并俘获了亨利六世,爱德华四世把他关进了伦敦塔。玛格丽特则带上王子仓皇逃往法国,一度断粮数日。

1469年夏季,爱德华四世与他的权臣沃里克伯爵矛盾激化,逃到法国的沃里克伯爵联合兰开斯特家族在1470年6月突袭约克城,一举击败了爱德华四世的军队,把关在伦敦塔里的亨利六世请了出来。

爱德华四世战败后逃到尼德兰,借勃艮第公爵之力重新结集军队。1471年3月,爱德华四世率军回到英格兰,在巴尼特(Brnet)击败并杀死了沃里克伯爵,5月4日在图克斯伯里(Tewkesbury)战役中彻底击败了兰开斯特军队,又俘获了玛格丽特王后(后被法国赎回)玛格丽特之子也战死疆场。在爱德华四世胜利返回伦敦的当夜,被囚的亨利六世也无端地死于伦敦塔中,兰开斯特王朝的主要世系至此断绝,约克家族的爱德华四世得以安居王位。

爱德华四世的两个幼子到底为谁所杀?

爱德华四世的两个王子到底被谁杀害,至今还是一个谜。据说是被格洛斯特公爵理查下令杀害,但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一点,因为后来的亨利七世也完全有理由杀掉这两个孩子。1674年在伦敦塔中发现两具儿童的骸骨,疑为兄弟俩,但无法确定死亡的具体时间。

(三)约克王朝的短期统治与终结

约克王朝的爱德华四世不仅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还善于理财,注意开源节流。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不计出身。他吸收许多平民参加宫廷会议,削弱大贵族的影响。身居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还特别愿意和商人打交道,到商人家里做客,支持商人的贸易事业。因此,他在位的二十余年间(1461~1483)英国经济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奠定了日后英国在经济上崛起的基础。但其死后,其弟格洛斯特公爵篡取了王位,称理查三世,他不仅把爱德华四世的两个幼子关进伦敦塔秘密处死,还大肆捕杀反对他的贵族,迅速失去了人心。

这时英格兰政坛出现了一个名叫亨利·都铎的里士满(Richmond)伯爵,他的母亲是爱德华三世第四子的后裔,所以也算是兰开斯特家族的成员。1485年8月7日,亨利·都铎率军在威尔士西部的米尔福港(Milford)登陆,向英国东南部进军,迅速得到不满理查****的贵族的支持。

8月22日,亨利的军队和理查的军队在博斯沃思(Bosworth)的原野上展开了决战。理查自以为人多势众,根本没把亨利放在眼里,他骑着一匹大白马,身披甲胄,头盔上顶着华丽的王冠,在阵前来回巡视,显得十分得意。战鼓擂动,一时间,双方箭飞如雨。

理查亲自督战,但由于手下的斯坦利爵士率部投降亨利,且阵前倒戈的人越来越多,理查顿时失势,陷入重重包围之中。理查左冲右突,拼死抵挡了一阵,终于被乱枪刺死,头上那顶王冠落地,滚入草丛之中。

亨利就此取得了胜利,在打扫战场时,一个士兵在草丛中发现了王冠,他捧起沉甸甸的王冠,毕恭毕敬地送到亨利面前。人们顿时欢呼起来,亨利被簇拥着进入伦敦,不久正式加冕为英国国王,称亨利七世。从此,都铎王朝开始。后来,亨利娶约克家族爱德华四世的长女伊丽莎白为妻,两个家族握手言和。至此,进行了30年的红白玫瑰战争方告结束。

英国贵族在玫瑰战争中伤亡惨重,仅男爵之上的贵族战死者就达60多人,丧生的中小封建主数以千计,大小封建领主在自相残杀中元气大伤,王权得以借机加强,这为日后建立君主制度、民族国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实力借机也得到增强,其政治与经济作用日渐上升。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

“对英国幸运的是,旧的封建贵族在玫瑰战争中自相残杀殆尽。他们的继承人,虽然大部分是这些旧家族的后裔,但是离开嫡系已经很远,甚至形成了一个崭新的集团,他们的习惯和倾向,与其说是封建的,倒不如说是资产阶级的。”

英格兰的国花是玫瑰,在玫瑰战争开始后,玫瑰就成为英格兰的象征,在亨利·都铎结束玫瑰战争后,为体现两大家族的统一,把红玫瑰和白玫瑰合并成白色花心的红玫瑰,史称都铎玫瑰。

北爱尔兰的国花是三叶草,是一种很像苜蓿的三个叶片的植物,据说当年爱尔兰的守护圣徒圣帕特里特(St.Ptrick)借此说明三位一体的教义。苏格兰的国花是蓟花,它一种叶子带刺的紫色花,从15世纪始被用来当作防御的象征。威尔士的国花是水仙花,人们一般在庆祝圣大卫节(St.Dvid’sDy)时佩戴此花。

第15章 议会制度的起源第47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上)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11章 诺曼征服第32章 两党制的确立与工党的崛起第36章 开辟帝国的新领地——库克船长的探险历程第32章 两党制的确立与工党的崛起第11章 诺曼征服第10章 专题英国贵族第27章 专题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第18章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下)第38章 金矿争夺战——英布战争第13章 “狮心王”的传奇人第15章 议会制度的起源第10章 专题英国贵族第2章 引言第49章 一代贤相——丘吉尔第9章 丹麦金与丹麦人的统治第24章 伟大的伊丽莎白女王第44章 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上)第49章 一代贤相——丘吉尔第27章 专题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第43章 厘清敌友——协约国的建立第50章 专 题 名门名将——蒙巴顿勋爵第50章 专 题 名门名将——蒙巴顿勋爵第19章 玫瑰战争的始末第18章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下)第15章 议会制度的起源第28章 推翻国王的暴政——英国革命第39章 大饥荒的后果——爱尔兰的分离独立第49章 一代贤相——丘吉尔第5章 专题英国的风俗习惯第43章 厘清敌友——协约国的建立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40章 盛世时代的女王——维多利亚第4章 罗马人入侵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31章 工业革命第5章 专题英国的风俗习惯第7章 七国时代第17章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上)第43章 厘清敌友——协约国的建立第15章 议会制度的起源第4章 罗马人入侵第49章 一代贤相——丘吉尔第15章 议会制度的起源第23章 血腥玛丽第44章 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上)第11章 诺曼征服第20章 专题绅士风度第38章 金矿争夺战——英布战争第5章 专题英国的风俗习惯第2章 引言第31章 工业革命第15章 议会制度的起源第13章 “狮心王”的传奇人第37章 黑奴的泪与血——罪恶的黑奴贸易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42章 专题亚当· 斯密与《国富论》第50章 专 题 名门名将——蒙巴顿勋爵第49章 一代贤相——丘吉尔第41章 日不落帝国的余晖——英联邦的建立第43章 厘清敌友——协约国的建立第39章 大饥荒的后果——爱尔兰的分离独立第25章 女王的“海狗”第54章 布莱尔与“第三条道路”第29章 叱咤风云的统帅——克伦威尔第16章 征服威尔士与苏格兰的战争第9章 丹麦金与丹麦人的统治第5章 专题英国的风俗习惯第1章 出版说明第8章 阿尔弗雷德大帝第13章 “狮心王”的传奇人第5章 专题英国的风俗习惯第42章 专题亚当· 斯密与《国富论》第22章 亨利八世与英国宗教改革第25章 女王的“海狗”第48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第19章 玫瑰战争的始末第39章 大饥荒的后果——爱尔兰的分离独立第33章 专题诗坛双圣——拜伦与雪莱第24章 伟大的伊丽莎白女王第39章 大饥荒的后果——爱尔兰的分离独立第38章 金矿争夺战——英布战争第35章 海军军神纳尔逊第5章 专题英国的风俗习惯第14章 自由的奠基石——《大宪章》第47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上)第31章 工业革命第28章 推翻国王的暴政——英国革命第16章 征服威尔士与苏格兰的战争第48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第13章 “狮心王”的传奇人第9章 丹麦金与丹麦人的统治第27章 专题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第13章 “狮心王”的传奇人第1章 出版说明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第14章 自由的奠基石——《大宪章》
第15章 议会制度的起源第47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上)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11章 诺曼征服第32章 两党制的确立与工党的崛起第36章 开辟帝国的新领地——库克船长的探险历程第32章 两党制的确立与工党的崛起第11章 诺曼征服第10章 专题英国贵族第27章 专题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第18章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下)第38章 金矿争夺战——英布战争第13章 “狮心王”的传奇人第15章 议会制度的起源第10章 专题英国贵族第2章 引言第49章 一代贤相——丘吉尔第9章 丹麦金与丹麦人的统治第24章 伟大的伊丽莎白女王第44章 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上)第49章 一代贤相——丘吉尔第27章 专题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第43章 厘清敌友——协约国的建立第50章 专 题 名门名将——蒙巴顿勋爵第50章 专 题 名门名将——蒙巴顿勋爵第19章 玫瑰战争的始末第18章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下)第15章 议会制度的起源第28章 推翻国王的暴政——英国革命第39章 大饥荒的后果——爱尔兰的分离独立第49章 一代贤相——丘吉尔第5章 专题英国的风俗习惯第43章 厘清敌友——协约国的建立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40章 盛世时代的女王——维多利亚第4章 罗马人入侵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31章 工业革命第5章 专题英国的风俗习惯第7章 七国时代第17章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上)第43章 厘清敌友——协约国的建立第15章 议会制度的起源第4章 罗马人入侵第49章 一代贤相——丘吉尔第15章 议会制度的起源第23章 血腥玛丽第44章 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上)第11章 诺曼征服第20章 专题绅士风度第38章 金矿争夺战——英布战争第5章 专题英国的风俗习惯第2章 引言第31章 工业革命第15章 议会制度的起源第13章 “狮心王”的传奇人第37章 黑奴的泪与血——罪恶的黑奴贸易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42章 专题亚当· 斯密与《国富论》第50章 专 题 名门名将——蒙巴顿勋爵第49章 一代贤相——丘吉尔第41章 日不落帝国的余晖——英联邦的建立第43章 厘清敌友——协约国的建立第39章 大饥荒的后果——爱尔兰的分离独立第25章 女王的“海狗”第54章 布莱尔与“第三条道路”第29章 叱咤风云的统帅——克伦威尔第16章 征服威尔士与苏格兰的战争第9章 丹麦金与丹麦人的统治第5章 专题英国的风俗习惯第1章 出版说明第8章 阿尔弗雷德大帝第13章 “狮心王”的传奇人第5章 专题英国的风俗习惯第42章 专题亚当· 斯密与《国富论》第22章 亨利八世与英国宗教改革第25章 女王的“海狗”第48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第19章 玫瑰战争的始末第39章 大饥荒的后果——爱尔兰的分离独立第33章 专题诗坛双圣——拜伦与雪莱第24章 伟大的伊丽莎白女王第39章 大饥荒的后果——爱尔兰的分离独立第38章 金矿争夺战——英布战争第35章 海军军神纳尔逊第5章 专题英国的风俗习惯第14章 自由的奠基石——《大宪章》第47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上)第31章 工业革命第28章 推翻国王的暴政——英国革命第16章 征服威尔士与苏格兰的战争第48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第13章 “狮心王”的传奇人第9章 丹麦金与丹麦人的统治第27章 专题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第13章 “狮心王”的传奇人第1章 出版说明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第14章 自由的奠基石——《大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