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若水篇 第十四节 排云

圣武二七三年七月,萨都在格尔木战役中全歼吉州军主力五万人,随后轻取吉州。晏彦投降。经过一年的苦战,唐军在西线取得了全面胜利。这一场胜利来得如此及时,虽然不至于让唐军完全走出燕州惨败的阴影,却多少抵消了不少负面影响,给唐军多少挽回了些许颜面。本来因为燕州惨败而震荡起来的朝堂公卿们,再一次偃旗息鼓,乖乖臣服于张静斋的权威之下。

在南方,井麟出兵五万、杨影出兵三万,东西夹击柴州。穆恬欺杨影兵少,命东线各城紧守城隘,自率七万军迎战杨影,试图利用内线的优势将两枝军各个击破。七月三十日,两军会战于上泷川。开州军占据了山口布阵,杨影以两万五千军正面列阵,以杨恭率三千青龙营精兵潜伏在柴州军阵后。唐贵则是统帅两千朱雀营骑兵——也是杨影这次出征所带的全部骑兵——等在开州军阵后,一旦柴州军败就投入追击。

会战开始后,柴州军立即凭着兵力优势对开州步兵方阵展开全线攻击。只是柴州各支进攻部队协同性并不太好,山口前空间又有限,加上开州军不时发动反击,因此虽然柴州军的进攻如潮水一般不断,每次实际投入的兵力却不过几千人。两军鏖战,自晨至午,骄阳似火,参战将士全都挥汗如雨,整个战场都散发着汗臭和血腥相掺杂的气味。

柴州军的指挥部设在一处高丘上,虽然搭起了高大的凉棚,并且有四个侍女不断地打扇子,穆恬仍然觉得又潮又热,心里焦躁得慌。传令兵将各部队进攻情况和伤亡数字流水价报来,只听得他烦躁愈甚,似乎这不是在打仗,而是在受刑一般。

仗已经打了四个小时,双方各有数以千计的战士倒在了灼热的土地上。杨影部队派人打着白旗出来阵前,请求暂时休战,午饭后再打,双方趁这段时间各自把死伤战士拖回本阵。穆恬不准,命令各部队轮班吃饭休整,进攻不许停顿。命令虽然如此,谁也不肯饿着肚子打仗,所有部队的进攻陆陆续续都停了下来,将士们开始回营埋锅造饭。

一丝笑意从杨影唇边荡漾开来,现在正是敌军最疲惫最懈怠的时候。他的开州兵准备的都是冷食,不用生火煮食,刚刚轮换进餐完毕。出击部队已经坐在地上休息了一个小时来恢复体力,一直站在前线的士兵坐下来吃饭。

等到柴州士兵纷纷开伙吃饭,杨影命军队大声鼓噪,做出出击的样子,柴州官兵忙扔下饭碗迎敌。但开州军队按兵不动,并不出击。如是反复,柴州军队知其诈,不再理会。开州军都已吃完了饭并且轮番休息过了,杨影这才真正发起进攻。柴州军慌乱没有戒备。

杨影发动进攻的时候,杨恭所率伏兵也从柴州军背后冒了出来,两面夹击,柴州军大乱。杨影信奉的是进攻一旦开始就不要停止,因此这一顿狂冲猛打一直持续到夜里,将柴州军杀得尸横遍野,纷纷奔逃。穆恬随败军逃走。唐贵率轻骑追赶,且行且止,并不急于进攻。一旦柴州军意图停下来扎营整顿,立即开始冲锋,将其打散。追了两日,人马疲惫,杨影与杨恭等率主力行军赶上,再次向柴州残部发起进攻,柴州军经过没日没夜的奔逃,早已没了斗志,大部投降。上泷川战役以开州军全胜而告终。此役柴州军伤亡五千,被俘五万人。火月城被开州军占领。柴州西面门户洞开。

杨影欲继续进兵,俞城谏道:“柴州新败,尚有实力。此时若继续进攻,穆恬必然坚守不出,强攻得不偿失。若彼再出奇兵抄劫我粮道,我军兵少,新附之军军心不稳,恐生异变。不如索要重金,先退军静观其变。井麟若听闻我军以三万兵击败柴州七万军,必然轻视柴州,加紧进攻,咱们坐山观虎斗,就中取利,何如?”

杨影称善。于是遣使与穆恬谈判。穆恬现在如惊弓之鸟,开州肯主动撤军最好不过,对开州开出的勒索条件尽量满足。开州获得了白银五十万两、马一千匹、丝帛两万匹、铠甲三千具、茶三千担、漆一千桶等“补偿”。作为交换,开州军放还全部俘虏,让出火月城。在放还俘虏的时候,杨影耍了个心眼,只放了一半俘虏两万多人,谎称这就是全部俘虏了。穆恬吃了个哑巴亏,也只好忍气吞声。

井麟听说上泷川之战的结果后,果然加快了进攻的步伐,他并不知道杨影不但已经抽身而退,而且还释放了大量柴州士兵。井麟在黎城的进攻还算顺利,围城两月之后拔之。但在对柴州城的进攻中遭遇了重大挫折,柴州军的抵抗比预想中激烈的多,而且柴州精锐全军覆没的说法似乎也并不可信,开州盟军更是不见踪影。不过这时候井麟已然是骑虎难下,只得从怀州继续调兵增援,以期能够独立拿下柴州。但战况一直绵延下去,虽然付出了很大的牺牲,怀州军队却迟迟不能攻下柴州,而这时柴南四郡百花、怀远、安远、帖力四城太守已经集合了郡兵,纷纷赶来救援柴州。井麟分出一万兵与大将后宄,使其担任阻击任务。

后宄出兵后在野鸡洞、桃花洞分别伏击了帖力城、怀远城的援军,并顺利将其击溃。在母子山遭遇安远军,两军硬撼,后宄险胜。经过连番战斗,后宄部属兵力损耗巨大,难以为继,不得不请求井麟派兵支援。井麟要保持对柴州的压力,还要维系交通线,兵力也是捉襟见肘,因此只为后宄补充了一千生力军。仍令其无论如何也要击败最后一支百花城援军。百花城太守裘长寿是一员老将,当初追随穆恬的父兄征战,颇有功绩,以善于用兵称。后宄忐忑,力请井麟增兵,井麟不予。

九月十五,百花军与后宄军大战五蛮溪,战斗持续了两日,后宄兵力不支,且战且退,在牯牛岭军队全面崩溃,后宄攀山越岭,孤身逃脱。因恐见诛,不敢回怀州,却径投开州而去。杨影获后宄,大喜,细细询问怀、柴两军情况。

后宄道:“柴州城内有两万军,加上裘长寿的两万援军不过四万,与怀州军基本持平,依然是谁也不能奈何谁。若裘长寿果然不负其名声的话,当不救柴州,走乾远城,集中兵力,会攻黎城,切断怀州的补给线,这样井麟不战自退。”

杨影笑道:“这两家是拼出真火来了。不过这不干我们的事。柴南四郡现在想必兵力很薄弱吧?”

后宄请为先锋将,杨影予其一千开州本部军,五千柴州降军,使为前锋。

后宄使柴州降军赚开百花城门,一拥而入,占了百花城,随后继续向东急行军,先后攻克怀远、安远。杨影壮之,道:“此诚飞将军也!”以本部兵两千增益之,使其安守安远,督造舰船,等待大军。

柴北。

裘长寿果然如后宄所料,会合乾远城守军五千人,进攻黎城。井麟担心后路被切断,于是遣使入柴州与穆恬议和道:“我们都受了杨影小子的愚弄,相互征战不休,却让开州坐收渔翁之利。不如两家罢兵,一起对付杨影。”穆恬然之。于是派使者召回裘长寿进攻黎城的军队。

裘长寿拒不奉命,怒道:“将士们浴血奋战,眼看就能攻下黎城,怀州鼠辈畏惧被歼灭,所以才佯装和谈,这样的谎言也能相信么?”使者担心因为裘长寿一个人的缘故影响和谈大局,于是诛杀裘长寿。柴州军哗然。

井麟笑道,“此人一去,我复何忧!”以井奂为将,攻击黎城附近的柴州军,皆击溃之。既解黎城之围,复困柴州。穆恬既恨怀州背信弃义,又悔杀大将,威信扫地,心灰意冷,不顾将士死活,整日纵情酒色。守城将士军心涣散,越城逃亡者愈众,穆恬仍不理会。围城持续到年底,守城将士已经不满万人,城外的怀州军愈见增多。

井麟复遣使者入城劝说穆恬道:“使君何必苦守孤城?不如且降,还能做个安乐乡公。井将军保证,凡城内属于将军的私人财物,入城后绝不取分毫。”

穆恬冷笑道:“这柴州土地百姓都是我家家当,井麟说占不也占了?这当如何算?”

使者恼羞成怒,说话也不再客气,道:“如今你已是穷途末路,将士离心,几千人困守孤城,最终还是逃不脱败亡的命运,柴州百姓跟着你不过是多受罪罢了。”

穆恬大怒,命割去使者鼻子耳朵,逐出城外。

井麟见穆恬不肯投降,也不再客气,发动全军攻城。圣武二七四年二月,柴州城被攻破,穆恬死于乱军之中,穆氏一支断绝。柴州自此灭亡。听闻柴州灭亡,帖力城投降杨影。开州军随即挥军北上,降服乾远、火月二城。因此当井麟的军队来到这两城城下的时候,两城早已换了主人。井麟大怒,遣使责问杨影,为何背信弃义。

杨影答复使者道:“原本约定确是一家一半,只是并未曾规定我只能打江南的城,怀州只打江北的城——先前我军占领火月城,击败柴州军主力的时候,也没见将军来责问罢?何况这两城也是我军将士浴血奋战打下来的,若想要回,亦未尝不可,每一城用白银一百万两来赎好了。听说井将军攻克柴州倒是发了一笔财,从牙缝儿里省出一点儿来,大家都沾光,不是皆大欢喜吗?”

使者又要求将后宄交还怀州。

杨影道:“良禽择木而栖,怀州既然留不住后将军,那么在我这里供职也是一样。”

使者拂袖而去。

俞城谏道:“主公刚才把话说得太绝了,井麟恐怕咽不下这口气。怀州若是全军来攻,只怕不好应付。”

杨影道:“我军养精蓄锐半年,敌军在柴州城下苦捱了半年;我军以逸待劳,敌军远来疲惫;我军将士皆是一时精锐,敌军则是久战疲惫之师。我军物资充裕,又得了后宄将军这等深识地理精通兵法的良将,井麟本来物资就少,半年征战消耗基本见底,精兵悍卒多摧折在柴北的坚城之下。综合以上种种,我敢保证他不敢与我争战,这口气就让他憋着吧。”说完大笑。

众将都笑,唯独俞城依然不依不饶道:“主公!若是在开州本埠,有此数利,自当无往而不利,城亦无话可说。但现在柴州新丧主君,人心惶惶之际,最易引发动乱,我军兵少,柴州降军又不可深信,若井麟果然孤注一掷要与主公争柴州的话,他一定不惜血本在开南挑唆大规模的暴乱,大不了就是两败俱伤,却是把好好一桩事情做坏了。俗语说‘我吃肉你喝汤’,现在咱们的进展已经远远超过了预期,可以说咱们把肉都给吃了,只剩下根硬骨头留给井麟,虽说是迫于不得已,但井麟还是老老实实把骨头给啃了。从道义上来说,咱们也不应让盟友光出力却捞不着什么好处。我看就算不能全还给他,给他几个郡县,面子上过得去也就算了。”

杨影道:“千金可与,寸土必争!先生之言迂腐了。”遂不听俞城之言。以后宄为安远太守,同时加强火月城和乾远城的防御。

井麟听了使者回禀,愤怒不已,便欲起兵攻打开州军。

谋士田家道:“将军,我军方克坚城,粮草不继,将士疲惫,兵疲意沮,柴州新服之地,民心动荡,不可轻易兴兵。”

井麟怒道:“难道便任那小子欺凌不成?”

田家道:“我想杨影也是看准了将军不敢将他怎样才敢如此。现在不如休养生息,静观其变,待彼有内忧外患之时趁隙进兵。”

井奂斥道:“迂腐之言!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可任人摆布!我有两策可使杨影小子自食其果。第一派间谍散入柴南,挑唆柴州余部叛乱;第二联络南蛮王蒙勇,使其攻击开州盟友呼兰,彼攻之于南,我当应之于北,使开州军不得救援。”

井麟道:“此计大善。”即命人前去办理。

议事结束后,井奂单独面见井麟道:“父亲,孩儿还有一计,刚才在军议时没有说,人多嘴杂怕走漏了消息。开州夺我地诚然可恨,最可恨却是那后宄叛逃开州,现在居太守之职,明显往咱们眼里揉沙子。此仇不报非君子。孩儿愿亲提精兵三千,偷袭安远,擒拿后宄。”

井麟道:“可有把握?”

井奂傲然笑道:“后宄这厮,我还不放在眼里。安远城兵力我也摸清楚了,有开州本部军两千多,原来柴州降军四五千。柴州兵可以不论,开州本部军也并非杨影的嫡系精锐。有心算无心,我有把握。”

井麟道:“白江天险却是难渡。”

井奂道:“我已做了准备。父亲接应我便是。”

三月,在怀州间谍的鼓动下,柴州豪强发起大规模的叛乱,虽然这些动乱被很快镇压,但柴南开州军队不得不增加地方驻屯军的比例,其兵力进一步分散了。不久,屏兰情报网传来警讯,南蛮王蒙勇正在跃跃欲试进攻呼兰,柴南面临着直接威胁。杨影将情报转东方玉行营,命其相机而动,一旦南蛮军进攻呼兰,东方玉就在西面发动牵制性进攻,减轻东线压力。

就在杨影忙乱的时候,又传来噩耗:井奂率三千军顺流放排而下,奇袭安远,后宄措不及防,被井奂擒杀。两千多开州军被柴州降军拖累,全军溃散,乱兵烧杀抢掠两日后扬长而去。开州援军只见到了一座残破不堪的城池。其后井奂率军在开南四处游击,肆意蹂躏守备不严的州郡,刚刚平息的战火又熊熊燃烧起来,柴州降军反叛、跟从抢劫者甚多。

或有人建议杨影尽杀柴州降军。杨影问于俞城,俞城道:“怀州倒行逆施,百姓愤恨。叛乱固然规模很大,没有百姓的支持却很容易扑灭。若因局势混乱就胡乱杀人的话,将失去民心。怀州这招虽然狠毒,却相当于给主公帮忙,主公正应该趁机收拾柴南民心,让他们将主公的仁德向柴北、向怀州传播。这对于主公的大业有利无害。”

杨影然之,分遣诸将领兵平叛,历时三月,叛乱平息。柴南百姓奉牛酒款待平乱军。杨影喜道:“信夫!俞先生之言大善。”

井麟父子见柴南再也无法掀起风浪,大军也已完成了休整,便又起兵攻击乾远城。守将唐礼兵少,一面坚守,一面急向杨影求救。

杨影计算,要全面集中兵力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唐礼估计守不到那个时候,便与众将商议,欲先率一部兵力驰援乾远城,余部待完成集结后再出发。

杨恭反对道:“乾远依山带水,地势险峻,足以固守,为什么要因为担心而分散兵力呢?我军兵力本来就较敌军为少,一再分散的话,哪一支军队都不足以形成打击力量,我反对分兵。”

杨影听从,严令唐礼死守乾远城。七月,开州派来生力军五千,杨影军队亦集结完毕,于是前往救援乾远城。这时适逢怀州刺史刘向不满井氏父子专权,以胡猛焱为将,起兵讨伐怀北,井麟匆匆撤兵,回救老巢。留井奂镇守柴州,总督柴州诸路军。杨影也不十分逼迫。南蛮王蒙勇听说井麟招呼都不打一个就撤兵跑了,根本不管什么夹击开州的计划。有心自己出兵,却是孤掌难鸣,后面又有东方玉虎视眈眈,只好放弃攻打呼兰的计划。

圣京,圣武二七三年秋,唐公世子张潋幕府中招募了一名名叫楚芳的幕僚。“跛子楚芳”这是他的外号,这人以绝顶的聪慧很快就从幕僚中脱颖而出,受到张潋的重用。汲取了上一次所有亲信都被放逐的教训,这一次张潋压根儿就不对张静斋提起自己幕府的任何情况。张静斋自从燕州大败之后,意志颇显消沉,也没空过问张潋的幕府情况了。

第39节 青蓝第22节 崩塌第33节 纵横(下)阮香第17节 忠诚第22节 荒城(全)第35节 故人第38节 陆船第3节 头领的职责第7节 聚灵第10节 群狼第24节 争风第34节 灵绥第1节 建军第12节 订约第40节 良人第7章 若水篇 第十六节 考验第33节 射虎第16节 考验第34节 英雄第7节 背水第12节 海之威第30节 星阵第25节 月氏第14节 百战第2节 还家第10节 生民第40节 离析第17节 生离地图第7节 破贼第7章 若水篇 第二十七节 思归第15节 灭宁第23节 剧变第36节 夜阑第7章 若水篇 第十一节 构陷第17节 新荷第8节 突骑第19节 鏖战第7章 若水篇 第十六节 考验第15节 双喜第32节 韵律第6节 匪哉第21节 破敌阮香篇第1节 上山第29节 争锋第38节 陆船第7节 聚灵第40节 坐困第34节 远征第37节 豪门第25节 花会第14节 狭路第19节 风生水起第1节 山贼第7章 若水篇 第十二节 去恶第7章 若水篇 第三十二节 曾记否第31节 一目第39节 倾情第32节 纵横(上)第7章 若水篇 第十节 偷欢第6节 歧路第7章 若水篇 第十四节 排云第31节 一目第11节 构陷第7章 若水篇 第三十三节 鱼阮香篇第7章 若水篇 第十四节 排云第32节 韵律第18节 邀约第18节 贬谪第5节 补给第3节 反击第20节 初定第8节 京城少女美如花第18节 家变第1节 歌飞第5节 论战第38节 血色第33节 纵横(下)第38节 暗刺第4节 攻心第40节 良人第30节 飘零第31节 理水第38节 暗刺第24节 将殒第26节 静夜第1节 京城第7章 若水篇 第十四节 排云第10节 妖娆第33节 纵横(下)第38节 血色第7节 破头第10节 阴云第34节 远征第25节 花会第17节 新荷
第39节 青蓝第22节 崩塌第33节 纵横(下)阮香第17节 忠诚第22节 荒城(全)第35节 故人第38节 陆船第3节 头领的职责第7节 聚灵第10节 群狼第24节 争风第34节 灵绥第1节 建军第12节 订约第40节 良人第7章 若水篇 第十六节 考验第33节 射虎第16节 考验第34节 英雄第7节 背水第12节 海之威第30节 星阵第25节 月氏第14节 百战第2节 还家第10节 生民第40节 离析第17节 生离地图第7节 破贼第7章 若水篇 第二十七节 思归第15节 灭宁第23节 剧变第36节 夜阑第7章 若水篇 第十一节 构陷第17节 新荷第8节 突骑第19节 鏖战第7章 若水篇 第十六节 考验第15节 双喜第32节 韵律第6节 匪哉第21节 破敌阮香篇第1节 上山第29节 争锋第38节 陆船第7节 聚灵第40节 坐困第34节 远征第37节 豪门第25节 花会第14节 狭路第19节 风生水起第1节 山贼第7章 若水篇 第十二节 去恶第7章 若水篇 第三十二节 曾记否第31节 一目第39节 倾情第32节 纵横(上)第7章 若水篇 第十节 偷欢第6节 歧路第7章 若水篇 第十四节 排云第31节 一目第11节 构陷第7章 若水篇 第三十三节 鱼阮香篇第7章 若水篇 第十四节 排云第32节 韵律第18节 邀约第18节 贬谪第5节 补给第3节 反击第20节 初定第8节 京城少女美如花第18节 家变第1节 歌飞第5节 论战第38节 血色第33节 纵横(下)第38节 暗刺第4节 攻心第40节 良人第30节 飘零第31节 理水第38节 暗刺第24节 将殒第26节 静夜第1节 京城第7章 若水篇 第十四节 排云第10节 妖娆第33节 纵横(下)第38节 血色第7节 破头第10节 阴云第34节 远征第25节 花会第17节 新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