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

十二章

秦仲涪待得李蜂头的声音稍歇,举起右手,向右前方二十多丈外的五艘大河舰一挥。那五艘河舰上排列整齐的水军,早派有利眼之人专候他的信号,见了他的手势,在指挥舰楼台上的大旗一挥,顿时响起“纵横无敌李铁枪!”的呼叫声。随着这吼声响起,渐渐往外传去,不多时整个江面上全是“纵横无敌李铁枪!纵横无敌李铁枪!”的呼喊。

李蜂头哈哈大笑,得意地轻捋胡须,转头望向左手站着的秦仲涪,笑道:“雨荷先生、李先生,你们看本军的水上儿郎气势如虹,此时我要直下扬州,进取临安也不过是举手之劳。只待穆椿……”

秦仲涪急急打断李蜂头的话插口道:“主公,此地不宜论及此事,还是回营后再说。”

李蜂头被秦仲涪打断话语,刚想出言喝叱,一愣之后眼球转了转,随即呵呵笑道:“雨荷先生过于小心了。也罢,不说了,回去再谈,回去再谈。”

李蜂头身后陪着的十多位将领,大多脸色阴晴不定,沉思不语。有个别将领甚至面露一闪而过的鄙色,但也很快隐去。只有三、四个李蜂头的心腹大将互相拍肩捶胸,显露兴奋之色。

李蜂头信步走到船头,环顾随行的众将与两位参军谋士,再朝水面上的舰队看了一眼,叹道:“可惜,楼船只有眼下这些,还不足以和南朝水军相捋,否则时下正是往赵宋腹地夺其钱帛粮米的大好机会。”

秦仲涪正要答话,抬眼见到左手十多丈外,有两条插着哨船旗号的小船相隔六、七丈并排而来,舰上的人也大多看到了。

秦仲涪再认真一看,马上发现不大对,这两条哨船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仅是五、六息的时间里,两条小哨船已经破浪前进了四、五丈,距这艘战舰不足十丈了,能看清船上人的面貌。

两条哨船上各有四人,一人操双桨行舟,弓手和手持传令信旗的传令兵低头坐着。

秦仲涪心中奇怪,何时主公的水军中招徕了许多江湖上的武功好手为卒了?可也不对呀,依着主公的性子,绝不可能把会武功的人放在水军中做个哨船小兵。想到这,心中一惊,伸手拉住李蜂头的衣袂朝后退,口中大声叫道:“护卫,注意驶来的两条哨船,防护四面水中。主公,小心刺客!”

开始,看见的人全都没有注意,在这水面上操练、作战时,除了简单的消息传递使用旗号、声讯外,传递较复杂的信息也就是以哨船派人传话为主。

听得秦仲涪的叫声,散于李蜂头身后及左右的亲兵立时刀剑出鞘,迅速地围到他们的四周,面朝外形成一个防护圆阵。

那十多名将领也各自取出兵器,向四外分散开凝神戒备。

这艘河舰上其他水军们的反应就没有这么好了,他们听到秦仲涪的叫声,都是站着发愣。只有七八个见了李蜂头亲兵的动作,才把手中的长矛端起,慌乱中却有三四个把应该对外防护的长矛对准圆阵,真让李蜂头和那些将领们哭笑不得。

那两艘小哨船上除了操桨的人外,已经张弓搭箭朝船上射来。众人听得弓弦响时,箭已到达,朝哨船这一面五个外围的亲兵,有三个捂着脖子,瞪着流露出不信神色的眼睛,连声音也叫不出来就摔倒在船板上。两支箭被亲兵用刀格飞,还有一支漏网的箭朝着圆阵*入。

一位身形壮硕、满面虬须的将军一扬手中单刀,朝前斩去。

秦仲涪刚要喝令那些长矛兵将矛尖转向,话还没有出口,“铮”地一声响,把他的话吓回肚子里去。他定神看时,只见脚边钉了一支箭,箭杆颤动着钉立在船板上,距他的左脚不到二寸。

正当秦仲涪惊魂未定时,第二波六支箭又到。这次众人有了准备,除两个亲兵闪避不及被拦挡下的箭伤了腿脚外,其他的四支箭被外圈的将领格飞,倒也没有再伤到人。

站在稍后三尺的李元铠,眼中刚看到前方有白闪闪的东西向自己当胸飞来,脑子里还没来得及动念,闪着白光的东西已经被人打落。等他看清被打落钉在船板上的东西是一支利箭,心里感到害怕想起要逃命时,船上的情势已然大变。

此时,船上的水军士兵方才惊觉醒悟,在带队“孛堇”喝叱下手忙脚乱地拥向船边。水军们还未到达位置,靠中部的船舷外已然跃进了四个黑衣人。

这四人略一打量,当先上船的两人已朝李蜂头所在处猛扑而来。其中一个黑方脸满面络腮胡,年约四十多岁的大汉,双眼血红,盯着李蜂头的眼光充满怨毒之色,挥舞装上刀柄的六尺长的朴刀,嘶声大吼:“汉奸李蜂头,还我应家堡四百多条命来!杀!”

黑脸大汉正是应君蕙的满叔应天宝,他朴刀一顺,犹如使长枪似地耍出一个三尺大的刀轮。只听刀声哗哗,但见刀花冉冉,似慢实快向李蜂头站立处狂涌而去。

李蜂头右前方一个使阔铁剑的高瘦将领侧移两步,让开飞速而来的刀轮,脚尖沾地碎步向前迎去,将横在身前不足三尺的阔铁剑一领,指向应天宝右胁,意图逼迫应天宝收招自保。应天宝见此人将战场上用的阔铁剑使出江湖打斗的招式,心中卑视,对他理也不理,连眼角也不再看他,直奔李蜂头而去。

这高瘦将军心中气怒交加,心道:“好个不知死活的刺客。”手中阔剑原本是战场上冲锋砍杀用的,这时不知他是那根筋不对了,把砍杀用的铁剑向应天宝腰间刺去。若是江湖中人所用的三尺二的长剑,此刻已经刺中应天宝了,可这铁剑只有二尺七、八,想要刺中应天宝就必须再进五六寸才行。

眼见剑尖再有二、三寸便将入肉,高瘦将军突然全身一震,身体朝前一裁,右手一松,掌中铁剑“当”一声落到船板上。刚勉力止住身形,眼中看到一只穿着革底软靴的脚从面前飞起,耳中听得“咚”地一声,胸口剧痛如裂,身形又倒退出四尺,撞在一个李蜂头亲兵的身上,原来却是冲近的应天宝趁冲势给了他一脚。再看应天宝时,他已朝前突进了近丈。

高瘦将军稳下身形回头一看,一丈外一个三十余岁,面目清秀的男子——应家族中排行第七的七弟——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他正收回一条扎在一名长矛兵咽喉中的链子枪,枪尖上沾着红红的血迹,还滴滴答答地落下几滴血珠。看到那枪尖上的血,才感觉到右掌背上传来剧痛,这时方才明白正是清秀男子七弟的链子枪扎中了自己运剑的右手,再杀了一个距其最近的长矛兵。

当瘦高将军出剑之时,站在李蜂头左边,手握单刀的另一位身形壮硕、满面虬须的将军,健步朝应天宝当面迎上。见那刀轮呼呼地旋转而来,如割罡风扑面而至,威势相当惊人。晓得自己单手无法力敌,暴吼一声双手抡着单刀照准飞旋而来的刀轮,一招力劈华山狠狠地斩下。这人想必是个蛮汉,只道此一斩招沉力猛,只要能挡下应天宝的这一招刀轮,船上的李蜂头等人便可相机对上船的这数个刺客围而杀之。

李蜂头和身傍的一干亲兵将领见了虬须将军这气冲斗牛的一刀斩下,俱都心中暗想:这一刀下去还不把应天宝的刀轮给破了。齐齐喝声彩:“尉迟将军杀了他,……”

此时应天宝不慌不忙脚下一顿,止步不前,尉迟将军这招力劈华山走了个空。尉迟将军大吃一惊,待要收招时,那应天宝脚下已动,刀轮直冲而前。尉迟将军惨号声起,血花四溅中踉踉跄跄退出数步,撞在秦仲涪身上,两个人倒在一堆儿。

李蜂头甩开秦仲涪,从亲兵手上取过了八尺长的铁枪,见那应天宝即将冲到,进步挫身,双手微动将铁枪摇出个尺许大的枪圈,再把铁枪向后一收。口中大喝一声“呔!”随着这一声大喝,将铁枪向刀轮中心点去。

船上的一干人只听“呛”地一声爆响,应天宝身前的刀轮被铁枪点中,飞溅出数点火花,圆圆的刀轮立时消散于无形,现出颤动摇晃的朴刀。

应天宝如中电击,前冲的身形一顿,后退了一步,刚要站稳身形时又是一震,又向后退了一步。应天宝刚想提起拖地的朴刀,身体又是一震,双脚已跟不上身体后退的速度,脸色大变之下,“通”地一声重重坐到船板上,张口“哇”地一声喷出一逢血雨来。

随在应天宝侧后跟进的,是个二十多岁眉清目秀的年轻人,这时抢到坐着的应天宝身前,手中长剑向前左右三方展开,由长剑组成一道弧形光幕护着自身和应天宝,口中出声问道:“五哥,你怎么样了,伤得重不重?”

“没事,这点伤还死不了……哎哟!”应天宝满叔边说边挣扎着起来,不料才伸手按到船板上,胸腹间刺痛“咚”一下又坐了下去,心知刚才自己接李蜂头那一枪时已经受了内伤,而且伤得着实不轻。

李蜂头自刺出的一枪破解了应天宝刀轮后,将铁枪收回靠在腰部,踏出弓步的右脚并没有收回,只是双脚张开二尺多宽站直了身体。他收回铁枪后脸上涌上一阵潮红,慢慢退去后转为苍白,稍后又是一阵潮红,而后恢复如常。他手下几位身具内功的将领见此情形,都明白这一枪与应天宝的刀轮硬拼,李蜂头自己也受了内伤。不过看李蜂头能在数息间就复原,心下俱觉骇然,众人不由对李蜂头更加深了戒意。

李蜂头横枪大喝:“长枪手合围,弓箭手上箭,死活不论将应家堡余孽拿下。”

最后上来使链子枪的七叔,将链子枪使得呼呼响,转动如球,不时从那光球中突出一根尖刺,把几个长矛兵逼得闪开一条去路,让他迅速冲入内圈,接下欲加入围攻应君蕙姐弟的一个抡两个铜锤的壮汉。

最先上船的刺客中,另两人是应君蕙姐弟,他们原是左手提铳,右手舞动剑、刀护在应天宝和那使剑青年身后,这时因有七叔相帮,也脱身退到了应天宝的后面。

船上十余名使长矛的水军听得李蜂头的命令,跟在应君蕙和应承宗后面堵住了他们的退路,长矛伸缩钻刺逼得姐弟俩手忙脚乱步步避退。

另有一个牙将则带领着十多名弓手拉弓搭箭,聚在长矛手的后面,由人丛的空隙中瞄着四人。牙将扬刀发令,口中喝道:“放箭!”

那牙将喝声出口的前一刹那,一声有若号哭的尖利长啸在船舷外起,盖住了牙将的发令声。船上一众人等啸声入耳,似是觉得有针从中刺入直达脑部。船上许多水军士兵不由自主地松了手中的弓箭、刀、矛等兵器,将双手按在耳上,摇摇晃晃地站立不稳,更有些已经瘫坐在了船板上。

随着绵绵不绝的啸声,从船舷外升起一个一袭青色博袍,白巾蒙面,背着长剑的人来。此人正是应天宝的远房族叔应俊豪,不知为何他要用白巾蒙上脸面,只露出精光闪闪的双眼和颔下一部近尺长的冉须。

应俊豪身体升至高过船舷,一双宽大的袍袖向后甩拂,离船数尺的人止住升势,忽地横向船中移了过来,飘至使链子枪那人的身边站立,身形方定啸声立止。

若是有细心的人注意去看,而且眼力够的话,就能发现青袍蒙面人双袖后拂时,袖中隐约有两根半透明的细线连着细小的钩子,在他身体越过船舷时缩入袖中。,

应俊豪背手环视,毫不理会与七叔狠斗的铜锤,缓步走到应天宝身边,微微俯身探手一掌按在他的背上。仅一会功夫,那应天宝头上冒起缕缕白雾,脸色渐渐红润起来。

得此缓手的空隙,应君蕙和应承宗相互一打眼色,同时将铳与右手的剑、刀换过,正要腾出手按下击锤之时,却被李蜂头的一声令下坏了大事。

原来李蜂头看应俊豪用啸声伤了十数人,镇慑住自己一方的人心。上船时又露了一手凌空横移的极高轻功,使自己的手下受到强大的心理压力,没有一个人想到过要进行拦截。此人又从容不迫地走到包围圈中,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旁若无人地为应天宝疗伤。心中的震撼真是无法形容,再让这种不利的情势发展下去,说不定会被刺客们行凶得手。

心念至此,李蜂头将手中铁枪往船板上重重一顿,暴喝道:“众将听令,璟儿率众弓手于外,有冲出者立即射杀;田四、(国)安用、(郑)衍德率长矛手封堵外围,配合我等趁隙突刺;其余各将随我——杀!”

这艘船上的军兵与将领都被调动起来,迅速地对上船的六人形成了里外三层的包围圈。

最内里是李蜂头和十名他手下的将领,首先发难的是一个使双戟的矮壮将军,此人双戟一抡,一对戟尖前指,向刚站起来的应天宝冲去。

使剑的年轻人踏前一步,长剑指向矮壮将军右腕,接过了攻势。矮壮将军右手收戟,左戟横过扫向年轻人的右腰,两人立时缠斗在一块。

李元铠在刚才打斗暂止时,连滚带爬地从贼兵们的脚下钻过,,溜到船楼下方找到一个角落缩下身体。

那秦仲涪则在李蜂头将他甩开后,慢慢踱到人圈外的另一侧,眼神游移不定地向四下观看。脸上的忽晴忽阴,不时低头沉思,一会又露出笑容。看到船上再起拼斗,便懒懒地靠在船舱上,不久之后便消失在船舱内。

七叔一抡链子枪抢前几步,接下一使单鞭一使长刀的两个人,有攻有守斗得旗鼓相当,丝毫不落下风。

应天宝一改初上船时的闷不做声,高呼怒喝挺朴刀迎上,被一个使双头枪的粗壮将军接下狠拼。

不知是有意还是原本武功确是不及,那将军枪法虽然耍得神出鬼没、奥妙无方,还是被迫得守多攻少步步后退。但他退了二三步后却又会突然使出一记妙招,把应天宝逼退一步。

表面上看,似是应天宝在狂攻猛打胜券在握,但要想重伤或是斩杀对手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办到的。骨子里粗壮将军的武技并不比应天宝逊色多少,极有可能比应天宝还胜上一筹。

最难过的反而是两个年纪不大的应家姐弟,每人对着两三个长矛手,叮叮当当地打得非常热闹,看来那几个长矛兵无心伤人,也是做戏的成份居多。但也不容姐弟俩稍有疏忽,再换回到右手的刀剑不停地挡格拦截,有几次连左手上的短铳也被迫得用于护身。他们因心有所属,被这些人纠缠着没法缓手使出杀招,空有手铳这样的必杀利器而不能用上,急得他们几乎要吐血。

一时间刺客们都乒乒乓乓地与围攻的李蜂头手下动上手,打斗拼杀进行得如火如荼。

应俊豪的对手是李蜂头和另一个使单刀的壮年大汉。

李蜂头使出了八分气力,忽左忽右地微微抖动铁枪,直奔蒙面人而去,口中喝道:“见不得人的东西,看枪!”

面对着李蜂头的铁枪,蒙面的应俊豪丝毫不敢大意,“铮”一声拔出背上的长剑,神色凝重地举剑朝前一点,“叮”一声响,剑尖点在铁枪头上。

李蜂头对上了应俊豪,也象应天宝碰上他一样,枪剑甫一接触便浑身一震,枪圈立时消散,现出那杆光亮黝黑的铁枪来。李蜂头的铁枪向外荡开二尺,人也朝侧后退了一步,只觉得手臂酸麻,胸口发闷。

应俊豪也并不好受,那一剑他只用了七成劲,当剑尖点在李蜂头的铁枪上时,原本剑上贯足的内力,在与枪接触时即狂涌过去。劲力才发,便被李蜂头铁枪上传来的一道大力迎头拦住,两人的劲力旗鼓相当,相碰之后反撞而回。

应俊豪无奈之下只好收剑,但此时突然又有一股劲力冲了过来,刚刚好不容易化解掉这股力道。不料,从剑上再钻过来一道极为阴柔的尖细劲力。在淬不及防之下,让这股针尖般的阴柔之力沿剑而上直攻到小臂,大有循臂而上直撼心脉之势。

应俊豪一时之间真是又惊又怒,自己太大意了。这李铁枪盛名满天下,纵横于山东、河北、淮东十多年至今不死,若无真材实料的本领,岂是靠侥幸得名的无能之辈可比的。当下他猛吸一口气,急提全身劲力分为两道分别向左右手输去。近七成的内力运至右臂,把侵入的这股阴柔劲力拦住,将其包成一团再把它消解掉。另三成劲则运到左手,向外一甩袍袖,用巧劲将壮年大汉向肩部削来的单刀引到一边。

那壮年大汉也不是弱者,削向肩部的一刀看似毫不着力,但与袍袖一触,应俊豪立知不对。这一刀也是充满了劲力,虽说不如李蜂头般强劲,也不是应俊豪的三成内力所能引开的。迫不得已之下,应俊豪被逼退了一步。

话说来虽长,但这些都仅是一息间的事。

此时李蜂头已经平复了稍乱的内息,再次挺枪而上。那壮年大汉配合李蜂头,也扬刀直扑而前。

应俊豪连吃了两次小亏,不由引发了些少怒气。口中轻啸一声,手中长剑一圈,套住斜劈腰间的单刀,手腕一转将壮年大汉的单刀引向一边。在壮年大汉被引得冲向李蜂头的时候,长剑顺势一点,击中李蜂头不住摆动着直奔胸部的铁枪枪头。

这一次李蜂头和那壮年大汉可再也没有初交手时的好运气了。李蜂头自聚众起兵十多年以来,未遇到过几个在单打独斗中能胜过自己的对手。能从他枪下逃脱的也不多见,仅仅只有十数人而已,所以一向自视甚高。刚才那一枪虽然只用了八成劲力,但在枪剑接触时就发现不对,撒回两分力用于加强自保。初时因为气息不稳,没有看到壮年大汉也与应俊豪交手的情况,待定下神来看时,只见到应俊豪也退了一步。以为他也不过尔尔,故这一招用上了全力,刺向应俊豪的铁枪左右上下摇摆不定,让人摸不清枪尖到底刺向那一个位置。

李蜂头也不想想,应俊豪上船时所发的啸声,以及横飘上船的那一手功夫,岂是内功平平的人所能办得到的?

李蜂头眼见应俊豪挥剑应付单刀,而自己的铁枪正好趁机而入,脸上浮起阴恻恻的笑容,眼中射出的是既开心又幸灾乐祸的厉芒。心道:“这一枪就是伤不了你,也必将杀得你手忙脚乱。若是现在不要一枪把他刺死,聚众人之力将其擒下交给四娘玩耍,说不定以这人的内功修为,能挨个一月两月的时间呢。”

李蜂头似乎已经听见应俊豪受那酷刑时惨呼哀号的声音,又似乎已经看到软滩在地牢刑具边上,一堆血肉模糊、颤抖挪动不成人形的肉块。

正在李蜂头得意洋洋时,眼角中的余光忽然扫到壮年大汉脚步踉跄地向自己冲来,他手中的单刀已经快要削到自己的小腿。不由大吃一惊,就想向侧避开。心念方动,还未来得及动作,铁枪上猛然传来一股巨力。这股大力不但击散了自己蕴含于铁枪上的劲道,还余下一股由枪至臂,由臂循经而上直冲心脉的力道,一时间身心狂震。

好个李蜂头,确是曾在战场上纵横的勇将,战斗经验十分丰富。他心知此时若是硬抗,就是不死也必受重伤。把心一横,放开双手任由铁枪直落地上,提起全身仅余的功力护住心脉,完全放松全身任由巨力进入体内而不予抵抗。

应俊豪的那股劲力攻入李蜂头体内,沿着空荡荡的经脉而行,完全没有遇到抗力。只有一小半的力道攻向其心脉,但在击散了一阳一阴两层防护后也消散净尽,不能对李蜂头的心脉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反而是从李蜂头其他经脉中攻入的几股劲力,一直循经而进造成很大的损伤。可惜因为分力太多,以至不能置其经脉于完全毁坏,只能对其造成重大创伤。

那壮年大汉眼见自己手中的单刀不受控制地向李蜂头的小腿削去,心知这充满内力的一刀下去,那小腿非断不可。若是真将李蜂头的腿脚伤了或是砍断,无论自己曾经是李蜂头多么信任的手下,这条命也得被阎王收去,说不定还会被杨姑姑拿去作为玩耍的玩具。在这毫无其他办法的当口,壮年大汉拼尽死力将身体扭动,狠命朝船板上扑下去。

“轰”地一声,壮年大汉把自己砸到船板上,喷出大口鲜血昏了过去。他手中的单刀砍到船板上,差了半寸就削掉李蜂头的脚掌。

应俊豪见李蜂头嘶声惨呼,萎顿瘫倒于船板上,眼中射出兴奋的光芒,纵身一跃,挥动长剑就要取李蜂头性命。

应俊豪的长剑差上七八寸,将要刺中李蜂头心坎时,耳中传入一阵金刃破风声,听那劲疾锋锐的风声,立刻便清楚地知道这金刃的来处及路径。不由得暗叹一口气:“功亏一篑,功败垂成。”

应俊豪收回长剑,左手袍袖朝前猛拂,朝前扑的身形一顿。一支白闪闪的长箭险险地从脸前三寸处掠过,箭上带着的劲风吹起面巾,还刮得脸皮生痛。长箭过去后,耳中才听到弓弦“嘣”的一声响,箭速明显的比声音快多了。

应俊豪双眼朝金刃破风声的来处望去,只见二丈外右舷上站着一位三十余岁极美的娇艳妇人,此女脸似桃花腰细如蛇,乳丰臀隆。比之名噪行在的古元元,除了年岁太大没法与年轻姑娘相较外,绝对毫不逊色。

妖艳妇人左手丢下一把弓,正纵身而起朝这战团中扑来。只见她身在空中,右手反臂抽出背上的梨花枪,脸上的神情似娇似嗔,口中柔柔地吐出娇声,犹如与什么女人在男人面前争宠般的叱道:“不要走,吃我一枪!”

“哎”一声惊叫,娇艳妇人射空的一箭穿过人丛,射穿应承宗的左臂,劲厉的羽箭带走了男孩的一大片袖布和一块肉,手臂上鲜血泉涌而出。应承宗五指一松,已经装上子弹的手铳脱手掉落在船板上。

应俊豪身形落地后双脚急点,人升上空中袍袖再次向前一拂,身形倒飞落地,位置处于应天宝和使剑年轻人的旁边,口中沉喝了声:“滚!”手中剑、袖齐挥,把围攻的三个人逼得后退不迭。

应俊豪逼退敌人再回头看时,瞬息之间那娇艳妇人已经飞越寻丈。她脸上似笑非笑,神情妖媚至极,令人忍不住想要去与她亲近。

可这女人眼中射出的则是一股凶狠残忍的厉光,手中刺出的梨花枪尖上,更是闪烁着迷人眼目的白色妖异光芒。在在都显示出这娇艳美妇是一个变化成美女的凶残恶魔、食人妖精。

应俊豪反手将长剑入鞘,一晃身形穿到应君蕙姐弟俩的身后。双手齐伸抓住他们的后领向船左一甩,险险地将受了箭伤无力抵挡,而又还弯下身想拣起手铳的应承宗从扎向两人的长矛尖下抢了出来。口中高喝:“君蕙护着承宗,今天到此为止,我们走。”

应承宗在空中尖声嘶叫:“天哪!林大哥交给我的手……”

此时船上的人全都看到了娇艳妇人。

“姑姑来了,姑姑来了。”

乱哄哄的声音纷纷响起,声音中透出的是兴奋和大事底定的情绪,也盖住了应承宗惶急的尖叫声。

经人们一喊,应俊豪才知道,这娇艳妇人是李蜂头的妻子杨妙真。事情再不可为,只好先逃离此处再说了。

应天宝眼见娇艳妇人杨妙真长枪已到,挥动朴刀冲迎而上。“呛”、“当”两声几乎不分先后的响起,应天宝的朴刀迎着杨妙真的一枪,被击落在地。人也垂着双手踉跄跌退,若不是使剑青年人抢上扶着,非摔个仰八叉不可。

杨妙真被应天宝这样阻了一下,人也落下地来。她待挺枪再攻时,应俊豪已然赶到,长剑一起“当当当当”四下不间断的金属交撞声响起,已经在杨妙真的梨花枪上连击了四下。

杨妙真的梨花枪本来是平腰端着的,被应俊豪的长剑每击一下就往下沉落一点。当最后一声响完时,那把重达二十三斤的梨花枪“通”地一声掉在地上。杨妙真原本娇艳如花的脸,一下子变成了灰青再转为苍白,前后摇晃了几下,也“咚”地一声墩坐了下去。

应俊豪此时不敢怠慢,一把捞起应天宝,向使剑青年人怀中一推,低声说道:“带你五哥快走,我挡住他们。”仗剑静立于原地,瞑目不动。

使剑青年人已从他的声音中听出情况不妙,正待要说什么时,被应俊豪凌厉的眼神一瞪,无奈地抱着应天宝呼哨一声飞奔而去。七叔侧身让过他们,舞动链子枪护在他们身后背向船舷跃退。

兔起鹘落间六个上船的刺客,只剩下了应俊豪一个,闭着眼静静地站立在船上。

指挥弓箭手的李璟是李蜂头今年六月在李文镇新收的养子,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也是个有些识见的人。见了养父李蜂头瘫在地上不知生死,养母跌坐在地上显然也是受了伤。由于条件反射的作用,即时盯着船下的哨艇,扬刀高声下令:“弓箭手上箭引弓……”

李璟令还未下完,只听得“嗖嗖”数响,紧接着一串“崩崩”声中夹杂着几声惊呼。众人朝惊呼声处看去时,船左舷六个弓箭兵手中的弓,已经有三把被柳叶刀击断。

李璟这时还没有反应过来,继续下着令:“……朝船下的刺客放箭。”

李璟下完令,不见有箭射出,回头察看。船这边的六把弓有三把弓弦已断,另三把的弓弦虽然还没有全断,但弦绳也受损严重,显然是不能再使用了。这才明白为什么自己下令后没有箭矢射出,不是手下的弓箭手敢于不听命令,而是这些弓箭手根本就没法把箭射出。

左边船舷外,一个人头飞快地探出了一下,见到几张弓弦都坏了,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飞快的又缩了下去。想必这几把割断弓弦的柳叶飞刀就是此人发射的了。

经过这一耽搁,给了应俊豪所需要的时间。这时他口中啸声响起,睁开闭着的眼睛,人影晃动中啸声向船右冉冉而去。待到啸声止歇时,两条载着八个刺客的哨船,在每船六支桨的划动下,已经逆水而行远出二十多丈了。

刺客们来得突然,去得也快,留在船上的只有应天宝的一把朴刀和十余支箭,另外还有谁也弄不懂是什么东西的那把手铳。

船上的人目瞪口呆地看着哨船朝着江左驶去,渐行渐远。

这艘战船上只有李蜂头与杨妙真两人的武功最高,当青袍蒙面人的啸声再次响起时,也只有李蜂头和杨妙真等几个内力高深的人才能听出来:啸声虽然依旧高亢刺耳,但已有断音缺节之象,明显地已经是强弩之末,再无伤人之力了。

此时若是能立即将守护于右舷的弓箭手调过来,也还能给这些刺客造成一定的杀伤。可李蜂头和杨妙真两人,一个李蜂头已是全身经脉受损,四肢百骸无不疼痛欲裂,瘫倒于船板上不能动弹。此时的他连呻吟都不敢声音稍大,只能低低的哼哼,更不用说开口大声发令了。另一个杨妙真,刚才与应俊豪一招狠斗,早被剑上攻传过来的劲力震得手臂酸麻、浑身无力,心烦胸闷,一时之间连站也站不稳地墩坐在地上。此时正急急运功调息,想要尽快地恢复功力,哪里还能开口。虽然她也明知这时只要有人指挥船上的众军将,那些刺客虽不敢说能全部留下,最起码也能杀伤几个予以重创。可她正在运功疗伤的紧要关头,想叫也叫不出口,真是有口难言。

另外李蜂头手下的那些将领,几个有担当、能发令的亲信,却又伤的伤死的死;其他人不是被应俊豪上船时发出可以伤人的啸声所震慑,心中早寒,啸声一起就急忙双手掩耳,以防再次耳朵受到伤害。内中也有几个另有用心,本身与李蜂头又有隔阂,不想为难刺客,最好让这些人逃了,使李蜂头今后也多一些麻烦。

将领中,更有几个是原季先人的部将,心中不耻于李蜂头的卑鄙无耻、反复无常的为人,看不惯他为一已私利而投靠金、蒙等敌国,帮助金朝和蒙古残害汉族百姓的行径,根本是想李蜂头就此一命呜呼,哪里还会出手相助。

至于李蜂头的养子李璟,反应过于迟钝,刚刚见了柳叶飞刀击断弓弦,生怕又有飞刀过来伤了自己,正紧张地全神戒备,一时也忘了指挥。

二十多丈外的那些战船,有人早就看到这艘船上出现打斗,可没有李蜂头的将令,没有一条船敢于靠过来。

可笑李蜂头、杨妙真等空有数万军在江上操演,全都弓上弦、刀出鞘地随时可以战斗,就是有个一万八千的敌人来攻也讨不了好去。此刻却是眼睁睁地看着八个刺客从容离去,而且这八人中还有数人受了不轻的伤。

两条载着刺客的哨船,已经不见了踪影,船上完好的人才清醒过来,急急忙忙地开始救死扶伤,一时间人声嘈杂,混乱不堪。

刚才用双头枪与应天宝缠斗的粗壮将军叫,也是前年合谋诛杀李蜂头之兄李福和其子、小妾的五个大将之一。去年知道李蜂头回兵报仇,好不容易杀了张林、邢德向李蜂头赎罪。虽然得免一死,但手下军兵大被李蜂头收编,自己几乎成了一个光杆军头。一直以来都对李蜂头深怀戒心,怕自己总有一天会被李蜂头害了,死于杨妙真的毒刑之下。所以,他是最高兴见到李蜂头死的一个,也是最不愿意刺客失手的人之一。这时看到船板上那把应承宗失落的手铳,好奇地上前拾起,反复察看了一会。见这东西制作精巧,既有铁管、木丙,其中还有机关,实在不明白这是什么,能做什么用,决定带回去仔细研究,便趁人不注意悄悄塞入怀中。

第2章 下第十二章第5章 三第4章 下第10章 下第三章二十七章 三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7章 下第6章 二第25章 上第二十七章第四章十四章第三章十九章十三章 二十八章 三第8章 上第七章第10章 三二十六章 二第18章 上第6章 二第十六章序章二十二章第二十七章第八章第5章 下十七章 一第4章 上二十五章 一第15章 二十五章 三第9章 三第二十三章第8章 三二十七章十五章第8章 下第5章 三二十四章 四二十三章 三第一章第五章第十八章十三章第二章十三章 三第二章第十五章十八章 一十七章 三第二十七章第二章第7章 下第3章 二二十四章第6章 下第四章十九章 三十三章 四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九章第二十六章第18章 上第5章 二第十三章第十七章第十一章第四章十二章 二第18章 下十九章 三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10章 下十二章 二第二章第8章 上十六章 三第4章 三第23章 三第24章 一第6章 上第十一章第二十六章二十四章第二十一章十九章 一第23章 一第十九章第九章第10章 三十一章 二第七章
第2章 下第十二章第5章 三第4章 下第10章 下第三章二十七章 三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7章 下第6章 二第25章 上第二十七章第四章十四章第三章十九章十三章 二十八章 三第8章 上第七章第10章 三二十六章 二第18章 上第6章 二第十六章序章二十二章第二十七章第八章第5章 下十七章 一第4章 上二十五章 一第15章 二十五章 三第9章 三第二十三章第8章 三二十七章十五章第8章 下第5章 三二十四章 四二十三章 三第一章第五章第十八章十三章第二章十三章 三第二章第十五章十八章 一十七章 三第二十七章第二章第7章 下第3章 二二十四章第6章 下第四章十九章 三十三章 四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九章第二十六章第18章 上第5章 二第十三章第十七章第十一章第四章十二章 二第18章 下十九章 三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10章 下十二章 二第二章第8章 上十六章 三第4章 三第23章 三第24章 一第6章 上第十一章第二十六章二十四章第二十一章十九章 一第23章 一第十九章第九章第10章 三十一章 二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