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

强化县政。县、区、乡一套机构,是马鸿逵统治宁夏的基础,也是为马拉壮丁、敛钱粮的爪牙。马鸿逵施政的特点之一,是横征暴敛,竭泽而渔。但那些与土豪劣绅串通一气的县、区、乡长,总要“经手三分肥”,都要从中捞一些,马则贪得无厌。因而就产生了马与各县之间争夺油水的斗争。马凭借手中的权力,最后成为这场斗争的胜利者。

开始,各县贪污很多,马所得不足,就向各县开刀。1935年夏,马鸿逵委派省厅、局、处长及军部各处长为“清查县政委员”,到各县、乡、堡进行清查、稽核。后据民政厅长冯延铸公布,各县存在“十大害”、“八弊”、“十二费”,均系县、区、乡长与土豪劣绅巧立名目,向百姓苛派勒索,层层榨取。马严令各县迅速查明贪污、侵吞案,限于年底清结,逾期严惩。但各县、镇、保长均与房、科相勾结,层层贪污,盘根错节,根本无从查起。马气急败坏,一次即撤了8个县长(当时宁夏共十几个县),代以十五路总部“八大处长”;并以省地方行政人员训练所毕业人员,接充区、乡长职务。严令各撤职县长亲自押带本县区、乡、保长到省受审。全省约有1500个区、乡、保长被押到省城。省府组织特别法庭,追交赃款,并枪毙了中卫县劣绅王有栋。从此全省各县的县、区、乡、保长才俯首帖耳。

1936年,马以十五路军参谋长李翰园为民政厅长,同时,将全省县、科、区及公安、政警的长官,一律调军官充任,并在县设县佐以辅助县长,但军官与地方官本是一丘之貉,一到地方,照样搜刮民财,贪污成风。侵吞县乡经费、滥报开支、贪赃受贿、截留正款,种种恶行,较原任尤甚。马又对各县提出警告,制“三杀”匾额,悬于县府大堂。其内容是:贪赃枉法,诈财受贿,欺骗百姓者,应处死刑;违背法令,紊乱手续,蒙上欺下者,应处死刑;用人不当,考察不周,旷弃职守者,连坐治罪。马为了不使暴敛的钱粮为县长等截留中饱,的确大杀了一阵:1935年省垦殖局总办王敏悟以侵吞清丈土地登记费而被枪决。1937年枪决宁夏、宁朔、平罗三县区舞弊区、乡、科长、助理和政警队长9人。1938年枪决侵吞公款的宁夏县县长戴义赞。1939年,判处宁朔县长哈尔玉、宁夏县长马毓乾等人徒刑。1940年,集合全省城官吏,当众以皮鞭责打财政厅秘书魏烈忠,以木榔头敲碎盐池县长刘兆汉的踝骨。但这一味的杀和打,也并不解决多少问题,后来马鸿逵到底变得聪明了一些,即压榨来的钱,要各有所得,按成分配。从1941年起,规定县长除月薪之外,每月给特别费100元,田赋征实每石粮按5%提成,缉私者也给奖金。这样分赃分肥之后,各县县长等人有所得,马鸿逵得的更多了。县政办到这个地步,马鸿逵才觉得满意了。此外,各县、区长还经常向马孝敬一些土仪,如灵武县的水果,中宁县的枸杞,中卫县的蜜枣、香梨,宁朔县的大米,平罗县白菜,按季节源源送至“将军第”。

至此,宁夏的县政,没有什么计划,也没有什么规章,除了催兵、办粮、要款,再操心好公路两旁的“马公柳”,以备马鸿逵专车经过时观赏,此外别无建设,更不过问教育。县长实际上成了马鸿逵的“差遣副官”。

立威警众。马鸿逵在宁夏一人说了算,“金口玉言”,但他意犹未尽,还要故作姿态,施展权术,立威警众。1938年,赵文府、海涛等清查田赋时,回来呈报:“宁朔县长哈尔玉勾结地方绅商,日夜聚赌,不理县政,将六张田赋通知单未曾分发,又将农民贷款收清未解交。”“卸任宁夏县长马毓乾将本年乡镇经费4500元迄未发放。”马见呈即大张声势,要枪毙哈尔玉、马毓乾,各厅长、处长向马求情减刑处理。马说:“我是主席,你们是厅长、处长,我要枪毙贪污,你们要替贪污求情,谁是谁非,召集省府各机关公务员投票公断。”于是,马召集公务员到大礼堂,抬来票柜,让大家就是否枪毙这两人投票表决。结果大家投的票都是枪毙哈尔玉,不枪毙马毓乾。马却暗中指示赵文府嘱咐军需处两个科员投个不枪毙哈尔玉的票,银行两个职员投个枪毙马毓乾的票。投票揭晓后,马鸿逵当众痛斥投票枪毙哈尔玉、不枪毙马毓乾者,说哈尔玉在军政界中没靠山没人情,而马毓乾是建设厅长马如龙的妹夫,有人情有面子。立刻令财政厅对投票不枪毙哈尔玉、枪毙马毓乾的4个小职员,每人奖给1000元。结果是哈、马二人谁也没有枪毙,完全是借机施展权术,诡谲变幻,立威警众。另一件是枪毙戴义赞案,开始,马大发脾气要枪毙戴,而几个厅长主张判处徒刑。马于是痛骂厅长们偏袒罪犯,还假惺惺地要向厅长们交出主席印信。吓得4个厅长马上联名签呈,枪决戴义赞。马即批了个“准”字,交军法处执行。有些头面人物出来求情,马则说:“去找4个厅长,只要厅长们答应,我没意见。”厅长们哪里还敢露面!戴义赞终于被枪决了。至于戴义赞是否真的罪有应得,在马鸿逵眼中并不重要。他并不是真的要惩办贪污,不过是借机树立他自己的威风。

马鸿逵还几次在办公的场合,责骂次子,谩骂之后,又命令宪兵拷打。一次由建设厅长马如龙倡言“大家跪下来替二爷求个情吧!”于是在场全体军政人员及士绅一齐跪倒在地求情,马训斥一番,始作罢论。教育厅长时子周是CC派,自恃腰杆子硬,在马鸿逵一次当众责打儿子,全体下跪求情时,他却昂然站立。后来,马鸿逵即故意寻隙挑衅,时子周站不住脚,只好离开宁夏。所以,责打儿子也成了马鸿逵威胁部属,抬高自己的一个手段。

非刑拷打。马鸿逵对抓到的囚犯经常非刑拷打。摧残致死者,难以数计,侥幸活命者,也多成为残废。宁夏大小监狱遍布全省,这样折磨囚犯的场所处处皆是。兹以位于银川城内东南角的东大狱为例,来看看马鸿逵是如何折磨囚犯的。

犯人入狱前都要搜身,所有东西全部没收,连裤带也不许有,只好提着裤子走路。牢房内除一个土炕外,只有一个破沙罐,供犯人便溺。每天早晚各“放风”一次,每次多则5分钟,少则3分钟,到时钟声一响,立即关闭号门,后到者要打军棍,或罚跪几十分钟。犯人的口粮,本来在省政府预算中列有专项,但因层层克扣,数量远远不够且不说,而且拨来的粮多是军粮局的仓底杂粮,大多发霉变质,以致犯人每天两顿饭吃不饱,多数犯人四肢浮肿,不少人因吃霉粮而呕吐腹泻。监狱里没有任何医疗设备,犯人得病者,有亲属的还可以送些医药去,无亲故者,只好听命于天。监狱一般不准亲属探视,尤其是政治犯,控制更严。有的家中有些办法的,多方送情托人,才得探视一次。家属送去的衣物食品,倒是可随到随收,至于犯人能否收到,也只有天知道。

不挨打的犯人是没有的,最普通的打是打手掌、打军棍、揭背花。打军棍时,犯人不许喊、不许动,否则加倍。揭背花是马鸿逵的独特刑法,即将犯人上衣脱光,左右两人架住犯人两臂,抱住两腿,由数人轮换用皮鞭在背上抽打,皮破肉烂,血点横飞;昏过去,用冷水喷洒,醒过来再打。

对于政治犯和其他重犯,则使用以下几种酷刑:

(1)上拔筋床:将犯人坐在一条特制的长凳上,两腿前伸,膝盖上压一木杠,两端各骑一人,然后在犯人脚后跟上垫砖,而且一块块地逐渐加多。

(2)敲踝骨:将袜子脱去,在踝骨下垫一层砖,上面用棍子敲打,踝骨被打碎则成为跛子。

(3)挫杠子:令犯人跪在两块砖上,左右各一人架住双臂,在两条小腿肚子上放一木杠,两端各以二至四人来回碾压。受此刑者,轻则两腿瘫痪,重则两腿骨被碾断。

(4)鸭子浮水:将四肢后捆,吊起来,面朝下;甚至将吊绳拴在大拇指上,背上还压上土坯。

(5)活埋:对政治犯经多次审讯仍不得所需的口供,最后就是活埋。

所有这些非人的刑法,其残酷程度,真不下于重庆的“渣滓洞”和“白公馆”!

3.兵役暴政

凭借兵力霸占地盘,又以地盘来扩充兵力,二者交互为用,成为军阀的一个特点。马鸿逵统治宁夏17年中,残酷的征兵,是其暴政之一。

马鸿逵在其《回忆录》中,对宁夏的户政,颇为自诩:“经十余年之努力,已完成精密之户政制度。全省共编设一百四十个乡镇,一千一百○一保,一万一千三百七十甲(按:此数字不确),每户设有户口册。户口移动随时申报登记,严格而认真。”他如此重视户口,其目的有三:一是便于收税,从百姓身上尽可能地榨取。他供认:“过去以多报少,逃减赋税情形,完全无法存在。因此,田赋收入较过去增加二倍多。”二是为了,他自以为“除以军事占领外,宁夏境内,各级政府未见一潜伏共党分子出现,即因户籍管理严密之故”;第三个目的,他不仅在《回忆录》中没有说,在其为自己涂脂抹粉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中也没敢提,但却纸里包不住火,即是为了便于他抓兵。17个年头,马鸿逵在宁夏抓了10万壮丁,宁夏解放前最高户数为12万户,即差不多每户都有1个青壮年为马鸿逵当兵卖命。现将马鸿逵的抓兵情况,分三个阶段叙述于下。

抗日战争前。马鸿逵于1933年从河南来宁夏时,仅带回1.2万人,蒋介石当时不仅不准他多带人回来,也不准他私自征拔壮丁、扩充武力。但野心勃勃的马鸿逵却偷偷地在5年当中征了4次兵。而每次征兵都有不同的借口,且花样翻新。1934年孙殿英进入宁夏。马鸿逵扬言:“孙殿英是土匪,有十万之众,进入宁夏,残害地方。宁夏老百姓应该拿起枪杆保卫家乡。”甜言蜜语,一下子骗征壮丁8000人,编为4个保安团,由马全良率领,全部参加战斗,屡有伤亡,尤以满达桥之战,伤亡最多。战后有些孤老寡妇曾包围马鸿逵乘坐的汽车,哭天喊地要儿子。马无耻地说:“向孙殿英要去!”随即扬长而去。对这些家属平时既无物质抚恤,找到他头上,连一句好话也没有。1935年,为了对西北红军进行第三次“围剿”,一下子就“集训”壮丁1万名,并使之参加“韦州战役”。战役结束后,这批壮丁又全部编入马的正规部队。两次征兵之后,由于保甲长不当兵,因而不少身强力壮的人就钻营着当了保甲长。马鸿逵发现了这个秘密,就耍了个花招。1936年以集训为名,将全省保甲长调到宁夏城,说是交十七集团军集训之后,即可回家,实际是一个也没放回。这次抓兵9113人。1937年马又要扩充实力,以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办法,抽壮丁7640人。总计以上4次抽抓壮丁34000多人。由于如此频繁如此大量地抽抓壮丁,加上其他种种苛政,劳动人民在宁夏实在生活不下去,于是纷纷外逃。城乡富家子弟在天津、包头、平凉、兰州、凉州等地上学或做生意,不回宁夏。沿甘肃交界各县如中卫、中宁、同心等地农民,即往甘肃跑。沿绥远交界的各县农民则往定远营、五原、临河跑。还有部分农民和青年进步分子走向陕甘宁边区,参加革命。有人估计全省每年外逃的不下25000人。这就造成宁夏人口基本上呈逐年锐减的趋势。据宁夏民政厅1940年公布的人口变动情况如下:

年份人口

19351002876

1936987930

1937990724

1938662110

1939722808

拿1939年与1935年相比,人口减少将近28万人,扣除红军于1936年解放盐池、同心部分地区的5万人口,实际减少还有将近23万人,减少的大多是精壮的男劳力。这就必然引起田园荒芜,生产凋敝。这对马鸿逵的统治威胁很大。于是,马鸿逵又绞尽脑汁控制人口外流,派人到临近各省和本省各处捕捉,尤其对逃兵的搜捕更为厉害,逃跑两次者,抓住即枪毙。向各省行文,要求将逃往该省的宁夏户籍者勒令还乡。制止青年学生到外省上学,并且严令家属把外出学生叫回来。命令外地经商者回省。这些办法都收效甚微。他的最重要的办法,是加强保甲组织。从1936年起,在各县增设联保主任。各联保又增设专职书记一人,按月发给薪饷,负责推行保甲制度。保甲约规中明确规定:“于本保辖境内出入要道,设卡盘查行人,并设哨守望,派人侦谍。”并一律实行连坐切结,兄逃弟顶,父逃子替;一户逃跑,全族负责,连坐治罪。但压迫愈甚,反抗愈烈。农民采取各种方式抵制征兵抓丁。有的全家逃亡,有的被征兵之后伺机潜逃。有的以砍断手指、脚趾,以毒品摧残身体,以针刺瞎一个眼睛等对付“验兵”。猛于虎的苛政,造成惨绝人寰的状况!又由于许多年老孤寡拦阻马鸿逵乘坐的汽车索要儿子,马下令“再有人拦汽车告状,要枪毙县长”。吓得各县一听到马鸿逵要到县,便急忙密布岗哨,严禁群众在公路旁停留。马鸿逵除正规军队外,还经常在各县控制着八千到一万人的地方武装,名之为“壮丁训练队”,作为正规军队的预备队,并担负后方勤务、包围警戒陕甘宁边区的任务。他将宁夏划分为三个警备区,金积、灵武、盐池为一个区,司令部设在吴忠堡;中卫、中宁、同心为一个区,司令部设在中宁县城;宁夏、宁朔、平罗、磴口、陶乐为一个区,司令部设在银川市,分别统辖各县壮丁队。县称总队、区称大队、乡称中队,以县、区、乡长兼总队、大队、中队队长,派军官负责指挥、管训。而这些壮丁,都自备吃穿,苦不堪言。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开始,国民党政府公布了一系列的有关总动员的法令,如兵役法、国民军训、田赋征实等,这就给马鸿逵以更多的机会,借抗战之名,行其残民自肥、反对、压迫广大人民之实。1940年在实行新县制的幌子下扩充和强化保甲组织,乡设民政主任,负保甲专责。区、乡、保、甲长都成了有薪金的专职人员,每年用于保甲费的开支达40万元之巨。对保甲户册籍的管理,花样不断翻新。绘制了“户籍图”,将各乡各村按顺序注明户号,即所谓“将不动之户宅地域,绘制成图,然后由图寻查能动之人,由不动及于动,由户及于人”。这实际是想把“能动之人”也限制成不动之物,以期使之都成为兵源。还制发了国民身份证、客籍入境居留证和通行证,以防范“间谍”、“奸党”,并公布了检查法,组织军警保甲联合检查。每次检查,都有一些无辜的百姓遭受飞来的横祸。如1941年的总检查,共查出759人入户手续不合规定,都受到残酷的处理。有一次,一个逃兵通过永宁县望远桥、王洪堡,逃到中卫县境被捉获。马鸿逵亲自追问逃兵经过的路径后,立即将望远桥、王洪堡两个放哨的甲长枪毙了。银川市天成西商号,来了一位山西乡亲,当天没有申报临时户口,马鸿逵就要枪毙天成西商号经理,厅、处长和士绅向马求情,马认为是抗拒他的“政令”,借机发威,半个月不办公。

第3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13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6)第46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1)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26章 马麒雄踞青海(3)第46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1)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26章 马麒雄踞青海(3)第53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3)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59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2)第27章 马麒雄踞青海(4)第51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1)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39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8)第5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1)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3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3)第56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2)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16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3)第16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3)第51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1)第51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1)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23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0)第46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1)第36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5)第3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3)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27章 马麒雄踞青海(4)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30章 马麟继承兄业(3)第22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9)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3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第25章 马麒雄踞青海(2)第46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1)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15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2)第56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2)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40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9)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17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4)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4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1)第17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4)第11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4)第27章 马麒雄踞青海(4)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46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1)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26章 马麒雄踞青海(3)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36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5)第50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5)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3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3)第25章 马麒雄踞青海(2)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3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第36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5)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8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1)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17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4)第25章 马麒雄踞青海(2)第14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25章 马麒雄踞青海(2)第40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9)第13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6)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7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3)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16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3)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6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2)
第3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13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6)第46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1)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26章 马麒雄踞青海(3)第46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1)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26章 马麒雄踞青海(3)第53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3)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59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2)第27章 马麒雄踞青海(4)第51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1)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39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8)第5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1)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3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3)第56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2)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16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3)第16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3)第51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1)第51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1)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23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0)第46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1)第36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5)第3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3)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27章 马麒雄踞青海(4)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30章 马麟继承兄业(3)第22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9)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3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第25章 马麒雄踞青海(2)第46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1)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15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2)第56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2)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40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9)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17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4)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4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1)第17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4)第11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4)第27章 马麒雄踞青海(4)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46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1)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26章 马麒雄踞青海(3)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36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5)第50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5)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3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3)第25章 马麒雄踞青海(2)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3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第36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5)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8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1)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17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4)第25章 马麒雄踞青海(2)第14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25章 马麒雄踞青海(2)第40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9)第13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6)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7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3)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16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3)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6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