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

马麟出生时,其家已开始发迹,故自幼是少爷生活,虽从8岁就开始读私塾,但学无所成,素不知文。光绪二十一年河湟事变,曾积极参加回民反清斗争,后以其父奉清廷之命剿办,故得庇护,未受牵连。此后即追随父兄变反清为事清,并入京参与庚子之役。董福祥被革职后,马麟返乡经商,往来于甘南牧区,贩卖羊毛及土特产品,牟取暴利。所以,此后马麟即以爱钱著名。他的性格为人,有持重平和的一面,在各方面的政争中,曾几作解人,调和矛盾;但也有凶狠嗜杀的一面,在多次战争中,杀戮、抢掠甚多,为世所诟。但他一直追随于兄长马麒之后,大抵马麒为决策者,马麟为执行者。两人默契配合,创立“青马”基业。故其单独主政之后,无甚建树可言,且行动迟钝,心劳日拙,不得不让位于乃侄马步芳。马麟对伊斯兰教信奉甚笃,助马果园新新教派的推行,固然有政治上的需要,与信仰的需要也大有关系。

一、民族屠杀

马麟在辛亥革命之际,对宁夏、陕西义军及百姓的烧杀抢掠,在平定吕光之乱中对无辜百姓的屠杀,在两次镇压拉卜楞中的烧杀,前已述及。兹再举其大者。

1.征剿阿曲乎藏族部落

阿曲乎部落为环海八族之一(在今青海省兴海县境内),原辖大小7个部落,3000余户,9000余人。历天灾,于辛亥革命后,户降为两千余,人口降为7000余。1912年底,该部落阿勒格率200余人劫掠行商,击毙商人7人,劫获货物价值白银6000余两。事报至北洋政府,北洋政府转令马麒查办。马麒遂令马麟拼凑马队1000余骑,于1915年驰至阿曲乎部落所在地大河坝进行镇压。该部落千户卓加早有所闻,率所属牧民3000余人,扼守要道。是年11月间,双方接触,起先马麟部死伤20余人;之后,马麟奋力反攻,相持三四天,马麟以优势火力,将卓加及其子角哲击毙,阿曲乎部落因大多火枪刀矛之类,不能支持,向马麟求降,并贿赂马麟的帮办马全喜,请代为说项。马麟准降,令其赔偿劫去货款银6000两、7人命价银4200两。又经受贿后,另委相松木承袭卓加的千户之职。从此,相松木俯首听命,马麒即在大河坝构筑营盘,控制枢要,打通西宁至玉树的通道。事后,马麒向北洋政府报告时,竟称“商民毙命实只一人,按照《番例番规》,应缴命价银六百两……商民均各欣然遵领银物以去”云云。其余大批白银,括入“二马”私囊。

2.镇压果洛贡玛仓藏族部落

马麒到西宁后,在马沁雪山开金矿,其部队护送驮运,向沿途藏民强派乌拉差役,勒索抢掠。果洛各族不堪其扰,组织力量对抗。1920年8月,上果洛贡玛仓头人尕日吐麻多率众杀死马部官兵10余人,抢劫牦牛粮物,并捣毁金矿,驱杀采矿人员。1921年6月,马麒任马麟为“征果洛司令”,率宁海军全部骑兵3000余人向果洛进攻。果洛女王路吉卓玛率2万余人迎拒。马麟以贡玛仓为果洛诸部落之首,亲率主力进攻贡玛仓。时贡玛仓头人尕日吐麻多已死,其子丹智合率众据山抵御。农历六月十九日,双方激战3小时,马麟以大炮轰击藏军阵地,贡玛仓部全线溃退,马麟穷追不舍,贡玛仓部伤亡600余人,退到黄河南岸,北岸寺院被马麟抢掠焚烧一空,所遗牛、马、帐房、日用品均为宁海军所有。之后,马麟向贡玛仓部招降,丹智合不屈。同月二十五日,马麟渡河进击,贡玛仓部战死500余人,被俘200余人。马麟部官兵也有很大伤亡。果洛女王路吉卓玛见非马家对手,即派人前来表示归顺。丹智合仍率数千人据守山中,二十八日,马麟派兵包围之,丹智合率数百人突围逃走,余众归降。是役贡玛仓部又战死100余人,宁海军死9人,伤10余人。

战争之后,马麟对果洛诸部落的镇压极其残酷。屠杀藏民7000多人,到处砍取藏民头颅悬挂示众。抓去妇女、儿童2000多人。寺院均被破坏,财物抢掠一空。许多妇女被**致残、致死。并将许多活佛、土官拘押监禁,索要金银财物。马麟还将阿什羌头人然洛的姐姐旅德霸占,旅德不堪受辱,两次潜逃未遂,最终死于他乡。在各个部落,巧立名目,摊派税款,藏民不堪其重负。而马麟部下也多乘机强行勒索,如马全喜即骗取了大批金银财物。

马麟对果洛地区如此凶残,因而种下不解之冤。此后马步芳又7次镇压果洛,更给藏民造成无穷的灾难。

二、宗教利用

马麒、马麟懂得宗教的作用,极力利用宗教来发展、巩固其地位与势力,劫持、利用马果园,是他们兄弟的一个“杰作”。

东乡族人马万福(1849—1934)经名奴海,人称果园汉志,原系伊斯兰教北庄门宦教徒,后为阿訇。1888年到沙特阿拉伯受教,精通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在中、阿伊斯兰教中有一定声望。清末民初时,他联合十大阿訇,宣传伊赫瓦尼教派的主张,提出十大纲领,俗称“果园十条”,强调“穆民皆兄弟”的经文,信徒日多。他进一步公开号召其信徒“打倒门宦”,“推翻拱北”,逐渐形成新的一派,被称为“新教”或“新新教”。1892年,马万福回国传教,由于其教义简单,剥削较轻,皈依者甚多,引起苏菲派、阁的木派等教派上层的不满。他们以马万福曾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参加过河湟地区回民反清活动的事,向陕甘总督控告,陕甘总督要捉拿马万福,马于1916年携眷到新疆,甘肃向新疆行文缉捕,1917年12月哈密县长逮捕了马万福,置入囚车押送兰州。其子马遇明跟随囚车,路过甘州,求救于甘州镇守使马璘(字玉清),未得应允。他即星夜奔赴西宁,求救于马麒。马麒欣然应允,立即令马麟部属于平番(今永登县)将马万福抢劫至西宁。为此,马万福免去杀身之祸,对马麒兄弟感恩不尽,尽力吹捧之,称其为“奴路边随尼”(意为中国的一道光)。马麒弟兄则视马万福为“贤人”,待以上宾,利用他传播伊赫瓦尼,控制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群众,以维护其统治。马麒于1913年开始倡议扩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创始于明朝洪武年间),抽调军队,伐运木材,于1919年扩建竣工。即以此寺为青海的清真总寺。1922年成立“宁海回教促进会”,马麒自任会长,1924年成立清真大寺理事会,马麒复自任理事长,令马万福坐镇清真大寺,向各地清真寺派开学阿訇,强力推行伊赫瓦尼。极力培养继承人,后来培养出来的著名阿訇有临夏地区的马祥臣(尕阿訇)、马顺天、马云、尕张八、马大师傅、大八哥、尕循化、尕白庄、老阿林,青海的马禄等,人称“新十大阿訇”,从马麒到马步芳,由于强力推行新新教派,酿成不少教争以至流血事件。

1923年,尕阿訇在循化街子工总寺强制群众改信伊赫瓦尼,挑起了新老教派的群众械斗事件,械斗延续3个月之久,死伤群众数十人,焚毁房屋数十间。后来,马麒以平乱为名,派去军队镇压,杀5人。械斗平息后,在马麒兄弟支持下,新新教便在循化地区迅速发展起来。

1940年,马步青在河州地区强制各派改遵伊赫瓦尼,并派马为良前往汪百户,蛮不讲理地拆除胡门清真寺,马为良进入礼拜大殿时,被人刺死,从而使事态扩大。后来甘肃省主席朱绍良将马万良等5人及腊八阿訇缉拿处决后,才算结案。后来马步芳又派兵1营镇压汪百户群众,营长被汪百户群众打死,部队溃逃。此后马步芳增兵前往,屠杀10多次,杀害群众100多人。马步青、马步芳还多次挑起新老教教争,严重影响信教群众之间的团结和地方上的安定。

马氏父子兄弟强力推行的结果,使新新教迅速发展。在青海,伊赫瓦尼成为伊斯兰教中人数较多、影响较大的教派之一。在河州地区,河州八坊在1949年共16个较大的清真寺,其中就有12个属于伊赫瓦尼。在甘、宁、青三省以至全国各地穆斯林中,伊赫瓦尼均拥有不少信徒,据解放初期统计,伊斯兰教的信仰者中,属于伊赫瓦尼派的有100万人。

三、宦海浮沉

在宦海中,马麟听命于乃兄,是马麒的得力助手。起初多为其兄赶网,后来马麟逐渐崭露头角,但也迭经起伏升沉,并非一帆风顺。

1912年,民国初建,赵惟熙侥幸取得督甘宝座,马麒心有未甘,但以自己资历尚浅,羽毛未丰,遂极力策划抬出马安良主持甘肃省政。公开打出“甘人治甘”的旗号,指使马麟极力联络西军各回族将领,联合致电袁世凯,提出由马安良主政的问题,但因马福祥不附此议而未果。其后,马麒又令其长子马步青入京活动。但袁世凯以军人干政,恐生事端而未允。于是此议遂成泡影。

1920年甘督张广建被迫离职时,回、汉镇守使争夺甘督宝座。此时,马麒弟兄拥戴马福祥出任甘肃督军,马麟奉兄命积极联络马廷勷、马璘(玉清),合力反对陆洪涛(此在前《马福祥南京供职》中已交代,此处从略)。陆洪涛就任甘督后,立即成立甘肃陆军第一师,自兼师长,气势汹汹。陆并想进兵西宁,除其肘腋之患。马麒兄弟不甘雌伏,起而抗衡,所有向甘肃省方请饷及其他接洽事件,均改变行文程序,转由护理甘肃省省长潘灵皋咨请陆洪涛办理。陆洪涛则往往留中不发,迁延时日。马麒兄弟乃愤而截留西宁地区各项赋税。并自行任免财务人员,自行处理财政,无形中脱离陆的节制,使双方矛盾日益加深。陆吞马之意更炽,迫使马麒兄弟进一步与马廷勷联合,以相对抗。1921年9月,甘州镇守使马璘(玉清)为调解纷争,取道西宁与马麒会晤,转往兰州见陆说项,又赖士绅刘尔炘等极力斡旋,马麒才随风转舵,使矛盾表面上趋于缓和。

1925年冬,国民军刘郁芬率部入甘,对甘肃地方军采取排除态度,首先杀了李长清、包玉祥,继而解决了张兆钾、孔繁锦、黄得贵、宋有才的部队。又在1926年撤免了马璘(玉清)的甘州镇守使。灾难即将临头,马麒兄弟此时处境最为艰难。遂加紧与马廷勷联合。1926年,马麒、马麟到凉州(武威)与马廷勷商谈对策,拟定了反冯计划。1927年冬,马麒派人与张作霖通款曲。斯时,冯玉祥从西安来电,调西宁、凉州骑兵各1500名东下,准备参加北伐战争。正当凉州的马廷勷准备派兵出发时,西宁的马麒派马辅臣携带马麒、马麟署名盖章的信件和《古兰经》,到凉州策动马廷勷共同反对国民军,马廷勷立即完全同意,停兵不发。但马麒兄弟慑于国民军的威力,未敢轻举妄动,唯有内结于心的牢骚苦闷,在私室中发泄不已。他们的这种反冯情绪,激发了血气方刚、雄心勃勃的青年马仲英的义愤,马仲英遂于1928年5月发动“河湟事变”。马麒兄弟开始对此事公开表示不事干预,暗中却给以帮助(此当于后面“马仲英”部分详述)。但马仲英的举事毕竟冲淡了国民军对马麒兄弟的敌意,对他们渡过难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马仲英一起事,即“三围河州”,声势浩大。刘郁芬亲率大军前往河州征剿。后马仲英率部南撤洮岷一带,刘郁芬亲率部队炮轰河州西乡癿藏,时马麟适在癿藏家中。于是发生一个戏剧性的场面:马麟在家听到炮声,惊怕异常,以为在劫难逃,不得已只好听天由命。后炮声渐稀,刘郁芬带卫士数名闯入马麟家中。马一见刘,立即放声大哭地说:“我兄弟俩是好先人的后代,从来拥护冯总司令,不料侄子不听话,部队也无法约束,实在对不起督办。现在我们兄弟都老了,家口众多,还望督办照顾保护。”刘郁芬说:“你不要这样伤心,你和马镇守使对国民军的忠实拥护,我们很感激。现在战事虽然平息了,但善后事情还很多,需要你和马镇守使多帮忙。我看你不要坐在家里,还是和我们一同到兰州去,有许多事情要和你一块商量。”于是马麟破涕为笑,随刘一同到达兰州。刘郁芬对马仲英采取剿抚兼施政策,任原甘州镇守使马璘(玉清)为河州宣抚使,马麟为宣抚副使,出面收抚,但马仲英拒不受命。马麒兄弟此时见马仲英已不能与国民军抗衡,为表白心迹,消除嫌疑,决定“舍卒保帅”,向刘郁芬建议对马仲英实行军事清剿,并愿为前驱。当次年2月初马仲英率部流动于青海湟中时,马麒为洗白清楚,急令马麟前往向马仲英劝降。马麟在湟中拉鸡沟与马仲英相遇,开始马仲英还以“阿爸”相称,继而言不投机,令其士兵“把老阿爸捉住”。马麟见事不谐,慌忙勒马回奔,狼狈逃回西宁。这一遭,劝降虽未成功,“洗白”之效总收到了一些。

1928年9月5日,南京政府决定设置青海省。次年元月1日,首任省主席孙连仲到西宁就任,马麒、马麟均为省政府委员,马麒还兼建设厅长,但他一再申请辞职,后由马麟充任。但马麟当时住在兰州,由其秘书长姚钧组建建设厅。后马麟回到西宁就任,并设立一毛织工厂。未几,成立省军垦委员会,马麟兼任委员长。1930年,冯、阎倒蒋。刘郁芬、孙连仲相继率部东下。马麒任青海省政府主席,甘肃省政由王祯、杨思等委员维持局面,而兵力只有雷中田部一个团,实属单薄。时马廷贤据天水、鲁大昌占岷洮、陈珪璋据平凉,都对兰州虎视眈眈,准备劫夺政权。王祯、杨思等急切中向马麒求援,任马麟为甘肃省剿匪司令。马麟就职,令其马继融旅驻防兰州,另新编一个甘肃骑兵第一师,自任师长,下属两个团,一团团长马忠义,驻防定西;二团团长苏彦龙,驻防永登、古浪一带。当马廷贤率部扑向兰州时,即被马忠义阻截,马廷贤只好退返天水。此后,马麟又改任甘肃保安总司令,又通过其秘书长慕寿祺,与王祯、杨思等相处融洽,并且和雷中田合作。未久,冯玉祥任王祯代理甘肃省政府主席。王无实力,一切军政大事取决于马麟。因此,在兰州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是马麟生平最得意的时期。

1931年元月,马鸿宾到兰州就任甘肃省代理主席,同年8月爆发“雷马事变”,马鸿宾被扣。在此紧要关头,各马又有一致对外的倾向。马麟在不与雷中田、马文车破裂的情况下,极力营救马鸿宾,其行动甚为微妙。8月30日,马麟、马步芳给雷、马电称:

甘肃地方重要,马鸿宾既奉令管押查办,军事政事又得兰波(雷中田号)总司令、心竹(马文车号)暨各委员协力维持,此诚甘民之幸福。惟省城秩序虽已如常,导河(临夏旧称)一带骤闻兰城局面变更,人心不无浮动,拟派第九师马继融旅(时驻兰州)开赴导河,以资弹压而维秩序,想亦诸公所赞许也。至马鸿宾既经看管,仍请优予待遇,听候中央处分,勿以政局牵及种族问题。

将驻兰州之兵收缩回去,是一时不想以兵戎相见,但既关心马鸿宾处境,又点出民族问题,实是有为马鸿宾后盾之意。马文车等也深恐回族将领共起干预,连忙假省党部名义,发电解释:

第4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2)第2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2)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46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1)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11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4)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13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6)第3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6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2)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3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3)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14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第7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3)第57章 马鸿宾光荣起义第51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1)第16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3)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16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3)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15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2)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40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9)第14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第3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14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第50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5)第4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1)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46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1)第3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第6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2)第57章 马鸿宾光荣起义第7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3)第53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3)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57章 马鸿宾光荣起义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25章 马麒雄踞青海(2)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51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1)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3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4)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14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46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1)第50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5)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48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3)第11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4)第25章 马麒雄踞青海(2)第51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1)第8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1)第56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2)第54章 争权利联合告吹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2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2)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48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3)第20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7)第8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1)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15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2)第14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第15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2)第19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6)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25章 马麒雄踞青海(2)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50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5)第15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2)第22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9)第22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9)
第4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2)第2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2)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46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1)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11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4)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13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6)第3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6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2)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3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3)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14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第7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3)第57章 马鸿宾光荣起义第51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1)第16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3)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16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3)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15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2)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40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9)第14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第3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14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第50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5)第4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1)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46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1)第3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第6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2)第57章 马鸿宾光荣起义第7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3)第53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3)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57章 马鸿宾光荣起义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25章 马麒雄踞青海(2)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51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1)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3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4)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14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46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1)第50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5)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48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3)第11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4)第25章 马麒雄踞青海(2)第51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1)第8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1)第56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2)第54章 争权利联合告吹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2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2)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48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3)第20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7)第8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1)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15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2)第14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第15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2)第19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6)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25章 马麒雄踞青海(2)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50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5)第15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2)第22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9)第22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