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

“青马”军队注意教育训练,注重战斗力之提高。宁海军时,由参谋张昌荣任教练,已如前述。之后,马步芳驻扎化隆时,为使部队成为新的劲旅,派邵士琦、刘呈德、汪澂川、马寿昌、马静波等20人赴兰州,在刘郁芬主办的军官训练团中受训,回来后向部队灌输国民军的军事教育,所有军装及制式,均模仿国民军,尤注意于劈刀、刺枪和马术训练。1927年在化隆成立教导连,由兰州受训者负责,一年之间,即将连、排干部轮训完毕,成为宁海军的基干。1930年,马步芳又在西宁成立青海军官训练班,共办3期,每期半年,轮训学员550人。次年复将此训练班扩充为青海军事政治学校,分期调训连、排长以上军官。1935年又成立青海省保安处军官教育团,轮训全省保安团队各级军官。1932年至1936年之间,还先后举办过无线电训练班,电话训练班,后又扩充为电务学校,专为特种业务训练技术人员。1938年成立骑五军、八十二军军官训练团,所有两军军官均分批入团受训。该团干部,由军官学校出身的青海籍人金耀星、赵遂、马象乾、辛子章、郭全梁、赵焕然、陈显达等担任,马继援曾任大队长,马步芳每天亲自督练。1947年马继援赴陇东后,又改组为教导总队,由马振武任教育长,专主其事。“青马”在注重训练军官的同时,还抓紧一切时机补充军事装备。早在1919年,马麒即派人从北京购回杂牌枪1300余支、轻机枪8挺。1921年由参谋魏敷滋从北京购回马枪、步枪1200余支。自1930年起,更大量购买武器。1933年以后,更不断以烟土换买枪械。韩起功常由甘州一带,经内蒙到天津兑换枪支。设于京、沪、陕、甘的办事处,历年均担负以重价购买枪支的任务。几次作战中所获武器及南京政府补充的枪械,也占重要部分。1946年,蒋介石给予1个师的美式装备。历年所需军装,大都由义源工厂备制。在一个时期,每两年发给士兵棉、单衣各1套,鞋袜之属则令士兵自行编制。除膳食供应外,士兵每月给津贴银1~2元。蒋介石为控制马步芳军力的自行发展,相当长时期不拨军饷,马步芳则转向青海、河西各族人民公开搜刮,无所忌惮。后期,蒋介石为了利用马家“”,曾拨给军饷,马步芳却从中克扣,转而成为扩展军需用品资金的一个来源。

马步芳的部队由于注重训练、装备,加上奴化和宗教教育,不少官兵慑于马家淫威,为向上爬,有些在战场上确有拼命效死、奋不顾身的表现,故有一定的战斗力,成为马步芳最可靠的资本。

二、封建统治

马步芳以其一套官僚政治机构,来施行封建统治。由于封建统治越来越严密,官僚政治机构即不断随之扩大和发展。青海省政府所属各单位,在1929年总人数不过400人,到1939年,人数达到1500人左右,1946年以后,人数则急剧上升为2900多人。如果将专区、市、县的人员计算在内,则已达1万多人,这些机构中的主要人员,当然是同族、同教、同地域,特别是其家族和亲属以及“二化”地方的回族。此外还充分利用宗教为其统治服务。马麒、马麟以西宁东关清真大寺,作为号召和笼络回族、撒拉族的中心基地。已如前述,马步芳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手段。在各县清真寺中安排新新教阿訇领导,以提高新新教的社会地位。又在军队中着重选拔信仰新新教者为军官,从宗教信仰之一致,达到政治行动的一致。另外,对于藏族、蒙族,也利用其宗教力量为其统治服务。

青海的军令、政令都是定于一人,由马步芳说了算,这个高高在上的神圣权利,别人不得稍有侵犯。即使是国民党中央的政令,不经他同意,也无法推行。而他的意志又是通过省政府秘书长来传达的。所以秘书长人选特别重要,既不能是草包,又必须是忠实于马、善于体会马的意图者。马麒时代的黎丹,马麟时代的冯国瑞,马步芳时代的陈显荣、马骥、高文远,就是这样角色,被马家倚为左右手。全省厅、局长,专员、县长,都看秘书长的风头行事,不敢稍有逾越。但当时一些重大事情,如征兵、征粮、征税等,多是中央法规条例,为了粉饰门面,须从中找些根据来辩护马之意志的合法性,其秘书长及其他幕僚真是煞费苦心。但各部门首脑已有经验,即凡接到盖有马步芳私章的公文,或秘书长电话通知的事项,必须立即遵办;至于一般“等因奉此”的公文,则等闲视之,甚至置之不理。所以官场中常说:“电话信件即办,油印公文不管。”

事权集于一身的独裁政治,形成无官不贪,无吏不污。这主要是“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马步芳家族除了通过官僚机构征收粮款,还要各级官僚进奉额外财物。如不贿赂,即不得职位,进奉越多,升迁越快。进奉中意,即成优等,虽被揭发劣绩,也可不受惩罚。因此,对上公开行贿,对下横征暴敛,无所顾忌,后来竟视为合法行为。官员上任送礼,逢年过节送礼,卸任也要送礼,否则便有被查办的危险。共和县长吴锡琪、邓伯康,大通县长刘耀南等,都是卸任后被马步芳勒索贿款而致死的。由于官吏贪污视为当然,白手可以发家,所以不少上层人物都钻营做官。而掌权的首脑,为得贿赂,加以求得自身力量的壮大,也乐得收容,引为心腹。但因官额有限,只得以增设“额外”、“后补”、“随从”等名目,予以安插,其结果使官僚机构中人满为患。社会上流行“副官多如狗,县长满街走”的讥言。在官位者,其亲属随之成为“老太爷”或“二大人”、“三大人”;而被罢黜的官吏,其特权仍在,一变而为鱼肉乡里的士绅。如此众多的特权阶层,使青海老百姓苦不堪言。

官僚机构中的派系倾轧也很严重。主要是元老派和少壮派之争。两派之间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乌烟瘴气。开始,黎丹及后继冯国端任秘书长时,系派尚不明显。马步芳任省政府主席后,任用陈显荣为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但陈之权力过分集中,尤其1942年蒋介石到青海时,陈曾与蒋独谈,深为马步芳所忌,于是,元老派马骥、马绍武,少壮派冶成荣等联合倒陈,后终于将陈挤下台,由马骥任秘书长。此后,韩起功、马禄、马继融均属于马骥之元老派,而实际操纵者则为马绍武。他们把持省、县党政机构,办事保守,着眼于现状,很少考虑接班人马继援的未来。少壮派以冶成荣为首,还有高文远、马振武等人,实际操纵者是马继援。他们的权力集中于省、县财经部门和军事机构中,后又以昆仑中学校友会为基础,以所属部队军官为骨干,继续发展。他们主张激进,对中央的命令,先衡量对马步芳家族有无利益,对不利或利少一概置之不理。对外籍人员采取压制手段。对元老派则往往正面冲突,无所顾忌。当时官僚机构中的成员,一般均依附于这两个派系中的一方,部分人员摇摆于两派之间,则地位既无保障,生活待遇也没一定标准。同是省级机关职员,有的不得温饱,枵腹从公;有的收入丰盛,生活优裕。此中奥妙,外人难得而知。

两派的斗争牵制面很广。元老派操纵者马绍武,原是马步芳培植起来的人物,后来送他到南京中央政治学校学习时,为陈立夫所拉拢,成为CC系在青海的首要分子,奔走于西宁、南京之间,在两者之间买空卖空,捞取政治资本,并插手于国民党青海省党部,引起马步芳的嫉忌,马即指使少壮派冶成荣与马绍武对立。后来,马步芳又借口整理历年档案,以元老派马骥专主其事,省政府秘书长由少壮派高文远代理。少壮派得势,元老派也不甘示弱,两派各逞其能,不断掀起内讧。至马步芳任西北军政长官后,既想为马继援继任青海省政府主席开辟道路,又将省政府改组,省政府委员由马步芳、马继援、马骥、马绍武、马骏、马继融、刘呈德、冶成荣和陈秉渊9人充任。民、财、建、教四厅厅长,由元老派、少壮派平分秋色,秘书长由高文远担任。少壮派有了优势。

封建统治就是封建割据,其特点之一就是排外;在统治范围之内则严密封锁,封疆自固,唯我独尊。所以,严防省外人士入青活动,是马步芳的一贯政策。他在全省边境各要道,都以征税为名,遍设关卡,严密盘查入境人士。举其大者,有由玉树到西康的邓柯,金沙江西岸的巴塘税卡;到石渠必经金沙江以东的歇武税卡;由玉树到西藏必经的查武拉税卡、当拉税卡;北通河西走廊的祁连俄博税卡、野牛沟税卡、当金山税卡;由门源通往甘肃的皇城滩税卡;由互助通往甘肃天祝的税卡;由循化通往甘肃临夏的大力加山麓龙合堡税卡;民和的享堂镇关卡等。其中享堂关卡号称青海东部门户,是由兰州入青海必经的峡口,所以将此划为禁地,经常派重兵驻守,对来往商民,一律严加盘问,而且翻箱倒笼地搜查,不准进步书刊带入青海。对认为有嫌疑者,派人跟踪追迹。对省外军政人员入境的,也及时向省政府秘书长电话报告,以资应付。

马步芳对国民党中央以及各机构派到青海的工作人员,有的给以虚名;有的安排条件优越的住室,发给薪金,闲置不用;有的暗施陷阱,派人借故寻衅侵凌殴辱,挤其出走;有的利用其弱点,迫使就范,令亲信取而代之。所以,许多外来官员,除非对其俯首帖耳甘作奴才,则都站不住脚。如国民党中央历次派往青海任特派员的李天民、燕化棠、李洽,任执行委员或书记长的丘咸、许少顿、王逸民、薛文波,任三青团干事长的王文俊等人,都先后被排斥出走。国民党中央设在青海的机构,如财政部的直接税务局,西北盐场公署,田粮处,资源委员会的青海金矿,交通部的甘肃公路西宁站,军政部的青海团管区、军马场,青海省高等法院,省政府会计处,以及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个银行,这些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多受到侦查人员的暗中监视,言行稍有不慎,即被寻衅,遭受殴辱或驱逐。除了四个银行,其他各机构的主管人员多被逐步更换,安排成马的亲信。

对于国民党中央军进入青海,或染指于马家部队的事,马步芳更是敏感异常,多方防范。1935年红军北上时,蒋介石以青海防御力量薄弱,为阻击红军,拟调胡宗南的杨德亮团自天水一带进入青海增援。马步芳闻讯,急忙以“青海防务巩固”为词,婉言谢绝。从此以后,国民党中央军始终没有一兵一卒进驻过青海。1939年,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通令全国各省成立省保安团队特别党部,指派马步芳兼青海省特派员,并派哈世昌(回族、复兴社分子)来任书记长。哈到西宁后,马步芳搁置不用,后来哈拜马步芳为干爹,才勉强到任,但抓不到实权。嗣后,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又派来一个干事,名叫方琦,马也只给发薪,不安排具体工作,闲住半年后,只好走路。白崇禧对马步芳任省主席,曾出过力,前已述及。马步芳除了送厚礼,并请白推荐得力人员协助青海整顿军队,以表示亲近。白信以为真,慷慨答应,派安舜及其外甥海某等40人到青海,推荐安舜为第四十集团军参谋长。马步芳对安、海等人,开始尚热情接待,但不分配具体工作,以致这些人无事可干,长期赋闲。后来,马又以调动工作为词,派八十二军人事科长巨生元,将他们中的一些人送往驻张掖的一百师韩起功部。他们见事不谐,先后离青而去。

马步芳对于青海人民,采取思想统治和武力镇压两手。他重视对舆论工具的控制,省回教教育会办有刊物《教育通讯》,还有个《昆仑报》,是专为他吹喇叭的。1931年,国民党在西宁出版《青海民国日报》,其中有时对马步芳家族有所抨击。尔后,马步芳即调换了该报负责人,以自己的亲信穆建业、马海佐、田生兰等人代替,逐渐统一了青海的舆论。1936年,西北“剿匪”总司令部成立西宁新闻检查所,对新闻、刊物进行检查。张学良派任镇亚为主任,马步芳派陈显荣为副主任,后又相继派刘天鸣、赵文焕、陈秉渊等人继任。1937年2月,成立青海省邮电检查所,后依中央通令,改“所”为“处”,并在玉树和乐都设分处,对于邮电检查,颁有严格的命令。从1939年起,在西宁市和各机关加强了舆论的控制,各饭馆大书“各照衣冠、莫谈军事”的字样。在各机关布置特务,暗中监视言论行动,秘密汇报;人员的升降,这种秘密汇报如何,起着决定性作用。省会警察局是执行这种特务任务的一个机构。一般市民无言论、集会、结社的自由。舆论的基调,一是“”,一是颂马。马步芳于1931年在西宁北门外香水园修建马公祠,以纪念马麒。各地相继效尤,未及10年,马公祠遍及各农业县,其中有新建的,也有以庙宇改建的。其中供奉马麒大幅军装像,每年在其诞辰和忌日举行公祭。马步芳任省政府主席后,西宁和各县又出现了许多公园。西宁西门外有个麒麟公园,用以纪念马麒、马麟。所有公园内,都专设纪念马麒、马步芳的纪念堂和其他纪念标志,如阁公馆、子香亭、步芳路等,将大通县牦牛山改名为香山。每逢马步芳升官或马继援结婚等马家重大事件,均发动各族各界制送纪念册。有些吹捧颇为肉麻,如“党政军三位一体,父子孙异世同功”。马步芳对于防范最严,一涉嫌疑,即下毒手,毫不留情。对于外地消息也严加封锁,能在西宁公开发行的报纸,除了他自办的,只有南京《中央日报》、天津《大公报》、兰州《和平日报》、西安的《西京日报》等几种。青海成了马家封闭型的独立王国。

马步芳对人残害的刑法,极其狠毒。一是捆吊毒打。捆吊又分悬梁、绑柱和绳扎。毒打也有皮鞭、军棍、柳条打和砸骨拐、上老虎凳、上脑箍、打背花、拔断筋等多种。其中还有“凤凰展翅”、“柳树盘根”等酷刑。又有用热酒、沸醋、辣子水灌入鼻腔,倒悬人身、头坠巨石,竹签刺指甲等。至于罚跪、罚立正、打耳光、打手心等轻微体罚已属司空见惯。二是监禁和驱逐。监禁分无期和有期。无期的终身监禁,往往瘐死牢中。三是死刑。有枪毙、刀杀、活埋、烧死、打死、毒死、勒死等多种。集体屠杀时,多用活埋、刀杀、枪决。单个或少数多用活活打死、烧死、枪决、勒死、毒死。马步芳生性残暴,审讯时,有时甚至亲自以口咬人、咬耳朵,断案不、不讲情理,单凭个人意气定案。平时眉一皱,头一摆,即是杀人信号,部下谓之“天阴”。平时动辄以杀人表示“豪气”,所以冤狱遍于青海。其对红军、对少数民族的军事镇压和屠杀,后将专章论及,此处仅举一些小例,以见其凶恶之一斑。

1923年,化隆二堂马克勒目与贡哇滩争夺东山放牧地方,马步芳勒令马克勒目应分二分,贡哇滩应分八分。马克勒目当场提出不同意见。事后,马步芳即派人将马克勒目用皮鞭活活抽死。

马步芳部属骑兵团团长马福寿,系门宦中的首脑,人称“穆夫提”。马步芳以其与己系不同的教派,即于1929年11月,指使马训以请吃饭为名,诱马福寿于化隆小教场团部关押,不久即枪决。

第26章 马麒雄踞青海(3)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23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0)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3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第27章 马麒雄踞青海(4)第5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1)第26章 马麒雄踞青海(3)第59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2)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19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6)第26章 马麒雄踞青海(3)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17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4)第30章 马麟继承兄业(3)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7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3)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4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1)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7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3)第46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1)第13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6)第3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4)第6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2)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3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4)第20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7)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36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5)第17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4)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15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2)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7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3)第15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2)第22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9)第40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9)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13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6)第27章 马麒雄踞青海(4)第17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4)第39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8)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40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9)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3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3)第14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26章 马麒雄踞青海(3)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56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2)第22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9)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13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6)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51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1)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22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9)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4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1)第4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1)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36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5)第23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0)第46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1)第30章 马麟继承兄业(3)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57章 马鸿宾光荣起义
第26章 马麒雄踞青海(3)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23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0)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3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第27章 马麒雄踞青海(4)第5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1)第26章 马麒雄踞青海(3)第59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2)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19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6)第26章 马麒雄踞青海(3)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17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4)第30章 马麟继承兄业(3)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7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3)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4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1)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7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3)第46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1)第13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6)第3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4)第6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2)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3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4)第20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7)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36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5)第17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4)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15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2)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7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3)第15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2)第22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9)第40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9)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13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6)第27章 马麒雄踞青海(4)第17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4)第39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8)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40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9)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3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3)第14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26章 马麒雄踞青海(3)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56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2)第22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9)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13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6)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51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1)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22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9)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4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1)第4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1)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36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5)第23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0)第46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1)第30章 马麟继承兄业(3)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57章 马鸿宾光荣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