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5)

红军在崇信仅住了一天,就转而西向安口镇,又北进在平凉以东四十里铺渡泾河,经西峰镇向陕北推进。8月26日夜间,红军在西峰镇附近休息,镇上马军能听到红军说话的声音,但根本不敢出城。27日,红军向合水方向前进,马鸿宾又命令马培清、马歧山两个团尾随红军,伺机拣便宜。在合水县西20华里的板桥,双方接火。战斗两个多小时,互有伤亡。红军向南撤退,马培清、马歧山两个团进驻合水,次日尾追红军至华池豹子川,因前面山深林密,再不敢轻进,旋即撤回。至此,红二十五军即越过子午岭,奔向目的地陕北,马鸿宾三十五师的堵截,以损兵折将而告一段落。

3.吴旗再败

8月以后,马鸿宾撤至西峰镇,急忙整顿、补充,重新部署。把他的大部分兵力布置在从西峰向北的驿马关、庆阳、曲子、环县一条长约200华里的地带上,构成一道封锁线。当中央红军到达甘肃临洮一带时,马鸿宾十分恐慌,对红军挺进陕北走哪条路线捉摸不定,认为可能经平凉、泾川,也可能经固原、环县而趋宁夏。中宁是他的基地,有他的大量军用物资、全家老小和家产,势在必保。这时,蒋介石加强了对红军堵截、包剿的兵力,除马部以外,还有毛炳文军的第八师陶峙岳部、第二十四师李英部,何柱国骑兵军的第三师郭希鹏部、第二师白凤翔部,骑兵第七师门炳岳部等。马鸿宾经过反复考虑,决定向固原集结兵力,守住咽喉要地,保护基本。命令一○三旅马玉麟部和马培清骑兵团于9月下旬到达固原。与原驻固原部队共同防守。但二○五团的王风云营、二○六团的魏荣升营行动迟缓,10月2日才到达固原县东南约六七十华里的古城子。次日从古城子出发时,即与中央红军接触。红军派少数人占领阵地,猛烈射击,王、魏两营毫无战斗准备,听枪一响,便乱作一团,官兵互不相顾,向北奔逃,所有辎重丢得一干二净。红军没有追击,王、魏越过大山听不见枪声,才收容部队,早有三分之一士兵乘机逃回家中。

10月上旬,中央红军经草庙子、苦水掌进入环县,马鸿宾派马培清骑兵团和两个步兵团,之后又命马玉麟率两个步兵团,协同东北军白凤翔、郭希鹏两个骑兵师,尾追中央红军,第3天到达陕西吴旗县境。由于国民党军队纪律败坏,人民群众特别是苏区人民群众恨之入骨,所到之处,人民群众相率逃避,蒋马军队得不到人民的任何支持,连情报也得不到,因而军事行动多半是盲目的。追击之中,经常遭到红军的伏击,马培清在吴旗二道川就遭到伏击,险些丢掉性命。但红军在战斗中并不多事杀伤,经常向国民党军队开展政治攻势,向国民党士兵喊话:“我们是中央红军,你们不要给蒋介石卖命”,“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所以蒋马军中的士兵多是见机逃跑,在不能逃脱时即停止抵抗,以3个师追击中央红军并没占到什么便宜。一天,白凤翔师被红军包围,战斗十分激烈,白部十五团全部被歼,十八团伤亡近四五百人,山炮、迫击炮、机枪等重武器全部丢失,损失马匹800余匹,白被围困3天,直到红军自动撤离吴旗后,才得收拾残部下山。当时马培清团在附近一个山头,慑于红军的英勇,不敢出动援救,入夜乘机撤退。又遭红军截击,一个营基本上跑散了。

中央红军以机动灵活的战术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取得了吴旗之役的胜利。在此以前不久,有劳山战役的胜利,之后紧接着又在直罗镇之战中消灭了国民党第一○九师。从此,使陇东一带的国民党军闻风丧胆,再也不敢轻率出动。

4.曲子惨败

1936年春,国民党“剿匪”总部电告马鸿宾,红军从陕北保安出发,有进扰甘肃模样,指令三十五军负责庆阳、曲子一带的防务。马鸿宾即命令部队迅速向环县集结,以为环县既可北扼宁夏的要路,又可西通固原,实际是想巩固后方,保存实力。5月31日,一○五旅旅长冶成章率特务连乘汽车到达曲子,随行二○九团二营营长马彦章却在行抵距曲子约20华里的麻林村停下来休息、做饭。中午,马彦章部正准备吃饭,势如猛虎的红军突然从山上压下来,马彦章根本不敢指挥部队作战,翻身上马逃跑。部队无人指挥,乱作一团,有的逃跑,有的被俘,有的被打死,一营兵力霎时被全部消灭。两天以后,逃到驿马关附近的马彦章,只收了不到1连人。马营的溃散,使冶成章陷入困境。

冶成章是马鸿宾手下一员勇将,性情暴躁,打仗凶猛,所以绰号“冶骡子”。在马家部队中的军官,如果不属于“甘、河、回、马”,就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才能站得住脚,一是忠于马家,二是会打仗。这几乎是一条规矩。所以当年马鸿宾到甘肃就任主席时,带上冶成章;这次堵截红军,又让他先到环县曲子镇。曲子镇是西峰镇通向宁夏的要道,当时还是环县县政府所在地,但它的面积不过1平方公里左右,城墙高约2丈,城壕深达丈许,四周有碉堡,便于防守。这时曲子镇的国民党武装,只有冶的特务连,骑兵团通讯排和县保安队100人。冶成章自恃凶猛,当时没想到大队红军马上来临,还在县长王某的宴席上猜拳行令,忽然听到枪声,红军已将城紧紧包围。冶成章急忙紧闭城门,登上城墙,指挥防守。特务连、通讯排和保安队全部上城墙,保安队担负南城防地。双方相持之际,保安队中有人向城里放枪,将特务连一个副班长打死在县府门口。冶怀疑保安队不可靠,即把保安队长叫来,严加训斥。队长又上城不久,就负伤抬下来。冶竟残暴地命令其特务连先把保安队解决了。特务连长马及才即率部到南城墙上用大刀砍死保安队几个人,保安队立即溃散。红军在机枪火力掩护下,猛烈攻城,登上了城外东南角的一个小碉堡,用火力压制得城墙上站不住人,副团长陕有禄即被击毙。然后,红军搭云梯登上城墙,激战1小时,红军占领了东南城角和附近街道。双方展开巷战。特务连副连长冶生华(冶的继子)阵亡,士兵20多人被俘。冶成章的小肚子已负伤,仍然指挥部队顽抗。他的传令兵建议他上马逃跑,他顺手就给了传令兵一枪,虽然没有打中,但左右谁也再不敢说逃走的话了。这匹“野骡子”真的发了疯,突然光着膀子,举着大刀率领残部,与红军展开肉搏战,但冲到南门,又被红军强大火力压回来,最后退缩到城东北角一家的窑洞里,用土块把窑门堵住,进行顽抗。窑洞里只有副旅长杨子福、副官孙清太、马春义、马英杰和冶5人,他们劝冶缴枪投降,冶却坚持顽抗,并且哄骗说:“马彦章营的援兵就要从对面白路路上出现了。”其实,此时的马彦章营早已溃散。冶在窑洞顽抗到天黑,红军缓和了火力进攻,由当天跑到红军去的冶的两个勤务兵对冶喊话,宣传团结抗日和红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冶仍坚持不降。这时,窑洞里5个人4个负伤,4人都坚持投降,挨到天明,盼不到援军,绝望中的冶成章只好就范,乖乖地做了俘虏。

红军在清扫战场时,发现县政府后院水井里有一个女人,搭救上来,才知道原来是冶成章的妻子,冶见了妻子,喜出望外。根据冶的请求,红军将冶成章、他的妻子和传令兵等5人送到解放区,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使冶的伤痊愈后,又派人将他们送到解放区的边界环县甜水堡,通知马鸿逵驻惠安堡的旅长马光宗接回。副旅长杨子福等则假充士兵,受到优待。每人发给5元路费,全部释放。这就是活捉“冶骡子”的始末。

5月31日,继冶成章之后,三十五师部队陆续向环县进发,一○三旅旅长马玉麟率两个步兵团、骑兵团长马培清率两个骑兵营到达庆阳城北的三十里铺。他们发现北边的阜城已被红军占领,截断了进路。想绕道又没路可绕,而增援曲子又是刻不容缓的事(他们还不知道冶成章的遭遇),马玉麟就决定冒险攻打阜城,命令两个步兵团的12门迫击炮集中起来,由二○六团团长马文清指挥,向阜城轰击;命令以两个营的兵力猛攻。但红军坚守阵地,激战1个多小时之后,发现红军越来越多,原来是在曲子解决了冶成章的红军部队星夜赶到了,马玉麟立即增派部队强攻。这时蒋介石的3架飞机在空中盘旋,但因双方阵地犬牙交错,混战在一起,飞机无法助战,只丢了3个炸弹即飞去。

由于红军的英勇冲杀,马部抵挡不住,左右两侧首先溃逃,正面的马文清团也接着逃跑。二○九团团长马绍武在逃跑时,急忙中把马上的行李推下来,连其中的关防也丢掉了。马玉麟则在副官扶持下乘马逃脱。这一仗,三十五师共丧失7个步兵营。

5.海固接触

之后,红军挺进海固一带地区,东北军和马鸿宾部奉命尾追。但此时已是西安事变前夕,红军以政治争取为主,即使处于优势情况,也不对“剿匪”部队进行严重的打击。一次,三十五师骑兵团奉命攻打红军驻地七营山,东北军白凤翔骑六师一个团攻打八营山。深夜临战前,两个团又调换了攻打目标。结果八营山红军事先撤走,三十五师骑兵团顺利占领八营山。但攻七营山的—个团却被红军包围,全部被红军俘获。战斗结束后,红军肖参谋长又将所缴人枪送还白凤翔,说是误会了,把骑六师当作三十五师打了。又一次,三十五师二○五团被红军围困于李旺堡,给养无法接济,飞机空投炒面、干粮,大多落在红军阵地,正拟派部队接二○五团突围,东北军五十七军军长王以哲转来张学良命令说:“与红军方面联系,红军已将通向李旺堡的韩复湾大路让开,可派部队去接二○五团。”白凤翔部和三十五师骑兵团去接时,路过韩复湾,街头到处贴着“欢迎三十五师合作抗日”的大标语。红军抬出蒸馍、米汤接待。据骑兵团长马培清回忆,他在固原黑城子时,曾接到左权将军给他一封信,信中说明革命道路,并提出为谁打仗的问题,叫他考虑。他复了一信说,你们不来侵犯,我们就不打你们。接着左权又来一信,“着重说明红军贯彻执行民族政策的实际情况,叫我们不要听信蒋介石愚弄少数民族的欺骗宣传,走向革命道路”。红军的政治工作,使不少国民党军官逐渐明白过来,再不愿打内战了。驻七营祁家堡的二一○团团长马奋英给马鸿宾发来一个阿文电报,经译出,是“礼拜六向西逃跑”。当时不明何故,后来知道,他把祁家堡后墙挖开,偷偷跑到海原,绕道至平凉,带上老婆朝觐去了。所以政治瓦解的威力很大。如果不是西安事变,再“剿”下去,马的三十五师就逃不掉被瓦解和消灭的命运。

五、绥西抗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郊区卢沟桥发动进攻,我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在中国的倡导和努力之下,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成为全国人民的一致呼声。马鸿宾作为一位爱国将领,在全国人民爱国热情的鼓舞下,率领陇上回汉健儿,在绥西抗战前线,与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写下了抗战史上光辉的一页。

为了充实抗战力量,1937年,马鸿宾的部队扩编为陆军第八十一军,马鸿宾任军长,马惇靖(马鸿宾三子)任军参谋长,下辖第三十五师,师长马腾蛟;独立第六十旅,旅长马献文;骑兵团,团长马培清。马鸿宾对于抗战是有思想准备的。1938年春,他在宁夏省永宁县望洪堡举办一个军官训练班,把全军营附、连长两级军官集中训练两个月。据当时参加训练的王五典回忆,在开学典礼上,他身着戎装,佩中将领章(他平时常着便服),登台作长时间讲话。大意是:抗日战争是民族战争,我们军人首先要有民族观念、国家观念,保土卫国,尽职守责。在战场上要有能攻能守、与阵地共存亡和抗战到底的决心。日寇有飞机大炮,我们没有飞机,因此必须做好坚固的工事,加强射击训练,做到弹不虚发;并要注意防空防毒。他的讲话,在军官中起了很好的作用。在训练中,采用纱布口罩装上浸入煤油的锯末戴上,尔后在战场上就起了作用。

第36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5)第4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1)第16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3)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2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2)第13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6)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22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9)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57章 马鸿宾光荣起义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15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2)第3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4)第14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16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3)第57章 马鸿宾光荣起义第4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2)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59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2)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26章 马麒雄踞青海(3)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23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0)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27章 马麒雄踞青海(4)第2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2)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12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5)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51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1)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17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4)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16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3)第23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0)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39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8)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3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4)第12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5)第6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2)第19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6)第50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5)第22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9)第36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5)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8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1)第2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2)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4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2)第3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第59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2)第20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7)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13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6)第5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1)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3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3)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54章 争权利联合告吹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27章 马麒雄踞青海(4)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12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5)第25章 马麒雄踞青海(2)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57章 马鸿宾光荣起义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53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3)第17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4)第3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4)第8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1)
第36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5)第4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1)第16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3)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2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2)第13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6)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22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9)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57章 马鸿宾光荣起义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15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2)第3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4)第14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16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3)第57章 马鸿宾光荣起义第4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2)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59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2)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26章 马麒雄踞青海(3)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23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0)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27章 马麒雄踞青海(4)第2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2)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12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5)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51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1)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17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4)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16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3)第23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0)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39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8)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3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4)第12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5)第6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2)第19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6)第50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5)第22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9)第36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5)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8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1)第2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2)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4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2)第3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第59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2)第20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7)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13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6)第5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1)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3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3)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54章 争权利联合告吹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27章 马麒雄踞青海(4)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12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5)第25章 马麒雄踞青海(2)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57章 马鸿宾光荣起义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53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3)第17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4)第3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4)第8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