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7)

马鸿逵与白崇禧的斗争,则是国民党上层人物之间的钩心斗角,其方式另有妙处。抗日战争初期,蒋介石想物色一个能为他稳住西北的人物,提出组织“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的主意,并属意白崇禧任理事长。桂系首脑之一且有政治野心的白崇禧正中下怀,于是大肆活动,以马步芳、马鸿逵为名誉会长,以时子周、唐柯三(山东回族人)为副理事长,在各省回民较多的城市成立分会。马鸿逵却一面密电蒋介石,揭发白崇禧拉拢西北回民,欲将西南、西北联为一气,居心叵测;一面于1940年元旦成立“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宁夏分会”,自兼理事长,以苏连元、马继德为副理事长,刘柏石为书记长,单独活动,与白领导的“回协”对抗。白崇禧还想出任西北军政长官,示意马鸿逵向中央表态拥护,并亲来宁夏与马周旋。马则虚与委蛇,表面上热情招待,骨子里处处防范。派人见蒋介石,表示只知竭诚拥蒋,不欢迎白去西北。实际上马以西北领袖自居,自然不让他人染指。白崇禧见马鸿逵如此,又转而拉拢马步芳。故给马继援的名义及部队番号,均较马鸿逵为优。但军阀之间的争斗,如风云变幻,只以利害关系为转移。当李宗仁于1948年将代理总统时,白崇禧又派他的高参安舜来宁夏,要马鸿逵积极拥李上台,马要高攀新贵,欣然效命,给刘柏石以宁夏省政府委员的头衔,命其随安舜到汉口见白,表示竭诚拥护李宗仁代理总统。同时请白为之活动甘肃省主席位置,以为交换条件。不料白崇禧并不为之出力,刘柏石两手空空返回。马大发牢骚,骂白崇禧耍花招,讥讽刘柏石白白骗了个省政府委员。

5.敛财有术

马鸿逵既为“宁夏王”,宁夏的土地、人民、物产自然全部归其所有,且榨取有方,敛财有术,故须分项叙述。

粮食掠夺。旧中国经济落后,地处西北的宁夏更甚。当时最大的出产是粮食,所以马鸿逵的掠夺,首在粮食。为给掠夺粮食打基础,马鸿逵一是兴修水利,曾修复了十大干渠;又动用6个团的兵力,费时5个月兴修了一条长240里的水渠,扩大了灌溉面积,命名为“民生渠”。宋子文来宁视察,改名为“云亭渠”,中央拨款20万元,以为补助。一是清丈土地,先后两次清丈土地,1934年,即马主宁后的第二年,即开始用“以弓量亩”、“分土定等”的办法,进行土地清丈,到1935年完成金积、灵武、中卫、中宁、宁夏、宁朔、平罗等主要产粮区的清丈,共丈得农田1828250亩,较原来田赋80余万亩增加了100万亩,名之为“增溢地亩”。当年即按此地亩清册征粮。1937年,马再度进行土地清丈,采用“小三角测量”的办法,用平板仪拖测1/500的地亩丘图,每份翻印10份,用以办理地权登记。编造类似鱼鳞册的“地籍册”,管理土地变动;编造类似“红册”的“归户册”,用以征收田赋。这次清丈包括了盐池、同心、陶乐和各县旱田,土地又大有“增溢”,总计为2255555亩。经过两次清丈,即对各户土地实行直接控制。不论生荒熟田,稍有变动,如陈报“逃荒”、“灾歉”、“河崩”、“沙压”等情,财政、地政机关即直接下地,持图认丘,加以核实。

地亩固定,但赋税却不固定,而是逐年增加。马鸿宾任主席的1930年、1931年两年,每年征收田赋分别是43.4万元和46.9万元。1932年,马鸿逵一下子增加到63.1万元。1933年、1934年两年因孙殿英入宁,孙马混战,征赋数字为20多万元,但这不是正常数字。到了1935年,马立即将田赋增加到255.2万元,比其1932年增加了3倍多!其中的133万余元,系按每升两角的价格折收粮食,据宁夏财政厅公布,共折收小麦73240余市石。按宁夏当时70万农民计算,大小口平均每人交纳小麦1斗。但此后仍是逐年有增无减,到1940年征收田赋258.7万余元,其中折征粮食部分超过8万市石。1941年以后,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贬值,粮食价格暴涨,与1937年相比,每斗小麦从4.5元涨到35元,每斗大米从5.5元涨到55元。于是田赋改征实物,以稻谷为主,不产稻谷的地方,缴纳小麦、杂粮。1941年征粮95908石。这对农民的盘剥更为加重。

马部军队所需粮秣,原由各县摊派,各地粮仓由所在县领导。孙马战争之后,马深感各县供应不及时,适军粮局长孙子元贪污案被揭发,马便趁机将军粮局所有人员全部撤换,另以教导团第三期毕业生及副官处副官中抽调数十人,重组军粮局,以其军需处主任金钟秀为总局局长,直接领导各地分局。从此,各县仅负催征责任,不再经手钱粮,统由军粮局直接征收。由于马部人马不断增加,征收田赋不断增多,军粮局所属机构也不断扩充。开始在全省有8个分局,到1940年,在9个产粮县共设30多个军粮仓库、十几个草炭场,全部官兵500余人,构成一个庞大的征收网。田赋名称繁多,有正税、附税、临时加派以及各种陋规积习,多达20多种。经过整顿,只留正税、警备费、乡镇费、渠夫坝料费等,但名目减少,税额未减,换汤不换药。每年夏秋两季收割开始,各县即向农民发通知单,命令向指定仓库交粮。马鸿逵表面上再三禁止浮收,暗地里却又奖励盈余,鼓励多征。由省府批示财政厅:“各县征收八成以上,按照百三提奖。该厅在全省征收八成以上,以百五提奖。各县所得奖金,准提给县长一成四,县助理员一成三,各区、乡长一成六,县府经征员司一成六,军粮分局职员一成二。”大小喽啰都分沾了好处,人民却不堪其重负。每年征收季节,层层逼勒,县、区府门前,刑具累累,哭声不绝。每一仓库每年均多征“盈馀粮”一百至四五百石。而征粮所定价格,多为市价之半,甚至仅及市价十之二三。以致有时农民所交粮数,比额定的要超过一倍以至数倍;交一车草、一驮炭,往往换不到一餐饭。因而民间流传这样的苦诉:“听征粮,似虎狼。一年两季尽抢光。皮鞭绳索保甲长,勾魂催命赛阎王。”

以上是明征,还有许多地方克扣百姓。如由于粮食储藏保管有问题,马鸿逵便每年以陈粮倒换新粮。每年春季给老百姓散“借”子种,秋后收回新粮。但仓库以秤支出,以斛收入,一出一入,又使农民吃亏不少。1942年,马鸿逵公布了一个“粮食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每人每日食粮为一升五合,每头家畜平均每日饲料为3升。各户按此标准留粮,多余的粮食一律标封,不准动用。对平时买卖粮食加以限制,只准5斗以下的粮食自由买卖,5斗以上3石以下者,必须持有零购粮食证始得买卖。还规定了十五项处罚办法,违犯者,轻则粮食充公,重则处以死刑。对此,马鸿逵仍不放心,在全省算了大账,按亩产量估计,全省年产粮食总量为133万多石,消耗总量为109.9万多石,尚余20余万石。他为防“资敌”,在各地遍设稽查处、所,多如牛毛的便衣特务四出稽查,粒米颗麦,不准出境。当时蒙旗东西两套,粮食全部仰赖宁夏,如此严密封锁,蒙民大为恐慌。马鸿逵乘机要挟,从而鄂托克的冰碱、阿拉善旗的白盐,都成为他掠夺的对象。农民为了生活,只好成群结队越过马的封锁线,将粮食运往边区、蒙旗等地。马鸿逵的骑兵、特务、密探则藏伏于沙窝沟渠、狙击抢夺,农民有的不仅丢了粮食,而且丧了性命。

税收榨取。马鸿逵来宁夏初期,沿马鸿宾旧制,一切税收招商包办,实际是他的师、旅长和厅、处长承包。全省局卡林立,百物皆税。税收机关有县征收所、牲畜税办公所、驼捐办公所、船捐办公所、卷烟特税办公所等。税收科目有:担头捐、商店铺捐、鸽堂捐、牙行秤行佣捐、籴粜捐、牲畜学捐、屠宰学捐、车驼捐、食盐驼运捐、烟灯捐、油房捐、地亩捐、丁粮附加、粮石百五经费、地丁百五经费。以上15种于1935年底废除,但新立以下19种:临时维持费、屠宰税、驼捐、船捐、卷烟特税、羊只捐、学产房捐、教育基金利息、煤炭井捐、磁窑捐、苇湖捐、枣园捐、警捐、铺捐、房捐、路灯租捐、妓女捐、戏捐、杂捐等。因而群众讥之云:“百物皆上税,惟有屁无捐。”

1934年以后,马鸿逵设税局自收,不再招人承包,这就使税款骤增,而且连年上升,仅以印花税、烟酒牌照税和卷烟税三项统计,1934年为66.6万多元,比上年的34.8万余元增加几近1倍。1936年增至128万元,1937年又增至152万多元。到1940年更进一步颁布各地方税局组织条例,提出奖罚办法,比定额多收一成至六成者,提与奖金10%~40%;比定额少收一至三成者,罚薪一至四个月,少收四至七成者,议处或撤职议处。同时派遣财政视察员轮流考察,加强监督。本来税收人员就如狼似虎。这样一来,就更加凶恶,加重了对老百姓的掠夺,马鸿逵的税收大大增加了。

马鸿逵对老百姓是如此竭泽而渔,对上也不肯放过。他以弥补军费亏空为借口,把国民党南京政府的所谓“国税”一律扣留。后来经过多次讨价还价,从1934年11月份起,陆续从南京政府争来每月各种协款计有:印花税协款1.5万元、卷烟特税协款1万元、盐税协款6万元。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京政府国库支绌,依全国通例,均按七成协济。但马另走门径,又每月领到协济军费10万元、协济建设专款5万元、补助公务员薪饷3万元。

1940年以后,日寇侵入绥包,宁夏地方商业萧条,“国税”收入,每年从原来的100余万元减至几十万元。马见“国税”已无多大油水,即不再截留“国税”,一再要求协款,最后商定国民党中央政府每年协款234万余元。

缉私走私。马鸿逵的缉私队伍庞大,缉私队、便衣队、侦察队遍于宁夏各地,组成一个缉私网,由他亲自掌握。缉私网的外线沿绥、蒙、三边、海固,配合以数万步、骑正规部队,构成“天罗地网”;内线配合各县地方保甲组织、督察处、所,关卡密布。一般宁夏所产之羊毛、枸杞、甘草等的出境,平、津、包头百货的入境,都十分困难。往往加以走私的罪名,货被充公,人被押办。马鸿逵令财政厅长赵文府在城内西塔院内设有“缉私”仓库,其中所收布匹、京货、杂货、皮毛等,堆积如山。

宁夏省北路磴口为水运、驼运的咽喉,因而磴口税局组织庞大,马任秦福成为局长,缉私队500余人。缉私队经常在十字路、巴音冒堵等处日夜伏伺,货物进出,无不遭劫。秦福成每年提奖分成,获利颇厚。秦还勾结走私商贩,不花资本,仅以税款捎带百货,在甘肃凉州地方偷设商店,利市百倍。但秦攫取的这点钱财,与马鸿逵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马鸿逵规定,对偷运的百货,每担收洋布两匹,保护放行。而抗战期间由于陇海路断绝,从包头通过宁夏运往河西走廊、新疆的百货和回程的皮毛特别多,所以马所获甚大。其中许多大奸商如曹雨亭等,就是勾结马鸿逵,打通这条走私线,大发其财的。宁夏河东金积、灵武等地的巨商,也经常贩运百货和羊毛等。马认为吴忠堡税局局长王沛“缉私”不力,实即因交来的税款较少,即大加训斥说:“你也向秦福成学一学。”

但马鸿逵“缉私”的最大妙用,还在于运销鸦片烟土。1943年烟土滞销,马即令各税局代销烟土,获利甚多。如磴口税局一次领到代销烟土19箱,约3万两,领来不到10天,烟价大涨。秦福成不费吹灰之力,就赚了烟土两万两,顿成巨富,其妻饰金戴翠,结交马的四妾刘慕侠,刘见财起意,向马告密。马即将秦逮捕,扬言要杀要剐,秦托人求情,以献出千两黄金了案。

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59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2)第4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2)第19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6)第2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2)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40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9)第8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1)第4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2)第39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8)第40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9)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16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3)第48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3)第17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4)第5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1)第12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5)第23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0)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5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1)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59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2)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56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2)第40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9)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27章 马麒雄踞青海(4)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51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1)第6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2)第25章 马麒雄踞青海(2)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27章 马麒雄踞青海(4)第53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3)第48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3)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56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2)第7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3)第48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3)第51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1)第12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5)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39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8)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23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0)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5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1)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19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6)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59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2)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54章 争权利联合告吹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36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5)第14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第11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4)第11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4)第4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1)第3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4)第57章 马鸿宾光荣起义第59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2)第5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1)第16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3)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6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2)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25章 马麒雄踞青海(2)第6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2)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3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3)第57章 马鸿宾光荣起义第27章 马麒雄踞青海(4)
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59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2)第4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2)第19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6)第2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2)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40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9)第8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1)第4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2)第39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8)第40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9)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16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3)第48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3)第17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4)第5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1)第12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5)第23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0)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5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1)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59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2)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56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2)第40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9)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27章 马麒雄踞青海(4)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51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1)第6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2)第25章 马麒雄踞青海(2)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27章 马麒雄踞青海(4)第53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3)第48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3)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56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2)第7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3)第48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3)第51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1)第12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5)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39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8)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23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0)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5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1)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19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6)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59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2)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54章 争权利联合告吹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36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5)第14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第11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4)第11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4)第4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1)第3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4)第57章 马鸿宾光荣起义第59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2)第5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1)第16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3)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55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1)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6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2)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25章 马麒雄踞青海(2)第6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2)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3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3)第57章 马鸿宾光荣起义第27章 马麒雄踞青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