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

马廷勷在河州强作解人,非但调停无功,反被疑为起事的主使人,弄巧成拙,返回凉州。刘郁芬反闻马廷勷有自平番(今永登县)进攻兰州之说,即采取强硬态度,下令免去马廷勷的凉州镇守使职务。马廷勷为向刘郁芬消除误会,将武威县长张东瀛和刘郁芬派来买马的团长刘志远请到镇守使署,说明:如果刘郁芬还信任他,他愿意尽力解决河州事变;如果不得信任,情愿解除武装,交出凉州,以保身家安全。并将所存机枪10余挺、步枪1000余支、子弹100余万发扎捆装箱,封存库中,委托张东瀛赴兰州陈述情况。刘志远却会同县署科长毛光明、警佐张育才等,散布兰州方面派来便衣的空气,使马廷勷心神不安。随后,刘志远率领带来买马的几个人和张育才所率警察共100余人,于6月30日直扑镇守使署。此时马廷勷正在集合军官按名发饷,听到枪声,由于事前无备,不知虚实,慌忙中急带子女从后门逃出,奔往永昌皇城滩。时其部属驻凉州城有两个多团,除了少数被缴械,大部出城散走。刘郁芬急调永昌大马营军马场场长韩凤章为凉州城防司令。与此同时,赵席聘亦率部袭击马廷勷驻平番、古浪一带的部队,马部溃不成军。刘郁芬宣布马廷勷八大罪状,兹择要摘录如下:

勾结军阀,联络陕匪,聚众数万,围攻河城,意图扰乱后方,阻挠革命,其罪一;借口奔丧,早日旋里,怂恿煽惑,布置一切……其罪二;包藏祸心,积极准备……胁迫良民,驱之阵前……遂致伤亡甚夥……其罪三;该逆与张逆作霖信使往还,甚称亲密,请其代购枪弹……其罪四;语多欺罔……侮辱长官,其罪五;纵兵殃民,四出劫掠……其罪六;日惟设法苛敛,任意勒索……其罪七;夺民妇女,供之下陈……其罪八。

马廷勷在皇城滩,集结散部约2000人,侦知凉州并无国民军部队,十分后悔。在马麒暗中支持下,又于7月20日反攻凉州。韩凤章无力防守,他所率领的是毫无作战经验的马场牧兵和警察民团,无多大作战能力,凉州城很快被攻陷。韩凤章只身逃走,张东瀛死于乱军之中。马部入城烧杀极惨,守城民团300人,全被赶入北城楼烧死,商民被杀的不计其数。马廷勷本人后至,烧杀已成事实。此时正是三次围攻河州之时,马廷勷亲率所部反攻平番,进窥省城。国民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孙连仲奉冯玉祥之命率部入甘助战,刘郁芬即决定两路进兵。河州一路,由刘郁芬亲自督战;河西一路,由孙连仲负责。孙部于8月25日由兰州出发,27日解平番之围。在武胜驿一战,马廷勷不支,节节败退。孙部高树勋师跟踪追击,魏凤楼师绕大靖、土门堵击。9月中旬,战况最烈。9月30日,高、魏两路攻入凉州城。马廷勷率残部向皇城滩转往乐都、享堂,凉州战事结束。不久,马廷勷即只身逃到四川,经过邓锡侯写信引荐,投向蒋介石。但马仲英、马廷贤尚拥兵数万于河州,遂又有谈和之议。

四、谈和又战

甘州镇守使马璘(字玉清,以下称字,以别于西宁马麟)奉命奔走和平。西宁护军使马麒此时亦以第三者面目出现,提出收抚之建议。刘郁芬在去西安谒见冯玉祥归来之后,即以马玉清为宣抚使,以马麒之弟马麟(字勋臣,以下称字)为副使。旋冯玉祥派军长马鸿宾回甘调停。马鸿宾于10月13日前往享堂,与马玉清、马勋臣商议办法。又于15日赴川口,集合马仲英部官兵讲话,担保事后不咎既往,保护生命财产,但无甚收效。27日,马鸿宾、马玉清、马勋臣和回绅喇世俊、马斌,汉绅水梓、张维等抵莲花堡,与马仲英、马廷贤等和谈。国民军方面的条件是:“如缴枪四千,准予改编为两旅,以马廷贤、马仲英分任旅长,并任马廷勷为省政府特派员,专办收编事宜。俟改编就绪,即归马廷勷负责管理。此外无分首从,概不再究,并保护其财产。”但马仲英等则要求改为3个旅,以马廷勷为师长,驻扎河州、宁定一带,6个月后再行听从调遣。马鸿宾、喇世俊、马斌三人联名,还向马廷贤发出“劝告书”。劝他“翻然改图,拯灾黎于水火,既可以赎已往之愆,更可以谋将来之福”,但无任何效果。

在和谈的同时,国民军又发动军事宣传攻势。冯玉祥时已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于11月9由南京急电刘郁芬云:

此间派定援甘部队飞机大队、坦克车队等不日出发赴甘,曾于急电告达。兹亟应先行急速筹办者:(1)兰州、平凉、河州、肃州各处,以城之附近应建长宽各四十亩之平坦之机场,土质要坚固,并于场之一端建筑飞机止息房,图另寄;(2)坦克车就陕甘衔接旧有之汽车路加宽八尺,速令沿途各县加工构筑,至于兰州通河州间坦克车路,更应早日修好;(3)粮秣最关紧要,韩、石两部约十万人、马匹二万头,须充分准备,预先购买存贮,以免大军到境,临时无法措施。沿途兵站亦应早日通知。以上数端望弟切实遵办为要。

省政府机关报——《新陇日报》于11月10日,在头版以“冯总司令电令修筑飞机场及坦克车路”为标题,全文刊出上述电报。此后,又在19、20日两天在显著地位刊登筹粮、修路等方面的消息。实际上没有来军队,也没有来飞机助战。这显然是制造声势和压力,迫马廷贤、马仲英等就范。同时,河州大绅徐绍烈、邓隆、张建、黄容金等,以“导河难民代表”名义,联名致电冯玉祥,引同治年间的先例,提出“非痛剿以寒其胆,不肯就抚,即就抚亦不能长治久安”的主张。冯电复表示采纳。但这些并吓不倒马仲英、马廷贤,他们的条件仍不降低。

11月27日,刘郁芬、赵席聘、戴靖宇同来河州。马鸿宾等经多次会议,马廷贤又提出以下就抚条件:

(1)西军与起事回民分别收抚,即变兵属西宁者由西宁收编,属甘州者由甘州收编。原有二十七师(马廷勷部原有番号)仍准存留旧部。其余回众虽多,枪支甚少,分别遣散。(2)改编后以导河、宁定、洮岷等地为驻扎地点,六个月后服从调遣。(3)保护起事头目生命财产。(4)保护各处回教商民。(5)战时被毁回教寺院、学校、拱北,由政府协款重修。(6)被毁回民房舍修补时,由政府酌予补助。(7)在兰被押之眷口及关系人一律释放。

刘郁芬认为此项条件,俨然以战胜者姿态,向政府要挟,实属难堪。同时,马麒见时机已到,也来电向刘表明心迹。略云:“马廷贤、马仲英等阻兵抗抚,逆情昭著,早为路人所知。其对麒等不仅信口诬蔑,且复多方倾轧,肇乱已来,受侮不少。……为今之计,拟请采麒前议,电令各使,分途解散,随抚就结,庶免团聚。并乞分别严电限期肃清,不得意存观望。”他分明又成了马仲英起事的受害者,完全站在国民军的一边了。个中就里,刘郁芬岂能不晓?不过,既然转了过来,乐得多一助力,又何必戳破这层纸!是时,国民军驻莲花堡防地,又被马仲英部突破,国民军所有师旅长一致主战,刘郁芬遂决定停抚言战。

在此期间,国民军在河州集结的,有第二、第七两方面军的十一师、十六师、二十一师、二十五师、三十师,共约6万之众(官方公布的数字)。刘郁芬于11月29日下总攻击令,刘亲赴北塬督战。佟麟阁率部由河州进攻西川正面,刘兆祥率部由莲花堡进攻侧面。当天下午占领大小香台塬、井沟等地,马仲英率众退向韩家集、双城一带。30日下午,国民军又占韩家集。12月3日,马仲英部渐呈总崩溃之势,开始退出河州。国民军在进攻中,沿途残酷烧杀,进攻西乡之一路,又发掘了马廷勷未尽的窖藏。陈毓耀、刘兆祥、李松昆等部在大东乡,捕杀了许多战争参加者,并在北庄石家沟截杀避难妇幼老弱2000余人,不少房屋被烧。

马仲英离开河州,刘郁芬开始进行“安辑工作”。发出布告,说明用兵之“苦衷”。召告“回汉胁从民众,如限于12月30日以前缴械投诚者,一概不追既往,并予保护。倘仍藏匿迷抗者,当按盗匪治罪。并严禁仇杀。所有以前抢夺妇孺,无论回汉,各归原主”。12月6日成立“甘肃导河安辑委员会”,孙连仲任委员长,马鸿宾任副委员长,马玉清、喇世俊、骆力学、徐昭烈等13人为委员。任戴靖宇为河州卫戍司令。又成立“清理河州逆产委员会”,宣告对马廷勷、马廷贤、马仲英、马海渊、马景良、马凤祥、韩进禄等的土地、房屋、森林、畜牧、果园、铺面、油坊等,一律清查没收,归为公有。12月14日,陕甘剿匪总司令部,发出悬赏缉捕马廷贤、马仲英的通令。据另一记载,悬有赏格是:“有生擒马廷勷者,赏洋五万元,有戮其尸将头来献者赏洋两万元;有生擒马廷贤、马仲英者各赏洋两万元,有戮其尸将头来献者赏洋一万元。”冯玉祥在论功行赏中,对有功的门致中、佟麟阁、张允荣、陈毓耀、刘兆祥、樊曼云等,给予“革命奖章”,各记“大功”一次。刘郁芬对坚守6个月未破的宁河堡,派专员前往慰劳,但对其中嗷嗷待哺的难民却仅口惠而已。

五、窜扰陇南

1928年12月初,马仲英率众出槐树关,撤离河州,时马仲英与马廷贤意见已不统一。马廷贤打算丢开部队,逃往四川,另谋出路。马仲英则想回西宁地区继续抵抗,即率部走向临潭。马廷贤令其部众在韩进禄率领下,随马仲英前进,自己挈带妻孥财货随后慢行。马仲英到临潭旧城,与卓尼土司杨积庆商洽未妥,遂将其驻在临潭的白连升队解决,杀数十人,又杀警察数人。后到卓尼,烧毁卓尼寺一部分,又进驻岷县。时马廷贤行至完禾儿沟,被藏兵劫掠,杀死男女8人,未死之妇女被掠去,马廷贤只身逃走,请马仲英为其报仇。马仲英复自岷县返临潭,对斜藏沟、完禾儿沟等地烧杀兼施,以泄其忿。1929年元月14日马仲英再到卓尼,焚毁著名的禅定寺。韩进禄所率马廷贤部在岷县、礼县间的闾井地区,与多年盘踞在这一带的悍匪王占林、马应彪等会合。旋因部队过多,势难长期在此屯聚,乃商谈进军路线。马仲英主张过陇西转入宁夏;韩进禄则主张东扑天水进据陇南。意见不一,遂分途行进。马仲英到达陇西城,围攻不下,国民军吉鸿昌部驰至救援,马仲英仍退回岷县。韩进禄陷秦安,又欲进据天水城,吉鸿昌已先从陇西驰至,入城后,偃旗息鼓,仅令民兵守城,以示空虚。韩进禄扑近城边,吉鸿昌部即枪炮齐鸣,突然反击。韩进禄败退,走投无路,只得折转向西,跟随马仲英走向岷县、临潭。国民军吉鸿昌、冯安邦等部尾追,马仲英等走向拉卜楞寺。

双方部队过处,百姓饱受劫难。冯安邦在临潭旧城,枪毙从河州前来避难的门宦头目数十人,烧房数十家。元月17日在长拉麻川村落,烧杀居民老幼1000余人。兵火之后,临潭县长魏锡周又勾结藏民首领,对回民横加压迫,激起回民马尕喜顺率众起而反抗。国民军李松昆部前来镇压。5月,李松昆部击败马尕喜顺,将聚在清真寺未逃出的回民,不分良莠,悉数杀掉,并放火烧寺。7月初,以军事平定,进行“招抚”,假令召集逃出的难民回庄,齐集旧城,听候点名,全被骗至西门,以18人为1串,押出南门,全部活埋于预先挖好的13个大坑之内,悽惨景象,不堪言状。马仲英、韩进禄自陇西、天水败退后,马仲英又攻渭源城不克,即在锹峪乡、官堡南边的乔家沟等地大肆滥杀。昔日所发之禁令已置诸脑后。王占林部道经岷县颗驮村时,派人向堡中要粮,堡中见其人少,拖而不给。一青年开枪打死王占林士兵1人,王占林立即指挥部队将堡攻开,烧杀1天,堡中80多户无一人幸免。马应彪未久投降国民军,在定西改编,后又叛变,乘虚入陇西县城及漳县县城,抢掠财物甚多。路过山岔镇时,也因堡内人民发枪抗拒,一怒攻破堡寨,杀得鸡犬不留。

拉卜楞寺有省保安大队100多人,驻守于山上的碉堡中。拉卜楞保安司令黄正清的藏军则防守于寺院内,当地政府机关单位和回汉绅商以及一些群众也入寺院躲藏。马仲英部众于2月初到来,即向保安大队猛攻,该队仅逃出十几人,其余被打死。旋攻拉卜楞寺,甘加藏兵来援,亦被马仲英部包围,相持一天多。夏河回、汉绅商出面调停,马仲英首肯,但马廷贤要报家眷被劫之仇,不肯罢手,提出与黄正清会面。原来,马麒、马麟与拉卜楞寺为敌时,属于马海晏这一系的马廷勷、马廷贤兄弟都曾同情、支持过拉卜楞寺,黄正清与马仲英也是相识,但此时黄不肯出面,即佯作会面准备,拖延时刻,马部即放松包围,黄正清趁机率部撤走。马仲英等到深夜不见黄来会面,非常气愤,下令烧杀。赖有夏河回民绅商向“二马”叩头,并陈述夏河回、藏相处甚好,不能开衅结怨。适国民军李松昆部将至,马仲英仓皇率部退向青海同仁县境。

六、湟源屠城

当马仲英部在拉卜楞寺时,同仁县保安镇人民即风闻马仲英即将来到,群情惶恐,不知所措。一个开饭馆的回民马七三出主意,聚众筹措马匹牛羊,准备迎接。有位当事者写下一段文字,记录了马仲英进入保安时的具体情况,抄录如下:

这时马仲英的部队,已开始进入保安镇,他们穿戴着藏民或活佛等的红黄色长短皮衣和皮帽,骑着马和骡子,也有些人结队成群,牵着骡马,驮着行李及抢得的衣服、毡毯、野牲皮张等类,看来,成员复杂,实为乌合之众,官兵无从分辨,前拥后挤,蜂拥而来。部队行列每经过百数十骑,就有举着大“马”字的旗号一面或两面,群众夹道欢迎了七八个小时,始终未见到马仲英之面。后来有人说:“司令早已进城。”大家吃了一惊,只得赶快返回镇内当面欢迎。终于在街上见到了马仲英,当即呈献马匹、羊只等礼物,但马拒绝不收,我们只得带着恐惧的心情,各自分散回家了。我一到家中,看到我家全院房屋,已作为马仲英的司令部,家人早移住于邻舍。当晚我们为了略尽东道之谊,就冒险谒见马仲英,看到他和他的弟弟马仲杰坐在屋里休息,所着衣服破烂,犹如一般士兵。另一房内,还有两个洮岷两州的小足姑娘,年约十六七岁,后询之随从人员,说是“司令太太”。他的参谋长、副官三十余人,亦分驻各房间,院中系有新疆大马四匹,听说他的部属以这四匹大马的搭鞍不搭鞍,作为预觇开拔与否的标志。门口、门道和房顶等处,都有警卫布哨,非亲信者,不让进门。每隔一小时,就有侦探报告情况,看来通讯侦察工作相当严密。这一晚据说马仲英几次更换房间,以免发生意外,可见他心神不安,疑虑多端,而白天黑夜,都一律戒严。

马仲英的司令部是如此森严静谧,但保安镇及其周围十余华里则是:

连日搜查民间枪支、马匹、财物和粮食饲料等……其间到处发生吊打勒索情事……竟使群众多年积存的一点财力,顿时劫掠一空。凡房屋比较整洁的人家……于抢劫之后,分别逮捕,逼追财物,大半被绑捆悬梁,横遭毒打,一时号呼哀鸣之声,遍于保安一带。而马仲英则置若罔闻,熟视无睹。

第53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3)第8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1)第6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2)第3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4)第22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9)第59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2)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13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6)第17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4)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15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2)第14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4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1)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39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8)第4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2)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20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7)第6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2)第26章 马麒雄踞青海(3)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56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2)第23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0)第56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2)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4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2)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6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2)第23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0)第8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1)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20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7)第5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1)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22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9)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8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1)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3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第53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3)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4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2)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26章 马麒雄踞青海(3)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7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3)第26章 马麒雄踞青海(3)第39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8)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11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4)第7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3)第4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1)第15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2)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59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2)第54章 争权利联合告吹第22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9)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56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2)第11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4)第27章 马麒雄踞青海(4)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15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2)第7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3)第56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2)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36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5)第20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7)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19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6)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40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9)第14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
第53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3)第8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1)第6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2)第3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4)第22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9)第59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2)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13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6)第17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4)第29章 马麟继承兄业(2)第15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2)第14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4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1)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39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8)第4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2)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24章 马麒雄踞青海(1)第20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7)第6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2)第26章 马麒雄踞青海(3)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37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6)第31章 马步青由官而富第44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3)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56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2)第23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0)第56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2)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4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2)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6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2)第23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0)第8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1)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20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7)第5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1)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41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0)第22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9)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8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1)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3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第53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3)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4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2)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26章 马麒雄踞青海(3)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10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3)第7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3)第26章 马麒雄踞青海(3)第39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8)第45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4)第11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4)第7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3)第42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11)第15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2)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59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2)第54章 争权利联合告吹第22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9)第21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8)第56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2)第11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4)第27章 马麒雄踞青海(4)第9章 马鸿宾甘宁主政(2)第18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5)第28章 马麟继承兄业(1)第15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2)第7章 马福祥南京供职(3)第56章 马继援惨败出走(2)第47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2)第52章 打内战出兵助蒋(2)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36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5)第20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7)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49章 马仲英四省纵横(4)第38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7)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33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2)第19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6)第58章 马鸿逵先走后败(1)第40章 马步芳称霸西北(9)第14章 马鸿逵宁夏称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