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

大唐正使病倒,改由副使主事以来,大唐对南诏继承一扫往日的暧昧和含糊,变得明晰起来,韦坚正式宣布,大唐王朝支持二王子于诚节继南诏高层掀起了巨大波澜,唐朝的巨大影响力使许多摇摆不定的官员开始慎重考虑自己的决策,同时,大唐蕃尚不及和南诏各阶层沟通完结,也匆忙抛出自己的立场,支持大王子阁罗凤即位,为向南诏施压,吐蕃半个月后在神川增兵三毫不示弱,李隆基下令向姚州增兵八万,另向东派兵八千,在昆州置都督府,由昆州刺史张虔陀兼任昆州都督,巩固对东地区的控制,维护内地与安南都护府(今越南一带)的联系通道。

渐渐地,南诏内部两大派系的较量、大唐与吐蕃的较量都浮出了水面,一时间,南诏成了大唐上下关注的焦点,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庶民百姓,都在谈论发生在苍山脚下、洱海湖畔的事情。

春雨把纷纷扬扬的滋润平均地撒在南诏都城的每一个角落,宫殿和民房,大街和小巷,都被密密的小雨冲刷得干干净净,温暖的季节里,这场雨仿佛象情人的人,格外使人恬静而舒适。

但春雨却未能将生机带进南诏王宫。在一座殿堂里,皮逻阁两眼无神地盯着灰白色地穹顶,静静地回忆他的过去,他自感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腰腹以下失去了知直处于神志迷糊状态。但这两天的头脑却是这一生中最清醒的时刻,他要安排好后事,让南诏的千秋功业在他身后能够

于诚节荒淫无度、目光短浅,不可立,相反,阁罗凤雄才大略。年富力强,可将他的事业继承下去,这是皮逻阁在好几年前便定下的大计,这些|他才发现国内已经生变,手下大臣对于诚节的支持要远远大于阁罗凤,这是他始料不及的,虽然他知道南诏统一时间不:.大,但没料到竟强大到这个程度。尤其是以白崖城部为代表的白蛮势力,经济文化水平较为发达。南诏大部份清平官和大军将皆出自此部落,白经成为白蛮的利益代言人。

“苍天!你真要让我南诏迈不过这道坎吗?”

皮逻阁忧心如焚,现在局势复杂,他不敢强行立阁罗凤,否则会引发南诏内战,让唐朝与吐蕃从中得利。只能徐徐图之,可是他地身体还能支持多久?

有太多的事情需要皮逻阁去处理。他要说服群臣为了南诏大计支持阁罗凤,他还要说服大唐,他要在他死之前将棋局布置好,但他最担心的是东,那是南诏战略长时间都没有报告,难道出了什么事不成,他艰难地翻了个身,忍不住咳嗽两下,咳嗽引发的疼痛似要将他身体撕裂开晕厥过去,几名医者赶忙上来治疗,过了半天他才渐渐苏醒过来,喘着气对身旁的侍从道:“去.

东变故一直瞒着皮逻阁,这是阁罗凤的意思,在这次王位之争中,他居于劣势,所依仗的资本只有大军将段忠国的三万军队,而这三万军正是皮逻阁待事急时前界,但东地潮起潮落比不上太和城的风起云涌,为争夺王位,阁罗凤悄悄召回了段忠国,命其部队驻扎在太和城以东三瞒了东发生地事。

在细雨纷飞中,阁罗凤刚刚将吐蕃大使倚祥叶乐送出大门,一直目送百余名强壮的吐蕃军人簇拥着他远去,二试探、不需要客套,直奔主题,只商谈一个时辰便达成合作意向,将吐蕃先锋布置到浪穹(今云南洱源)一带,牵制驻扎在大趋城的大军光乘部入太和城。

阁罗凤额头饱满而宽广,紫脸堂,长鼻阔嘴,一双鹰眼炯炯有神,他是皮逻阁养子,少年起便极有胆略,开元二十年,皮逻阁为诏,便设下计谋,以祭祖,请西其他五诏首领到蒙舍诏松明楼赴宴,正是十八岁的阁罗凤率五百勇士,将其他五诏首领及其他们的侍卫尽数杀光,并火烧松十几年过去,他随父亲南征北战,打下了南诏王国,但他非皮逻阁亲子的身份一直制约着他,使他的王位继承尤其南诏各部中实力最强的白蛮更是反对。

“大王子,国王命你火速进宫。”

一匹快马飞奔而来,国王地贴身侍卫在马上高声呼唤,他神色慌乱、声音焦急。

“父王难道不妙了吗?”

阁罗凤的心中有种不详的预感,他还没有布置完全,如果皮逻阁在此时去世,局势就将失控,那对他极其不利。

“回大王子的话,国王从早上到现在已经晕过去三次了。”

看来父王的情况确实严重,阁罗凤顾不得检讨自己在此事上犯的严重错误,翻身上马跟着侍卫向王宫驰去.

间歇性的病痛已经渐渐好转,皮逻阁在侍女的扶称下吃力地半躺在床榻上,指了指身旁的小椅对阁罗凤道:

阁罗凤忐忑地坐了,又仔细看了看父王的气色,见他脸部浮肿,面皮绷出一点晶莹之意,目光暗淡,仿佛一支即将熄灭的火把,他心中也为之怅然,自己的心到底还是软了,若在趁于诚节在长安之时,下一剂猛药,那现在这个王宫便是他的了,结果于诚节提前赶了回来,他的优势便成了劣势,此时此刻,阁罗凤的所思所想是如何能让父王好转起来,助他击败于诚节,可父王眼前这个样子.

皮逻阁看出阁罗凤的忧虑,他喝了一点参汤,眼睛里渐渐有了点神气,淡淡笑道:“你弟弟不更事,如果是仅仅是他想染指此位,事情倒好办了,只需我一道命令,你要注意的是他身后之人,他们势力强大,平时在我的压力下不敢作为,可现见我不行了,便纷纷跳了出来,这样也好,让你看清了哪些是支持你的人,哪些是反对你的人。”

他一边说,一边注视着阁罗凤的反应,见在神情平常,似不为自己的话所动,便笑着问道:“怎么?难道为父说得不对吗?”

“父亲的话当然正确,自古做大事的使不得妇人之仁。”

阁罗凤怅然道:“只是他们反对的是我,而并非南诏,再者我南诏人口本来就稀少,若大动干戈,恐怕我南诏会元气大伤,父亲艰辛所创之业就会毁于一旦。我实在不想为一己之私坏了南诏大业。”

“你能从大局着想,实在让我欣慰,说明我没有看错人,”

皮逻阁又咳嗽几声,他忍住疼痛,脸一沉道:“那我来问你,东是怎么回事,为何不见你向我汇报!”

阁罗凤吓得连忙跪下。“父王,东那边尚无消息传来,孩儿已经派人去了,正等着回信。”

皮逻阁连声冷笑,“如果你十天前这样回答,我倒还相信。可现在只能说你有事瞒着我,说老实话,你是不是将段忠国调回来了?”

阁罗凤见父王心知肚明,他不敢狡辩,只得低头不语,算是默认了。

皮逻阁瞥了儿子一眼,摆了摆手,让他站起来,又长叹一口气,道:“我给出使东地赵全为交代过。每半个月要发一封信来,若有大事。更要随时报告,可这已经快一个月了。他音信全无,我便猜一定是唐朝出手了,你手上无人,调回段忠国也无可非议,但却坏了我的大事,你可知道,只要拿下东,我就可以断了大唐与安南都护府的联系。我们南诏便可向南发展,不出三年。便可成千里之国。”

阁罗凤不敢站起来,颤声道:“孩儿知错,请父王责罚。”

“算了,事已至此,我也不怪你,我的身子不行了,只希望你能记住我的话,将来即位后,要利用吐蕃和大唐的矛盾,谋取最大的利益,对外先占东、再取安南,对内要平衡各部间的矛盾,发展贸易、增强实力,待大唐内部生变,再趁乱攻取巴蜀之地,如此,我南诏大业成矣!”

阁罗凤郑重地点了点头,“若孩儿得位,一定按父王地话去做。”

皮逻阁笑了笑,从枕下取出一块孔雀金牌,递给了他,“凭此金牌便可以调动我的黑羽卫队,应该能助你一臂之力。”

他见儿子眼露喜色,想想还是不放心,又再三叮嘱道:“你二弟不是做大事之人,对付他身后之人便可以了,你要留他一命,切不可兄弟相残!”

“孩儿谨遵父王之命!”

阁罗凤从王宫出来,再也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这支黑羽卫队人数虽然不多,但个个武艺高强,尤其擅长暗杀,是父亲当年铲除异己的利器,如今归了自己,无疑如虎添翼。

他想起父亲的叮嘱,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不杀于诚节?父亲大人,你未免想得太天真了吧!”

雨越下越密,黄昏时分,天色灰蒙蒙地,这是个在家里休憩和准备美食的好季节,大街上浮动的油纸伞也越来越少,大街上已飘满了从各家各户聚集而来的肉香和酒香。

在于诚节的府里则更多了几分脂粉的香味,收集美女是于诚节平生最大的爱好,这些年来,他收集的美女已不下百名,娇小的安南、高雅的大唐、热情地波斯、柔美女,爽直而更加地道,总之是春兰秋菊,各有滋味,使于诚节地大部分时间都在床上度过,也由此,他的府中还多了的药味,于诚节的性福生活,南诏国人人人皆知,皮逻阁自然也明白,但他的国王父亲似乎有意纵容他,任他沉溺于荒淫的生活中,国家事务也从不说与他听。

不过‘林欲静而风不止’,集团利益的需要将于诚节推到了争夺王位的起跑线上,正如大油大荤吃腻了要换换口味一样,在赵全邓等人鼓动下,于诚节对权力忽然有了十二万分地兴趣,开始做起南诏国王的梦来。

这不,在春情盎然地季节里,于诚节的衣服居然穿得整整齐齐,一本正经地在客堂接见大唐的使臣,大唐刑部尚书韦坚,作陪的有于诚节的师傅,南诏清平官赵全邓,当然于诚节只是个象征意义,真正在谈事的还是赵全邓和韦坚。

谈话已经进行了近两个时辰,于诚节实在忍无可忍,他借口内急,偷偷溜了出来,在春雨和夜幕中,他性致高涨,习惯性地向后院走去,却不知道,在前方十丈外的一棵大树上,一双眼睛正闪烁着冷芒,盯着他大步走来,手中锋利的宝剑悄悄出鞘。

第283章 破绽第57章 反击第226章 兴庆宫的早晨第366章 劝说李豫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46章 冷刀子(三)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116章 故地重游第58章 门生第49章 暗流(一)第96章 四两拨千斤(上)第340章 江山如棋(五)第96章 四两拨千斤(上)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143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上)第51章 暗流(三)第6章 上元夜(二)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101章 相亲(下)第280章 把柄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第67章 官从天降第250章 科举案(十二)第66章 归程第261章 策划第372章 李泌之策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350章 勒索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165章 豆卢军的秘密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143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上)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165章 豆卢军的秘密第209章 假道灭虢第123章 追杀南诏使团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175章 比箭第301章 针锋相对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第377章 各自出招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319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377章 各自出招第327章 安禄山的时机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320章 边令诚的暗示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32章 开店(三)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协第209章 假道灭虢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329章 杨国忠的把柄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244章 科举案(六)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第19章 官司(三)第204章 路遇杨花花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56章 暗访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46章 冷刀子(三)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1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5章 上元夜(一)第300章 石国遭遇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115章 金盒之秘第140章 两个宦官第299章 帷幕拉开第312章 军权第325章 给李林甫拜年第199章 王忠嗣的进劝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24章 仪陇小摊(三)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365章 微妙的朝议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62章 釜底再抽薪第199章 王忠嗣的进劝
第283章 破绽第57章 反击第226章 兴庆宫的早晨第366章 劝说李豫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46章 冷刀子(三)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116章 故地重游第58章 门生第49章 暗流(一)第96章 四两拨千斤(上)第340章 江山如棋(五)第96章 四两拨千斤(上)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143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上)第51章 暗流(三)第6章 上元夜(二)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101章 相亲(下)第280章 把柄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第67章 官从天降第250章 科举案(十二)第66章 归程第261章 策划第372章 李泌之策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350章 勒索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165章 豆卢军的秘密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143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上)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165章 豆卢军的秘密第209章 假道灭虢第123章 追杀南诏使团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175章 比箭第301章 针锋相对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第377章 各自出招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319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377章 各自出招第327章 安禄山的时机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320章 边令诚的暗示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32章 开店(三)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协第209章 假道灭虢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329章 杨国忠的把柄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244章 科举案(六)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第19章 官司(三)第204章 路遇杨花花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56章 暗访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46章 冷刀子(三)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1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5章 上元夜(一)第300章 石国遭遇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115章 金盒之秘第140章 两个宦官第299章 帷幕拉开第312章 军权第325章 给李林甫拜年第199章 王忠嗣的进劝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24章 仪陇小摊(三)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365章 微妙的朝议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62章 釜底再抽薪第199章 王忠嗣的进劝